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水对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白细胞介素(IL)-l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骨性关节炎组12只与医用臭氧水治疗组12只。采用Hulth法将骨性关节炎组与医用臭氧水治疗组实验动物制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待造模成功后,医用臭氧水治疗组向兔膝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水2ml,注射浓度为20μg/ml,一周一次,共治疗3次,骨性关节炎组兔关节腔内注射空气;对照组实验动物不作处理。在造模成功时和处死前测定兔膝关节活动度,末次干预1周后,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实验兔,取下实验兔右膝关节软骨进行组织匀浆,采用Western blot与real time PCR方法测定关节软骨中IL-lβ、TNF-α和VEGF的含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造模成功后的骨性关节炎组和医用臭氧水治疗组兔膝关节活动度显著降低;与骨性关节炎组相比,医用臭氧水治疗组兔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升高。膝关节软骨组织中IL-lβ、TNF-α和VEGF的蛋白与m RNA表达水平骨性关节炎组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医用臭氧水治疗组比骨性关节炎组显著降低。结论医用臭氧水对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可能与降低早期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中IL-lβ、TNF-α和VEGF的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水对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1/3/13(MMP-1/3/13)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骨性关节炎组12只与医用臭氧水治疗组12只。采用Hulth法将骨性关节炎组与医用臭氧水治疗组实验动物制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待造模成功后,医用臭氧水治疗组向兔膝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水2ml,注射浓度为20μg/ml,一周一次,共治疗3次,骨性关节炎组兔关节腔内注射空气;对照组实验动物不作处理。在造模成功时和处死前测定兔膝关节活动度,末次干预1周后,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实验兔,取下实验兔右膝关节软骨进行组织匀浆,采用Western blot与real time PCR方法测定关节软骨中MMP-1、MMP-3与MMP-13的含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造模成功后的骨性关节炎组和医用臭氧水治疗组兔膝关节活动度显著降低,P0.01;与骨性关节炎组相比,采用医用臭氧水治疗后,医用臭氧水治疗组兔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升高,P0.01。骨性关节炎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中MMP-1、MMP-3与MMP-13的蛋白与m RNA表达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而医用臭氧水治疗组比骨性关节炎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医用臭氧水对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可能与降低早期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中MMP-1、MMP-3与MMP-13的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膝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对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空气组)、骨性关节炎组(OA组)和医用臭氧组(25μg/ml),使用Hulth法复制出膝骨性关节炎(OA)模型。分别在造模成功时和处死前测定兔膝关节活动度,末次注射后3 d处死实验兔,免疫组化方法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关节软骨中MMP-9蛋白的表达变化,RT-PCR方法检测关节软骨中MMP-9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造模成功后,OA组和医用臭氧组兔膝关节活动度均显著降低,但是采用医用臭氧治疗后,医用臭氧组兔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升高。OA组兔关节软骨中MMP-9蛋白与mRNA的表达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升高,但臭氧组兔膝关节MMP-9蛋白与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结论降低关节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可能是医用臭氧有效治疗膝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膝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对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空气组)、骨性关节炎组(OA组)和医用臭氧组(25μg/ml),使用Hulth法复制出膝骨性关节炎(OA)模型。分别在造模成功时和处死前测定兔膝关节活动度,末次注射后3 d处死实验兔,免疫组化方法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关节软骨中MMP-13蛋白的表达变化,RT-PCR方法检测关节软骨中MMP-13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造模成功后,OA组和医用臭氧组兔膝关节活动度均显著降低,医用臭氧组兔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升高。OA组兔关节软骨中MMP-13蛋白与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但是采用医用臭氧治疗后,臭氧组兔膝关节MMP-13蛋白与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降低关节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表达可能是医用臭氧有效治疗膝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PHC)对脂多糖(LPS)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活化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模型组(5 mg/kg LPS,iv)和LPS+PHC高、中、低(3.0、1.0和0.3 mg/kg)3个剂量组,每组6只,进行PHC对肺组织p38MAPK、JNK表达的量效性分析;另取大鼠在注入NS后即刻0(对照组)和注射LPS后2 h、4 h、6 h和12 h共5个时点,每时点6只,进行肺组织p38MAPK、JNK表达的时效性分析。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p38MAPK、JNK的表达。结果:LPS模型组大鼠肺组织磷酸化p38MAPK、JNK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HC高剂量组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大鼠肺组织磷酸化p38MAPK表达(P<0.05);PHC在造模后6 h时最能有效抑制磷酸化p38MAPK上调。与LPS模型组相比,PHC高、中、低剂量组磷酸化JNK的表达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造模后不同时点,PHC对磷酸化JNK的表达均无抑制作用。结论:PHC抑制LPS诱导的ALI大鼠肺组织p38MAPK活化,但不能抑制JNK活化,PHC对LPS诱导大鼠ALI的拮抗作用可能与其抑制p38MAPK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背景: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作为炎症递质,其水平与骨性关节炎病情相关。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性关节炎报道较少。 目的: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兔早期骨性关节炎,观察关节软骨T2值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并进行分析。 方法: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兔仅建立骨性关节炎模型,治疗组在造模后第4周左膝关节腔内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膝关节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治疗后第2周,1,2,3个月行左后膝关节核磁共振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检查。 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T2值降低,无关节腔积液;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降低;软骨T2值变化与二者呈正相关。MRI能够反映早期关节软骨的生物学改变,可用于评价骨性关节炎治疗前后的改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关节腔内可向软骨分化,为早期骨性关节炎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臭氧注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近期疗效.方法 以13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理疗对照组与臭氧治疗组.理疗组按处方要求给予中频加腊疗,50min/d,共2周;臭氧组按照探作程序向膝关节腔内注入浓度50%20ml臭氧,每周3次共6次,比较两组疼痛、关节活动度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变化.结果 经理疗及臭氧注射治疗后,两组疼痛减轻,膝关节活动度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提高(P<0.0s).组间比较,臭氧组疼痛较理疗组显著减轻,Lysholm膝关节评分显著提高,但膝关节活动度的改善两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臭氧注射相对理疗减轻疼痛与改善膝关节整体功能效果较好,但ROM的改善两者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臭氧注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近期疗效。方法以13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理疗对照组与臭氧治疗组。理疗组按处方要求给予中频加腊疗,50min/d,共2周;臭氧组按照操作程序向膝关节腔内注入浓度50%20ml臭氧,每周3次共6次,比较两组疼痛、关节活动度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变化。结果经理疗及臭氧注射治疗后,两组疼痛减轻,膝关节活动度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提高(P〈0.05)。组间比较,臭氧组疼痛较理疗组显著减轻,Lysholm膝关节评分显著提高,但膝关节活动度的改善两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臭氧注射相对理疗减轻疼痛与改善膝关节整体功能效果较好,但ROM的改善两者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选择性切断膝关节神经支对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兔关节软骨Ⅱ型胶原影响。方法采用改良Hulth法复制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通过外科显微镜下选择性切断兔膝关节神经支。兔膝关节软骨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关节软骨组织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软骨Ⅱ型胶原表达。结果模型组和治疗组关节软骨Ⅱ型胶原表达,在术后4周高于正常组;术后16周,明显低于正常组。治疗组术后16周软骨Ⅱ型胶原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选择性切断膝关节神经支能增加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兔关节软骨Ⅱ型胶原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构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探究紫草素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大鼠炎症反应、NF-κB/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通路的影响,以及NF-κB/ERK信号通路作为紫草素作用新靶点的可能性。方法:选取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关节炎组、尼美舒利组、紫草素组、紫草素+ERK激活组、紫草素+NF-κB激活组,每组12只。构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评估各组大鼠关节炎指数,判断模型构建情况;番红固绿、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病理学情况;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软骨组织中IL-1β、IL-6、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组织中NF-κB p65、ERK、p-NF-κB p65、p-ERK蛋白表达量。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软骨组织无明显突起,番红染色全染;与假手术组相比,关节炎组大鼠软骨出现突起,染色完全失染,关节炎指数、血清和软骨组织中TNF-α、IL-6、IL-1β含量、软骨组织NF-κB p65、ERK蛋白磷酸化程度显著升高(P<0.05);与关节炎组相比,尼美舒利组、紫草素组大鼠软骨组织逐渐恢复,番红染色增多,关节炎指数、血清和软骨组织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选择性切断膝关节神经支对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兔关节软骨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Hulth法复制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通过外科显微镜下选择性切断兔膝关节神经支。利用"测定双足平衡设备"检测和评价兔膝关节功能变化,肉眼观察兔膝关节大体结构。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关节软骨组织结构,应用显微电脑测量软件测量关节软骨厚度。运用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的凋亡。结果:模型组右侧(患侧)膝关节蜷缩、无力,检测显示以左侧后足承重为主。治疗组右侧(患侧)后足承重分布情况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模型组兔膝关节软骨出现退变的表现,软骨细胞过度凋亡,其凋亡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组,而治疗组兔膝关节软骨退变有明显改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和治疗组膝关节软骨厚度均较正常组有明显减小,但治疗组软骨厚度较模型组有明显增厚。结论;选择性切断膝关节神经支对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兔关节软骨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并能改善病变关节软骨的结构,加强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背景:在临床以及动物实验中均已证实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可有效改善颞下颌关节炎的症状,减缓疾病的发展,但注射医用臭氧的最理想浓度及其范围仍有争议。目的:观察颞下颌关节腔内注射不同质量浓度医用臭氧对颞下颌骨关节炎大鼠髁突软骨的影响。方法:从42只SD大鼠中随机抽取6只作为健康对照组,剩余大鼠采用关节腔内一次性注射碘乙酸钠法建立颞下颌骨关节炎模型,在建模成功的36只大鼠中选择6只作为模型参照组,其余的30只为20,30,40 mg/L医用臭氧组,每组10只。建模成功后医用臭氧组大鼠关节腔内分别注射质量浓度为20,30,40 mg/L医用臭氧,每周1次,连续注射3周,模型参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末次注射后1周,取单侧颞下颌关节组织,ELISA法检测髁突软骨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并取另一侧颞下颌关节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番红O-固绿染色,应用改良Mankin’s评分法评价颞下颌关节组织病理变化程度。结果与结论:(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模型参照组、医用臭氧20,30,40 mg/L组大鼠髁突软骨中血管内皮生长因水平显著升高(P <0.05);与模型参照组、医用臭氧4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病理-磁共振成像(MRI)对照研究,评价医用臭氧对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关节软骨的修复作用.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36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10mg/L臭氧关节腔内注射组、30mg/L臭氧关节腔内注射组、10mg/L臭氧自血回输组、30mg/L臭氧自血回输组,每组6只兔.采用Ⅱ型胶原蛋白酶关节腔内注射法诱导骨关节炎模型,造模4周后进行臭氧干预.比较各组关节软骨的MRI表现,测量其关节软骨的平均厚度及信号强度,与病理学改变对照分析,并对MRI表现与Mankin评分进行直线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 模型对照组、各臭氧干预组的膝关节软骨平均厚度及信号强度较正常对照组变薄和降低(均P<0.05).病理结果显示关节软骨表面粗糙,裂隙形成并基质失染,模型对照及臭氧干预各组的Mankin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而模型组与各臭氧干预组间的关节软骨平均厚度、信号强度及Mankin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关节软骨平均厚度与信号强度呈正的直线相关(r=0.561,P=0.000);关节软骨平均厚度及信号强度与Mankin评分呈负的直线相关(r=-0.727、-0.590,均P=0.000);关节软骨平均厚度与Mankin评分存在线性回归关系(Y=18.582-0.035X,R~2=0.528).结论 关节软骨损伤的MRI表现与病理有较好的相关性,中低浓度的医用臭氧经关节腔内注射及自血回输对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关节软骨可能均无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4.
程潭  张柳  赵小林  李彬 《解剖学报》2012,43(4):540-544
目的 观察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下骨板与关节软骨之间联系,同时探讨应用降钙素手段干预软骨下骨板对骨性关节炎中关节软骨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动物暴露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而不予切断;模型组与实验组行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切断术,术后实验组给予5 IU/(kg·d)降钙素皮下注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后8周处死所有动物并取材.关节软骨采用HE染色及Mankin评分、Von Gieson染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软骨下骨板采用Von Kossa染色方法 进行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 软骨组织形态学HE及Von Gieson染色显示,模型组关节软骨明显损伤,Mankin评分结果 显示,模型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实验组(P<0.05),实验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半定量分析表明,模型组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实验组(P<0.05);模型组软骨下骨板形态被破坏,与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前交叉韧带切断诱导的骨性关节炎兔膝关节软骨与软骨下骨板组织结构同时被破坏,软骨下骨板与关节软骨间存在紧密关系,降钙素早期干预软骨下骨板,能够保护软骨下骨板组织形态结构,对关节软骨起到部分保护作用,延缓骨性关节炎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选择性切断膝关节神经支对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Huhh法复制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通过外科显微镜下选择性切断兔膝关节神经支,对关节软骨等结构进行形态学观察,运用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的凋亡,并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关节软骨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兔膝关节软骨出现退变的表现,软骨细胞过度凋亡,其凋亡指数(31.25±6.83)明显高于正常组(3.16±0.65;P〈0.05)。模型组关节软骨超微结构明显受损,软骨细胞出现核固缩,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脱颗粒;软骨基质内胶原纤维断裂溶解,结构模糊。治疗组兔膝关节软骨退变有明显改善,细胞凋亡指数(15.43±3.72)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关节软骨超微结构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结论选择性切断膝关节神经支对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兔关节软骨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并能改善关节软骨的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16.
背景:纤维蛋白凝胶及脱钙骨基质都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降解性,因此可以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培养软骨种子细胞。这两种材料分别可以作为生长因子的载体缓慢释放生长因子,并达到持续发挥促软骨细胞生长的功能。目的:验证可注射性纤维蛋白凝胶/脱钙骨基质复合支架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实验为同体对照动物实验。16只兔切断双后肢前交叉韧带制备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兔一侧膝关节内注射复合支架材料与软骨细胞混悬液为实验组。另一侧膝关节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为对照组,12周后取关节软骨,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并根据Wakitani标准及Outerbridge分类重新制定标准进行评分,评价实验组与对照组软骨退变的程度。结果与结论:实验组关节软骨表面尚光滑,可见软骨陷窝,结构软骨退变较对照组轻;软骨细胞及Ⅱ型胶原较正常软骨组织轻度减少,关节囊组织无明显Ⅱ型胶原表达。实验组综合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可注射性纤维蛋白凝胶/脱钙骨基质复合支架为早期骨性关节炎及骨缺损修复提供了一种优良的复合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7.
背景:现代研究证实细胞的过度凋亡加速软骨组织的退变,而手法的力学刺激对关节软骨影响的分子层面研究至今少有报道。 目的:观察揉髌手法对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及Bcl-2、Bax、Fas表达的作用。 方法:50只新西兰兔随机等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手法组和针剂组,后3组建立右下肢骨内高压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1周后,手法组使用揉髌手法隔天治疗1次,每次10 min,共治疗5周共17次;针剂组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液0.6 mL,每周1次,共5次。 结果与结论:造模后8周末取兔右膝关节内侧胫骨平台软骨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提示模型组软骨组织退变明显,软骨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 < 0.01),胫骨平台软骨组织中Bcl-2、Bax、Fas表达率明显升高(P < 0.01),而手法组和针剂组软骨组织退变轻微,软骨细胞凋亡率及Bax、Fas表达率较模型组降低(P < 0.01),但胫骨平台软骨组织中Bcl-2表达升高(P < 0.01)。说明揉髌手法与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一样可以明显降低兔膝关节软骨细胞的凋亡率,其作用机制与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Fa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正常肠淋巴液对内毒素休克小鼠肺、心、肝等器官损伤以及MAPK信号通路主要信号分子p38 MAPK、ERK1/2和JN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引流18只BALB/c雄性小鼠正常肠淋巴液,去除细胞成分后用于内毒素休克的干预。18只小鼠均分为假休克组、内毒素休克组与肠淋巴液干预组(n=6);腹腔注射脂多糖(LPS,35 mg/kg),复制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在LPS注射60 min后,淋巴液干预组小鼠经股动脉注射正常淋巴液(全血量的1/15);整个实验过程监测平均动脉血压(MAP);在腹腔注射LPS后6 h或相应时点,心尖穿刺取血,检测反映心肌和肝细胞损伤的生化指标;同时,留取固定位置的肺、心肌和肝组织,部分观察组织形态,部分检测p38 MAPK、ERK1/2和JN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内毒素休克组与肠淋巴液干预组小鼠在腹腔注射LPS后90 min多个时点的MAP显著低于假休克组,肠淋巴液干预组小鼠MAP在腹腔注射LPS后80 min、90 min、190 min、210 min、240 min、250 min、340 min、350 min和360 min显著高于内毒素休克组。假休克组小鼠肺、肝和心肌组织结构基本正常,内毒素休克组小鼠出现了一定的结构损伤,肠淋巴液干预组小鼠组织损伤较轻;内毒素休克组小鼠血浆AST、ALT和CK-MB活性高于假休克组,肠淋巴液干预组小鼠血浆CK-MB活性亦高于假休克组,AST和LDH-1活性低于内毒素休克组。注射LPS后6 h,小鼠肺组织p38 MAPK、ERK 1/2和JNK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心肌和肝组织的这些指标未见显著变化;输入正常肠淋巴液降低了内毒素休克小鼠肺组织p38 MAPK以及心肌组织p38 MAPK、ERK 1/2和JNK磷酸化水平。结论: 输入正常肠淋巴液可减轻内毒素休克小鼠的器官损伤,降低肺组织p38 MAPK磷酸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背景:木瓜蛋白酶诱导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造模方法可获得稳定的退行性关节炎模型。 目的:观察兔膝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诱导骨关节炎后,滑膜炎性病理改变与药物注射时间的关系。 方法:将木瓜蛋白酶水溶液分别在实验开始的第1,4,7天分别注射入15只西兰大白兔右膝关节腔内,建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兔模型,于首次注射后第2,4,6周分别观察膝关节滑膜大体及组织病理学变化,每个时间点5只。 结果与结论:木瓜蛋白酶首次注射后第2周,兔膝关节滑膜炎性反应最严重,表现为滑膜细胞增生最明显,下层疏松纤维及血管组织明显增生,可见较多淋巴浆细胞浸润,第4,6周时炎性反应逐渐减轻。说明兔膝关节首次注射木瓜蛋白酶后2周时滑膜炎性反应最严重。  相似文献   

20.
背景:木瓜蛋白酶诱导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造模方法可以获得稳定的退行性关节炎模型。 目的:观察兔膝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诱导骨关节炎后,滑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6、白三烯的水平变化与药物注射时间的关系。 方法:将18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周组、4周组、6周组。将木瓜蛋白酶水溶液分别在实验开始的第1,4,7天分别注射入兔右膝关节腔内,建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于首次药物注射后第2,4,6周3个时间点分别将相应组实验动物处死后检测膝关节滑膜白细胞介素1,6、白三烯浓度。同时切取2周组造模兔的左膝正常滑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 结果与结论:2周时白细胞介素1,6、白三烯水平比正常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4周时白细胞介素1,6 、白三烯水平与2周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6周时白细胞介素1,6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6周时白三烯水平比正常组升高(P < 0.05);比4周时降低(P < 0.05)。说明兔膝关节首次注射木瓜蛋白酶后4周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