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容  凡伟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5):123-124
我国助产专业教育已有百年历史, 培养了很多助产护士,他们提供高质量专业服务,为不断促进母婴健康、提高国民基本素质、促进家庭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1].但助产专业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我国仅有少数学校尝试性开设了高职助产专业教育,对高职助产专业的人才规格、培养目标、岗位综合职业能力需求、课程设置等尚无具有指导意义的规范标准体系[2].因而,我校在高职助产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做了尝试性改革.  相似文献   

2.
浅议助产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知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专业指导性教育计划中助产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的要求,临床专业课如何为完成助产专业培养总目标,确定各自的知识与技能培养目标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为此,我们开展了助产人员知识、能力结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助产专业学生内科(护理)学知识、能力培养要求提出初步意见供同道参考。1调查对象1.1在岗助产人员调查河南省14个地市,每地市调查2个地市医院(每所医院各5名助产人员)、2所县级医院(每所医院各4名助产人员)、2所区级医院(每所医院各2名助产人员)、5所乡级医院(每所医院各2名助人员)。计划调…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学习助产专业的意向,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329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15人(65.35%)愿意学习助产专业,不愿意学习者114人(34.65%)。回归分析得出对助产专业的了解程度、发展前景的认可度,是否愿意推荐他人报考助产专业及就业去向4个因素对护理本科生学习助产专业有正面影响(P≤0.05,Exp≥1)。结论:护理本科生学习助产专业的意向一般,并受多种因素影响,社会和相关高校应采取措施提高护生对助产专业认知度,以促进助产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院校合作”的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助产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教学效果和实习表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校2014级、2015级参加院校合作教学的47名助产专业学生为试验组,未参加院校合作教学的51名助产专业学生为对照组,试验组实施“1.5+1.5”的基于“院校合作”的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照组实施“2+1”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专业认同、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及临床实习表现。结果试验组专业认同的总得分及情感性、行为性和适切性三个维度得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实习表现的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院校合作”的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升助产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度,提高其对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核心技能的掌握程度,增强岗位适应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端正职业态度,提升职业情感,改善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探讨高职助产综合实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及效果,以提升助产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和人文关怀能力,拓展多元化的思政模式,培养有责任、有担当、有温度的新时代助产人才.  相似文献   

6.
冉波  陈静雅  谭严  黄小娥  杨靖  王琳云 《重庆医学》2016,(18):2580-2582
校院合作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的主流形式[1]。但校院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不健全,校院合作层次低、深度浅,校热企冷的现状[2],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中教师“单师”素质的短腿现象,以及兼职教师临床工作繁忙教学时间和质量无保证等问题成为校院合作下课程建设与改革发展的瓶颈[3‐4]。《助产技术》是助产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助产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通过对学校助产专业毕业生调查显示存在专业教师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学校和临床教学内容有脱节,学生临床助产适应期较长等问题。为更充分利用学校和医院的优质助产教育资源,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发展学生助产职业能力,培养贴近临床的高素质技能型助产人才,作者所在课程组依托政、校、企共建的三峡医药卫生职业教育理事会(以下称理事会)平台,深化课程建设与改革内涵,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新型助产专业临床教学模式与传统助产专业临床教学模式的绩效评价.临床实习阶段,不同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会在实习生职业能力、职业品德、综合素质及人格塑造等方面造成不同的影响.方法 我们随机选取护校2006年-2008年助产专业实习生展开实证研究.结果 (1)改革助产专业临床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新的教学模式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体现的更为充分.(3)临床操作技能的提高尤为显著.(4)实行发展性绩效评价能更好的使学生达到由"学会"到"会学"的内因转化.  相似文献   

8.
孙会 《重庆医学》2018,(2):280-282
助产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1].国际助产士联盟(ICM)通过对17个国家的调查将助产士的核心能力定义为“在助产教育和实践背景下,助产从业人员能够胜任助产岗位所表现出来的知识、专业行为和专科技能的综合能力”[2].相关调查表明目前国内助产士短缺,核心能力整体发展不均[3],助产学生在实习时普遍存在紧张心理,缺乏主动学习意识和学习方法,动手能力不强,对产妇缺乏关爱的能力,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增加了临床带教难度[4].  相似文献   

9.
根据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岗位能力分析入手,分析临床岗位对助产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阐述高职助产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具有的职业能力及职业素质,构成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临床专家对我校助产专业毕业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以及实习生对助产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环节的满意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助产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我院2016级助产专业实习生及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结果用人单位对我院助产专业毕业生各项能力给予高度评价,学生对学校教学整体满意。结论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助产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护理(助产)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入手,设计了素质全程、能力递进的课程结构示意图;以普通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为平台,构建了护理专业助产方向课程新模块;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及助产岗位方向模块的教学实践等措施,提高了护理(助产)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满足了现代护理专科化的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从教学做一体化出发,加强高职助产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建立高仿真实训环境,优化实训教学,增强学生助产技能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沟通技巧与"热爱生命,关爱女性"的人文关怀情愫,为培养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助产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妇女保健服务人才规格需求也不断提高,需要大批助产人员,助产专业前景看好。助产专业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传统专业,而生理学是医学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医学课程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也是多学科知识应用的具体体现。为提高助产专业生理学教学,本文列出了作者在助产专业生理学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从而为更好的培养实用型的助产专业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职助产专业产科实践教学的改进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进实践教学设备、增强高职助产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途径。方法在2005级104名高职助产专业学生的助产学实践教学中,用产科改进的教学模型与常规教学模型进行实践操作效果对比。结果研究组学生不仅主观感觉较好,而且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也较好,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进教学模型,能提高高职助产专业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及自觉性,增强其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职助产专业护用药理学教学改革通过增加与助产专业相关的药理学教学内容,突出助产专业特色,做到教学内容与临床助产岗位对接,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融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真题,找准助产专业临床定位,突出学生能力培养,提高了助产专业学生岗位胜任力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高职助产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索和建立培养助产专业学生临床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方法 (1)建立以训练临床技能为主的课程体系;(2)穿插临床实践;(3)推行以模拟临床操作为主的综合实验训练;(4)开展实习前技能训练的实践教学;(5)加强以毕业实习为主的综合素质培养;(6)实施实践教学与科研课题(论文)相结合的新模式.结果 (1)病人及实习医院对2003、2004级实习生的满意度分别为84%、96%和93%、98%;(2)2004级与2002级考试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2003级实验班与对照班操作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该实践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助产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母婴保健是助产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为培养助产专业技能型人才,满足"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探索母婴保健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评价等改革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高质量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助产专业高技能型人才,对2006、2007级高职助产专业教学计划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和分析浙江省各级医院和助产人员对难产助产技术的开展和掌握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浙江省154家医院在职的1 162名助产人员为研究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收集这些医院及其助产人员难产助产技术的开展和掌握情况相关信息, 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医院对各种助产技术的开展情况。结果在154家医院当中, 不同难产助产技术的总体开展率不同, 其中肩难产处理和产钳/胎头吸引是医院常规开展最多的[54.5%(84/154), 55.2%(85/154)], 而其他技术开展相对较少。三级医院比二级医院在常规开展产钳/胎头吸引[68.0%(51/75)比43.9%(29/66)]、双胎阴道分娩[29.3%(22/75)比7.6%(5/66)]及臀位外倒转[36.0%(27/75)比12.1%(8/66)]难产助产技术的比例高, 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助产人员层面, 不同技术的掌握率不一致, 但仍有26.7%(310/1 162)的助产人员尚未真正掌握任何一项技术。结论浙江省医院难产助产技术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 助产人员的难产助产能力有待提升, 针对目前的情况, 应该更...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发一套与岗位需求接轨的助产技能培训方法及考核评分标准,有效提高助产专业在校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方法选取2011年级助产专业15人为实验组,2010年级助产专业20人为对照组;实验组学生产科学及护理、母婴保健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调整,适当增加助产技能操作实训学时,对照组学生产科学及护理、母婴保健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比较2组学生期末产科学及护理、母婴保健及助产岗位技能的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学生产科学及护理理论知识期末考试总成绩为83.07±9.98,虽高于对照组学生的81.00±10.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学生的病例分析成绩(满分40)为30.50±4.44,略高于实验组的28.80±4.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母婴保健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为78.93±11.86,略高于对照组的77.15±8.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临床实习之前的助产岗位技能考试成绩为90.07±3.94,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临床实习结束后的70.15±5.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制定科学的与岗位需求接轨的助产技能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是培训在校生岗位技能的前提;利用母婴保健课程平台强化助产技能切实可行;利用校内实训室对助产专业在校生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是提高学生助产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