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度窒息新生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方式,给予试验组患儿常规治疗联合全身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各项指标。结果试验组患儿各项治疗指标中心率和NBNA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儿的心率和神经行为,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28例重度窒息的新生儿的治疗情况,根据治疗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低温组,分析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心率、呼吸及收缩压变化情况,治疗后患儿肝、肾、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及治疗后的临床转归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呼吸及收缩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均低于治疗前,且低温组心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ST、ALT均优于治疗前,且对照组优于低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UN、Cr、PT及TT均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BUN、Cr、PT及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主吮奶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组NBNA测评得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密监护下采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及预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适合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朱亚平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5):33-34,37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疗效和临床安全性。方法将51例重度窒息新生儿按序贯试验分为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选择性头部降温72 h。进行两组患儿出生后10 d EEG分级、治疗72 h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检测,并记录治疗72 h和复温48 h的心率、呼吸和血压。结果治疗组10 d EEG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72 h两组血清CK-MB和LDH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治疗组血清CK-MB和LDH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均P<0.05)。治疗72 h,治疗组除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外(P<0.05),呼吸、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并且治疗组患儿复温48 h后,以上各指标均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降温亚低温治疗可以提高重度窒息新生儿的疗效,并初步验证了其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对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10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重度NHIE,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接受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EPO联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意识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和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4周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法(NBNA)评估神经行为功能。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采用精神运动发育商(DQ)评价患儿远期神经行为。结果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NSE、UCH-L1、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4周,观察组患儿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12个月,观察组患儿DQ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EPO联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重度NHIE的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TNF-α、NSE、UCH-L1、CRP水平,改善神经系统症状和神经行为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方法 2004 年2月~2007 年10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新生儿科收治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73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亚低温组,32例)和对照组(41例),亚低温组病儿在生后2~6 h内给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维持肛温在34~35 ℃,持续72 h,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下维持肛温在36.7~37.5 ℃.通过对两组病儿治疗前及治疗24、48、72、96 h时的神经系统表现评分,生后7、28 d时的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及28 d时神经系统发育评估评价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近、远期效果.结果 亚低温组治疗24、48、72及96 h的神经系统临床表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Z=2.321~2.833,P<0.05).亚低温组28 d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5.31,P<0.05).亚低温组28 d神经系统发育评估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57~5.22,P<0.05).压低温组伤残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55,P<0.05).结论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明显的近期和远期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于利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4,(17):2287-2287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娩出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障碍,是儿科常见的危重症,抢救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特别是重度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资料表明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与产前保健、产程及新生儿处理有密切关系。本文对我院22例农村和城镇产妇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昱 《吉林医学》2015,(5):972-973
目的:对于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及护理分析。方法:选择80例新生儿,分为试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试验组常规护理后采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单一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新生患儿的基础临床体征及疗效情况差异。结果:试验组新生儿常规护理下采用头部亚低温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有效率为96%;对照组新生患儿仅用常规护理治疗有效率为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方法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比常规护理治疗方法更优。其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提高了新生儿治疗疗效及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吴本荣 《吉林医学》2013,34(21):4254
目的:分析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51例HIE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治疗组加用头部亚低温治疗,对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头部亚低温是治疗新生儿HIE效果好,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2例新生儿HIE随机分为常温组、亚低温组各11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干预,亚低温组于生后6小时内加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中、后基本生命体征(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血生化(血糖、血电解质及肝功能、肾功能)、血气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儿生后28天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结果:亚低温组和常温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硬肿、肺出血、心律失常、DIC及难以纠正的低血压等副作用,病死率分别是18.2%(2/11)和27.3%(3/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温组比较,亚低温组治疗72小时后心率减慢(P<0.05),但停止亚低温治疗后差异很快消失(P>0.05);生后28天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亚低温组高于常温组,分别为36±9分、2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安全性。方法将中重度HIE患儿50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维持鼻咽部温度(34.0±0.5)℃,肛温(35.5±0.5)℃,持续72 h。连续监测两组患儿心率、呼吸、血压,并监测出生后6 h、24 h、72 h的pH值、血糖及电解质。结果治疗组亚低温期间心率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参数监测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亚低温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发生硬肿症、心律失常、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头部亚低温治疗HIE维持鼻咽部温度(34.0±0.5)℃,肛温(35.5±0.5)℃对HIE患儿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王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6,(26):3654-3655
目的:探讨应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出生的78例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9例)和常温组(39例),给予常温组患儿常规治疗,亚低温组采用常规治疗+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于患儿应用亚低温治疗的0,72,96 h 观察其各项指标,评价患儿出生后28 d的神经行为,对2组患儿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72 h 后,亚低温组患儿的心率与常温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治疗96 h 后,2组患儿的心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2组患儿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亚低温组患儿的神经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常温组(P<0.05)。结论应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34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积极抢救和护理,观察新生儿死亡和并发症情况,分析抢救及护理效果。结果 34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经过抢救和护理,除1例(2.94%)死亡之外,其他患儿均存活。存活33例患儿中23例(69.70%)无严重并发症,6例(18.18%)肺部感染,2例(6.06%)急性肺水肿,1例(3.03%)电解质紊乱,1例(3.03%)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从数据分析中可以得出,抢救及护理对重度窒息患儿恢复具有比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死亡情况发生。结论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效果显著,抢救和护理能极大帮助患儿恢复呼吸功能,降低患儿死亡概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新生儿重度窒息临床抢救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重度窒息新生儿4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3例与对照组23例。两组重度窒息新生儿均经及时抢救后,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干预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组成功抢救率(86.96%)高于对照组(73.91%);干预组并发症率(13.04%)低于对照组(47.83%)。结论 对新生儿进行及时抢救能明显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抢救后采取干预护理可以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减少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哑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生后6 h内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足月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亚低温组各2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稳定内环境,维持血压、血糖、血流灌注、通气、止痉、对症、降低颅内压、消除脑干症状、护脑等综合治疗;亚低温组加用在出生后6 h内进行头部亚低温治疗72h后再复温.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中、后血生化(血电解质及心肝肾功能)变化及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比较两组患儿生后7、14、28 d的NBNA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中、后生化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亚低组治疗中后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亚低温组生后7、14、28 d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是有效的,具有近期及远期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熊玉明  徐海英 《中外医疗》2008,27(30):68-69
目的 观察局部亚低温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亚低温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为单纯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评分)及日常生活量表评分(ADL评分)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两组S&S评分和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SSS评分和ADL评分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局部亚低温治疗脑出血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基层重度窒息新生儿的抢救措施及预防后遗症。方法81例重度窒息新生儿首先进行气管插管,清理呼吸道,再进行正压给氧呼吸,辅以心脏按压及药物治疗。结果81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经治疗后完全复苏54例(66.7%),基本复苏27例(33.3%),复苏成功率达100%。结论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不仅只是抢救生命,而且要最大限度地预防缺氧所致的后遗症,产、儿科合作,采用新的复苏流程,可明显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病死率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病率,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疗效及积极的护理干预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36例新生儿HIE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16例,给予常规治疗(三维持三对症),治疗组20例,除给予对照组治疗外,头部给予亚低温治疗,同时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及护理干预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在实施亚低温治疗后24h、48h、72h心率均减慢,与对照组比较,降温48h后心率也减慢,惊厥消失得快,呼吸、血压变化不大,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安全、可靠,积极的护理干预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重度窒息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新生儿重度窒息120例的产科因素的临床分析,认为脐带异常、产程延长、早产、感染等因素是引起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主要因素。21例新生儿死因为肺疾患、早产、低体重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等。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常见疾病,其中以重度窒息者的死亡率最高,近年发病率及死亡率虽有所下降,但仍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突然严重的窒息可在10min内致死,如复苏不及时或不得力,即使婴儿存活,也可因缺氧时间太长而致永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