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疗效。方法抽取本院于2012年2月至2017年6月接诊的肺结核咯血的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将400例患者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对照组传统的止血及酚妥拉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高于对照组83%,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过程的异常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咯血时间和咯血量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疗法确切、异常反应发生率很低。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3):29-32
目的 研究垂体后叶素在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在我院结核科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诊治的肺结核咯血患者中选出200例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止血治疗和抗痨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总咯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和随访1年的咯血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7.0%(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略低于对照组的10.0%(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咯血量、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随访观察1年,观察组的肺结核咯血复发率5.0%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14.0%(P0.05)。结论 垂体后叶素在肺结核咯血患者中应用疗效肯定,有助于促进止血,缩短治疗疗程,且用药安全性高,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对肺结核咯血患者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对病情的控制效果以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取本院2016~2018年收治确诊为肺结核咯血并拟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患者群体相关数据为分析对象,在其中随机抽取60例并根据对患者具体护理方案差异将其每组3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应给予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比较配合不同护理模式下对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并配合相关护理措施后,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并配合针对性护理措施后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肺结核咯血患者配合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保障患者的依从性与配合程度,更好地发挥药物治疗效果,同时对各种潜在风险因素及时处理,确保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姜爱英  倪薪  罗海龙 《医学综述》2013,(19):3617-3618
目的 观察垂体后叶素辅助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将48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仅采用常规止血治疗,观察组(24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6.7%)(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5);垂体后叶素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98例肺结核咯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止血时间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肺结核咯血患者垂体后叶素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肺结核咯血患者作为观察组予以垂体后叶素治疗,另取同期收治同症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止血处理,观察对比两组止血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3,P0.05)。观察组咯血量为(271.3±24.7)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68.6±26.1)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795,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为(2.5±0.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3±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80,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9.4%,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1.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22,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止血效果确切,可短时间内消除咯血症状,并可减少咯血量,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立止血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彩花 《中外医疗》2012,31(6):123-123
目的为提高肺结核大咯血病人的疗效,观察立止血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疗效。方法将80例初治肺结核咯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用立止血和垂体后叶素,对照组40例用垂体后叶素。疗程5d,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立止血和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大咯血病人,中西药结合能显著提高止血作用,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潘芸 《大家健康》2017,(10):77-78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肺结核咯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措施,研究组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咯血停止时间及治疗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00%显著低于研究组的96.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咯血停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结核咯血患者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效果较好,可缩短患者咯血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脑垂体后叶素联合消心痛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06年6月1日~2008年5月31日大咯血的24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30例及对照组110例。治疗组采用脑垂体后叶素12U加5%葡萄糖250ml每12h一次,消心痛10mg2次/d。对照组病人采用脑垂体后叶素12U加5%葡萄糖250ml每12h一次,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脑垂体后叶素联合消心痛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单独用脑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总有效率为67.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血压影响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副作用(P〈0.05);治疗组出现头晕、胸闷、心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等不良反应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垂体后叶素联合消心痛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效果比单独用脑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效果明显,且能减少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雾化吸入治疗老年人咯血的效果与副作用。方法将43例60岁以上老年咯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给予垂体后叶素用垂体后叶素6-12U加入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3次/d;对照组给予5%的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500m加入脑垂体后叶素15-30U静脉滴注维持治疗。疗程均为3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种副作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雾化吸入治疗老年人咯血与静脉应用疗效无显著差异,但可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肺结核咯血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本院肺结核咯血患者中选取54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7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酚妥拉明+垂体后叶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酚妥拉明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59%、轻度不良反应比率为66.67%、中度不良反应比率为29.63%,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2.96%、轻度不良反应比率为25.93%、中度不良反应比率为55.5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肺结核咯血疾病临床上垂体后叶素有良好作用,对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9年9月~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案例中选取60例,按随机原则予以垂体后叶素治疗30例,为对照组;30例予以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标为观察组。观察两组咯血的变化情况、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67%,高于对照组76.67%;止血时间:观察组(3.4±0.9)d,少于对照组(6.1±1.2)d;不良反应:观察组3例(10%),少于对照组8例(26.6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前提下,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治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普鲁卡因与垂体后叶素在治疗肺结核咯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肺结核咯血患者62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普鲁卡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和单纯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有效率87.09%,高于对照组的74.19%,不良反应发生率9.68%,低于对照组的38.71%(P<0.05).结论普鲁卡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合并咯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肺结核咯血治疗中巴曲亭联合垂体后叶素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120例研究对象均是2015年3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肺结核咯血患者,随机分组时利用掷骰子法,对照组患者治疗中使用垂体后叶素,实验组患者治疗中使用巴曲亭和垂体后叶素,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达到98.33%,对照组仅为88.33%。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结核咯血的临床治疗中,巴曲亭和垂体后叶素的联合使用止血效果显著,用药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中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血凝酶、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联合用药在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救治中的疗效.方法 将68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按奇偶数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采用血凝酶联合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治疗;2组的基础救治措施及抗结核治疗方案相同,观察各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总有效率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血凝酶联合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有更好的止血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联合立止血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肺结核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5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采用酚妥拉明联合立止血治疗的56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的7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7%,低于对照组的21.43%(P<0.05)。结论:酚妥拉明联合立止血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疗效优于垂体后叶素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7.
任崇松  杜元平  于晓燕 《西部医学》2011,23(6):1045-1046
目的观察普鲁卡因联合肾上腺色腙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08例大咯血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53例患者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组55例患者用普鲁卡因联合肾上腺色腙,观察两组治疗48小时后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1.13%,治疗组有效率为96.36%,治疗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显著高于治疗组。结论普鲁卡因联合肾上腺色腙治疗肺结核中大量咯血疗效比垂体后叶素止血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7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35例患者中,治疗后13例显效、18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有效率88.6%;观察组35例患者中,治疗后15例显效、19例有效、1例无效,治疗有效率97.1%。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出现腹痛3例、心悸2例、血压升高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1%。观察组发生心悸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结核患者出现咯血,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及时控制患者病情,提前准备抢救工作。在对咯血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垂体后叶素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不同给药方法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肺结核大咯血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垂体后叶素3U 10%葡萄糖20ml,静脉注射,每2小时1次,对照组先给予垂体后叶素5U 10%葡萄糖20ml,静脉注射,后以12U 10%葡萄糖500ml,15滴/分(0·024U/分)持续静脉滴注,疗程均为3天。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为80·3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稀释性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剂量垂体后叶素2小时间歇静脉注射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疗效可靠,不失为一种较为优越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微泵在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年1~12月收治的104例肺结核咯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均给予补液、抗结核、止咳、祛痰、止血等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微泵持续静滴垂体后叶素,对照组使用普通输液法缓慢持续静滴垂体后叶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卧床休息依从性.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卧床休息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微泵能提高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垂体后叶素的不良反应,提高肺结核患者卧床休息的依从性,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