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小杰 《临床医学》2006,26(5):85-85
带锁髓内钉固定以其能够控制骨的长度、防止旋转、轴心固定、愈合率高等优势,在股骨干骨折的治疗中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但随之亦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术后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常有发生。自2000年9月-2004年5月,我院应用带锁髓内钉静力固定改为动力固定及更换带锁髓内钉骨折局部植骨两种方法治疗术后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8例,经12-24个月随诊,全部病例得到愈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康复治疗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骨折愈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骨组织再生修复过程,许多因素可以影响骨折愈合,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骨不连)。多年来,科研人员以及临床医师一直致力于研究促进骨折愈合和减少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生学学及生物物理学方法,并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本就骨折康复治疗的生物学机制,以及临床康复治疗前景作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3.
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物理治疗进展张长杰1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是骨折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骨折治疗的难题。随着对骨组织生长、修复和生物电现象研究的深入,用物理因子刺激骨的生长,加快修复,正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在实验研究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下肢长骨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骨延迟愈合或骨不连处理原因。方法 本组均采用取钉及多次手术处理。结果 全部病历均临床愈合。结论 下肢长骨骨折,正确掌握带钉髓内钉固定指征,恰当选用内固定物,严格无菌操作,从而提高骨折愈合率。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279-2281
探讨锁定钢板外置固定开放性胫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与效果。2013年8月~2015年1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外置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记录两组预后情况。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30.11±3.19周,表浅感染、深部感染、骨不连、畸形愈合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为(40.11±2.94)w,并发症发生率为33.3%,观察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进行调查,观察组的患肢膝关节活动度与HSS功能评分分别为(116.34±20.79)°和(91.68±10.23)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3.76±17.68)°和(80.69±9.11)分(P0.05)。锁定钢板外置固定开放性胫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术后膝关节功能,可供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骨折愈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骨组织再生修复过程,许多因素可以影响骨折愈合,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骨不连)。多年来,科研人员以及临床医师一直致力于研究促进骨折愈合和减少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生物学及生物物理学方法,并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本文就骨折康复治疗的生物学机制,以及临床康复治疗前景作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7.
达雪萍 《现代护理》1998,4(10):16-17
骨折后骨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治疗是骨科临床的重点课题,目前尚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1994年10月至1997年6月采用局部注射骨折愈合刺激素治疗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患者20例,经随诊6个月以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撤资料20例病人,男12例,女8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19岁,平均年龄42岁;开放性骨折为6例,闭合性骨折为14例。骨不愈合:锁骨骨折1例,肱骨骨折3例,尺骨骨折2例,胜唯骨下段骨折5例;骨延迟愈合:肽骨骨折3例,烧骨骨折1例,胶骨下段骨折3例,筋骨骨折2例。内固定方法为四孔钢板及充氏针钢丝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解剖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与锁定钢板外置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利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模型将其分为观察组(n=75,接受锁定钢板外置固定治疗)和对照组(n=75,接受解剖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9.
骨折术后的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是骨科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尤其以骨折术后不愈合多见,发生率可达10%[1-2].目前对于不同部位的骨折不愈合有多种治疗方式,但仍没有一种统一明确的治疗手段.本研究对本院2007年2月-2012年8月收治的32例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进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脱钙骨基质治疗长骨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的远期疗效。方法 从1984-1994年用脱钙骨基质治疗长骨骨延迟愈合、骨不连共96例,其中采用手术植入治疗骨不连38例,经皮注射治疗骨折延迟愈合37例及骨不连2l例。结果 9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6年,平均7.5年。脱钙骨注射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37例中,骨折愈合35例,2例胫骨骨折未愈合,愈合率94.6%:脱钙骨注射治疗骨折骨不连2l例中,骨折愈合17例,4例未发生愈合,其中胫骨3例、肱骨1例,愈合率81.0%,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4.5个月。脱钙骨基质移植治疗骨不连38例中,36例愈合,2例胫骨下1/3骨折未发生愈合,愈合率94.7%。结论 脱钙骨基质无论是采用注射移植还是手术方法移植,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甚至达到自体骨移植的疗效。同时,脱钙骨基质的制备经过脱水、脱脂、脱钙、照射消毒等处理,比其他骨移植安全,免疫性小,可以长期保存,便于平时和战时应用。  相似文献   

11.
资料和方法18例患者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2~47岁;股骨骨折4例,胫腓骨骨折7例,尺挠骨骨折3例,肱骨骨折4例。18例均接受过内固定手术治疗后8~12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伤口愈合,无软组织及骨组织感染。诊断标准:无临床愈合征象,局部检查有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运用微创植骨治疗四肢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分析其疗效.方法 原固定牢固的,可继续使用;松动者,必须更换.运用椎间盘镜,对骨折不愈合断端用磨钻磨除骨折端纤维及硬化骨质,将自体松质骨和自体红骨髓闭合植入骨折端.结果 23例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3.8个月.结论 微创治疗四肢骨折创伤小,保护断端残留血运,自体骨髓诱导成骨,促进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是治疗四肢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路  沈万祥 《浙江临床医学》2005,7(11):1150-1150
近年来,由于对骨髓组成的认识深入以及骨髓移植治疗血液病成功经验的启发,尝试用经皮注射注入自体骨髓移植替代传统治疗方式,取得一定疗效,不仅避免二次手术,而且简便有效地促进了骨折创伤修复,是一种可以在某些领域替代骨瓣移植的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体外震波治疗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骨折后骨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发生率为5%~10%。传统的手术固定和骨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成功率可达85%~93%。然而手术治疗亦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而且部分患者仍需再次手术治疗。为此许多学者探索有效的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212-1214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外置和内置辅助治疗软组织感染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4年2月收治的62例软组织感染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内置组和外置组,各31例,内置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置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外置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外置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H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前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置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内置组(P<0.05);治疗6个月后外置组患者HSS评分显著高于内置组(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置和外置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软组织感染性胫骨平台骨折均能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提高HSS评分,外置手术在术后恢复方面优于内置手术,且HSS评分改善也较内置手术突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8例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舒筋驳骨片、壮骨强筋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疼痛评分、中医症候积分、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引起四肢骨干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60例四肢骨干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患者(观察组,43例)与未发生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患者(对照组,817例)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年龄[(60.23±10.33)岁]、功能锻炼不正确者比例(53.49%)、外固定管理不当者比例(27.91%)高于对照组的(50.12±14.12)岁、10.89%、8.32%(P<0.05)。结论患者年龄较大、功能锻炼不正确、外固定管理不当可能是导致四肢骨干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因素,应实施相应措施以避免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犬双侧胫骨中段骨折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骨折愈合生物学特征的重视,在AO基础提出了BO理念,这一理念促进了接骨板研制的极大发展。目的:观察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犬双侧胫骨中段骨折愈合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2006-06/2007-10在南方医科大学创伤骨科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材料:24只健康成年家犬,体质量14.5~21.2kg,雌雄不拘,用于制备双侧胫骨中段横形骨折模型。锁定加压钢板,316L不锈钢制作,由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同等型号AO传统钢板,由马特仕(上海)医疗器械贸易有限公司提供。方法:将实验动物小腿胫骨右侧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作为实验组,左侧用同等型号的AO传统钢板内固定作对照。主要观察指标:术后2,4,6周获取骨标本分别行X射线、光镜、微血管造影观察和钢板下皮质骨微血管面积分数分析。结果:①X射线观察:两种接骨板固定组骨折断端均良好愈合,实验组有较多的骨痂,对照组板下皮质骨见吸收、变薄现象。②光镜观察:对照组钢板下较早出现明显的骨吸收腔,大多骨细胞结构破坏;实验组钢板下未出现骨吸收腔,大多骨细胞结构完整。③微血管造影观察:术后2周,对照组钢板下皮质骨出现大面积缺血区,并持续到术后6周;术后2周,实验组钢板下出现较小范围的缺血区,但微血管走行及分布紊乱,到术后6周,缺血区基本消失,微血管走行基本恢复正常。④钢板下皮质骨内微血管面积分数分析:术后2,4,6周,实验组分别为对照组的1.78,2.26,2.69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锁定加压钢板能保护骨折早期骨膜血供,骨折愈合后期能减轻皮质骨内静脉回流阻力,有利于离心性血流的恢复,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带锁髓内钉内固定与锁定钢板内固定对上肢长骨骨干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上肢长骨骨干骨折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75例(给予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和对照组75例(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和治疗后6个月上肢-肩-手功能障碍评分(disabilities of the arm, shoulder and hand,DASH)。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DASH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DASH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缩短,可以显著改善上肢长骨骨干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