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彦霞  时丽萍 《光明中医》2009,24(5):967-968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方法:对52例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的健康宣教,术后早期活动,康复训练,穿弹力袜等预防措施.结果:52例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仅4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7.7%.结论:该预防方法能有效降低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活血利水法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3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活血利水法对深静脉血栓进行预防;选取同期33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方法。对两组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d对两组行超声检查,两组患者患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d、14d行超声检查,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利水法能够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邱凤敏  王戌萍 《光明中医》2023,(7):1377-1379
目的 探究中医穴位按摩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78例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运用信封抽签法分为2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39例穴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穴位按摩护理,比较2组下肢肿胀程度、股静脉血流速、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结果 穴位组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下肢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护理3 d和7 d后股静脉血流速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穴位按摩护理可加快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股静脉血流速,避免红细胞聚集,对改善下肢肿胀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30例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用常规、介入、手术、药物等治疗,分析其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患肢肿胀消除,未见肺、脑栓塞或下肢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骨科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主要包括血管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临床可应用物理及药物预防措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积极控制和消除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柃形成(DVT)的预防及相应护婵措施。方法对我院诊治的115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积极预防和适宜的护理措施。结果发生深静脉血栓3例,发生率为2.61%,经系统治疗后,无一例转手术治疗或病情恶化,疗效满意。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苦,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适宜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防治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33例下肢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干预组(70例),对照组予以骨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饮食、健康宣教和功能训练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及临床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老年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1例,发生率5.26%,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加强术后的观察和护理,可有效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下肢骨骨折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旷床资料。通过认真评估患者,做好健康宣教;早期进行下肢主动和被动活动、预防性抗凝治疗,给予气压治疗等预防护理措施。结论: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减少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60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80例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8.8%,干预组80例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7.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于减少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于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两组人数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90.00%、5.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和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72.50%、30.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护理时,需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对其实施干预护理,以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后出现下肢其深静脉血栓的原因与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我科收治的32例下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手术后出现下肢其深静脉血栓的病因与手术方法以及麻醉方法和预防做研究探讨。结果:在本组中的32例患者,5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其余27例患者经早期的诊断与早期的治疗后,均没有发生肺栓塞与脑栓塞以及下肢的坏死等情况。结论:在临床上,对下肢发生骨折的患者,以及术后需要进行长期卧床的部分患者,以及合并有高血压或肥胖,包括高龄或者具有代谢病以及心血管病等,均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丽萍 《光明中医》2006,21(8):72-73
目的:探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及预防措施,并与以前的病例进行对比.结果: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后,治疗336例病人,无一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预防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艾灸涌泉穴预防开胸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心胸外科开胸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除采用常规预防措施外,术后第1天开始每日1次以艾条温和灸双足涌泉穴;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预防措施。术后1~10 d行血管无创多普勒超声检查或患侧静脉造影,以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艾灸涌泉穴能安全、有效地预防开胸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穆俊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4):155-15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降低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减少因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所造成的危害。方法,对210例孕妇合理选择剖宫产术,围手术期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无一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发生。结论:对剖宫产者,合理预防,精心的护理,可有效地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袁菊  英兰  朱亚萍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2):130-131
老龄、创伤、骨折制动、手术均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加之老龄患者年老体弱,创伤骨折后不愿主动活动、骨折后组织修复能力差致长期卧床;且老龄患者多合并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甚至肿瘤等疾病,多因素叠加使其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现代医学认为DVT与肺动脉血栓栓塞(PTE)应视为同一疾病过程的两种表现。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导致PTE已屡见不鲜,重者猝死引发医疗纠纷也不少见[1]。因此做好老龄患者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科200年1月~2010年12月78例老龄患者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护理体会总结如下。l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调查我院骨科病房中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发生率,讨论各种预防措施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应。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调查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并进行过骨科手术的299例患者,使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预防措施对DVT发生的影响。结果:年龄、糖尿病、活动性出血、卧床持续时间等多种因素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无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采用预防措施有可能降低DVT的发生率。结论:骨科术后对患者采取预防措施可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资料源自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9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3.33%相较于对照组20.00%低,护理满意度评分(94.5±2.1)分相较于对照组(81.8±2.5)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后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明显,也可以获得极佳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及分析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理、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方法:将24例妇产科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治疗及临床观察与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大部分患者痊愈出院。结论:术后积极预防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减少肺栓塞的发生率,减轻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在该院行普外科手术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不给予预防措施,对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防治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中,30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0.00%;确诊患者治愈4例,好转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69.23%。观察组患者中,13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7.33%;确诊患者治愈12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疗效和治疗总有效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普外科术后患者以积极的预防和控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可有效地降低发生率水平,确诊后应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瘀法预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老年髋部骨折78例,其中髋关节(包括股骨头)置换4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复位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21例,股骨近端活动加压鹅头钢板内固定12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3例。术前3天及术后第1天给予益气活血中药口服,每天一剂,手术后7天和术后14天做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是否血栓形成。结果:8例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中药益气活血化瘀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