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疗法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22例(354颗),对所有患者施以牙周病治疗+口腔正畸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数据。结果患者治疗后的探诊出血率、前牙覆盖、前牙覆牙合以及牙周袋深度与治疗前对比,组间差异P0.05;而且治疗后的牙齿松动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行口腔正畸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牙齿松动度以及出血情况,还能对患者的覆牙合覆盖关系进行有效纠正,降低牙周袋深度,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88例因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本组所有患者均接受牙周病治疗及口腔正畸治疗,对比本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1)对比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牙齿松动改善情况:本组188例患者共计治疗2008颗牙齿,治疗有效1386颗,占69.02%。本组188例患者对比治疗前牙齿松动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比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牙覆盖、牙合、牙覆情况: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比较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及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变化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袋深度显然低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实施口腔正畸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牙周出血情况,减轻牙齿松动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26例,均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结果:患者的矫正成功率为100%,经过正畸治疗后,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情况、覆情况、牙周出血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但治疗前后患者的牙槽骨的高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效果稳定的特点,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诊所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牙周病导致前牙移位的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系统性牙周病治疗后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的方法予以治疗,判断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结果表明,治疗后患者前牙覆颌与牙周袋深度均出现明显的改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所有患者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治疗,治疗后所有患者移位前牙均已恢复、前牙排列整齐、牙周膜间隙恢复正常、患牙松动度降低、稳定性增加、咬合关系得以改善。结论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患者,采用口腔正畸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改善患者牙周局部环境,促进患者牙列、咬合关系与牙周恢复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观察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4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行口腔正畸治疗方法,并观察其治疗前后前牙覆盖、前牙覆颌、牙周出血率及牙周袋深度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其前牙覆盖、前牙覆颌、牙周出血率及牙周袋深度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给予口腔正畸治疗,能对患者前牙覆盖关系进行纠正,改善牙齿美观,值得在临床中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口腔正畸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应用口腔正畸治疗的61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观察治疗前后的牙周袋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前牙覆盖、覆牙合情况、牙槽骨高度的变化等指标.结果经口腔正畸治疗后的牙周袋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前牙覆盖、覆牙合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无明显变化.结论口腔正畸治疗能矫正牙周病所致的前牙移位,并且能够有效的改善牙周健康,恢复牙齿咀嚼功能,疗效确切,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高晓雨 《当代医学》2021,27(30):142-143
目的 探究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口腔正畸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年出血指数、覆牙合、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及牙槽骨高度,并分析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和治疗后3年,覆牙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及前牙覆盖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和治疗后3年牙槽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IL-2、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20例(71.43%),有效8例(28.57%),无效0例(0.00%),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效果显著,能明显减少患者牙周出血,改善患者牙周袋的深度、前牙覆盖及覆牙合情况,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经口腔正畸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我院在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接诊治疗的6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患者的治疗过程。将患者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指标、牙周袋深度、牙周出血情况、前牙覆盖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对比。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牙槽骨告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后牙周袋深度、牙周出血情况、前牙覆盖情况均有明显改善,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正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牙周袋深度、牙周出血情况和前牙覆盖情况,方法安全可靠,值得被广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口腔正畸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针对本院收治的78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分析,均采用口腔正畸治疗方式进行处理,观察口腔正畸治疗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中的具体疗效。结果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治疗成功率为100%,并且在治疗后的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合以及前牙覆盖、出血指数方面出现了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牙槽骨高度方面却不存在明显的变化(P0.05)。结论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口腔正畸治疗方式进行处理是比较有效的,其不仅具备较高的成功率,还不会影响到患者的视觉美观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 方法 对我院4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采用口腔正畸进行治疗.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移位的牙齿得到了较好的复位,牙齿排列整齐,咬合关系改善明显,松动度降低,牙周膜间隙正常,牙周及美观情况仍有较大改善.治疗后的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前牙覆盖、覆牙合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槽骨高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所致的前牙移位,不仅能有效控制牙周炎症,消除牙合创伤,排齐牙列,保留患牙,恢复咀嚼和美观功能,还能使治疗效果长期保持稳定,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和口腔正畸治疗。结果通过正畸治疗后的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前牙覆颌、牙周出血指数显著好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8例患者中,显效50例(51.02%)、有效40例(40.82%)、无效8例(8.16%),总有效率为91.84%。结论采用正畸疗法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牙齿松动度、咀嚼等功能,具有疗效明显、稳定、持久的优势,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相似文献   

12.
赖小兵 《基层医学论坛》2014,(28):3825-3826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牙周病治疗: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指导患者口腔清洁,进行针对性的牙周病治疗,局部消炎。正畸治疗:牙周稳定后进行正畸修复治疗,采取的方法为直丝弓矫治法,治疗后用保持器进行维持,并进行牙周夹板辅助保持。对患者随访10个月,测量治疗前后的颌骨间和牙间的角度,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颌骨间和牙间角度得到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唇倾情况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唇倾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55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接受基础治纠正牙周病后进行口腔正畸,调查患者正畸前后的状况,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后牙周袋深度为(2.85±0.34)mm,前牙覆盖高度为(2.13±0.43)mm,明显少于治疗前,治疗前患者牙周出血指数为(19.4±5.2)%,明显少于治疗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满意的46例,不满意的9例,满意度为83.6%。结论:口腔正畸能够改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牙齿的美观度,纠正患者牙齿畸形,降低患者牙周袋深度。  相似文献   

14.
袁玉霞 《中外医疗》2010,29(32):77-77
目的讨论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80例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根据我院收治的8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采用口腔正畸进行治疗。根据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前牙覆盖、覆骀、牙槽骨高度,临床疗效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移位的牙齿得到了较好的复位,牙齿排列整齐,咬合关系改善明显,松动度降低,牙周膜间隙正常,牙周及美观情况仍有较大改善。治疗后的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前牙覆盖、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槽骨高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通过改善局部因素,促进牙周健康从而提高牙周疾病的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中随机抽取52例,对其实施口腔正畸治疗。持续治疗12个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牙周袋探诊深度、出血指数、牙槽骨高度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本组患者咀嚼功能正常率、牙周出血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本组患者牙周袋深度、探诊出血指数、前牙覆牙合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但牙槽骨高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前牙移位症状,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刘潇 《黑龙江医学》2014,(6):701-702
目的研究分析正畸治疗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13例在我院治疗的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患者,均采用在牙周系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正畸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牙周袋的深度、牙槽骨的高度、前牙的覆盖程度与覆牙合等指标。结果这13例患者在正畸治疗的过程中都比较顺利,并且有良好的移位的前牙复位,达到了成功的标准。治疗后牙周袋的深度、前牙覆盖程度与覆牙合情况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的牙槽骨的高度无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周系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正畸治疗牙周病引起的前牙移位,牙齿恢复美观并且整齐,使牙合创伤得到了消除、牙齿咀嚼的功能得到了改善,临床效果较显著,在临床上得到了认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口腔正畸治疗后,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材于近三年来我院就诊的不同程度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患者,数量为120例,对患者使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后,进行口腔正畸治疗,并分析患者接受口腔正畸治疗前后的情况,分析口腔正畸的作用效果。结果 (1)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情况比较: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高度、牙周出血指数均优于治疗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患者对治疗工作的满意情况:随访中让患者对治疗工作进行评价,统计患者对治疗工作的满意情况,其中14例患者认为治疗后外观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6例患者认为治疗后仍存在牙齿松动的问题,对治疗工作的表示不满意,其余患者均对治疗工作表示满意,患者满意度为83.33%。结论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进行治疗时,结合口腔正畸治疗,能够有效地解决患者的牙齿畸形问题,改善患者的牙齿美观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口腔正畸的方法在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6月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患者80例(1292颗),对所有患者先进行牙周病的治疗,后再进行口腔正畸治疗,分析及对比患者在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表明,治疗有效率达到65.2%(843/1292),且在治疗之后,患者在牙齿的松动程度、前牙覆盖值以及牙周袋深度等都有了明显的改善,这些指标与治疗之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腔正畸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牙齿的松动度、出血状况以及前牙的覆盖值等,治疗安全性也较高,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姚如升  王贞丽  李国平 《当代医学》2011,17(34):101-102
目的 观察和分析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0年6月~2011年6月共收治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52例,均采用口腔正畸治疗;观察和记录患者在治疗之前、治疗完毕之后、治疗结束3年后的探诊出血(BOP)、临床牙周袋探诊深度、前牙覆盖与覆牙合等指标,并用X线片检查前牙间牙槽骨的高度.结果 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52例患者治疗过程顺利,移位牙齿复位良好,牙齿排列整齐,咬合关系显著改善,牙齿松动程度显著降低,牙周膜间隙恢复正常,牙齿美观.结论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在有效控制牙周炎、确保牙齿整齐、消除牙合创伤、恢复牙齿咀嚼功能、保持牙齿美观的同时,更具有疗效稳定、持久的优势,建议临床试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牙周病引起的前牙移位患者采用正畸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濮阳市开发区胡村乡卫生院收治的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患者7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正畸修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前牙覆牙合、前牙间牙槽骨高度、中颌骨间和牙尖角度差值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前牙覆牙合均少于治疗前,面角、上下齿槽座角、上下中切牙夹角均高于治疗前,上中切牙凸距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病引起的前牙移位患者采用正畸修复治疗可有效促进口腔正常生理功能恢复,保障牙齿美观,控制牙周炎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