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杏仁核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机制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由于异常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杏仁核是大脑中的"恐惧中枢",与创伤性记忆和应激时HPA轴的激活联系密切。PTSD患者有强烈的恐惧和惊吓反应,血中糖皮质激素浓度反常低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调节紊乱。杏仁核可通过糖皮质激素受体(GR)和盐皮质激素受体(MR)调节激活HPA轴,增加糖皮质激素的释放。PTSD导致杏仁核神经元细胞凋亡,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比值增大时,神经细胞出现凋亡。PTSD引发杏仁核神经元长时程增强(LTP),杏仁核是恐惧形成和表达的关键中枢。在恐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中,杏仁核发生LTP,表明LTP是反应PTSD发生机制的重要指标。PTSD引致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降低,乙酰胆碱增多,恐惧增强;PTSD导致杏仁核神经元MR、GR及MR/GR发生改变,激活HPA轴,导致HPA轴调节紊乱。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建立穹窿切断的动物模型来检测糖皮质激素的浓度和穹窿切断同时摘除肾上腺的动物模型检测海马神经元核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表达变化,以探讨GR参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调节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穹窿切断模型,采用ELISA方法检测穹窿切断0,4,7,10d血中糖皮质激素的浓度、建立大鼠穹窿切断同时摘除肾上腺7d的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核受体GR表达变化的观察及定量检测。结果:穹窿切断7d后血中糖皮质激素的浓度升高,穹窿切断同时摘除肾上腺7d后,海马神经元GR表达升高。结论:海马核受体GR的表达变化可能与糖皮质激素的浓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紊乱对焦虑性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结构的影响,探讨焦虑性抑郁的潜在发病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溶媒组、焦虑组、抑郁组和焦虑性抑郁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联合皮质酮注射方法建立焦虑性抑郁大鼠模型,连续21 d;造模后采用高架十字迷宫(EPM)、旷场实验(OFT)、强迫游泳实验(FST)评价大鼠焦虑和抑郁样行为;HE染色检测大鼠HPA轴各组织及海马病理变化;ELISA检测大鼠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GR)蛋白表达。结果焦虑性抑郁组大鼠进入开臂的时间、次数及自主活动次数均与焦虑组相当,不动时间显著增加,与对照组及抑郁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HPA轴各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损伤,海马神经元肿胀,呈空泡状;同时,血浆中CRH、ACTH和CORT含量显著增加(P0.01或P0.05),海马GR表达显著下降。结论焦虑性抑郁模型组大鼠具有显著的焦虑及抑郁样行为,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机体HPA轴紊乱及其引发的脑内海马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海马神经元核受体-盐皮质激素受体(MR)参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调节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穹窿切断模型,采用ELISA方法检测穹窿切断0、4、7、10d后血中糖皮质激素的浓度,建立大鼠穹窿切断同时摘除肾上腺7d的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海马MR表达的变化.结果:穹窿切断7d后血中糖皮质激素的浓度升高,穹窿切断同时摘除肾上腺7d后,海马神经元MR表达升高.结论:海马核受体MR的表达变化可能与糖皮质激素的浓度有关,且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雌雄性大鼠行为学改变的差异及海马神经元核受体:盐皮质激素受体(MR)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国际认定的单一延长刺激(SPS)方法刺激大鼠建立PTSD大鼠模型,应用水迷宫、旷场实验、高架十字实验三种行为学方法检测SPS刺激后雌雄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和焦虑水平,应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等方法分别检测海马神经元GR和M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SPS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焦虑水平升高及空间记忆受损;而且雌性大鼠与雄性大鼠相比,焦虑水平升高及空间记忆受损更为明显。SPS组雌雄大鼠海马神经元GR、MR表达都低于对照组,而且雌性大鼠GR和MR相较于雄性大鼠降低更为显著。结论 SPS刺激引起雌雄大鼠之间的行为学差异,可能与雌雄大鼠海马神经元内GR和MR的表达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褪黑素(MLT)对足部电击所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方法:利用足底电击法制备大鼠PTSD模型,通过腹腔注射方法给予治疗组大鼠MLT。通过拒俘反应测试检测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利用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下丘脑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mRNA的表达,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素(EPI)和糖皮质激素(GC)的含量。结果:PTSD组大鼠拒俘反应明显(P<0.05),下丘脑中CRH mRNA表达升高(P<0.05),血清中ACTH和EPI明显升高(P<0.05),但是GC水平下降(P<0.05)。MLT治疗后可以明显缓解PTSD大鼠拒俘反应(P<0.05),同时降低下丘脑中CRH mRNA表达(P<0.05),降低血清中ACTH和EPI水平并升高GC的水平(P<0.05)。结论:MLT治疗可缓解PTSD大鼠的症状,并恢复HPA轴的神经内分泌平衡。  相似文献   

7.
目的 高台应激是一种不可逃避应激,是研究应激对机体神经生理病理变化的重要模型.本研究对急性高台应激后神经内分泌激素、受体表达、脑神经递质变化以及地西泮的干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应激+地西泮(DAP)组与应激+溶剂组.后两组于应激前30 min分别腹腔注射地西泮2 mg/kg与等量生理盐水.采用酶联免疫法测量应激后各组的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皮质酮(CORT)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测量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激素(CRH)mRNA、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盐皮质激素受体(MR) mRNA、5-羟色胺1a受体(5-HT1aR)mRNA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量大脑皮层匀浆液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应激+溶剂组大鼠血浆ACTH、血清CORT以及海马5-HT1aR mRNA水平升高(P均<0.05),此变化可由DAP逆转(P均<0.05).此外,DAP还可降低应激后的下丘脑CRH mRNA,海马GR mRNA以及MR mRNA水平(P均<0.05).然而大脑皮层匀浆液中NE、DA、5-HT、5-HIAA在应激后无变化.结论 急性高台应激可引起大鼠相关神经内分泌激素与受体表达变化,且该效应可被DAP逆转.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介导的宫内感染对仔鼠海马盐皮质激素受体(MR)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影响。方法 10周龄雌雄SD大鼠1∶1配对,将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LPS处理组(20只),孕第10天时,在LPS处理组大鼠腹腔内注射LPS(66μg/kg),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取48日龄仔鼠,采用旷场实验检测仔鼠对新环境的探索能力,采用HE染色观察仔鼠海马组织的病变情况,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仔鼠海马组织MR和GR的表达,地塞米松抑制实验研究孕期感染对仔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调节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处理组仔鼠对新环境的探索能力减低,海马组织CA1区、齿状回(DG)区神经元排列杂乱,多处可见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CA1区MR和GR的表达降低、DG区GR表达增加,CA3区MR、GR及海马DG区MR表达无明显变化;仔鼠注射生理盐水和注射地塞米松后的血清皮质酮(COR)水平无明显变化,与应用生理盐水相比,应用地塞米松后LPS处理组和对照组子代大鼠的COR水平降低。结论 LPS处理的孕鼠可引起子代大鼠对新环境的探索能力减退,与子代大鼠海马各区MR、GR表达量改变及伴随的MR/GR比率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介导的宫内感染对仔鼠海马盐皮质激素受体(MR)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影响。方法 10周龄雌雄SD大鼠1∶1配对,将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LPS处理组(20只),孕第10天时,在LPS处理组大鼠腹腔内注射LPS(66μg/kg),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取48日龄仔鼠,采用旷场实验检测仔鼠对新环境的探索能力,采用HE染色观察仔鼠海马组织的病变情况,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仔鼠海马组织MR和GR的表达,地塞米松抑制实验研究孕期感染对仔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调节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处理组仔鼠对新环境的探索能力减低,海马组织CA1区、齿状回(DG)区神经元排列杂乱,多处可见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CA1区MR和GR的表达降低、DG区GR表达增加,CA3区MR、GR及海马DG区MR表达无明显变化;仔鼠注射生理盐水和注射地塞米松后的血清皮质酮(COR)水平无明显变化,与应用生理盐水相比,应用地塞米松后LPS处理组和对照组子代大鼠的COR水平降低。结论 LPS处理的孕鼠可引起子代大鼠对新环境的探索能力减退,与子代大鼠海马各区MR、GR表达量改变及伴随的MR/GR比率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样大鼠杏仁中央核(CeA)盐皮质激素受体(MR)表达的变化.方法:使用连续单一应激(SPS)方法建立PTSD样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杏仁中央核的盐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结果:MR分布在CeA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中,SPS刺激后24 h,MR表达明显下调,而7 d时快速回升并可见MR阳性神经元的突起增长、增多,至14 d时趋于稳定,突起减少,但MR表达仍低于正常状态.结论:PTSD样大鼠CeA的神经元突起增长、增多,提供了CeA与PTSD恐怖增强相关的形态学基础;PTSD样大鼠CeA的MR表达变化,可能是HPA轴调节紊乱从而引发PTSD相关症状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