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降压治疗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降压治疗对近期预后的影响,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管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入选的12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降压治疗,使其24 h内收缩压(SBP)降低10%~20%[但SBP≥120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DBP)≥80 mm Hg],入院第7天时血压降至140/90 mm Hg以下,14 d内血压维持在这一水平,动态监测两组患者入院14 d内的血压变化,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14 d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并进行死亡登记.结果 两组患者在入院14 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但干预组神经功能改善更明显,在14 d时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临床疗效亦优于对照组( P <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了年龄、性别、既往史等因素后,降压治疗独立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近期预后,血压干预可使14 d死亡/致残的风险降低[OR=0.300,95%CI(0.123,0.730),P <0.05].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给予合理降压干预,有利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可降低14 d死亡/致残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调控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系统回顾2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分为合理血压调控组(治疗组)与传统降压组(对照组)。记录患者入院时及第1d,7d晨起血压,记录住院时及第14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呈自然下降规律,第7d与第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14d时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调控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能明显提高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脑出血急性期强化降压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将62例高血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进行强化降压,24小时内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治疗14天时采用NIHSS量表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将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及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PLT、MPV及PAGm,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MPV及PAGm显著高于其恢复期(P<0.01)及对照组(P<0.01),恢复期MPV及PAGm仍高于对照组(P<0.01)。缺血性脑卒中组急性期患者按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为4个亚型,MPV及PAGm在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组明显高于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组(P<0.01)、后循环梗死(POCI)组(P<0.01)及腔隙性梗死(LACI)组(P<0.01),PACI组及POCI组明显高于LACI组(P<0.01),而PACI组与POCI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MPV及PAGm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684、0.698,均P<0.0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LT在急性期、恢复期与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TACI组、PACI组、POCI组及LACI组之间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PLT不存在相关性(r=0.32,P>0.05)。结论 与PLT相比,MPV及PAGm更能反映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可以判断预后,是外周血中较好的血小板参数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两种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后低钠血症的影响和合理的治疗策略。方法103例脑卒中患者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治疗组入院第1天接受营养治疗,对照组入院第3天接受营养治疗。两组患者入院第1、5、14天检查血清钠浓度,同一天采用中国卒中量表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时血清钠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入院第3、5天两组血清钠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性差异(〈0.05):入院第14天两组血清钠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加营养支持能够改善卒中急性期神经功能,减少卒中急性期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验证金纳多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0例(男37例,女1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为期45d的金纳多序贯疗法,进行自身对照观察。结果金纳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治疗第14天、第45天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S)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第45天的NFDS较治疗第14天明显降低(P〈0.05)。金纳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第14天时有效率为82%,治疗第45天时有效率为96%。结论金纳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已广泛用于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浆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浓度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HIF-1α的浓度,并分别于治疗第1d和第14d采用NIHSS量表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低HIF-1α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轻于高HIF-1α组(P<0.05),预后好于高HIF-1α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HIF-1α浓度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IF-1α对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和预后均有重要影响。监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HIF-1α浓度,可作为判断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估疾病预后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背景 甲状旁腺素(PTH)水平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但与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的研究尚少。目的 探究中老年人PTH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04-01至2018-10-01在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9例作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于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非脑梗死者和体检者共65例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及入院第1天PTH、维生素D(VD)、白介素6(IL-6)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估病例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测量并计算病例组脑梗死面积,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病例组发病1个月时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舒张压〔OR=0.904,95%CI(0.866,0.942)〕、PTH〔OR=0.878,95%CI(0.793,0.972)〕、IL-6〔OR=0.566,95%CI(0.381,0.842)〕是中老年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TH和IL-6水平(r=-0.300,P=0.794)无直线相关关系,与VD呈负相关(r=-0.266,P=0.018)。不同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恢复状况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T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TH与脑梗死面积(rs=-0.261,P=0.020)、神经功能恢复情况(rs=-0.291,P=0.009)呈负相关,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无相关关系(rs=-0.025,P=0.830)。结论 舒张压、PTH、IL-6是中老年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且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TH与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潘江  冯华明 《河北医学》2016,(8):1249-125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方法:选择8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入院时、治疗7d 及14d 末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价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指数)评价生活能力。结果:入院时,观察组患者 CSS 及 Barthel 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7d 及14d 末,两种患者 CSS 评分较入院时降低、Barthel 指数评分较入院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患者治愈16例、显效13例、进步8例和无效3例;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2例、进步14例和无效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可著改善神经功能,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沈辉 《重庆医学》2014,(26):3515-3517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控制水平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2例,分为干预1组、干预2组和对照组,干预1组患者急性期血压控制120/80mmHg,干预2组控制140/90mmHg,对照组不进行降压治疗,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7、14d干预1组、干预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组和干预2组间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7%、90.2%和61.9%,干预1组、干预2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组和干预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压控制和入院NIHSS评分是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0.887、1.132,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进行合理降压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酒精戒断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急性脑梗死合并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在发病第2~5天,酒依赖戒断综合征评定表(AWS)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入院时高(P<0.05);第14天评分较之低(P<0.05).溶栓与未溶栓患者第2天NIHSS评分增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与未溶栓患者第2天AWS评分增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合并酒精戒断综合征急性期症状加重,溶栓治疗后明显改善神经功能预后,溶栓与未溶栓治疗对戒断反应的症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与血糖水平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分析早期血糖变化对急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 非糖尿病高血糖组64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正常血糖脑卒中患者3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发病2天、14天、30天后临床转归;记录两组患者发病2天、14天、30天后临床事件发生.结果 观察组入院时神经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事件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糖水平的变化影响急性脑卒中的预后,及时地控制高血糖对脑梗死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1例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 ml/次,1次/d)静脉注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改善,治疗组显效率为82.50%(33/40),对照组显效率为60.98%(25/4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够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褚延利  孟淑杰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2):1184-1186
目的 观察早期坐站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后步行能力恢复的疗效.方法 将61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坐站平衡训练联合偏瘫肢体训练组(A组) 30例、偏瘫肢体训练组(B组)31例.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估其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用Berg平衡量表判定平衡障碍程度并结合日常生活能力和步行能力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各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和步行能力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A组治疗后效果优于B组(P<0.05).结论 早期坐站平衡训练联合偏瘫肢体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在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中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急性期血压的合理控制对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的影响。方法将90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降压干预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治疗,血压超过正常值即行降压治疗;治疗组50例治疗方案为既往有高血压病,血压在(160-190)/(100-110)mmHg,或既往无高血压病,血压在(100-180)/100mmHg,不需降压治疗,维持上述血压水平1周后再加用降压药物。若确诊为脑卒中者血压〉220/110mmHg则在急性期启动降压治疗,并维持血压在上述水平1周,再降至正常水平。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总有效率为9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P〈0.05)。结论合理降压干预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能明显改善脑缺血病人的神经功能恢复,并可降低致残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进展性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s-CRP和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变化,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免疫散射比浊法对50例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4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及对照组不同相应时间点的血液进行D-dimer和hs-CRP水平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对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斯堪地那维亚量表(SSS)评分。结果进展组的D-dimer水平顺序依次为:发病第7天〉3天〉24h内〉14天,在发病1周内,进展组D-dimer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1);进展组的hs-CRP水平顺序依次为:发病第3天〉7天〉24h内〉14天,发病第3天和7天,进展组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1);进展组发病3周时神经功能缺损恢复较非进展组为差(P〈0.01)。结论血清hs.CRP和血浆D-dimer的升高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进展性脑卒中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针灸通督、常规针刺、药物三种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细胞凋亡相关指标Caspase-3(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9(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9)水平的影响和临床疗效的差异,探讨针灸通督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灸通督组(A组)、常规针刺组(B组)、药物对照组(C组),各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Caspase-3、Caspase-9、神经功能缺损、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检测,并将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种疗法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Caspase-3、Caspase-9活性、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ADL的作用,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灸通督组各观察指标改善明显,与常规针刺组、药物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针灸通督疗法具有抑制细胞凋亡、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患者脑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段风梅  李玉琴  朱沂 《甘肃医药》2013,(10):723-726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连续住院的1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检测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等指标,完善头颅CT或核磁;根据有无糖尿病分为2组,糖尿病组54例,非糖尿病组82例,观察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结果:糖尿病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出院时NIHSS评分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在卒中部位分布上,糖尿病组脑干梗塞比例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干梗塞更多见,且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与病情、预后、神经电生理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61例首次发病且发病24小时内入院的单侧MCA供血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入院即刻、第2、4、7、14、28天进行床旁TCD动态观察,并与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体感诱发电位(SEP)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CT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SS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进行对比研究及相关分析。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TCD具有较高的时期诊断价值。TCD动态观察发现闭塞血管逐渐再通,而神经功能的恢复与血管再通不完全一致,考虑神经功能的恢复不仅受血管再通单一因素作用,还受代谢等病理生理变化的影响,入院即刻TCD检查异常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及病后时期预后相关,有助于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2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治疗有效率,并比较其对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醒脑静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并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对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