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可是我们的身体却越来越不健康了。卫生部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报告显示:中国的超重和肥胖人口已达2.6亿,高血压人口1.6亿,血脂异常人口1.6亿。我国已变成了全球第一"肥胖"国;第一"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国;第一"慢性病"大国。所以我们国家名副其实成为第一"代谢综合症"大国或"富贵病"大国。那么我们  相似文献   

2.
正"在当今医学领域,我国针对"三高"病的治疗,有一种被称为——毫米波的神奇疗法被用于"三高"病的治疗。北京高血压糖尿病研究所的张良纯等专家,对毫米波照射用于高血压病进行了临床试验,观察了30例高血压病患者,最终这种毫米波疗法取得较好的疗效"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可是我们的身体却越来越不健康了。卫生部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报告显示:中国的超重和肥胖人口已达2.6亿,高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肥胖和油脂 肥胖已成为"全球化"问题.美国的肥胖人口已占总人口的60%,中国目前超重和肥胖人群已超过2亿.众所周知,肥胖是滋长"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土壤,也是引发肝胆疾病以及多种癌症的高危因素.一般认为,肥胖的发生往往与吃油过多相关联  相似文献   

4.
医药动态     
<正>2020年健康预测报告近日,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德勤咨询发布了《2020年健康医疗预测报告》,这其中也反映了中国人群的医疗大数据。在总人口为13亿多的中国人中,中国高血压人口有1.6耀1.7亿人,高血脂的有1亿多人,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人,超重或者肥胖症7000万耀2亿人,血脂异常的1.6亿人,脂肪肝患者约1.2亿人。有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一、中国健康大数据(2018年公布)根据2018年公布的我国健康大数据,中国人均寿命73.4岁,居全球83位。2017年我国肥胖人群有3.25亿,未来20年预计将增加1倍。美国"保健杂志"报道,中国人腰围增长速度将成为世界之最。中国血脂异常者1.6亿、高血压患者2.7亿、糖尿病患者9240万。2018年公布的中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中指出:我国成  相似文献   

6.
国家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揭示,中国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呈明显增长态势,人群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糖尿病患病率均增加,中国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任务依然艰巨。报告显示,目前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人、现患血脂异常1.6亿人、超重2亿人、肥胖6000万人、糖尿病2000多万人、烟民3.5亿人,另外还有大量饮酒和缺乏体力活动者,这些都是心血管病的巨大“后备军”。加之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以心血管病为代表的老年性疾病将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7.
肥胖已经不仅是限于美国的问题了。英国下议院健康委员会在2004年5月27日发布的关于肥胖的报告中预测,在不久的将来肥胖将超过吸烟而成为英国第一位的健康问题。在过去的10年中,整个欧洲肥胖人口增加了10%-50%,在部分发展中国家肥胖人口已多达75%20在世界范围内成人和儿童超重人数已超过10亿^3,由此一些专家已经预测,由于肥胖这一代儿童的预期寿命可能会比父辈短。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发现,我国成人高血压人数1.6亿,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数2000多万;成人血脂异常人数达1.6亿;现有超重和肥胖人数分别为2亿和6000多万,成人肥胖率上升97%。15-64岁成年人  相似文献   

9.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近日在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指出,中国高血压患者已达1.6亿,血脂异常患者亦接近1.6亿,高血压损害血管管壁,而血脂中最具杀伤力的胆固醇可引发血管管腔“堵塞”,在高血压和高血脂的“里应外合”攻击下,国人血管将越来越不堪一击。近两年,冠脉支架置  相似文献   

10.
重视东方循证医学的证据,做好中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2004年公布的中国城乡居民健康营养调查,我国有高达3.5亿的烟民,9亿人被动吸烟,高血压患者1.6亿,血脂异常患者1.6亿,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4000万,肥胖6000万,超重2亿,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重要危险因素。值得关注的是脑卒中在持续增长的同时,心肌梗死患病与死亡率在急剧增长并且快速年轻化。1984~1999年北京市心肌梗死患者死亡增加非常迅猛。北京男性35~44岁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增加154%,校正后是111%。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是危险杀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患病率越来越高,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我国约有高血压患者1.6亿,每5个成年人就有1人患高血压我国每年由高血压导致的中风病人有200万,其中2/3致死或致残。心脑血管疾病为中国人的首位死因,心脑血管的死亡占总死亡的44.4%,高血压是第一危险因素。许多人并未重视知晓率低目前尚有1.1亿人患了高血压自己还不知道,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低高血压的治疗率很低,仅为24.7%  相似文献   

12.
近日,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德勤咨询发布了《2020年健康医疗预测报告》,这其中也反映了中国人群的医疗大数据。在总人口为13亿多的中国人中,中国高血压人口有1.6~1.7亿人,高血脂的有1亿多人,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人,超重或者肥胖症7000万~2亿人,血脂异常的1.6亿人,脂肪肝患者约1.2亿人。有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癌症,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糖尿病,平均每30秒,至少有一个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预计到2018年,我国超过65岁人群数量会达到5.8亿,占全球人口10%,到2020年,我国正式进入老龄化严重阶段。  相似文献   

13.
孙宝玲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1):635-636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脂血症患者日趋增多,在我国目前已上升到1.6亿,且朝着年轻化方向发展。在我国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等富裕化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一大杀手。我院2008年门诊对78例进行常规体检,均为机关干部,年龄在30岁~50岁,其中高脂血症22例,脂肪肝12例,高血压5例,2/3属亚健康群体。  相似文献   

14.
<正>高血压是危险杀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患病率越来越高,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我国约有高血压患者1.6亿,每5个成年人就有1人患高血压我国每年由高血压导致的中风病人有200万,其中2/3致死或致残。  相似文献   

15.
陈克芹 《基层医学论坛》2012,(33):4431-4432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已成为社区居民健康的无声杀手。据统计,我国约有1.6亿人患有高血压,而且普遍存在"三高":患病率高、病死率高、残障率高,"三低":知晓率低、  相似文献   

16.
数据     
《中国医院院长》2010,(13):17-17
世界不堪“重”负 肥胖已经成为全球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统计结果表明,全球目前至少有10亿成年人超重,3亿人肥胖。儿童肥胖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根据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发布的《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09:关注儿童肥胖,远离慢性疾病》蓝皮书,我国有1200厅超重肥胖的儿童少年;自1982~2002年,我国7~17岁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率增加了3倍。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杀手"之一,据调查,全球患有高血压的人数高达十余亿,而我国患有高血压疾病的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患者约有2亿多人。肾脏疾病的危害远远高于我们的常规认识,据报告,美国终末期的肾脏患病率和发病率呈连续增长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前农村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引起脑卒中、心衰和肾功能危害的危险因素。2005年12月1日卫生部心血管防治中心发布了我国第一部心血管病报告《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揭示了我国心血管病危害因素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我国有高血压病患者1.6亿(其中1.1亿是劳动人口),但是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30.6%,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仅为6.1%。由于农村医疗条件和经济限制,而且存在很大治疗误区,按照循证医学规范治疗高血压病已是当务之急。治疗现状知晓率低:由于认识不够,缺乏有效检测,农村许多高血压患者在没有出现临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已占全球人口死亡原因的30%,其中62%的卒中病例和49%的心肌梗死病例都由高血压引起。2006年全世界高血压患者约有9亿7200万,相当于成人的26.4%。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  相似文献   

20.
正心脏异常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被称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因心脏异常疾病死亡者占有较大比例。据报道,我国患心脏异常疾病的患者人口已逾亿之多,每年递增300万。现已公认,导致心脏异常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疾病)是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症。本文分析了我县于2008年-2010年期间年共完成体检人数7824例,以探讨我县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症在健康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心脏异常的关系,为预防心脏异常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