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无糖尿病肾病(DN)患者(NDN组)和24例早期DN患者(DN组)进行动态血糖监测,计算平均血糖(MBG)、标准差(s)、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波动最大幅度(DMMG)、血糖波动次数(NGE)及三餐前1 h、三餐后3 h BMG,并测血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两组间s、MAGE、MDDG、NGE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DN组的SBP、DBP显著高于NDN组(P〈0.05),MBG、午、晚餐前1 h MBG、三餐后3 h MBG亦均明显高于NDN组(P〈0.05)。表明血糖波动不是老年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危险因素,应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糖,延缓早期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R组,治疗12周后,对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 I)、胰岛素剂量、低血糖发生情况及血糖波动性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 h PBG、HbA1C均明显下降(P〈0.01),但诺和锐30组下降更明显(P〈0.05);诺和锐30组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剂量及血糖的波动均明显低于诺和灵30R组(P〈0.05,〈0.01)。认为诺和锐30能更平稳地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尤其是餐后血糖,减少血糖波动性及低血糖的发生,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更好选择。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观察血糖及血压波动对 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DN)的影响,并探讨DN患者血糖及血压波动的相关性。方法:收集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160例。根据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将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84例(UACR<30mg/g)和微量蛋白尿组76例(近半年2次以上30mg/g≤UACR≤300mg/g)。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24h血压,分析血压波动情况;采用多点血糖监测评估血糖波动 [血糖标准差(SDBG)、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并分析DN与血糖及血压波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微量蛋白尿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SDBG、LAGE及全天血压、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BP-SD)、24h舒张压标准差(24hDBP-S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BP-SD)和舒张压标准差(dDBP-SD)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均<0.05)。微量蛋白尿组SDBG与24hDBP-SD呈正相关,微量蛋白尿组尿白蛋白/UACR与FBG、HbA1c、SDBG、LAGE、24hSBP、24hSBP-SD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血糖及血压波动可能增加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联合应用(双C)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1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双C组、CSⅡ组及每天多次胰岛素注射(MDI)组,前者采用CGMS连续监测血糖72h,后两组均采用指尖血糖仪监测血糖3 d。比较三组治疗3 d时的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低血糖-尤其是无症状性低血糖(HUN)及治疗3个月时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情况。结果(1)MBG与HbA1c:三组MBG与HbA1c较研究前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双C组、CSⅡ组较MDI组下降水平更明显(P〈0.05),但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糖漂移:双C组MAGE显著低于CSⅡ及MDI组(P〈0.05)。(3)低血糖:双C组38例患者有17例出现73次低血糖事件,其中16例出现HUN(42.1%),以夜间多见。而CSⅡ组与MDI组仅分别发现12例15次(30%)、14例18次(35%)低血糖事件。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具有快速稳定控制血糖的作用,而CGMS是发现血糖异常波动的有效方法,二者联合使用对改善血糖控制、及时发现低血糖事件、阻止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探讨不同HbA1c水平T2DM患者的血糖特点。方法将178例T2DM患者按HbA1c水平分为3个组,通过CGMS进行血糖监测。结果各组HbA1C与全天平均血糖值(24hMBG)均有相关性(P〈0.05),与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无相关性。HbAlc≤7.5%时,餐后血糖与之相关性较好(P〈0.05)。HbA1c〉7.5%时,与三餐前血糖相关性较好(P〈0.05)。结论HbA1c代表血糖的整体水平,但不能反映血糖的稳定性,而CGMS可反映血糖的波动规律。HbA1c和CGMS联合应用更加有利于血糖的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HbA1c〈7.5%)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HbA1c与血糖波动的关系。方法选取HbA1c〈7.5%的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3d的血糖监测,分析血糖波动情况,计算平均血糖、高血糖持续时间以及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分析HbA1c与上述测定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9.5%的患者血糖最高值超过11.1mmol/L,29.7%的患者发生低血糖(〈3.9mmol/L);血糖超过7.8mmol/L占全天的时间百分比为33%;血糖超过11.1mmol/L占全天的时间百分比为(10.2±1.2)%;低血糖占时间百分比(5.2±1.5)%;HbA1c与CGMS平均血糖值呈显著正相关(r=0.55,P〈0.01),与高血糖持续时间相关(r=0.48,P〈0.01),与MAGE无关(r=0.12,P〉0.05)。结论HbA1c达标的老年2型糖尿病人血糖波动大;HbA1c与平均血糖以及高血糖持续时间相关。与血糖波动无关;HbA1c和血糖波动是评价血糖控制的量与质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7.
波动性高血糖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姜涛  宋秀霞 《山东医药》2010,50(8):71-7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波动性高血糖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将20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HbA1c〈9.0%组(106例)和≥9.0%组(98例),每组依据血糖变异系数(CV)将患者再分为两亚组:血糖平稳A亚组(CV〈0.29)和血糖波动B亚组(CVI〉0.29)。分别测定其空腹血糖(FBG)、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微量白蛋白含量(mALB),计算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HbA1c〈9.0%和〉/9.0%两组中,B亚组UAER及DN发病率均高于A亚组(P〈0.01),且在HbA1c≥9.0%组中DN发病率增高更明显。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波动性高血糖与DN发病具有相关性,且相对于持续性高血糖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应用于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日内及日间血糖波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该中心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该中心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标记为实验组;同时,选择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监测,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检测系统(CGMS)显示的平均血糖水平、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及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结果 CGMS显示,实验组患者平均血糖水平及标准差、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及日间血糖平均差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GMS显示,平均血糖水平与HBAIC呈正相关关系;2型糖尿病患者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及日间血糖平均差与HBAIC不存在相关性。结论动态血糖检测系统(CGMS)有助于准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日内及日间血糖的波动变化,其显示的日内及日间的血糖血糖波动幅度可以作为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是否达标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急性脑梗死(ACI)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60例,分为有糖尿病组30例和无糖尿病组30例,并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测定静脉空腹血糖、HbA1c。结果:在ACI患者中糖尿病组的HbA1c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和无糖尿病组血糖水平明显升高,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二者之间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HbAlc,与无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无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血糖、高HbAlc会增加ACI神经系统损伤,因此HbAlc测定是早期鉴别ACI应激性高血糖和糖尿病的可靠方法。可以对ACI并发糖尿病进行及时准确积极干预、治疗。HbAlc的测定在ACI的诊断中起重要的作用,是鉴别糖尿病性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日内不同时间的血糖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糖漂移幅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02年12月至2005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新诊断T2DM患者60例,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持续3d的血糖监测并分析日内不同时点、时段的血糖水平、HbA1c、餐后血糖漂移幅度(PPGE)及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之间的关系。结果(1)他DM患者HbA1c与全天8次血糖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62~0.70,P均〈0.01),与PPGE不相关(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空腹及中、晚餐后2h血糖进入最后的方程(校正R^2=0.566,P〈0.01)。(2)HbA1c与全天不同时段的平均血糖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57~0.74,P均〈0.01),晚餐前1h、晚餐后2~3h及晨3:00~6:00时间段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其独立影响因素。(3)CGMS所示的日内平均血糖水平与HbA1c相关性最强(r=0.81,P〈0.01)。(4)MAGE与HbA1c不相关(P〉0.05),三餐PPGE及晨3:00的血糖水平为影响MAGE的独立参与因素(校正R^2=0.427,P〈0.01)。结论T2DM患者HbA1c与全天平均血糖水平的关系最密切,而日内血糖的漂移变化主要归因于餐后及夜间血糖的漂移。因此,他DM的血糖监测及干预治疗应针对全天血糖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人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和门冬胰岛素30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对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1013至2012年6月2013住院的体质指数(BMI)〉25kg/m^2的2型糖尿病患者10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拉鲁肽治疗组和门冬胰岛素30治疗组。其中利拉鲁肽治疗组52例,给予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门冬胰岛素30治疗组57例,给予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共24周,于用药前、用药4、12、24周后分别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腰围、血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功能、肾功能、C反应蛋白(CRP)、24h尿微量白蛋白(UMA),记录用药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和其他不良反应。采用t检验和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d后血糖均开始下降,24周后利拉鲁肽组和门冬胰岛素30组FPG分别下降(2.9±1.3)、(3.5±1.2)mmol/L(t=-3.2,P〈0.01);PPG分别下降(4.2±3.7)、(4.5±2.8)mmol/L(t=-0.83,P〉0.05);HbAlC分别下降(1.7±0.6)%、(1.9±0.8)%(t=-0.6,P〉0.05)。利拉鲁肽组体重下降(4.2±2.7)kg,门冬胰岛素30组体重增加(1.2±1.7)kg(t=-3.7,P〈0.05)。两组收缩压分别下降(5.2±4.4)、(1.8±2.3)mmHg(1mmHg=0.133kPa)(t=4.9,P〈0.01)。两组间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出现TG、TC、LDL.C降低和HDL-C升高,但是组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利拉鲁肽组比门冬胰岛素30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但是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比14.0%,t=-1.51,P〉0.05)。利拉鲁肽组患者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多于门冬胰岛素30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6.2%比1.8%,t=2.00,P〈0.05)。结论对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与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降糖效果相当,而利拉鲁肽能够更有效地降低患者体重和血压,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动态血糖监测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CGMS),评估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9例口服药联合治疗空腹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T2DM患者,加用甘精胰岛素(IG)和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睡前皮下注射,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C肽及餐后2hC肽等,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血糖和HbA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IG组血糖下降更明显(P〈0.05),2组HbAlc无明显差异(P〉0.05),IG组治疗后餐后2hC肽水平提高(P〈0.05)。CGMS显示IG组24h血糖曲线平缓,血糖达标时间延长,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低(P〈0.01).血糖波动幅度小。结论IG作为老年T2DM患者的基础胰岛素替代治疗,血糖控制达标率高,胰岛素剂量控制更方便、安全,优于NPH。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评,收集MCI患者82例(MCI组),认知功能正常者86例(NC组)。问卷调查受试者病史、年龄、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资料;测定受试者血压、身高、体质量、血脂、血糖、胰岛素(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并筛查其危险因素。结果(1)与NC组比较,MCI组患者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肾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空腹胰岛素(Fins)、HbA1c、HOMA—IR水平显著升高;而2组间年龄、糖尿病足、BMI、WHR、血压、餐后2h胰岛素(2hlns)、HOMA-B及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MCI患者MMSE量表评分与糖尿病病程、FBG、2hPBG、Fins、HOMA—IR具有相关性;而NC组仅发现与糖尿病病程、FBG相关。(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FBG、HOMA-IR可能与糖尿病患者MCI独立相关。结论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水平、胰岛素抵抗程度等可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MCI密切相关,有效控制各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治疗24周对2型糖尿病(T2DM)肥胖及非肥胖患者血糖及体重的影响。方法选取既往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54例,根据BMI分为肥胖(Ob)组24例和非肥胖(NOb)组30例,检测治疗前后体重、FBG、HbA1C,计算BMI、胰岛素用量等。结果地特胰岛素治疗24周后,Ob组和NOb组FBGE(7.3±1.2)mmol/L、(6.7±1.5)mmol/L]、HbA1C[(7.3±0.9)%、(6.5±0.8)%]均较基线值{FBGE(9.4±2.5)mmol/L、(8.1±1.7)mmol/L]、HbA1cE(8.2±1.1)%、(7.6±1.9)%]}明显下降(P〈0.05);Ob组治疗前后BMI变化[(-1.51±1.10)kg/m2]与NOb组[(0.15±1.00)kg/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治疗可有效降低肥胖和非肥胖T2DM患者血糖,且无明显体重增加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来得时)和双相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皮下注射应用于初诊T2DM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后的疗效。方法60例初诊T2DM患者应用CSII治疗后,随机分为以诺和锐30治疗的BIAsp30组和以来得时治疗的Lantus组。比较两组7个时点血糖、HbA1c、低血糖事件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与BIAsp30组相比,Lantus组20周后三餐后血糖水平明显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低(P均〈0.05);两组FPG、HbA1c及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初诊T2DM患者CSII治疗所用Ins剂量相同且血糖达标后,采用来得时睡前1次注射,比早、晚餐前诺和锐30皮下注射治疗者全天血糖控制满意,且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地特胰岛素(Det)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住院治疗的新诊断T2DM患者,随机分为Det联合瑞格列奈组和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组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FBG、2hBG、HbA1c、低血糖发生率、体重增加情况和依从性。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FBG、2hBG、HbA1c均较基线显著降低。Det联合瑞格列奈组和预混人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0.080、0.150,体重增加发生率分别为0.029、0.035,治疗依从率分别为0.893、0.679。结论Det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可显著降低新诊断的住院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用控制空腹及餐后高血糖的疗效。方法将136例单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国产甘精胰岛素(长秀霖),B组采用进口甘精胰岛素(来得时),两组在用甘精胰岛素的基础上,均分别与二甲双胍和瑞格列奈联用,观察治疗前后FPG、2hPG及HbA1C水平和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周时FPG、2hPG及HbA1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但仍未达标。两组患者在甘精胰岛素和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格列奈,治疗后4周时FPG及2hPG水平均已达标,HbA1C水平于治疗2个月时达标。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均〈0.01),两组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4.2%和4.6%,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甘精胰岛素分别与二甲双胍和瑞格列奈联用,能较好控制FPG、2hPG及HbA1C水平,低血糖发生率均较低,临床疗效相近。因此,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和瑞格列奈联用是控制FPG、2hPG及HbA1C水平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时间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相关性及不同治疗方式时餐前和餐后血糖对HbAIc的贡献。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就诊的病程超过1年、治疗相对稳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256例,男119例,女137例,年龄(54±14)岁,平均病程4.5年,平均空腹血糖9.6mmol/L,平均HbAlc8.4%。按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口服药物治疗组(84例)、基础胰岛素治疗组(80例)和预混胰岛素治疗组(92例)。各组再根据HbAlc的不同分成HbAlc〈7%组、7%≤HbAlc〈8%组、8%≤HbAlc〈9%组、HbAlc≥9%组。不连续3d监测全天三餐前后和睡前7个时问点的血糖谱,取3d的平均值,同时免疫比浊法测定HbAlc。对各个时间点血糖与HbAIc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三餐前及睡前四点血糖连线与正常血糖5.6mmoUL平行线:岂间的面积为餐前血糖面积,三餐前和睡前四点血糖连线与三餐后血糖连线间的面积为餐后血糖面积,根据餐前血糖或餐后血糖面积与总高血糖面积的比值计算口服药物、基础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治疗组餐前和餐后血糖对HbAlc的贡献。结果本组患者各个时间点血糖与HbAlc水平存在明显相关性(r=0.38-0.76,均P〈0.05),7点平均血糖与HbAlc相关性最强(r≥0.71,P〈0.05)。口服药物治疗组餐前、餐后血糖对HbAlc的贡献分别为59%-82%、18%~41%;预混胰岛素治疗组餐前、餐后血糖对HbAlc的贡献分别为60%-82%、18%~40%;基础胰岛素治疗组餐前、餐后血糖对HbAIc的贡献分别为38%~66%、34%~62%。趋势检验表明,口服药物、基础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治疗组餐前血糖对HbAlc的相对贡献随着HbAlc的增加而增加(F=67,46、168.51、84.05,均P〈0.05),餐后血糖的相对贡献则相反。基础胰岛素治疗组在不同HbAIc状态下餐前血糖相对贡献较预混胰岛素治疗组低(HbAle〈7%组:38%比66%,Xz:5.94,P〈0.05;8%≤HbAlc〈9%组:63%比77%X2=5.88,P〈0.05;HbAlc≥9%组:66%比82%,,:5.51,P〈0.05)。基础胰岛素治疗组在不同HbAle状态下餐前血糖相对贡献较口服药物治疗组低(7%≤HbAlc〈8%组:50%比68%,爿。:5.56,P〈0.05;8%≤HbAlc〈9%组:63%比78%,∥:5.79,P〈0.05;HbAlc≥9%组:66%比82%,X2=6.28,P〈0.05)。结论HbAle与自我监测的各个时问点血糖明显相关,治疗方式及血糖控制状况影响餐前和餐后血糖对HbAlc的相对贡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脏脂肪素(Visfatin)水平的变化与胰岛素抵抗及血糖的关系。方法共32例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其治疗前后空腹(FPG)及餐后血糖(2hPG)、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Visfatin等相关指标。同时选择性别、年龄等相匹配的2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32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的TG、FPG、2hPG、HbA]C、HOMA-IR、HOMA-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isfatin水平降低(P〈0.05),与健康人相比,糖尿病患者Visfatin水平降低(Pd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Visfatin与HbA1C、Fins、HOMA-IR呈正相关(r=0.259,Pd0.05;r=0.586,P〈0.01;r=0.385,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HOMA-IR是血浆Vis—fatin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Visfatin水平的变化与胰岛素抵抗及平均血糖有关,可能在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罗格列酮(RGZ)与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FPG)11.1mmol/L的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治疗(Ins)组和胰岛素+罗格列酮治疗(Ins+RGZ)组,两组年龄、病程、BMI均无统计学差异。血糖达标后再维持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均作静脉糖耐量试验(IVGTT),比较两组糖代谢和胰岛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的FPG、2hPG、HbA1c、静脉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G0~60)均显著下降,HOMA—B改善(P〈0.01或P〈0.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IVGTT10min内胰岛素释放曲线下面积/60min内胰岛素释放曲线下面积(AUC-I0~10/AUC-I0~60)分别增加10%和12%(P=0.085,0.05)。Ins+RGZ组I2、I5、I10及FC-P显著提高,Ins组增高无统计学意义。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后FPG和2hPG下降与负荷后胰岛素增值和血糖增值比值呈正相关(r=0.593,P=0.000;r=0.548,P=0.001),表明治疗后胰岛素处理葡萄糖能力与血糖控制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罗格列酮(而不是胰岛素)能恢复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T2DM患者早期联用RGZ,有利于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