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美娟 《内科》2013,8(4):443-445
目的探讨“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在应用预混门冬胰岛素30“2±1”治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予胰岛素注射治疗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注射胰岛素治疗前和出院时采用“我对胰岛素的看法”自评问卷表分别对两组患者调查,注射治疗期间使用胰岛素注射日志记录两组患者胰岛素注射次数,比较两组患者“我对胰岛素的看法”评分和注射胰岛素的依从性。结果“我对胰岛素的看法”评分,治疗前对照组和试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试验组评分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注射胰岛素依从性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可以增强预混门冬胰岛素30“2±1”治疗患者注射胰岛素治疗的认知,提高其注射胰岛素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和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70/30替换胰岛素泵后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观察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改用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和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2周内的血糖结果,分析其血糖达标率、血糖水平标准差、空腹血糖变异系数、低血糖发生率、严重低血糖发生率,探讨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和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应用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组其血糖达标率、空腹血糖变异系数高于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组(P0.05),血糖水平标准差、低血糖发生率低于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组(P0.05),严重低血糖发生率与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控制餐后血糖优于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其低血糖风险小于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优于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与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诊治的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对照组给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在早餐后2h、晚餐后2h、睡前22:00血糖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降糖疗效显著,低血糖发生率低,使用安全、方便,有力地保障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最后手段,大部分2型糖尿病最后均需胰岛素治疗,目前在临床上有多种胰岛素,从动物胰岛素到基因重组人胰岛素是一大进步,诺和锐30是30%的可溶性门冬胰岛(胰岛素类似物)和70%精蛋白门冬胰岛素(诺和灵N)混合而成。其临床疗效较以前人胰岛素有进一步改善,笔者应用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3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将4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于早、晚餐时注射门冬胰岛素30,B组于早、晚餐前30min注射预混人胰岛素30R,药物剂量根据血糖高低调整,比较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发生低血糖时血糖值。结果:门冬胰岛素30和预混人胰岛素30R两组均可有效降低血糖(P〈0.01),降糖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冬胰岛素30组发生低血糖时血糖值高于预混人胰岛素30R组(P〈0.05),尤其是夜间严重低血糖水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预混人胰岛素30R。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门冬胰岛素30降糖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6.
刘莲叶  丁晓炼 《山东医药》2012,52(33):74-75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30/70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T2DM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70强化降糖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低血糖发生率、住院天数、胰岛素用量.结果 两组治疗后空腹、三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两组治疗后空腹、三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胰岛素用量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门冬胰岛素30/70治疗T2DM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联合预混胰岛素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接受过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3个月为达到减低血糖效果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实验组患者另加用格列美脲。两组患者观察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HbAlc、体质量、胰岛素用量变化情况以及医疗费用等。结果对两组患者分别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的HbAlc低于治疗前,HbAlc达标率为66.67%;实验组患者的HbAlc低于治疗前,HbAlc达标率为86.67%。两组患者的HbAlc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体质量以及治疗前后的医疗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预混胰岛素对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积极作用,可作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参考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使用1次/d基础胰岛素或2次/d预混胰岛素联合或未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但血糖控制欠佳的T2DM住院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门冬胰岛素±二甲双胍方案(胰岛素类似物组)是否优效于中性精蛋白锌胰岛素+可溶性人胰岛素±二甲双胍方案(人胰岛素组)。 方法 两组住院治疗2周并进行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 结果 两组治疗后8个时点血糖平均值较治疗前下降,下降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57)。两组不良事件、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均降低,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和严重低血糖报告,胰岛素类似物组总体低血糖事件(P=0.0056)和日间低血糖发生率(P= 0.0263)较人胰岛素组低。 结论 胰岛素类似物和人胰岛素的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均可改善T2DM住院患者血糖水平,但胰岛素类似物治疗组总体低血糖和日间低血糖风险较人胰岛素组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糖皮质激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胰岛素治疗。方法选取应用中效糖皮质激素并于清晨1次给药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预混人胰岛素(30R)治疗组(30R组)、3次门冬胰岛素+1次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组(3+1IN组)两组。30R组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早、中餐前皮下注射治疗;3+1IN组予门冬胰岛素3餐前加重组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治疗。结果各组治疗后各时刻血糖均较治疗前好转(P0.01);30R组3餐后2 h、睡前、02:00血糖与3+1I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3+1IN组比较,30R组FPG升高[(4.8±0.6)vs(6.0±0.9)mmol/L,P0.05];中、晚餐前血糖降低[(8.7±1.3)vs(7.1±1.0)mmol/L,(10.2±1.7)vs(7.4±1.2)mmol/L,P0.05]。结论预混人胰岛素30R早、中餐前皮下注射治疗应用糖皮质激素清晨1次给药的糖尿病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方案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胰岛素的发现是糖尿病治疗史上的一大突破。近年来,胰岛素制剂不断地被更新,而胰岛素治疗理念也日趋丰富和完善,治疗方案也更加倾向个体化。上世纪90年代末期,科学家利用重组DNA技术,将人胰岛素氨基酸链B28位的脯氨酸替换为天门冬氨酸,研制出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2005年4月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制剂门冬胰岛素30(含30%可溶性门冬胰岛素和70%精蛋白门冬胰岛素)在中国上市。自2005年以来,门冬胰岛素30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更  相似文献   

11.
对DKA患者首先应用静脉泵小剂量胰岛素输注,在进食后给予双相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每日3次(门冬胰岛素组);对照组:常规每日4次皮下注射重组人胰岛素组(重组人胰岛素组)。治疗目标为FBG≤7.0mmol/L、2hBG≤10.0mmoVL。结果两组均能明显降低血糖,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平均达标天数门冬胰岛素组明显缩短(P〈0.05),血糖波动小,发生低血糖次数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小。结论双相门冬胰岛素较重组人胰岛素能更有效、平稳、安全地控制高血糖。  相似文献   

12.
年龄〉65岁的166例T2DM随机分成治疗组86例用双相门冬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用预混人胰岛素30R治疗。采用前后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的方法。结果:两组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控制血糖,治疗12周后平均FBG、2hBG、HbA1c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冬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低(P〈0.05)。两组治疗后体重均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门冬胰岛素降糖安全、疗效好、尤其适用于老年人。  相似文献   

13.
预昆人胰岛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胰岛素剂型,但使用预混人胰岛素30R治疗的患者中,仍有一部分患者血糖未能达标.我们对使用预混人胰岛素30R治疗欠佳的糖尿病患者改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并对两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取湖北省黄冈市中医院内分泌科2010年7月~2011年6月收治的已使用预混人胰岛素30R治疗,但血糖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74例,其判断标准:空腹血糖(FBG)8.0 ~12.0 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2hPBG) 12.0~14.0mmol/L.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预混胰岛素与胰岛素泵对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8年12月期间40例于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例/组,对照组予以预混门冬胰岛素30三针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输注门冬胰岛素治疗。将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以及经济学指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用量同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成本、胰岛素成本、耗材费用、血糖达标所需费用与对照组相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输注门冬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显著,优于预混胰岛素,且经济性和安全性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5.
6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治疗组32人(1组)、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治疗组36人(2组),比较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前下降,体重变化不大,甘精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治疗组。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可良好控制血糖,患者的依从性好,低血糖发生率低,可用于老年糖尿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BIAsp30)较预混人胰岛素能够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的分泌,起效快、峰值高,餐前注射能有效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BIAsp30应用于起始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能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同时全天血糖水平更加平稳,低血糖事件的发生风险小。每日3次使用BIAsp30可以作为简单的强化治疗手段获得显著疗效。BIAsp30由于兼顾了有效性、安全性及灵活性,利用一种制剂、一种注射装置给患者的用药和医生进行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便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胰岛素联合格列吡嗪治疗糖尿病溃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内科在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溃足患者30例,按照患者自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实验组采用的是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联合口服格列吡嗪治疗,对照组采用的单纯的口服格列吡嗪,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溃足的恢复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恢复的有效率为66.7%,实验组患者的溃足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格列吡嗪治疗糖尿病溃足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恢复的效果好,不良反应出现的少,可以进行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用动态血糖监测的方法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瑞格列奈,与每日注射2次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漂移水平和低血糖发生情况.发现甘精组血糖漂移度明显低于预混组;低血糖事件也明显少于预混组.因此,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1次甘精胰岛素加瑞格列奈口服,在血糖达到良好控制时,血糖的漂移程度更低,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将44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予门冬胰岛素30一日三次,皮下注射,对照组予传统的胰岛素一日四次皮下注射,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别,而门冬胰岛素30可减少注射次数,依存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在2型糖尿病中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患者接受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糖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7,P=0.023)。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的应用可以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疗效更为确切,且安全性更高,不会增加用药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