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近年来,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被视为引起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为此,我们就老年人高纤维蛋白原血症110例进行测定分析,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10例均为老年男性,年龄60~82岁,平均74.2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8例,冠心病心绞痛25例,高血压病35例,脑梗死25例。冠心病及高血压病诊断均符合WHO诊断标准。110例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均高于4g/L(正常2~4g/L)。另选择体检基本正常的老年男性30例为对照组,年龄60~74岁,平均67.3岁。1.2 方法 空腹取血,肝素抗凝用盐析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1例符合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以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使用前列地尔静脉滴注和缬沙坦口服.比较治疗前后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血压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FBG、HbA1c、UAER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uAER的改善尤其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可有效调控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和血压,减少尿蛋白排泄,保护肾功能,是治疗DN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对血管内皮功能及氧化物质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05至2018-09无微血管病变的早期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50 例)与观察组(50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降压(缬沙坦)+降糖(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片)+改善循环(银杏叶提取物)等治疗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连续治疗60 d后测定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 2 h血糖(2hPBG)、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管舒缩张因子[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及其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硝酸甘油所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氧化相关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氧类物质(ROS)活性、丙二醛(MDA)浓度]的影响,并评估临床疗效,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各有43例完成试验。治疗后两组FBG、PBG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的B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PBG、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BP、DBP、ET-1、VEGF、ROS、MDA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O、FMD、NMD、SOD、GSH-Px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AEs),仅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皮疹、干咳等,且两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早期未发生微血管病变的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在降糖、降压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能很好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氧化与抗氧化失衡状态,提高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前列地尔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综述了近年来前列地尔(前列腺素E1,PCE1)在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细胞保护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其在脑血管疾病、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肢体血管疾病等多方面药理活性的研究近况,为进一步研究前列地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血浆纤维蛋白原异常检测结果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是所有凝血因子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凝血蛋白,由肝细胞的粗面内质网合成,在凝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应用ACL-9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了356例住院患者Fib水平,现将168例异常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游离皮瓣移植患者术后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将哈尔滨市第五医院2012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200例四肢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患者纳入观察范围,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常规治疗组与前列地尔组,每组各100例。常规治疗组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肝素以扩容、抗凝,前列地尔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手术当天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曼新妥,10μg溶于100m L生理盐水)静脉点滴,连续7d。观察患者术后24、72h皮瓣肿胀程度、疼痛评分、患者术后凝血功能检测及72h血管危象发生率。结果前列地尔组术后24h和72h的皮瓣肿胀程度评分、术后72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前列地尔组术后72h血管危象发生率(1.0%)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发生率(5.71%,P=0.02);两组患者术后同一时间点,凝血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1.18)。结论游离皮瓣移植术后应用前列地尔能有效维持皮瓣移植患者术后凝血系统的稳定,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肢体肿胀与减轻疼痛,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替米沙坦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方法 48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为非肥胖组和肥胖组.每位患者每天空腹口服80 mg替米沙坦,共24周.测定治疗前后BMI、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胰岛素、血糖、血脂、血压、肝功能、肾功能、血管紧张素Ⅱ,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替米沙坦治疗前,与非肥胖组相比,肥胖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值(fasting insulin,FINS)、HOMA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肥胖组替米沙坦治疗后,SBP、FINS、HOMA-IR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ANGⅡ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组替米沙坦治疗后,SBP、DBP、TG、TC、FPG、FINS、HOMA-IR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能够有效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明显改善其糖、脂代谢状态,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锌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伴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在郑州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就诊的188例T2DM患者(包括112例正常白蛋白尿患者和76例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和95例健康志愿者,对其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BMI指数、糖化血红蛋白、血锌水平、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和尿白蛋白等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2DM组的血锌浓度较低(P<0.01).在T2DM患者中,微量白蛋白尿组较正常白蛋白尿组的血锌浓度低(P<0.05).较低血锌水平的T2DM患者较正常血锌水平者的eGFR低(P<0.01).经相关性分析,血锌水平与T2DM患者的血肌酐水平(r=-0.289,P<0.001)、糖化血红蛋白(r=-0.177,P<0.05)以及微量白蛋白尿(r=-0.478,P<0.001)均呈负相关,而与eGFR(r=0.183,P<0.05)呈正相关.结论T2DM患者血锌水平较低,微量白蛋白尿加重其低血锌水平,因此血锌水平可预测T2DM的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高尿酸血症与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紊乱及肾功能的关系。方法对47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及其他临床资料,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水平组和正常尿酸水平组,进行比较。结果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16.4%,高尿酸血症男性患者更多。高尿酸组BMI更高;TG、CHOL、BUN、Cr、Log10(Alb)均高于尿酸正常组;而HDL-C低于尿酸正常组。血尿酸水平与BMI、BUN、TG、HDL-C、FPG密切相关。结论性别、年龄、BMI、踝肱指数(ABI)、HDL-C、BUN、FPG可能为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金水宝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金水宝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用金水宝联合贝那普利片治疗,对照组28例单用贝那普利片治疗。结果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肌酐与对照组比较有改善。结论金水宝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对尿蛋白及肾功能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5.
西酞普兰对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西酞普兰对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8例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糖尿病控制情况,对照组常规给予降糖药、神经营养药、止痛药、抗血小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20mg/d,疗程2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抗抑郁疗效,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PIS)评估疼痛的改善情况,同时记录镇痛药物的等级。结果治疗第7天和第14天,治疗组的HAMD评分(22.1±8.9、18.7±9.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6.81±9.79、25.71±9.92,P<0.05或P<0.01),抑郁症状明显改善,NPIS评分(5.1±1.1、2.9±1.3)显著低于对照组(5.5±1.2、5.1±1.1,P<0.05或P<0.01),同时镇痛药物的等级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西酞普兰治疗不仅可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还有助于促进疼痛的缓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氧化三甲胺(TMAO)与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航天中心医院内分泌科T2DM患者101例,分为DR组(n=32)和无DR组(n=69)。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TMAO浓度,采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血浆TMAO与DR的关系。结果 DR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血浆TMAO均大于无DR组(P<0.05),而血白蛋白、三酰甘油低于无DR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年龄(OR=1.070, 95%CI:1.011~1.133, P=0.019)、血白蛋白(OR=0.807, 95%CI:0.701~0.929, P=0.003)、TMAO(OR=1.062, 95%CI:1.006~1.121, P=0.029)是DR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单独血浆TMAO预测D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50(P=0.024),年龄、血白蛋白、TMAO联合的AUC为0.789(P<0.001)。结论 DR患者表现出更高水平的血浆TMAO,TMAO是DR的相关危险因素,TMAO联合年龄、血白蛋白等对DR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apelin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apelin水平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炎症因子、妊娠期体重增加量(△W)等的关系。方法选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GDM)33例,正常妊娠组(NGT)27例,测定血清apelin、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血清apelin(347±65.8)ng/L,正常妊娠组apelin(254±35.7)ng/L;GDM组血清apelin水平明显高于NGT组(P〈0.01);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清apelin与FINS、HOMA-IR、胆固醇(TC)、TNF-α、孕期体重增加量(△W)呈正相关(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apelin水平升高,可能参与了妊娠期糖尿病病理性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
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和评价(Ⅰ)——体重、血糖和肝糖原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用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腹腔注射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组、小剂量STZ组(30 mg/kg)和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30 mg/kg)组,每10 d测定大鼠体重、空腹血糖和肝糖原等指标,连续50 d,对各组大鼠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①体重:高脂饲料组大鼠体重呈连续上升趋势,小剂量STZ组和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组大鼠体重呈先降低再恢复的趋势;②空腹血糖:高脂饲料组大鼠空腹血糖轻微升高,小剂量STZ组大鼠空腹血糖呈上升的趋势,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组大鼠空腹血糖呈明显上升趋势;③肝糖原:高脂饲料组大鼠肝糖原明显升高,小剂量STZ组、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组大鼠肝糖原未见明显改变;结论: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腹腔注射能成功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这种造模方法具有成模后血糖维持在较高水平、自身缓解较少、症状较轻和动物状态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老年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G)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76例60岁以上行OP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n=86) 及非糖尿病组(n=90)。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术中、术后资料,分析6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OPCABG近期预后的特点。结果 糖尿病组高脂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7.2% vs 17.8%,P <0.01)。糖尿病组患者的3支血管病变及冠脉弥漫性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83.7% vs 62.2%,P<0.05;75.6% vs 52.2%,P<0.05), 两组桥血管数(3.2±0.8 vs 2.8±0.6,P<0.05),ICU时间[(3.6±0.9) d vs (3.2±0.6) d,P<0.05]等方面差导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主动脉球囊反搏 (itraarotic ballon pumping, IABP)使用率(7% vs 1.1%,P<0.05)、肺内感染(12.8% vs 4.4%,P<0.05)、二次插管发生率(9.3% vs 2.2%,P<0.05)等显著增加。两组在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和院内病死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冠脉血管病变较重,但是OPCABG总体疗效与非糖尿病患者相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