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氯吡格雷对内皮细胞生长稳定性的作用。方法:氯吡格雷灌胃后取腹主动脉内膜,记录细胞生长速度并测定VEGF/VEGFR-1表达变化。结果:氯吡格雷可减缓内皮细胞生长速度,减少VEGF分泌与VEGFR-1表达。结论:氯吡格雷可促进血管内皮稳定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及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实验大鼠胃黏膜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48只,分别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生理盐水灌胃。给药前及给药后3、7、14、21和28 d处死大鼠,取胃观察。Guth法测定溃疡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胃黏膜TNF-α、VEGF表达。结果氯吡格雷灌胃后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与对照组及用药前相比存在差异(P<0.05)。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灌胃后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与对照组及用药前相比,损伤存在差异(P<0.01),与阿司匹林组及氯吡格雷组亦有差异(P<0.01)。TNF-α定量结果显示,各实验组用药后不同时间点与对照组或用药前比较,呈高水平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组TNF-α表达与损伤指数呈正相关(P<0.01)。VEGF定量结果显示,各实验组用药后不同时间点与对照组或用药前比较,VEGF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剂量氯吡格雷可导致大鼠胃黏膜损害,胃黏膜VEGF表达减少,TNF-α表达增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大鼠胃黏膜的损伤较单用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明确氯吡格雷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愈合的影响,并从微血管形成的角度探讨其延缓胃溃疡愈合的机制。方法 以乙酸性大鼠胃溃疡模型为基础,将22只大鼠分为模型组(n=6)、氯吡格雷组(n=8)和生理盐水组(n=8),观察氯吡格雷对胃溃疡愈合的影响,及对溃疡底部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胃黏膜内皮抑素(endostatin,ES)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165(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165,VEGF A165)表达的影响。结果 制模术后第10天,氯吡格雷组和生理盐水组溃疡面积分别为(11±3.07) mm2、(7±1.85) 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 0)。氯吡格雷组溃疡底部MVD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 (P=0.011 4)。氯吡格雷组胃黏膜VEGF A165含量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ES含量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溃疡底部MVD与胃黏膜VEGF A165含量正相关(r=0.688 8、P=0.003 2),与胃黏膜ES含量负相关(r=-0.767 1、P=0.000 5)。结论 氯吡格雷可显著延缓乙酸性大鼠胃溃疡愈合,推测可能是通过调节胃黏膜VEGF A165及ES的表达以抑制溃疡底部的微血管形成,从而使损伤黏膜修复受阻。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探氯吡格雷对小鼠小肠黏膜的损伤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20 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 BALB/c 雄性小鼠,随机分为2 组:空白对照组、氯吡格雷组,空白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氯吡格雷组灌服氯吡 格雷,2 周后处死小鼠,观察小鼠小肠黏膜大体变化及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简称免疫组化)法检测小 肠黏膜组织中Occludin 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氯吡格雷组小鼠小肠黏膜大体损伤、组织病理学损伤高于空 白对照组(P <0.05);免疫组化测得氯吡格雷组小鼠小肠黏膜Occludin 蛋白表达低于空白对照组(P <0.05)。 结论 氯吡格雷可造成小鼠小肠黏膜损伤;可能通过降低Occludin 蛋白表达造成小肠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体外研究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血小板黏附内皮细胞基质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从理论上寻找两种药物联合效果优于单药的原因。方法 于2013年在第三军医大学动物中心购买健康雌性SD大鼠4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阿司匹林组(8只)、氯吡格雷组(8只)、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联合组,8只)、对照组(8只)以及用于原代细胞分离培养10只。分离培养原代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利用50 μg/ml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建立受损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并采用100 mg/kg阿司匹林、10 mg/kg氯吡格雷、100 mg/kg阿司匹林联合10 mg/kg氯吡格雷以及200 μl蓖麻油制作内皮细胞基质板|血浆血小板分离制备前3 d,阿司匹林组喂养阿司匹林100 mg·kg-1·d-1,氯吡格雷组喂养氯吡格雷10 mg·kg-1·d-1,联合组喂养阿司匹林100 mg·kg-1·d-1,氯吡格雷10 mg·kg-1·d-1,对照组喂养蓖麻油200 μl/d。采用ELISA法检测黏附内皮细胞基质上的血小板数量|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血管内皮细胞蛋白血栓调节蛋白(TM)、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CD40表达的影响。结果 经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处理的血小板对内皮细胞黏附活性的影响:4组50、100、150、200 μl血小板黏附内皮细胞基质活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氯吡格雷组和联合组50、100、150、200 μl血小板黏附内皮细胞基质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和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组150 μl血小板黏附内皮细胞基质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黏附经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处理的内皮细胞基质活性的影响:4组50、100、150、200 μl血小板黏附内皮细胞基质活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组50、100、150、200 μl血小板黏附内皮细胞基质活性分别低于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和氯吡格雷组(P<0.05)。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显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能抑制由ox-LDL引起的TM表达的减少。ox-LDL能明显诱导血管内皮细胞LOX-1表达,阿司匹林能明显抑制由ox-LDL引起的LOX-1和IL-6的表达|而氯吡格雷则能明显抑制内皮细胞CD40的表达。结论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能从上调TM和抑制炎性因子两方面降低血小板对内皮细胞基质的黏附作用。但两者联合更能抑制由ox-LDL引起的炎性因子的表达,降低血小板对内皮细胞基质的黏附。  相似文献   

6.
氯吡格雷和他汀药物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京敏  葛均波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0):2870-2872
抗血小板治疗是目前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及是冠心病PCI术后的常规治疗。研究表明,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在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可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氯吡格雷本身不具有抗血小板活性,它需经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CYP)氧化才能成为有活性的抗血小板物质。在人类氯吡格雷主要通过CYP3A4和3A5活化。CYP3A4是多种药物,包括几种他汀药物代谢的关键酶(表1)。理论上,这些药物合用会产生CYP3A4的竞争性抑制而影响药物的代谢。经CYP3A4代谢的他汀类药物可影响CYP对氯吡格雷的活化作用,损害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人早期内皮祖细胞(EPCs)黏附、迁移及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外周血早期EPCs并进行鉴定;将含不同浓度(1×10-3~200×10-3mmol.L-1)氯吡格雷的培养液与EPCs共培养24 h,检测黏附、迁移及增殖功能;应用含浓度为20×10-3mmol.L-1氯吡格雷的培养液与EPCs共培养0.5~72.0 h,检测EPCs上述功能。结果培养EPCs第4天,早期EPCs呈典型长梭形;培养EPCs第7天数目增多,可摄取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以及FITC标记的荆豆凝集素。氯吡格雷可使细胞明显增多;不同浓度的氯吡格雷可改善其黏附(F=56.54,P=0.00)、迁移(F=60.23,P=0.00)和增殖(F=1.45,P=0.16)功能;氯吡格雷浓度为20×10-3mmol.L-1时,保护作用最强;当共培养不同时间后,其仍可改善EPCs黏附(F=127.03,P=0.00)、迁移(F=96.03,P=0.00)和增殖(F=10.46,P=0.00)功能;保护作用呈时间依赖性,但于24 h后达到平台期。结论氯吡格雷可改善人外周血早期EPCs的黏附、迁移及增殖功能,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秦东平 《当代医学》2011,17(20):86-87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氢氯吡格雷治疗对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40例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氢氯吡格雷加常规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结果经过常规治疗外加氢氯吡格雷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其心电图ST段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结论氢氯吡格雷可通过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供血及供氧量,恢复心肌氧的供需平衡而发挥其抗心绞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安全性和对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将4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治疗上加用小剂量氯吡格雷组(治疗组),分析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接受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联合治疗组)20例和阿司匹林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20例,观察用药前后心绞痛控制情况、心电图以及血小板活化状态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有明显好转(P<0.05),1个月内心肌梗死及心脏猝死等主要终点事件下降,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氯吡格雷可进一步抑制血小板活化功能,虽然心电图疗效两组差异未见显著性,但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二联"强化抗血小板治疗(ACS),比单用阿司匹林抗栓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且未见出血增加,表明该方案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氯吡格雷与他汀类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可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可降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因此,他汀类药物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在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的治疗用药中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测定ACS患者血清sCD40L水平的变化,探讨氯吡格雷治疗对ACS患者PCI前后血清sCD40L水平的影响,及施行PCI术本身对患者血清sCD40L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未服氯吡格雷前、服用氯吡格雷后PCI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5天的血清sCD40L水平。所有患者均接受规范的抗缺血治疗。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未服氯吡格雷前血清sCD40L水平为(17.47±2.69)ng/ml,显著高于服用氯吡格雷后PCI术前(13.83±2.69)ng/m(lP<0.05)。术后第1天(19.05±3.05)ng/ml显著高于服用氯吡格雷后PCI术前(13.83±2.69)ng/m(lP<0.05)。术后第5天(9.45±2.37)ng/ml显著低于术后第1天(19.05±3.05)ng/m(lP<0.05)。结论早期服用氯吡格雷可显著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服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早期对血清sCD40L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7例,均给予300 mg负荷量氯吡格雷后分为2组,分别序贯给予维持剂量氯吡格雷75 mg·d^-1(33例)、150 mg·d^-1(34例),分别于服用氯吡格雷前、服用负荷剂量氯吡格雷24 h、服用氯吡格雷第5天取患者肘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清sCD40L浓度。选取正常对照组28例,不予药物干预。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sCD40L水平明显低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水平(P〈0.05)。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服药前血清sCD40L浓度高于服用负荷量氯吡格雷24 h后血清sCD40L浓度,同时高于序贯常规剂量氯吡格雷第5天血清sCD40L浓度(P〈0.05);序贯75 mg·d^-1与序贯150mg·d^-1第5天对sCD40L的浓度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5*bv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高于非冠心病人群,氯吡格雷可显著降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血清CRP(C-反应蛋白),GMP-140(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的浓度及氯吡格雷对其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59例U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9例,氯吡格雷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首次顿服300mg,次日起75mg/d,连服2周)30例,另选正常时照组(无任何治疗)20例。测定59例UA患者治疗前后及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CRP,GMP,140浓度。结果:氯吡格雷组临床总有效率(93.3%)优于常规治疗组(72.4%)(P〈0.05)。UA患者血清CRP,GMP-140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氯吡格雷组和常规治疗组血清CRP,GMP-140浓度均显著下降(P〈0.01),且氯吡格雷组下降水平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氯吡格雷可降低uA患者血清CRP,GMP-140浓度,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兔髂腹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内皮功能及平滑肌细胞的影响。方法:37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n=7)、模型组(n=10)、氯吡格雷组(n=10)和阿托伐他汀组(n=10)。后3组通过高胆固醇喂养加髂动脉内膜剥脱建立动脉硬化模型。用生物化学技术检测血管成形术前后血清内皮素、一氧化氮浓度;用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髂动脉损伤术后8周血管病理形态学改变并测量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面积;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mRNA)的表达。结果:①与模型组相比,氯吡格雷组和阿托伐他汀组血清内皮素浓度均降低,一氧化氮浓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②氯吡格雷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动脉内膜厚度与内膜/中膜厚度比显著减少(P<0.05),内膜面积与内膜/中膜面积比明显减少(P<0.05);③PDGF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④透射电镜见模型组血管损伤段平滑肌细胞胞体肥大,核增大,胞浆内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增加,胞内吞噬大量脂滴,呈“合成型”改变。氯吡格雷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增生的平滑肌细胞胞体及核较小,胞浆内粗面内质网、线粒体较少,胞内吞噬的脂滴较少,接近“收缩型”改变。扫描电镜示模型组内皮细胞排列紊乱,细胞连接破坏,有大量血小板和蛋白颗粒粘附;氯吡格雷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内皮细胞排列趋于正常,细胞连接恢复,血小板粘附少。结论:氯吡格雷能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球囊损伤后PDGF表达,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血管内膜增生,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通过采用随机数字抽签法,选取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76例为本研究对象,其中将采用噻氯吡啶治疗的患者设为常规组,将采用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设为研究组,每组患者各38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均得到改善,但研究组患者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运用氯吡格雷可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提升治疗效果,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与单独用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于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筛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大株红景天组、氯吡格雷组、联合治疗组,3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经过4 w治疗,记录每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测量并记录各组治疗前后血小板功能相关血液指标水平。结果:3组病例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症状、心电图改善情况显效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3组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_2(TXB_2)、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治疗后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大株红景天组、氯吡格雷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症状及心电图,且联合用药在改善血小板功能方面优于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梗塞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阿司匹林治疗,给予研究组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梗塞治疗中联用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可取得较高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小银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3):409-410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炎症因子hsCRP、sCD40L的影响。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7例,A组(阿司匹林),B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30d检测hsCRP和sCD40L浓度。结果用药前A、B2组患者血清hsCRP、sCD40L浓度高。用药30d后,A、B2组患者血清hsCRP、sCD40L浓度均降低,且B组较A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氯吡格雷可显著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氨氯吡咪(Amiloride)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mRNA(VEGF mRNA)表达,观察VEGF mRNA与K562细胞凋亡是否有关。方法:将不同浓度Amiloride与K562细胞共同孵育,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同时采用RT-PCR技术观察Amiloride对K562细胞VEGF mRNA表达的影响,免疫组化方法观察Amiloride对K562细胞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应用MTT法观测Amiloride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Amiloride作用K562细胞24h后,K562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VEGF mRNA表达强度的相对系数及VEGF蛋白呈浓度依赖性下降,并且可以观察到随着VEGF mRNA表达强度的相对系数的降低,K562细胞凋亡率增加,二者之间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氨氯吡咪可能通过抑制VEGF mRNA表达促进K56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辛平  陈灿 《医学综述》2007,13(15):1171-1173
氯吡格雷可抑制二磷酸腺苷(ADP)与血小板上的受体结合,在几项大型临床试验均显示它可以有效降低动脉内血栓形成事件发生的危险。然而,大约30%患者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效果存在疗效差异性,呈无反应性或半反应性,即"氯吡格雷抵抗"。许多因素在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作用,如:氯吡格雷剂量不足,药物药物的反应,基因多态性等。本文就氯吡格雷的作用机制、氯吡格雷抵抗定义、氯吡格雷抵抗的机制及临床意义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