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沈毅 《江苏医药》1999,25(6):456-456
为了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中的肝脏损害与临床的关系,我院在1992年~1997年间共收治243例HFRS患者中发现有肝脏损害者176例,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男136例,女4O例;年龄16~68岁,平均40℃11.3岁。诊断、分型标准按照1988年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经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证实为HFRS。176例患者均排除既往肝炎病史且反复检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指标均为阴性。二、检测方法:①HFRS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洁,HFRS病毒细胞抗原片由浙江省卫生防疫站出血热研究室提供,荧光标记的IgM、IgG抗体由卫生部上海生物…  相似文献   

3.
1995年 1月至 1 999年 5月间共收治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1 73例 ,并发肝脏损害 4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0例 ,女 1 2例 ;年龄 1 2~ 63岁 ,1 8~ 49岁 33例。轻型 3例 ,中型 7例 ,重型 2 2例 ,危重型 1 0例。 42例病人诊断与分型均按 1 987年全国HFRS会议制订方案 ,并经临床观察符合HFRS诊断 ,且病前无肝病史。1 2 临床表现 本组 42例均有发热 ,头痛 33例 ,眼眶痛 8例 ,腰痛 39例 ,醉酒貌 2 3例 ,球结膜水肿 37例 ,食欲不振 37例 ,恶心呕吐 2 0例 ,口干 1 2例 ,呃逆 3例 ,腹胀痛 2 5例 ,腹泻 5…  相似文献   

4.
我院于1999年~2005年,共收治肾综合征出血热(HFQS)328例,并发神经系统损害42例,现将有关资料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并发肝损害的发生率、肝损害的严重程度及其与HFRS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06~2010 年确诊HFRS病例72 例,动态观察肝功能及肾功能.结果 72例HFRS患者肝功能发生率为 91.67 %,以 轻、中度肝损害为主,占68.05%,肝损害发生率与HFRS病情轻重有关,轻型、中型HFRS肝损害发生率高.结论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肝损害发生率高,以转氨酶轻中度升高为特点,肝功能损害程度与HFRS病情正相关.监测HFRS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有利于及早发现肝脏损害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改善预后,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6.
陈庭富  梁艳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7):2681-2683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renal syndrome 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全身毛细血管损伤为病理基础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可导致机体多脏器损伤及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个体差异大,其早期病情复杂。既可以发热、出血、休克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共同表现,也可以某一器官或系统损害为突出表现。典型病例有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恢复期5期经过。非典型病例往往出现越期现象,重者还出现发热、休克、少尿2期或3期重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机会较多。现就我院1990年-2004年误诊病例讨论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并发胃肠功能衰竭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近2年所收治HFRS并发胃肠功能衰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6例HFRS患中64例出现胃肠功能衰竭,占41.1%,临床表现为腹胀45例,胃肠粘膜出血44例,肠鸣音消失、肠麻痹53例,胃肠功能衰竭于第3病日即可出现,少尿期发生率最高,其次为低血压休克期,且胃肠功能衰竭发生时间越早,预后越差。结论 HFRS并发胃肠功能衰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临床应采取以防治消化道出血、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纠正电解质紊乱及输血或成分输血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982年WHO定其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其发病与病毒(主要为汉坦病毒)作用和机体免疫反应有关。临床以头痛、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并伴有全身多脏器损害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现将82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心电图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朱艳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2):3452-3453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并发腔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及肺水肿等临床上较多见,但近年来HFRS并发肝脏损害的情况已逐渐受到临床的重视,原因是肝功能衰竭同样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就我院收治的HFRS并发肝脏损害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Hantaanvirus,HV)引起的以发热、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的一类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典型患者呈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5期经过,重症患者可前二或三期重叠。全国HFRS疫情总体呈现持续平稳下降趋势,近年来随着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的不断改进,病死率下降至3%-5%。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以肾脏损害为主的全身多脏器损害的急性传染病。其心电图(ECG)常表现为ST-T改变、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少见有引起QRS低电压报告。本文总结了我院近6年收治的HFRS并发QRS低电压17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心肌损害近年来逐渐受到临床医师重视,通过对我院近几年来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心肌损害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总结出心肌损害常见表现形式为窦性心动过缓及ST-T改变。有效的治疗原发疾病及纠正离子紊乱(尤其是血钾)并辅以维生素C及黄芪营养心肌调节免疫是本病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自1981年出现首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后,每年均有病例报告。为深入研究河北省HFRS的流行规律,掌握该病的流行动态、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现将河北省2010年HFRS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汤正明 《贵州医药》2004,28(7):664-664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旧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经鼠类传播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一些病例以某一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常造成误诊误治,而该病的早期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和就近治疗(即“三早一就”)是治疗成功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我们收集1990~2003年我科收治23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分析其早期误诊的原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目前在我国仍是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典型病例以发热、出血、肾损害三大主征及五期经过为临床诊断依据。近年来,随着传染源及疫区不断变化,疫苗的接种,HFRS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不典型病例还逐渐增多,尤其是一些病例无明显肾功能损害,给临床诊断带来很多困难,致使较多患者误诊、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加重了病情。为此,我们对我院近八年来收治的234例HFRS患者中非典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中80例临床资料进行探讨,以分析此类患者指导早期诊断。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近八年来,我院共收治HFRS患者234例,其中80例(34.1%)病…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发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血糖升高已有多年,并有患因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而死亡。因此,应重视HFRS患糖代谢紊乱并发症,使患得到及时和适当的治疗。我们对1995年10月至2004年7月丹东市第一医院和丹东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87例HFRS患糖代谢异常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并发胃肠功能衰竭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近2年所收治HFRS并发胃肠功能衰竭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6例HFRS患者中64例出现胃肠功能衰竭 ,占41.1% ,临床表现为腹胀45例 ,胃肠粘膜出血44例 ,肠鸣音消失、肠麻痹53例 ,胃肠功能衰竭于第3病日即可出现 ,少尿期发生率最高 ,其次为低血压休克期 ,且胃肠功能衰竭发生时间越早 ,预后越差。结论HFRS并发胃肠功能衰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临床应采取以防治消化道出血、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纠正电解质紊乱及输血或成分输血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诱因、衰竭器官数及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资料。结果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诱因为出血,发生率为37.7%,病死率为25%。结论坚持"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的治疗原则,及时防治休克,DIC,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肾功能衰竭,避免和减少MODS的发生为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腺素Tα1治疗伴有肝损害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8月~2010年12月住院确诊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共86例,将上述病例按入院先后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入院后的基础治疗和综合治疗相同,但治疗组同时加服胸腺素Tα11.6mg,隔日1次,皮下注射,连用14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肝功能正常时间治疗组平均为(12.50±2.25)d,对照组平均为(18.20±3.28)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消失t=13.59,P〈0.01;体温正常t=9.48,P〈0.01;尿蛋白消失t=6.75,P〈0.05;血小板复常t=2.86,P〈0.05;BUN复常t=6.86,P〈0.01;住院天数t=6.31,P〈0.01。未发现胸腺素Tα1存在任何副作用。结论:胸腺素Tα1治疗伴有肝损害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效果显著,可以提高和调节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肾综合征出血热不同分期患者肾功能损害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免疫性传染病,肾功能异常是HFRS最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与HFRS的预后直接相关.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等为特征,是一种多脏器损害的疾病,死亡原因多为肾功能衰竭.该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早期诊断并监测肾功能状况,对HFRS的治疗和预后、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2007年60例HFRS住院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探讨HFRS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