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芬太尼透皮贴联合布桂嗪注射液足三里穴注对控制癌痛的疗效.方法:选取4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4.2 mg芬太尼透皮贴外贴联合布桂嗪注射液足三里穴注,对照组予以4.2 mg芬太尼透皮贴外贴联合布桂嗪注射液肌肉注射,3d为1个周期.结果:在治疗周期疼痛缓解程度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便秘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透皮贴联合布桂嗪注射液足三里穴注能有效控制癌痛,而且有效减轻芬太尼止痛贴致便秘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见肿消巴布剂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见肿消巴布剂治疗癌性疼痛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以西医常规治疗(主要是三阶梯止痛),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见肿消巴布剂外敷。观察并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疼痛缓解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用药后第3、7、14、28日NRS评分与用药前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第7、14、28日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的比较:观察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且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见肿消巴布剂可以提高止痛药物的止痛效果,且远期效果更明显,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定痛方联合三阶梯止痛治疗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质量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三阶梯止痛治疗,治疗组予以定痛方治疗,每日1剂,西药治疗同对照组。两组均以4周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情况、生存质量及凝血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均呈现进行性的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RS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82.5%,治疗组为9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开始治疗之后,疼痛强度差均随着时间逐渐增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凝血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痛方联合三阶梯止痛治疗血瘀痰结型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疗效满意,且能改善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紊乱,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中重度肿瘤疼痛患者治疗中应用癌痛膏外贴改善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中重度肿瘤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96例,且利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与治疗组,各48例.其中传统组采用三阶梯药物止痛法控制,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癌痛膏外贴控制,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疼痛完全缓解率47.92%显著高于传统组27.08%,无效率8.33%显著低于传统组31.25%,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传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中重度肿瘤疼痛患者应用癌痛膏外贴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芬太尼透皮贴治疗中晚期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联合治疗组予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芬太尼透皮贴治疗,对照组仅予芬太尼透皮贴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疼痛缓解率和KP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芬太尼透皮贴能有效缓解晚期癌痛,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奥施康定联合岩舒注射液治疗中重度肺癌疼痛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设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98例伴有中重度疼痛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奥施康定联合岩舒注射液和奥施康定单药治疗.结果 两组均能较好地控制癌痛,治疗组与对照组疼痛缓解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95.8%和89.4%.治疗组的奥施康定用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逐渐减少.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施康定联合岩舒注射液能有效地控制肺癌患者的中重度疼痛,可以减少奥施康定的用量及其不良反应,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止痛散离子导入法合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羟考酮控释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联合止痛散离子导入,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镇痛疗效、平均镇痛持续时间、羟考酮控释片最终滴定剂量、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arnorfskys performance scale,KPS)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镇痛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提高平均镇痛持续时间及KPS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羟考酮控释片最终滴定剂量和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止痛散离子导入法合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片类药物对中重度癌痛的干预效果及常见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温县人民医院采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止痛治疗的56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采用硫酸吗啡控释片止痛治疗的45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疼痛程度改善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和吗啡等阿片类药物对中重度癌痛患者均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且不良反应较轻微,是目前临床治疗中重度癌痛较为有效的一类药物。  相似文献   

9.
背景 大量中重度癌痛患者在西药的镇痛药物治疗过程中常出现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中医耳穴压贴法的联合治疗效果值得探究。目的 观察耳穴压贴法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迎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舒缓疗护病房收治的癌症晚期并伴有中重度癌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组采用三阶梯止痛法联合耳穴压贴法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疼痛程度、镇痛药物〔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使用剂量和恶心呕吐、便秘的发生情况及抑郁状态。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状态。结果 两组NRS疼痛评分减轻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06,P=0.916)。滴定1周后,治疗组使用的奥施康定药物剂量为40(20,60)mg/24 h,低于对照组的40(40,60)mg/24 h(Z=2.067,P=0.039)。治疗组恶心、呕吐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Z=2.395,P=0.017)。治疗组便秘发生率为16.7%(5/30),低于对照组的43.3%(13/30)(χ2=5.079,P=0.024)。治疗1周后,治疗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穴压贴法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中重度癌痛可以有效减少镇痛药物使用剂量,缓解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并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家庭支持对晚期癌症患者癌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度晚期癌性疼痛患者共7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遵医嘱给予其口服止痛药物;观察组在使用止痛药物的基础上采取家庭支持疗法,治疗两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两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家庭支持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癌性疼痛,使家属参与到对患者的疼痛管理当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癌痛散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治疗中的疗效并分析其意义.方法 220例癌痛患者分为试验组115例和对照组105例;其中,轻度癌痛,试验组31例采用复方中药癌痛散外敷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布洛芬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病,试验组84例采用癌痛散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对照组75例单用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观察疼痛程度、止痛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和Karnofsky评分等;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异常症状等安全性指标.结果 轻度癌痛,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中重度癌痛,试验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全部病例不良反应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癌痛散可以改善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轻度癌痛可以替代布洛芬治疗,中重度癌痛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疗效更好,并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太冲、合谷穴配合世界卫生组织(WHO)三阶梯止痛法治疗胃癌癌性疼痛(简称胃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上治疗胃癌痛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中重度胃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足三里、太冲、合谷穴配合WHO三阶梯止痛法治疗,对照组仅釆用WHO三阶梯止痛法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釆用癌痛数字分级法(NRS)、生活质量量表[QOL-BREF(WHO)]、抑郁自评量表(SDS)来评价2组患者疗效,并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的止痛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太冲、合谷穴配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胃癌痛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三阶梯止痛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痛病房规范化护理对癌痛患者疼痛控制影响。方法:将收治中重度癌痛患者129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采用三阶梯镇痛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三阶梯镇痛治疗加上无痛规范化护理。比较两组疼痛治疗后第10天癌痛缓解率。结果:经治疗后第10天评定,对照组癌痛缓解率为71.42%,观察组癌痛缓解率为88.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无痛病房规范化护理,提高癌痛患者止痛治疗依从性,癌痛得到有效控制,对癌痛患者的无痛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癌痛规范化治疗中对癌痛患者疼痛强度和疼痛影响是否有明显的缓解。方法:将本科2013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存在癌性疼痛,并接受三级阶梯止痛药物镇痛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照规范的三级阶梯止痛原则进行护理,试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包括:评估癌痛→实施镇痛→健康教育→观察与记录→定期随访。观察两组癌痛患者干预前后疼痛强度、疼痛影响及止痛药的不良反应。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在疼痛强度与疼痛影响方面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试验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试验组癌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药物不良反应较低(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能明显降低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用中药止痛贴用于骨转移癌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我院确诊接收的90例出现骨转移癌痛的癌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给予吗啡止痛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外用中药止痛的45例患者为观察组。结果一个疗程后,观察组在WHO疼痛程度、患者镇痛满意度以及疗效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用中药止痛贴用于骨转移癌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癌痛规范化管理对提高行吗啡疼痛治疗患者疗效和治疗依从性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4月到我院就诊的86例晚期恶性肿瘤并发疼痛的患者,这些人都选择吗啡进行止痛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规范化管理。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的缓解度以及依从率。采用疼痛强度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的癌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疼痛的缓解度高达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患者的依从率高达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中患者的7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痛规范化管理对于癌痛患者的止痛效果明显,能够明显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康莱特联合奥施康定对于提高癌痛的止痛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晚期癌痛患者84例,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单一的奥施康定口服止痛,而观察组采用奥施康定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方案,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量表(Th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EORTC QLQ-C30)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并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估两组疼痛控制情况,同时对比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EORTC QLQ-C30量表评分对比中,两组治疗后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治疗后对照组评分为(42.82±11.83)分,观察组为(50.91±12.7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领域7个项目中,观察组疼痛、睡眠困难,恶心呕吐、食欲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控制情况中,对照组疼痛缓解率为80.95%,而观察组高达97.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恶心呕吐、头晕等,其中观察组加用康莱特后静脉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恶心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癌痛患者,可以采用康莱特联合奥施康定治疗的方案,不仅治疗后疼痛缓解率高,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明显改善,相关不良反应减轻,安全性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活络止痛贴结合TDP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活络止痛贴结合TDP)、对照组1(单纯活络止痛贴)和对照组2(单纯TDP照射),各30例,观察3组治疗结束后的疗效,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主观疼痛VAS数值积分.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后疾病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对照组1为90.0%,对照组2为70%,3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主观疼痛VAS积分的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络止痛贴结合TDP治疗组较单纯使用活络止痛贴和单纯使用TDP照射更加有效,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止痛健骨方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优势。方法:随机将70例骨转移癌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20 d,治疗组在第7-20天给予止痛健骨方汤剂口服。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数字疼痛分级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卡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日均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KPS均增加(P 0.05),治疗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治疗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日均剂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止痛健骨方能在对骨转移癌疼痛患者起到止痛作用的同时减少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使用剂量,并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多瑞吉(芬太尼透皮贴剂)对中重度晚期肝癌癌痛的早期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具有中重度癌痛的晚期肝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多瑞吉治疗组和安慰贴对照组,观察记录用药后第1天(3h,6h,9h,12h,24h)的疼痛强度、重要生命体征、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多瑞吉治疗组中除2例患者因用药后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不能耐受而停药外,至用药后24h中度疼痛组缓解有效率为81.8%,重度疼痛组为88.9%,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早期生活质量改善明显,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安慰贴对照组治疗前后疼痛感缓解不明显(P〉0.05)。多瑞吉治疗早期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头晕为主,发生率较低,多数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未见呼吸抑制、成瘾发生。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晚期肝癌疼痛,镇痛效果显著而稳定,使用安全方便。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早期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