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光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广泛应用,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也逐年升高,出现了多重耐药甚至"全耐药"的菌株,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1]。本文观察2009-2012年从本院住院患者采集的标本所分离出的10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等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包头第四医院2012年1~10月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36株,其中多重耐药菌15株(41.7%),非多重耐药菌21株(58.3%).所有菌株以API鉴定试剂盒鉴定到种,药敏试验采用K-B法,按2010年Clsi规定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体外药敏试验最敏感药物为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及米诺环素.结论 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及米诺环素是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最有效的抗生素,对其它常用抗生素耐药较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六安市人民医院2012年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B)的分布及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对2012年临床科室送检标本中培养分离出的128株多重耐药AB及其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重耐药AB主要来自重症监护治疗病房、神经外科、急诊内科和神经内科等科室,标本类型主要为痰液、分泌物和导管,其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57.5%,其他依次升高为妥布霉素(75.6%)、庆大霉素(78.7%)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6.4%),对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氟喹诺酮类和不含酶抑制剂的三代头孢如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几乎达到100%。结论:多重耐药AB对多种抗菌药物均表现严重的耐药现象,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和掌握细菌耐药性变迁,对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中仅对黏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COS-AB)菌株的同源性,为控制其流行暴发提供实验数据。方法收集并分析武汉市第一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临床分离的CCOS-AB菌株25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耐药性,随机引物多态性DNA扩增(RAPD)和琼脂凝胶电泳分析CCOS-AB菌株的同源性。结果电泳结果显示,25株CCOS-AB菌株分为12个克隆株,A型克隆包括2株,B型克隆包括5株,C型克隆包括6株,D型克隆包括2株,E型克隆包括3株,F、G、H、I、J、K、L型克隆各1株。结论该院2012-2013年期间CCOS-AB存在5型克隆株的院内流行,临床应加强院内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菏泽市立医院临床病例标本96例分离出的96株的鲍曼不动杆菌作为研究菌株.所有临床病例标本经细菌培养鉴定、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统计临床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并分析其耐药基因情况.结果 临床病例分离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临床治疗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分离自住院患者标本的多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资料及其治疗情况。结果在13类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9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64.6%(62/96);科室分布主要来自重症监护病房72.9%(70/96),其次为呼吸内科和神经外科病区各占8.3%(8/96)和5.2%(5/96);在对23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中,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为0,但是敏感率为69.2%,阿米卡星为47.8%。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引起医院感染的最常见细菌之一,耐药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的基因型和耐药性,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的准确用药。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间住院患者的血液、尿液、痰液、分泌物等样本进行分离,并获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20株,进行基因型检测和耐药性分析。结果亚胺培南、头孢曲松耐药率可达98%,其余6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80%,还有2种抗菌药物也达70%,按耐药率由高到低排序为: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性已成为临床治疗的棘手问题,医生在用药时需注意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高耐药性药品,以避免用药不当。 相似文献
9.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和同源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谱特征及其同源性,为临床防治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该院重症监护病房2007年3~9月分离出的14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E-test法测定15种抗茵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其耐药株的同源性.结果 14株茵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甙类和氟喹若酮类等抗菌素均显示出较高水平的多重耐药性;RAPD分型11株菌有高度同源性.结论 分离自ICU的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率较高,且大多数菌株有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和分析医院内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菌及其耐药性。方法收集136例住院患者痰液、尿液、创伤分泌物等临床标本,对多重耐药鲍曼氏不动杆菌进行分离和分析。结果多重耐药鲍曼不动菌分成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占大部分)和碳青霉烯类敏感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鲍曼氏不动杆菌分布情况:从患者的临床标本中一共分离出13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菌,其中痰液49株(36.0%)、尿液26例(19.1%)、腹腔引流物29例(21.3%),创伤分泌物32例(23.5%)。结论抗生素滥用、对药敏试验的不重视是导致鲍曼不动菌出现多重耐药性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范围,并严格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病原菌以及感染的严重程度来制定治疗方案,从而保证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9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分子机制.方法:用PCR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Ⅰ型整合子基因和外排泵基因(adeB),并对扩增出的基因测序比对.结果:90株鲍曼不动杆菌,检出10株携带OXA-23基因,4株携带TEM基因,38株携带PER-1基因,56株携带外排泵基因(adeB);45株携带Ⅰ型整合子结构基因.结论:Ⅰ型整合子基因及β-内酰胺酶类基因的作用可能是导致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和高耐药的两个重要原因,某医院流行产OXA-23型酶的菌株,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其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12.
13.
武汉地区8家医院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动杆菌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是环境污染的标志菌.近年来,由不动杆菌属细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日益增多,如伤口感染、菌血症、脑膜炎、泌尿道感染,特别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引起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成为严重的医院感染病原菌[1].由于其天然的多重耐药性以及目前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现象更为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探讨武汉地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我们用10种抗生素对武汉地区8家主要医院临床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420株鲍曼不动杆菌作药敏试验,并用"WHONET-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现状及标本分布,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监测该院2001年1月-2007年12月临床分离的318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并对其标本分布进行分析。结果318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有197株(61.95%)来源于痰标本,73株(22.96%)来源于脓及分泌物标本,27株(8.49%)来源于尿液。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7年均保持最高的敏感性,未发现耐药株;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由2001年的0上升至2007年的22.2%,其它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该院近7年鲍曼不动杆菌以呼吸道标本检出为主,分离率逐年升高,以亚胺培南抗菌活性最强,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同源性分析,进行院内感染的基线调查,并分析其耐药谱特征,为临床防治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测定17种抗菌药物对62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其耐药株的同源性。结果有16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甙类和氟喹若酮类等抗菌素均显示出较高水平的多重耐药性;其中4株RAPD分型显示有高度同源性。结论分离自ICU的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率高达21%,且大多数菌株有高度同源性。因此建立全面的药敏谱和RAPD基因分型体系,加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监测,为及时找到感染源头、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鲍曼不动杆菌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且很容易在监护病房流行。由于鲍曼不动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其耐药机制复杂,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以及喹诺酮类抗生素已呈现多重耐药,给临床治疗其所致感染带来很大困难。为能更好地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本研究对本院2010—2013年住院患者标本分离的186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菌株来源:来自2010—2013年山西大医院各科住院 相似文献
18.
<正>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不发酵糖、氧化酶阴性、动力阴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存在于正常人体皮肤、呼吸道、胃肠道,在自然界及医院环境中分布广泛,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可引起各种严重感染[1]。上世纪70年代,由于该菌对大多抗菌药物敏感而被认为是非致病菌[2]。近年来,随着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以及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出现,尤其是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出现和蔓延,增加了该菌感染暴发流行的可能性及病死率,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分析本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提供控制和治疗该菌感染的可靠依据。方法细菌培养分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及配套药盒做药敏,药敏试验结果按照CLSI标准判定,采用WHON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ICU、呼吸科感染患者,有较高耐药率,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为34.4%,其余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