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血压家族史对血压正常高值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有高血压家族史同时血压为正常高值的30例患者(家族史阳性组)及同期血压正常高值但无高血压家族史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TC、HDL-C、LDL-C、TG、尿酸、肌酐以及血清NO、vWF水平.结果 两组间FPG、TC、HDL-C、LDL-C、TG、尿酸、肌酐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家族史阳性组血清vWF明显高于对照组、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有高血压家族史的血压正常高值患者较无高血压家族史的血压正常高值患者血管内皮损伤更明显,对于此类人群应注意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Hcy、Cyst-C、UA水平的关系.方法 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该院治疗的88例H型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44人,前者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正常,后者IMT明显增厚,观察两组间血清Hcy、Cyst-C、UA水平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血清Hcy、Cyst-C、UA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指标为IMT独立危险因素,IMT与其明显相关(r=0.28、0.33、0.27,P<0.05).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Hcy、Cyst-C、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明显相关,可成为其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降脂效果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炎症因子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积分、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一氧化氮(NO)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TNF-α、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MT、斑块积分、FMD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且IMT、斑块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FM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够明显改善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内皮功能,调节血脂,减少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在治疗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0日期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取双盲法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颈动脉IMT、血清CRP水平、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IMT、CRP水平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比较,观察组TG、TC、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与瑞舒伐他汀联合应用,具有系统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在治疗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中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降压药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伴IMT≥0.9 mm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予以降压方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周期为18个月,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以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和斑块的变化,并检查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G、HDL-C水平变化不明显,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IMT、斑块长径及厚度均较治疗前略有减小,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MT、斑块长径及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且均小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降压药能降低高血压患者血脂,稳定斑块并使其退缩,降低IMT厚度,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有益于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1):146-149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12月住院或门诊的高血压患者100例,所有患者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主要生化指标,并行颈动脉窦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检查,使用颈动脉血管B超检查IMT,根据检测结果分为颈动脉IMT正常组、颈动脉IMT增厚组、颈动脉斑块形成组;依据所测的血清ALP水平四分位数分为四组:Q1组、Q2组、Q3组、Q4组。结果 四组患者颈动脉IMT、劲动脉斑块形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各组两两比较,血清LDL-C水平,Q1组低于Q4组;颈动脉IMT,Q1组分别低于Q2组、Q3组和Q4组,Q2组低于Q4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Q1组、Q2组低于Q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与年龄呈正相关(r=0.598,P=0.000),颈动脉IMT与LDL-C(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呈正相关(r=0.468,P=0.007);血清ALP水平,颈动脉IMT增厚组高于颈动脉IMT正常组;颈动脉斑块形成组高于颈动脉IMT正常组和颈动脉IMT增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与血清ALP水平呈正相关(r=0.545,P=0.00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颈动脉硬化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年龄、LDL-C及ALP。结论 血清ALP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影响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可作为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评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血压前期同型半胱氨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变及其相关性.方法 各选取高血压前期组100例、高血压组80例、正常血压组100例患者,取血标本用荧光标记法测定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同时用超声仪测量患者颈动脉中膜厚度(IMT).结果 高血压组及高血压前期组的HCY及IMT较正常血压组明显升高(P<0.05),而高血压组与高血压前期组HCY及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HC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独立于年龄、性别、吸烟、血脂等因素.结论 高血压前期已存在靶器官损害及HCY水平升高,且HCY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7例高血压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人群,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比较两组人群之间的差异。结果:高血压组血清Hcy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清Hcy水平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高血压组高Hcy血症患病率(60.92%)高于对照组(16.25%)(P〈0.01);高血压组Hcy水平男性高于女性(P〈0.01)。高血压组患者年龄与血清Hcy水平未发现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升高可能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Lep)水平及其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66例,设为高血压组;另于同期选取老年健康志愿者6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等一般指标、血脂生化及血清Lep,超声检测IMT.结果 两组BMI、WHR及血脂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高血压组血清Lep及IMT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经超声检测,动脉粥样硬化(AS)组血清Lep水平高于非AS组水平(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与患者年龄、WHR、Lep呈正相关(均P< 0.01).结论 Lep可能参与了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为阐明及干预高血压病患者AS的发生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 C)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选择13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检测患者血清Cys C、生化及血压指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测定颈动脉IMT,按照颈动脉IMT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IMT正常组和IMT增厚组,对两组血清Cys C、生化、年龄及血压指标进行比较,并分析上述指标与颈动脉IMT的关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IMT增厚组血清Cys C明显高于IMT正常组[(1.32±0.42)vs(1.11±0.28)mg/L](t=2.69,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颈动脉IMT与血清Cys C、年龄显著相关(r=0.398,P<0.01;r=0.512,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ys C并非颈动脉IMT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调整年龄进行偏相关分析显示Cys C与IMT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47,P>0.05)。结论血清Cys C与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IMT无确切关联,不能作为其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韩志奋  姜领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0):1363-1364,1367
目的: 研究高血压前期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抵抗素以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有连续记录血压增高者60例依据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组30例、高血压前期组30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3组人群血浆中NO、CGRP、ET、MCP-1和抵抗素的水平.结果: 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前期组患者血清NO、CG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ET、MCP-1和抵抗素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P<0.01).高血压组患者血清NO和CGRP均显著低于高血压前期组(P<0.01),而 ET、MCP-1和抵抗素水平均明显高于高血压前期组(P<0.01).结论: 血压升高可以明显损害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表现为NO、CGRP、ET、抵抗素及MCP-1的代谢失衡,高血压前期人群已出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3):60-63
目的 观察妊娠高血压患者血脂指标、凝血指标及红细胞压积的改变并分析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我科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185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妊娠高血压组75例、子痫前期组65例和重度子痫前期组45例;另择取同期在我科产检的90例健康妊娠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四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凝血指标、红细胞压积及妊娠结局。结果 妊娠高血压各组患者的CHOL、TG、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各组患者的PT、APTT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H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孕产妇早产、胎盘早剥及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及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的早产、胎盘早剥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血脂、凝血指标及红细胞压积的改变,并会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KDR基因遗传多态性与高血压患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100例非高血压体检者为对照组。采取两组对象外周血,建立KDR基因SNP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方法,检测KDR基因遗传的多态性。并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指标。结果两组对象KDR的SNP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具有群体代表性。观察组患者的SNP-604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SNP-1719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等位基因频率上,观察组患者的RR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SS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SNP-604基因型43例患者的平均FBG、TC、LDL-c、UA、NADPH指标水平明显高于SNP-1192基因型和SNP-1719基因型患者(P〈0.05)。结论 KDR基因遗传多态性与高血压患者生化指标密切相关,通过对患者KDR基因遗传多态性的分析有助于制定个体化高血压治疗方案,提高高血压的临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4.
莫晖  林进  陈丽娟 《吉林医学》2015,(3):448-449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9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将其分为三组:妊娠期高血压组36例,轻度子痫前期38例,重度子痫前期20例,同时选取无妊娠并发症健康妊娠者90例为对照组。结果:三组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对照组及妊娠期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与正常妊娠对照组及妊娠期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与正常妊娠对照组比较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正常对照组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脂代谢与正常妊娠期妇女存在明显差异,故加强监测血脂变化,早干预、早治疗,以保证母婴良好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动态血压监测在妇女围绝经期疑诊高血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诊治的52例围绝经期疑诊高血压的妇女,分为研究组(绝经期)与对照组(绝经过渡期),每组2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动态血压参数、血糖及血脂等生化指标的检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相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指标相比较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4.6%,对照组为15.4%,两组相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妇女绝经后高血压的患病率升高,动态血压监测对围绝经期疑诊高血压的妇女,能够进行高血压病的筛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次对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在大学生的临床观察进行探讨.方法:我市某大学在校门诊部确诊的大学生高血压患者68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血压正常的大学生6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饮食情况、运动情况、高血压病家族史、身高、血压、体质量指数、心率等各项指标资料进行收集和统计.结果:两组饮食情况、锻炼情况、家族高血压史等各项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体质量指数、舒张压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身高、心率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高血压疾病和其家族病史、体质量指数及生活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联系,院方需要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和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氯沙坦钾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7月本院新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氯沙坦钾治疗。基线期与治疗后观察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基线期,两组血清NO、ET-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基线期,两组FMD和N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D和NM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氢氯噻嗪相比,在此基础上联用氯沙坦钾可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高血压前期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变化,并分析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将331例35~75岁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及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JNC-7的血压分类标准,比较对照组、高血压前期组(Pre-HT)、糖耐量异常组(IGT)和高血压前期合并糖耐量异常组(Pre-HT+IGT)的生化指标变化、平均IMT、颈动脉内径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血压、血脂、尿酸等因素在高血压前期、糖耐量异常组均有一定程度的相关;Pre-HT+IGT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增加,颈动脉内径缩小(P<0.05);Pre-HT组与IGT组之间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前期合并糖耐量异常的患者出现颈动脉内中膜增厚、颈动脉狭窄的风险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中CD14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通路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存在CAS)28例、对照组(不存在CAS)72例。比较2组血清CD147、MMP-9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CAS发生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CD147、MMP-9对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CAS的诊断价值;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CD147、MMP-9与CAS程度(IMT、斑块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CD147、MMP-9水平更高(均P<0.05);血清CD147、MMP-9均为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CAS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血清CD147、MMP-9联合诊断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CAS的AUC值为0.907,明显高于单一指标检测;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CD147、MMP-9与IMT、斑块指数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CD...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在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3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就诊于我院的30例未合并脑梗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清CRP、Hcy水平与颈动脉IMT水平,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中不同颈动脉IMT患者血清CRP、Hcy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清CRP、Hcy水平与颈动脉IMT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TMT增高,CRP、Hcy水平呈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Hcy、CRP、颈动脉IMT明显升高,而CRP、Hcy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三者可能共同促进脑梗死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