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改良Twinblock矫治器矫治骨性Ⅱ类错He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改良Twinblock矫治器治疗骨性错He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8例AngelⅡ类错He,采用改良Twinblock矫治器,经作用期、维持期、保持期治疗,比较矫治前、后数据。结果患者侧貌明显改善,头影测量显示SNB增加,ANB减小。两者都趋向正常。PP—FH、PP—MP有不同程度增大。结论Twinblock矫治器可保持下颌于功能前移位,持续刺激下颌生长,矫治后面形和生长形都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改良Twinblock矫治器治疗骨性错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8例AngelⅡ类错,采用改良Twinblock矫治器,经作用期、维持期、保持期治疗,比较矫治前、后数据。结果 患者侧貌明显改善,头影测量显示SNB增加,ANB减小,两者都趋向正常。PP -FH、PP -MP有不同程度增大。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可保持下颌于功能前移位,持续刺激下颌生长,矫治后面形和生长形都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3.
Twinblock矫治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winblock矫治器是一种上下颌分离的功能性矫治器,八十年代由Clark发明[1,2]。这种矫治器制作简单,配戴舒适。其最大特点是每天24小时戴用,疗效快,且通过咀嚼力产生颌骨生长改良的效果,因而正日益引起正畸医师的关注。1960年Hotz使用一种导斜面的扩张板并且由夜间戴用橡皮圈加强导下颌向前的效果。Schwarz在1956、1966年试图结合activator和作用板的长处,设计了双板矫治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因限制舌的空间和颌的运动而不被接受。Clark结合PierreRobin调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改良Twinblock矫治器治疗骨性错(牙合)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8例AngelⅡ类错(牙合),采用改良Twinblock矫治器,经作用期、维持期、保持期治疗,比较矫治前、后数据.结果患者侧貌明显改善,头影测量显示SNB增加,ANB减小,两者都趋向正常.PP-FH、PP-MP有不同程度增大.结论Twinblock矫治器可保持下颌于功能前移位,持续刺激下颌生长,矫治后面形和生长形都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5.
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的骨牙效果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分析牙及骨的改变量对改正Ⅱ类错He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用28例生长发育高峰期Ⅱ类1分类错He患者,用Activator,Frankel等功能矫治器将其矫治至中性或中性偏近中,用Pancherz法分析头侧位片上牙和骨的改变。结果 下颌骨长度增加,上切牙内收;前牙覆盖减小,其中骨因素占70%,牙因素占30%;磨牙关系改善,其中骨因素占96%,牙因素占4%。结论 功能矫治器矫治Ⅱ类1分类错He可刺激髁突和关节窝的改建,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内收上切牙;其中,骨的改建是功能矫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Herbst矫治器治疗恒牙期安氏Ⅱ1类下颌后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恒牙期安氏Ⅱ1类下颌后缩患者,以Herbst矫治器矫治并排齐牙列后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用Herbst矫治器矫治15名12~15岁恒牙期Ⅱ1类下颌后缩患者磨牙达中性偏近中关系后,以Edgewise进一步矫治使后牙达到完善的牙合接触关系;以X线头影测量方法评价疗效.结果ANB角减小了1.29°; 前牙覆盖减小了5.37 mm ,骨性变化占53% 、牙性变化占47% ,磨牙关系改善了4.97 mm ,骨性变化占57% 、牙性变化占43% ,其中下颌骨前移了3.60 mm对两者的矫正占了主要作用,上颌骨向前生长了0.78 mm ;有效髁突向上生长了4.48 mm,向后改变了3.41 mm;下颌平面角无明显变化.结论 Herbst矫治器对恒牙期安氏Ⅱ1类下颌后缩的矫治具有显著的疗效,其主要得益于下颌骨受其刺激产生的向前生长变化及上下牙槽的部分变化.  相似文献   

7.
Herbst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下颌后缩儿童的头影测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量化评估经Herbst矫治器治疗的生长期患者的颌骨和牙列的矢状和垂直方向变化。方法 :采用国产Herbst矫治器对 17例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下颌后缩儿童进行临床矫治 ,并以 10例未经治疗的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下颌后缩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Herbst矫治器治疗 6~ 8个月 (平均 7个月 )后 ,Ⅱ类磨牙关系矫治为Ⅰ类关系 ,覆盖减少了 7.2mm ,SNB角、下颌升支高度 (Co Go)、下颌总长度 (Co Pg)、下颌体长度 (Go Pg)以及Pg到OLP平面的距离均显著增加。上颌骨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SNA角、A到OLP平面的距离均显著减少。在垂直方向上 ,前全面高 (N Me)、前下面高 (ANS Me)、后全面高 (S Go)、后下面高 (Ar Go)治疗后均明显增加。结论 :Herbst矫治器治疗促进下颌骨生长 ,抑制上颌骨生长 ,下颌骨长度增加 ;上颌牙列远中移动 ,下颌牙列近中移动 ,Ⅱ类错牙合得以矫治。  相似文献   

8.
Herbst矫治器,又称咬合前移器。主要应用于矫治安氏Ⅱ错He畸形。它不同于活动功能性矫治器(如Activator、Bionator、Frankel),有其独特的矫治装置和矫治效果。本文就其结构、作用原理、特点及矫治应用注意事项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9.
安氏Ⅱ类错合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下颌后缩是此类错[牙合]最普遍的特征。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发育,是矫正下颌后缩的有效方法和治疗关键。Forsus矫治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引导下颌前伸的固定型功能矫治器,不依赖患者合作,可以与固定矫治器同时使用,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头影测量分析方法,评价Forsus矫治器对恒牙早期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的临床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Twinblock矫治Ⅱ类Ⅰ分类错He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双轨式磨牙远移器矫治牙列拥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制一种支抗力强 ,可使上、下颌第二或第一磨牙同时等量或不等量后移 ,不需要特殊配合即能产生理想磨牙后移效果的口内力矫治装置 ,用于牙列轻、中度拥挤的矫治。方法 选择牙弓拥挤量在 4~ 8mm的患者 ,利用自行研制的双轨式磨牙远移器 ,推上、下颌第二磨牙向远中移位。当第二磨牙后移到位时 ,利用第二磨牙稳定装置 ,稳定第二磨牙并牵引第一磨牙向远中移位。当第一磨牙后移到位时 ,再依次后移第二、第一前磨牙及尖牙等 ,直至拥挤解除 ,牙齿排列整齐。结果 经 33例牙列轻、中度拥挤患者临床应用观察 ,单颗第二磨牙最大后移量达 7mm ,单个牙弓长度最大增量 11 4mm。并实现了上、下颌 4颗第二或第一磨牙同时后移。经头颅侧位片测量证实 ,支抗牙无明显唇倾 (P >0 0 5 )。结论 双轨式磨牙远移器是一种不依赖患者特殊配合即能产生快速、高效、整体磨牙后移效果的口内力装置。  相似文献   

12.
高翔  包柏成 《广东牙病防治》2010,18(11):568-571
目的探讨极坐标测量分析方法用于Twin-Block矫治器矫治骨性Ⅱ类错疗效评价测量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处于发育高峰期的骨性下颌后缩患者20例,男女各10例,采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采用极坐标测量分析方法,以S点为极坐标原点,前颅底平面(S-N)作极轴,建立极坐标测量体系,选取7个颌骨标志点A、Ptm、B、Po、Gn、Go、Ar,分别测量各标志点治疗前后极径和极角的大小,并作相应统计分析。结果 Ptm的极角和极径无明显改变,A点的极角和极径则均明显增大,说明Twin-Block矫治器对上颌骨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下颌标志点B、Po、Gn、Go点的极径在治疗后明显增大,但反映下颌骨改建方向的极角在治疗后则均无明显改变,说明Twin-Block矫治器对下颌骨的生长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下颌骨生长方向没有明显影响。结论极坐标测量分析方法可以对颌骨标记点的生长量和生长方向作出准确的定量测量和定性分析,可弥补传统测量方法的不足;极坐标测量分析也表明,Twin-Block矫治器主要通过促进下颌骨的生长,而非通过抑制上颌骨的生长来调整上下颌骨矢状不调的位置关系,改善下颌后缩患者的侧貌美观。  相似文献   

13.
下颌后缩患者的下颌形态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将几何形态测量法引入正畸学,对下颌后缩患者的下颌形态进行全面的定量研究。方法:对30例下颌后缩患者的头颅定侧位片进行对照研究,分别采用常规头影测量分析、最小平方和重叠法、欧氏距离矩阵分析法、薄板分析法来评价下颌形态。结果:下颌后缩组的髁突宽度、长度以及升支高度明显较小,说明髁突和升支发育受到抑制。牙槽突在垂直向和水平向上都有明显增加,说明此处有代偿性生长。结论:几何形态测量法可以定量的对形变加以描述,输出结果也更为直观。并且排除了下颌旋转及位置变化对结果所产生的影响,使结果更为可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固定矫治器和功能矫治器在矫治前牙反牙合中的作用机理、矫治效果及适用范围。方法 选择4 5例应用固定矫治器治疗的反牙合患者,其中乳牙期患者2 1例,替牙期患者2 4例;4 5例应用功能矫治器治疗的反牙合患者,其中乳牙期患者2 3例,替牙期患者2 2例。选择2 0项头影测量指标分别对两种方法矫治前后的硬组织改变进行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 固定矫治器组矫治后,仅有牙性改变。而功能矫治器组矫治后不仅有牙性改变,同时也有骨骼改变。结论 固定矫治器配合早期Ⅲ类牵引适用于牙性、功能性反牙合的治疗,而功能矫治器适用于功能性、混合性和骨性反牙合的治疗,临床上需根据情况正确选用。  相似文献   

15.
Herbst矫治器伴头帽牵引治疗安氏Ⅱ类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Herbst矫治器伴头帽牵引逐步前伸下颌对安氏Ⅱ类错的矫治效果。方法 治疗组22例患者,对照组31例患者。治疗组患者均按治疗的前6个月、后6个月(平均)及维持期6个月,3个阶段治疗并拍摄头侧位定位片观察。对照组患者拍摄2次头侧位定位片,其间间隔6个月。结果 平均治疗12个月后的疗效是抑制上颌骨生长、刺激下颌骨生长并降低下面高。与对照组相比,对上颌骨的抑制作用在治疗的前后6个月均有统计学意义,对下颌骨的刺激作用仅在治疗前6个月有统计学意义,对下面高的降低作用仅在治疗后6个月有统计学意义。维持阶段上下基骨关系不变而对下面高的降低作用进一步加强。结论 Herbst矫治器伴头帽牵引能有效地矫治安氏Ⅱ类错,对上颌骨的作用随时间的增加而加强,对下颌骨的作用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弱。  相似文献   

16.
Forsus矫治器治疗发育高峰后期下颌后缩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Forsus矫治器治疗生长发育高峰后期下颌后缩患者的临床效果、颅面软硬组织的改变。方法:应用Forsus矫治器对15例生长发育高峰后期的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畸形患者进行矫治,进行上、下颌尖牙及磨牙间宽度测量,填写问卷调查表和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侧位片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SNB增加1.42°,ANB角减小1.65°,面突角减小2.12°,颏唇沟深度减小2.27mm,覆盖减小4.98mm,磨牙关系改善3.78mm。上切牙内收,下切牙唇倾;牙弓宽度增大。基本无异物感,不影响口腔功能。结论:Forsus矫治器能够有效促进下颌生长、改善磨牙远中关系及Ⅱ类软组织面型,适用于生长发育高峰后期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直丝弓与方丝弓矫治器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应用PAR指数评价直丝弓矫治器与方丝弓矫治器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1994-2001年采用直丝弓或方丝弓双颌固定矫治器完成治疗的错畸形患者80例,对治疗前后模型进行PAR指数测量,记录治疗前后PAR分值及其差值,以治疗前相同的PAR总分值和拔牙、非拔牙矫治方式将患者进行配对分组,分为直丝弓组和方丝弓组,每组40例,对两组患者的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治疗后直丝弓组后牙排列的PAR分值低于方丝弓组(P<0.01),后牙排列效果较方丝弓组好。两组患者治疗后其余各项PAR分值及治疗前后PAR差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直丝弓组平均疗程缩短3.95个月。结论 直丝弓矫治器对牙齿排列尤其是后牙的定位较准确,在较短的时间内可取得与方丝弓矫治器相同的治疗效果,矫治效率较方丝弓矫治器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并评价利用后方牙合诱导治疗骨性II类下颌后缩畸形的方法。方法:16例骨性II类下颌后缩畸形患者,年龄16~30岁。治疗前SNA基本正常,SNB≤75°,ANB≥5°,磨牙关系为双侧远中关系。常规排齐整平及适当扩弓后利用多曲唇弓暂时消除磨牙区咬牙合干扰,并通过升高下颌双尖牙,远中倾斜上颌后牙段,使双尖牙区形成暂时的早接触,进而建立双尖牙区的后方牙合诱导,利用后方牙合诱导引导后缩的下颌骨适当向前建立咬牙合,并纠正磨牙的远中关系。 结果:所有患者磨牙关系均调整到中性,侧貌改善明显,SNB平均增大1.58°,下颌前牙略有唇倾,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后方牙合诱导可适度纠正骨性II类下颌后缩畸形。  相似文献   

19.
固定矫治器对菌斑附着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万敏  陈宏  诸海敏 《口腔医学》2002,22(2):87-88
目的 研究固定矫治器及患者的行为因素对菌斑附着的影响。方法 通过100例正畸儿童使用菌斑染色剂染色并给予全面的口腔卫生指导,分别对矫治前、矫治初期、矫治末期、保持期进行菌斑指数(PLI)测试及比较。结果 矫治末期及保持期与矫治前比较,PLI下降(p值分别为P<0.01,P<0.001),有显著性意义。矫治初期PLI高于矫治前0.05,保持期的PLI低于矫治末期0.02,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固定矫治器客观上会妨碍口腔卫生,但患者的认识和行为因素对口腔菌斑附着的影响更重要于固定矫治器。?  相似文献   

20.
钟摆矫治器远中移动磨牙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钟摆矫治器远中移动磨牙的疗效。方法:测量10例应用该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患者的术前术后模型,观察磨牙远中移动的距离及磨牙间宽度、覆覆盖的变化。结果:钟摆矫治器使磨牙每月平均远中移动117 mm,磨牙间宽度平均减小019 mm,覆平均减小115 mm,覆盖基本无变化。结论:钟摆矫治器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推磨牙向远中的矫治器,对第二磨牙已萌的成人患者也有效。但它有打开咬合的作用,不适用于高角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