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杏仁核PKMζ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单程长时应激(SPS)制备PTSD大鼠模型,将PTSD大鼠分为3组:SPS3d、SPS7d和SPS14d组,正常饲养大鼠作为对照组。取材各组大鼠杏仁核,利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KMζ蛋白在大鼠杏仁核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SPS7d、SPS14d组大鼠杏仁核PKCζ阳性细胞百分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PS7d、SPS14d组大鼠杏仁核PKCζ和PKMζ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PKCζ和PKMζ在PTSD大鼠杏仁核过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PTSD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大鼠海马CA1区和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PFC)突触小泡蛋白(synaptophysin)的表达,探讨PTSD大鼠空间记忆损伤的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8只。模型组采用单次延长应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SPS)构建PTSD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2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利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海马CA1区和PFC突触小泡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经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模型组大鼠从第2天开始逃避平台的潜伏期较对照组均显著延长(P 0.01),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均明显降低(P 0.01),穿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也明显减少(P 0.01)。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中,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和PFC突触小泡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 0.05或P 0.01)。结论: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减退,可能与海马CA1区和PFC突触小泡蛋白的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Sigma-1受体激动剂PRE-084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额叶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利用单程长时应激(SPS)制备PTSD大鼠模型,将PTSD大鼠分为4组:vehicle、PRE-084、SPS+vehicle和SPS+PRE-084组;连续注射PRE-084 7d后,取材各组大鼠额叶,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大鼠额叶Neu N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检测p-ER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PTSD大鼠额叶神经元数量降低,腹腔注射PRE-084可以显著改善PTSD引起的神经元损伤;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TSD大鼠额叶p-ERK表达水平降低,PRE-084可以显著升高p-ERK蛋白水平。结论腹腔注射Sigma-1受体激动剂PRE-084改善PTSD大鼠额叶神经元损伤可能与上调ERK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aspase-9和caspase-3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国际认定的无连续单一应激(SPS)方法刺激大鼠建立PTSD大鼠模型,取SPS刺激后1、4、7、14、28 d组和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双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和免疫印迹法检测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aspase-9活性于SPS刺激后1 d升高,SPS刺激后7 d再次上调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Caspase-3活性于SPS刺激后7 d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结论:caspase-9和caspase-3共同参与了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雌雄性大鼠行为学改变的差异及海马神经元核受体:盐皮质激素受体(MR)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国际认定的单一延长刺激(SPS)方法刺激大鼠建立PTSD大鼠模型,应用水迷宫、旷场实验、高架十字实验三种行为学方法检测SPS刺激后雌雄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和焦虑水平,应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等方法分别检测海马神经元GR和M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SPS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焦虑水平升高及空间记忆受损;而且雌性大鼠与雄性大鼠相比,焦虑水平升高及空间记忆受损更为明显。SPS组雌雄大鼠海马神经元GR、MR表达都低于对照组,而且雌性大鼠GR和MR相较于雄性大鼠降低更为显著。结论 SPS刺激引起雌雄大鼠之间的行为学差异,可能与雌雄大鼠海马神经元内GR和MR的表达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杏仁核神经元细胞色素氧化酶(COX)及Caspase 3 mRNA的表达变化,进一步认识PTSD行为异常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国际认定的连续单一刺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SPS)方法建立大鼠PTSD模型,取成年健康雄性Wister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PTSD模型的1d、4d、7d组及正常对照组。应用酶组化检测COX的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细胞色素氧化酶II亚基(COII)及Caspase 3 mRNA在PTSD杏仁核神经元的表达。结果PTSD大鼠杏仁核神经元细胞质内COX活性和COII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SPS7d时最低。Caspase 3 mRNA表达于SPS刺激后逐渐上调,于SPS7d时表达最高。结论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杏仁核COX,COII及Caspase 3可能与PTSD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RGMa(repulsive guidancemoleculea)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连续单一刺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SPS)的Wistar大鼠PTSD模型,随机分为SPS刺激后第7天组(SPS7d)、第14天组(SPS14d)及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海马神经元RGMa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SPS7d组海马神经元RGM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1),第14天组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PTSD模型大鼠海马RGMa蛋白水平变化可能是海马神经元遭遇巨大应激源后修复异常并最终导致神经元凋亡、海马体积缩小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tau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PTSD对大鼠海马神经元骨架蛋白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国际认定的无连续单一刺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SPS)建立大鼠PTSD模型,将成年雌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4天组、7天组、14天组。予Morris水迷宫的方法,检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Westernblot方法,检测tau蛋白,磷酸化tau及β-tubulin及MAP1B的变化。结果 SPS大鼠空间记忆探索能力随刺激时间增加而不断降低。随着刺激后天数的增加,tau、β-tubulin及MAP1B表达水平逐渐增高,而磷酸化tau是逐渐下降的。结论细胞骨架蛋白及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可能参与PTSD记忆异常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0.
李晓明  韩芳  石玉秀 《解剖学报》2009,40(6):869-872
目的 观察细胞色素C(Cyt C)和凋亡相关基因 bax 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采用国际认定的无连续单一应激(SPS)方法刺激大鼠建立PTSD大鼠模型,取SPS刺激后1d、4d、7d、14d、28d组和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双标、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技术和免疫印迹法检测Cyt C 和Bax 蛋白的表达。 结果 Cyt C 蛋白于SPS刺激后4d达到高峰并维持较高水平,SPS刺激7d之后逐渐下降。Bax蛋白于SPS刺激后7d 达到高峰,14d开始下调,28d恢复到正常水平。 结论 在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中,Bax上调并促进了Cyt C的释放,而Cyt C的释放可能是导致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前额叶皮质Npas4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单程长时应激(SPS)制备PTSD大鼠模型,将PTSD大鼠分为4组:SPS1d、SPS3d、SPS7d和SPS14d组,正常饲养大鼠作为对照组;利用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Npas4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在SPS后第1d、3d和7d,PTSD大鼠前额叶皮质Npas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SPS14d时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 Npas4低表达可能与PTSD发病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前额叶皮质脆性X染色体相关基因1(FXR1)的表达变化,探讨miR-132基因沉默对PTSD大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程长时应激(SPS)制备PTSD大鼠模型,通过侧脑室注射慢病毒建立miR-132基因沉默的PTSD大鼠。将大鼠分为4组:正常组、PTSD组、sh-miRNC组和sh-miR组,通过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检测miR-132基因沉默对PTSD大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取材各组大鼠前额叶皮质,利用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检测FXR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PTSD组大鼠有显著的焦虑样行为,miR-132基因沉默显著减轻大鼠的焦虑样行为。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PTSD组大鼠前额叶皮质FXR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miR-132基因沉默显著上调FXR1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miR-132基因沉默显著减轻PTSD大鼠的焦虑样行为与上调FXR1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Sigma 1受体激动剂PRE-084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焦虑样行为及额叶BDNF和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单程长时应激(SPS)制备PTSD大鼠模型,将PTSD大鼠分为4组:vehicle、PRE-084、SPS+vehicle和SPS+PRE-084组;通过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焦虑样行为;取材各组大鼠额叶,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BDNF和p-TrkB蛋白及m RNA表达情况。结果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腹腔注射PRE-084可以改善PTSD大鼠焦虑样行为;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PS使大鼠额叶BDNF及p-Trk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此作用可被PRE-084逆转。结论腹腔注射Sigma-1受体激动剂PRE-084改善PTSD大鼠焦虑样行为可能与上调BDNF-TrkB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前额叶皮质PKMζ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单程长时应激(SPS)制备PTSD大鼠模型,旷场试验、高架十字迷宫试验检测造模效果。将大鼠分为:SPS1d、SPS3d、SPS7d和SPS14d组,正常饲养大鼠作为对照组。利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RT-PCR检测PKMζ蛋白及m RNA在大鼠前额叶皮质表达。结果 SPS模型大鼠表现出明显的焦虑症状,SPS7d、SPS14d组大鼠前额叶皮质PKMζ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应激后7d和第14d,PTSD大鼠前额叶皮质PKMζ表达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5.
李晓明  韩芳  石玉秀 《解剖学报》2008,39(5):631-635
目的 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Bcl-2和Bax的表达及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国际认定的SPS方法刺激大鼠建立PTSD大鼠模型,取SPS刺激后1d、4d、7d、14d组和正常对照组.应用透射电镜和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并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双标、激光共焦显微镜技术和免疫印迹法检测Bel-2和Bax蛋白的表达. 结果 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出现细胞凋亡改变;凋亡细胞数量随时问的延长而逐渐增多,于SPS刺激后7d达高峰;Bel-2蛋白于SPS刺激后4d达高峰;Bax蛋白于SPS刺激后7d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Bcl-2/Bax的比值于SPS刺激后一过性增加,以后随时间延长比值下降. 结论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可能是PTSD大鼠海马萎缩的原因之一;Bel-2和Bax蛋白含量增加以及两者的比值失衡可能是导致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恐惧体验是一种防御性的情绪过程,对动物和人类具有重要的适应意义,但是,缺乏对恐惧情绪的有效抑制机制会导致恐惧情绪过分表达和相应心理障碍的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和持续与PTSD患者对创伤记忆的恐惧情绪持续有很大的关系,现阶段PTSD治疗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患者的创伤性记忆一旦形成,就很难消除,或者已经消退的恐惧反应很快再现。参与恐惧消除的脑结构主要包括杏仁核、前额叶皮层(mPFC)和海马;同时它们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对恐惧消除起作用,mPFC对杏仁核恐惧反应的抑制性控制,海马协助mPFC调节杏仁核的功能。本文对国内外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杏仁核神经元内质网应激(ERS)相关因子葡萄糖调节蛋白94(GRP94)及胱冬酶12(c)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无连续单一刺激(SPS)模型,随机分为SPS刺激后7天组(SPS7d)、14天组(SPS14d)及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RT-PCR和透射电镜技术,检测和观察各组杏仁核神经元GRP94、caspase12 mRNA与蛋白表达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PS7d组和SPS14d组神经元GRP9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GRP94 mRNA和caspase-12 mRNA表达水平也明显增加(P0.05);SPS各组神经元均有核内异染色质凝聚、边集及粗面内质网扩张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 SPS刺激可能通过杏仁核神经元GRP94表达增加启动了内质网自稳调节系统及内质网相关的caspase-12凋亡径路,进而参与PTS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的改变,探讨PTSD致海马体积异常的可能机制。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被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改良的单一连续应激后给予不可逃避足底电击方法制备PTSD大鼠模型;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海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和Beclin-1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海马神经元自噬体增多;海马组织LC3-Ⅱ/LC3-Ⅰ比值和Beclin-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TS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存在明显的细胞自噬,可能与海马体积异常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海马长时程增强(LTP)的变化以及5-羟色胺1A受体(5-HT_(1A)受体)和突触后致密物蛋白95(PSD-95)的表达,探讨5-HT_(1A)受体调控PTSD大鼠空间记忆的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8只。模型组采用连续单一刺激构建PTSD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2组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电生理实验检测强直性高频刺激对海马LTP的影响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海马5-HT_(1A)受体和PSD-95蛋白的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在各实验日模型组大鼠逃避平台的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电生理实验结果显示在强直性高频刺激后,2组大鼠海马诱发电位的幅值明显升高,模型组诱发电位的幅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Westem blot实验和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5-HT_(1A)受体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但PSD-95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PTSD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减退,可能与海马CA1区5-HT_(1A)受体的表达增加和PSD-95的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20.
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中Caspase-12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刘虹  韩芳  石玉秀 《解剖学报》2014,(4):452-456
目的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Caspase-12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单一延长应激(SPS)方法刺激大鼠建立PTSD模型,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SPS 1d、4d、7d组和正常对照组。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法和RT-PCR技术检测海马神经元Caspase-12表达的变化。结果 SPS后,海马神经元发生了凋亡的形态学改变,Caspase-12的表达于刺激后4d最多。结论 PTSD激活凋亡因子Caspase-12启动海马神经元经内质网途径细胞凋亡,可能是PTSD患者海马萎缩的一个病理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