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90例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不仅取得了较高的护理满意度,且术后并发症少,相比较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致力于护理满意度的显著提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拥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就诊并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共12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6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时间(1.4±0.5)d、拆线时间(12.4±2.1)d,住院时间(11.7±2.4)d,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关节屈伸活动度(127.3±6.6)°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患者护理满意度95.00%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安全有效,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护理满意度高,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高龄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进行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60例高龄膝骨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采用奇偶顺序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围手术期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应用ERAS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高龄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内给予ERAS护理模式,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提高疼痛护理满意度,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镇痛方法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对照组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泵。两组术后均进行早期康复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康复情况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静息状态及髋关节活动时的疼痛数字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于康复效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方法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术期疼痛的镇痛效果满意,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5.
麦慧 《中外医疗》2012,31(24):128-129
目的研究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对术后镇痛泵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6月该院术后使用镇痛泵患者180例纳入研究,患者按照接受的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接受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可提高术后镇痛泵护理的效果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6.
谢素文 《海南医学》2014,(19):2961-2962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0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拆线时间、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拆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优势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8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人工关节置换术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分别达到了74.28%和82.9%,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提高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及患者对护--~-.z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胆术后静脉阵痛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于我院治疗的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静脉镇痛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度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度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胆术后采用静脉镇痛及相应的干预措施,镇痛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有效地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焦虑程度普遍减轻,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广泛推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骨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THA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多模式镇痛+常规护理。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THA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多模式镇痛。由专人采用数字评分法调查患者术后6、12、24、48 h的疼痛情况,统计术后48 h的不良反应、追加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记录术后1、3、5 d屈髋活动度和外展活动度,术后1个月记录患者的Harris评分,并调查患者的镇痛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术后6、12、24、48 h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镇痛药物追加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5 d的屈髋活动度、外展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镇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护理能够提高THA多模式镇痛的镇痛效果,减少镇痛不良反应,促进术后早期关节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4):138-141
目的探讨多模式延伸护理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2例,根据出院后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模式延伸护理,于出院时、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通过Barthel指数和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髋关节恢复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t=32.370,术后6个月t=22.300,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t=9.079,术后6个月t=12.820,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1.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26,P0.05)。结论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多模式延伸护理可促进患者髋关节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也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膝关节単髁置换术后自控镇痛泵开启时间对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2例行膝关节単髁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在麻醉清醒后开启自控镇痛泵,对照组患者则在拔除气管插管后开启自控镇痛泵,对2组患者麻醉清醒后、术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分别对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康复结果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小时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结果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行膝关节単髁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在麻醉清醒后及时打开镇痛泵,可有效的提高镇痛效果,且有助于提高患者康复结果满意度,有利于改善互换关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疼痛管理小组在术后镇痛管理中对术后镇痛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术后自控镇痛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行常规自控镇痛及随访;干预组100例行常规自控镇痛及急性疼痛管理小组人员给予患者统一、全程镇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的自控镇痛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自控镇痛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疼痛小组可提高自控镇痛效果,减低患者术后镇痛相关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膝单间室骨关节炎治疗中,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接诊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各30例,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3d血红蛋白下降量、术后膝关节主动屈曲到90°时间以及HSS评分。结果:单髁置换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3d血红蛋白下降量、术后膝关节主动屈曲到90°时间均明显低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组(P0.05);两组治疗后HSS评分结果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HSS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均能够实现对膝单间室骨关节炎的治疗,但单髁置换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杨晨  游建军  石光英  王利  袁宏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35(8):1073-1077,1081
目的 探讨使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泵留置膝关节腔连续镇痛对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疼痛疗效及对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1月-2011年9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3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5例.试验组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导管留置于膝关节腔连续镇痛,对照组采用常规硬膜外镇痛泵硬膜外腔连续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72 h内的术后平均静息痛VAS评分记录以及TKA术后1、2、3 、7、14、40 d的术后平均运动痛程度VAS评分、术后的膝关节活动度(ROM)以及膝关节术后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和患者的总体满意度来比较2种镇痛方式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TKA术后72 h内的术后平均静息痛VAS评分和术后的平均运动痛程度VAS评分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膝关节活动度ROM与膝关节术后KSS平均评分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硬膜外镇痛泵膝关节腔连续镇痛的方法 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手术后疼痛,减少局部组织挛缩粘连,预防关节活动度受限,最大限度提高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郭亭玉  郜莉芳 《大家健康》2017,(12):204-205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多模式镇痛(MM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妇科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术前多模式镇痛知识宣教+0.5%罗哌卡因手术切口局部浸润+ PCIA+痛疼分级护理措施,对照组:地佐辛术中预充+PCIA,各50例,记录患者在术后2、6、12和24h的疼痛评分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各时段的VAS评分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或0.05),其中观察组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可使患者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并且术后相关不良反应减少,患者满意度增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5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术后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肢体评分和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术后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愈合,在临床应用上有较高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无痛性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5例患者(90膝)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7例(46膝)和观察组28例(44膝)。对照组患者术后均不接受镇痛处理,并按照常规模式展开关节功能训练,持续2~3周;观察组则在上述基础上接受镇痛护理。术后对2组患者无痛性恢复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估,评分标准参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HSS)。结果对照组5例行走正常,观察组16例行走正常;对照组3例关节稳定性正常,观察组51例关节稳定性正常;对照组4例肌力优,观察组28例肌力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疼痛程度更低、关节稳定性、活动度、患肢肌力以及行走功能均明显更优(P〈0.05)。结论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早期无痛康复可有效缓解疼痛,并有利于术后患者关节功能的顺利恢复,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周岩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0):1240-1241
目的 评估超前镇痛、术中及术后多模式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7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方案.对照组患者术后传统配置镇痛泵,术后辅以止痛药物.分别记录术前和术后6、12、24、48、72 h及14d静息状态下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同时记录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第1、2、3、12日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治疗组患膝疼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明显下降,患膝关节ROM明显增加,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多模式超前镇痛可以明显消除患者的术后疼痛,可以促进关节早期无痛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地佐辛连续股神经阻滞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老年全膝关节患者14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静脉镇痛泵镇痛,观察组患者采用地佐辛连续股神经组滞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评级、膝关节活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12 h、48 h,观察组患者静息状态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7 d,观察组患者活动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 h、48 h,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力度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四头肌肌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87,P=0.04).结论:地佐辛连续股神经阻滞能有效地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有助于早期膝关节功能的康复训练和术后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