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建亚  曹亚红 《中国病案》2014,15(10):50-51
目的 探讨预约挂号在门诊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1500例门诊患者作为对照组(门诊预约挂号实施前),选择2012年1月-12月1500例门诊患者作为观察组(门诊预约挂号实施后),比较两组医生问诊顺利性、候诊时间,并每组随机抽取200例患者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门诊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医生问诊顺利性为94.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40%(x2=29.21,P<0.01),观察组候诊时间为(11.35±2.72)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08±3.17)min(t=2.674,P<0.01).观察组患者的门诊服务满意度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50%(x2=8.49,P<0.05).结论 预约挂号可提高门诊诊疗效率和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医院医患双方对于门诊服务中各环节的满意程度和预约挂号的需求和偏好,为促进医院预约挂号服务提出建议。方法:利用自设问卷收集资料,现场调查1000名门诊就诊患者、200名出诊医生对于门诊服务各环节满意程度和对于预约挂号的需求和偏好。结果:患者对于候诊时间与等待时间有关的服务环节满意度较低,医生对门诊服务流程满意度也较低;医患双方对医院现行预约挂号服务总体比较满意,但仅有35%的受访患者使用过预约挂号服务,54%的患者使用现场预约方式;不同的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的患者对挂号方式的偏好并不完全一致,对时间成本比较敏感的职业和年龄群体更倾向于能自主选择就诊时段的分时段预约挂号方式;超过90%的医生认为有必要提供各种形式的专家门诊预约挂号;仅57%的医生认为有必要在普通门诊开展复诊预约挂号。结论:候诊时间长已成为影响门诊服务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应采取措施继续提高预约挂号比例,预约挂号模式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时段预约就诊模式在门诊诊疗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为方便病人就诊、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在门诊诊疗服务中开展分时段预约就诊模式,选取实施前(2013年以前)、实施2年后(2015年)门诊就诊病人各115例为研究对象,比较病人挂号方式、意愿就诊率、挂号时间、候诊时间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实施分时段预约就诊模式后,病人预约挂号率、意愿就诊率明显高于实施前,现场挂号或加号率、挂号缺失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1),平均挂号时间、平均候诊时间、预约挂号候诊时间、现场挂号候诊时间均明显短于实施前(P<0.01),病人对就诊时间安排、就诊流程、预约挂号方式等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分时段预约就诊模式可缩短挂号、候诊时间,提高门诊诊疗服务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并探讨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提高门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作用。方法我院门诊部自2017年1月开始正式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在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后的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随机选择400例门诊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其中200例是通过预约就诊的患者为观察组,另200例是现场挂号就诊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就诊等候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就诊等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候诊环境、预检分诊、就诊流程、服务态度等护理工作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部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可有效缩短门诊患者的候诊时间,有效提高患者对门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智慧医疗优化挂号服务系统对门诊患者门诊等候时间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11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挂号(人工挂号、等候就诊),同时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3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智慧医疗优化挂号服务系统进行挂号,记录患者平均挂号时间、候诊时间、投诉发生率,以调查问卷形式使患者对该模式满意度进行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挂号时间、门诊等候时间分别为(38.42±14.35)min和(41.62±18.27)min,患者对该服务系统总满意率为61.25%,投诉发生率为13.75%;观察组患者挂号时间、候诊时间为(21.62±8.75)min和(24.75±9.67)min,患者对该服务系统总满意率为81.25%,投诉发生率为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慧医疗优化挂号服务系统能显著降低患者平均门诊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门诊预约优化对门诊管理的影响;方法根据我院2012年6月到2015年6月之间,每月平均门诊挂号量,患者挂号所用的时间以及患者的就医情况的满意度,并将这些结果与(2009年5月到2012年5月)的门诊挂号量,患者挂号所用的时间以及患者的就医情况的满意度,进行比较,以分析门诊预约对门诊管理以及医院整体的影响。结果预约挂号的患者人数不断增加,门诊的总人数也随之增加,患者在挂号期间所用时间明显减少,就诊满意度逐渐提高,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门诊预约服务,门诊服务管理水平整体得到优化,医院就诊人数不断增加,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增强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研究预约服务在产前检查中的作用。方法我们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门诊产前检查孕妇286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预约服务实施与否将其分为对照组(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与观察组(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每组各有孕妇143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产前检查服务;观察组孕妇给予产前检查预约服务,将两组孕妇候诊时间、产前门诊投诉率及孕妇对诊疗服务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孕妇候诊时间相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产前门诊投诉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对诊疗服务满意度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预约服务应用于产前检查中,医院可根据孕妇预约情况实行弹性排班,以满足孕妇要求,其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孕妇对诊疗服务满意度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根据不同的门诊预约模式建立综合医院门诊预约满意度测评指标,了解门诊患者对实名制预约挂号的认知需求和评价,为医院门诊预约诊疗服务质量的评价与改善提供客观的测量工具。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门诊预约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12年6月来我院进行预约挂号的500例患者或家属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实名制预约挂号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看病难"的问题,缩短了看病时间,方便了就医,明显地提升了患者对预约诊疗服务的满意度。结论: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是改善门诊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患者对医院预约挂号的认知、践行情况及满意度,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抽取广州市某三甲医院门诊候诊患者208人,采取问卷进行调查,了解患者对预约挂号的认知及践行情况、实际及期待就诊取号等候时间、对预约挂号的满意度及不满意的原因、对预约挂号的建议等.结果 对预约挂号比较满意者占27.89%(58/208),一般满意者占51.44%(107/208),不满意者占20.67%(43/208).81.25%(169/208)的患者认为预约挂号具有便利性,38.46%(80/208)的患者仍不了解预约挂号的流程,患者主要通过媒体介绍(54.33%)、医院宣传(52.40%)了解预约挂号.日常就诊时,患者主要通过现场挂号(58.65%),其次为网络预约(34.62%)、电话预约(31.25%).调查对象的实际平均就诊取号等待时间为14.13 min,而期待时间仅为7.62 min.对预约挂号不满意的最常见原因为取号窗口少(55.77%)、患者不会上网或者上网不方便(45.19%)、电话预约等待时间过长(36.54%).90.38%的患者建议增添取号窗口或简化取号流程.结论 患者对预约挂号满意度、认可度均较高,但对于预约挂号了解程度低.应加强对预约挂号的宣传,完善和优化预约挂号及取号流程,从而提高预约率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时预约就诊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 分别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2013年5月-2014年5月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候诊区分时预约就诊实施前后患者各1 500例,对其实施前后满意度、挂号和候诊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施前后分别回收有效问卷1 250、1 276份,有效回收率为83.33%、85.07%。实施前后患者对诊疗环境、诊疗时间、医患沟通充分、病情熟悉程度、候诊时间的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满意率由实施前的89.12%(1 114/1 250)上升为实施后的97.26%(1 241/1 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8,P<0.01)。实施后患者挂号、候诊时间较实施前均缩短〔(7.3±1.6)min比(26.0±1.8)min、(8.7±2.1)min比(29.9±4.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时预约就诊模式对优化门诊就诊流程、缩短患者非医疗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发挥重要作用。分时就诊、有序就医的门诊建设思路得以初步体现。 社区卫生服务|分时预约就诊模式|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建立综合预约挂号服务平台,减少患者候诊时间,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方法综合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对现场预约、电话预约、网上预约、手机预约等预约渠道进行统一管理,搭建统一预约服务平台。结果综合预约挂号服务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挂号难的现象,进一步整合了医院门诊资源,提升了预约挂号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结论搭建综合预约挂号服务平台可优化门诊就医流程,进一步方便患者就医,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和社会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门诊预约对门诊管理及医院整体的影响。[方法]普查并研究本院实行门诊预约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月平均门诊挂号量,患者挂号的等待时间及患者对就诊满意度,并与未实行门诊预约前3年(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的门诊挂号量、挂号等待时间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以分析门诊预约对门诊管理及医院整体的影响。[结果]预约挂号的患者人数呈上升的趋势,门诊总人数随预约率的上升而增加,患者挂号等待时间较以往明显缩短,就诊满意度提高,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门诊预约服务,门诊服务管理得到优化,医院就诊人数增加,医院效益增长,患者对医院就诊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门诊多渠道预约挂号平台下患者满意度。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门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门诊多渠道预约挂号平台下患者满意度与传统门诊预约挂号平台下患者满意度的差别,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新试点门诊多渠道预约挂号平台下患者的就诊满意度为85.4%,高于传统门诊窗口预约挂号时的7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和就诊次数是影响患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论:新试点门诊多渠道预约挂号平台下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患者提供便捷的预约挂号和诊疗服务,提高患者门诊就诊满意度.方法:对2009年开展预约诊疗服务的情况进行汇总,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预约诊疗,并探讨其效果.结果:有利于患者进行就医咨询,提前安排就医计划,减少候诊时间,提高了患者就医的满意度.结论:预约诊疗服务有利于医院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降低医疗安全风险和提高患者就医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但应在努力实践的同时,不断细化预约服务的管理流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约挂号对病人候诊时间改变的影响。方法:将2012-2013年200627诊次根据就诊者是否预约分为预约组和非预约组,比较两组就诊人群的平均候诊时间,评价上海市某医联预约服务平台的实际效果。结果:预约组就诊者平均候诊时间显著低于非预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3年预约组就诊者的比例显著增高,与2012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约挂号是减少患者候诊时间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对老年"一站式"门诊就诊满意度与普通门诊满意度的差异,为更好地完善老年门诊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某院普通门诊244例患者和老年门诊231例患者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χ2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结果:老年门诊患者各方面满意度均高于普通门诊患者满意度。两组患者满意度在挂号排队时间、候诊等待时间、医师服务和就诊环境等方面的满意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交费排队时间、取药排队时间等方面的满意度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一站式"门诊的建立和开设使老年患者就诊满意度得到极大提高,今后应继续完善老年"一站式"门诊,为老年患者提供方便优质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3):121-123+169
目的研究经改进创新的诊间预约挂号模式对我院门诊管理的影响。方法总结开展改进创新的诊间预约前后(2017年6~9月与2018年6~9月)我院门诊总预约率及患者就诊满意度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诊间预约开展后门诊总预约率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②诊间预约开展后门诊患者就诊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③诊间预约开展后门诊患者候诊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改进创新的诊间预约挂号模式提升了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是医改后提高门诊服务质量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刘红海  王巍 《医学与社会》2024,(4):104-109+115
目的:探索普通门诊分时段预约诊疗号源分配优化方式,为医院动态调整号源提供依据。方法:调取武汉市某三甲医院2019年3月份皮肤科普通门诊数据,采用离散事件模拟和预约号源容量分配情景假设进行仿真。结果:患者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为15.08分钟,64%的线上预约患者未在预约时间段之前到达,患者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仿真结果与医院真实数据仅相差0.76分钟(P>0.05),情景模拟结果显示将患者候诊高峰上升趋势时间段号源均匀分配至其他时段,可减少普通门诊分时段预约患者39%的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结论:调整线上、线下挂号途径号源投放量,削减候诊高峰,是减少医院门诊患者候诊时间的关键。通过离散事件模拟及号源分配应用,有助于促进医院门诊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预约挂号对门诊满意度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对实名制预约挂号的需求和评价,分析预约挂号对门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预约挂号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500名门诊预约挂号的病人或家属进行自填武问卷调查.结果 实名制预约挂号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看病难的问题,缩短了看病时间,方便了就医,明显地提升了患者对门诊服务的满意度.结论 开展预约挂号是改善门诊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的一种有效手段.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实名制预约挂号系统,加强预约挂号知识宣传,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就医需求,提高门诊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对预约挂号服务平台的知晓和使用情况,为进一步改善门诊服务流程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6年11~12月来海南省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门诊大厅及各候诊区域等候就诊的患者进行一对一访问式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总数为400份,回收有效问卷4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结果 预约挂号服务平台整体知晓率为85.2%,使用率为61.3%;七种预约挂号方式中的知晓率和使用率较高的是微信预约和现场预约;预约挂号服务平台知晓和使用情况受患者的年龄、学历和居住地的影响(P<0.05);不使用预约挂号服务的原因依次为不知道医院已经开展预约服务(43.5%)、习惯现场挂号(31.5%)、不懂使用智能设备(7.0%)、担心网络支付不安全(12.5%)、不方便(5.5%)等.结论 多模式预约挂号方式为众多患者知晓,但使用率仍然不够满意,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和患者就医习惯,通过现场指导、宣传册、张贴告示牌、微信互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发挥优势预约模式,同时大力发展其他预约模式,从而发挥预约挂号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