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梅双  吴晓蔓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2):2978-2979,2981
目的研究羧基磁殊吸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性能,为磁珠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打下基础。方法检测羧基磁珠吸附HBsAg前后的蛋白量,判断磁珠用量、HBsAg浓度、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对磁珠吸附HBsAg的影响。使用10mmol/LNaOH洗脱HBsAg,测定洗脱后HBsAg的洗脱率和生物活性保留率。结果羧基磁珠吸附HBsAg的性能与磁珠用量、HBsAg浓度、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有密切关系。磁珠吸附浓度为524.24ug/mL的血源性HBsAg纯品后,10mmol/I。NaOH溶液洗脱HBsAg的洗脱率是71.02%,活性保留率为88.15%。结论带有羧基的磁珠可以吸附HBsAg,有望用于HBsAg的分离回收,为磁珠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张惠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21):1342-1342
目的了解检验科工作环境被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污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sAg。结果HBsAg污染率为19.67%,其中工作台面污染HBsAg阳性率最高,占28.57%,工作用具次之,占18.18%。结论HBsAg对含氯的消毒剂敏感。  相似文献   

3.
两种方法检测血清低水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为乙肝病毒感染的最主要病原标志和直接证据之一,对以低水平存在的血清HBsAg进行有效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和流行病学意义。不同人群血清HBsAg浓度可相差成千上万倍,低水平血清HBsAg人群不容忽视,提高HBsAg检测灵敏度,对经手术、输血等途径传播有重要意义。我们对低浓度HBsAg人群血清进行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二种检测方法的比较。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玉慧  刘新凤 《疾病监测》1996,11(4):125-127
我们于1992-1994年对甘肃省部分地区、城乡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状况,进行了血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HBV感染率为52.30%,HBsAg用性率为7.50% 抗-HBC阳性率为44.80%,抗-HBs阳性率为36.65%。HBV感染各地分布不均,城乡差异显著,并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双亲携带HBsAg状况与子女HBsAg用性率密切相关。HBsAg阳性者分布呈明显家庭集聚性,186例HBsAg阳性者中HBsAg阳性69人。HBsAg和抗-HBs,同时用性有12例。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确认试验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 建立适用于国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测定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样本的确认试验方法。方法 以特异性抗-HBs中和样本中的HBsAg并设立加对照液的对照孔,然后按常规方法检测样本中HBsAg含量(吸光度表示),按公式求得加抗-HBs孔的抑制率,如抑制率≥50%即表示该样本被确认为HBsAg阳性。结果 确定以混合抗-HBs阳性人血清为特异性中和抗体,选定确认试验常规操作步骤。对109份HBsAg阳性样本用确认试剂进行测定,结果均被确认。对4份乙型肝炎5项血清标志阴性的样本进行确认试验,结果均为HBsAg阴性。对17份HBsAg阳性血清用本法与Murex HBsAg确认试剂作比对试验,二者结果一致,17份HBsAg阳性者均被确认。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HBsAg确认试验方法和试剂适用于对HBsAg阳性样本进行确认,填补国内确认试剂缺如的空白。经进一步临床试验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HBsAg初筛阳性标本复检结果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BsAg快速检测试剂在流动无偿献血现场进行HBsAg初筛中的应用,大大地减少了因流动无偿献血先采后检HBsAg,因HBsAg阳性而导致的血液浪费。为了检测HBsAg快速检测试剂在流动无偿献血现场初筛中阳性结果的准确率,同时也给HBsAg初筛阳性一个可靠的结果.减少损失与浪费。笔对357份现场初筛HBsAg阳性标本,用ELIsA法进行复检.现将复检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采取ELISA法对31200例乙肝五项进行检测,并从结果中选出132例比较少见模式及110例HBsAg弱阳性,采取电化学发光定量对242例标本进行检测。结果110例采取电化学发光进行HBsAg弱阳性的检测结果中,90例一致,符合率为81.7%的;132例采取电化学发光进行少见模式的检测结果中,符合率为10.05%,均为HBsAb阳性与HBsAg阳性。对于HBsAg弱阳性的乙肝五项采取ELISA检测法,需慎重的虑其检测的结果;电化学发光法灵敏度优于ELISA法;HBcAb、HBsAg、HBsAg、HBcAb、HBeAb阳性是HBsAg弱阳性结果中比较主要的指标;HBsAb与HBsAg均为阳性是比较少见的模式,其发生概率较小。  相似文献   

8.
我国一般人群中HBsAg阳性率为10%,无偿献血者HBsAg检出率、采血后因HBsAg阳性所致血液报废率也较高,因此无偿献血者HBsAg筛检试剂的质量对确保输血的安全性、降低血液的报废率至关重要。为评价乳胶层析法试剂条筛检HBsAg的价值,2003年6月笔者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以下简称临检中心)HBsAg血清盘为金标准,用筛检试验评价专用四格表对一乳胶层析法试剂条进行了评价,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测定低水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卉  韦柳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20):F0003-F0004
目的了解低水平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分布状态及其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特征。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对750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血清进行乙肝两对半定量测定,分析浓度在5ng/mL以下的HBsAg的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结果7500例受检者中HBsAg阳性共698例,其中HBsAg在5ng/mL以下者共136例。在136例HBsAg低水平患者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中,以HBsAg、抗-HBe、抗-HBc阳性为主,占77.94%。结论在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中,有相当比例的患者HBsAg的含量呈低水平状态,提高HBsAg检测的灵敏度有很重要的意义。结合其相关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对确定上述人群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HBsAg结果。方法 采用ECLIA一步法和ELISA一步法、二步法测定定值血清中的HBsAg;用ELISA一步法和二步法检测经ECLIA筛选的190例HBsAg模式如下的临床标木:①HBsAg光放射强度(COI)在1~20,20例;②HBsAg COI在21~4000,160例;③HBsAg COI大于4000,6例;④HBsAg阴性(其COI值小于1),HBeAg和HBcAb阳性4例。结果 ELISA一步法灵敏度为1ng/ml,二步法灵敏度为0.2g/ml,ECLIA灵敏度为0.05ng/ml。存190例临床标本中,ELISA一步法阳性检出率为84.2%,二步法阳性检出率为92.6%,ECLIA阳性检出率为97.4%。结论 ELISA一步法受钩状效应(hook effect)影响明显,敏感度低,HBsAg漏检明显:ELISA二步法能较好地避免钩状效应,敏感度较高,HBsAg漏检率较低,但费时:而ECLIA灵敏度高,受HOOK效应影响较小,HBsAg漏检率低,且自动化程度高,检测时间短。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虹口区中学毕业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上海市虹口区初、高中毕业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为了解上海市中学生乙型肝炎流行情况提供依据。方法取35627名初中毕业生和36447名高中毕业生的体检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HBsAg。结果72074名体检者血清标本中,HBsAg阳性率为1.15%,其中初中毕业生HBsAg阳性率为0.89%,高中毕业生的阳性率为1.41%,初中毕业生HBsAg阳性率低于高中毕业生,两者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初、高中毕业生2004至2008年HBsAg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初中毕业生HBsAg阳性率计划免疫组低于未计划免疫组(P〈0.005)。结论应坚持严格的乙型肝炎疫苗计划免疫,降低HBsAg阳性率。  相似文献   

12.
牡丹江市连续四年对9561名新生进行乙肝病毒(HBV)携带情况调查。HBV携带率为8.08%,其中,HBsAg阳性占3.20%;HBsAg和HBeAg双阳性占3.01%;HBsAg阳性伴有肝功异常占0.3%;HBsAg和HBsAg阳性伴有肝功异常占0.15%。773名HBV携带者中,HBsAg阳性者占47.22%;HBsAg和HBeAg双阳性者占47.09%,分别是健康携带者,有传染性的携带者。HBsAg和HBeAg双阳性伴有肝功异常占0.8%,则是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针对不同HBV携带人群,采取不同的预防保健措施,控制和减少乙肝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3.
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最主要病原标记和直接证据之一。目前临床常规检测HBsAg主要采用ELISA法,但是由于酶活力的变化及操作误差,利用传统的结果判断标准(cut off值法),对于低滴度和极高滴度的HBsAg标本极易漏检,给临床诊断,特别是输血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笔者根据HBsAg含量与吸光度的相关关系曲线建立一种HBsAg检测结果判定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的室内质控品种少,稳定性不好,特别是生物制品的价格昂贵,限制了中小实验室室内质控的开展。用低滴度混合血清样本自制室内质控品开展室内质控,对实验室乙肝准确定量检测方便有效 。考虑到HBsAg和HBsAb结合而形成复合物会使混合血清中HBsAg定量不稳定,作者选取HBsAb=0mIU/ML的血清样本作单一模式混合,并与雅培公司提供的HBsAg室内质控品比较,自制一套适合实验室HBsAg定量检测的室内质控品,应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低水平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低水平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人群分布及其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特征。方法 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测定6089例非肝炎病区住院患者血清HBsAg及其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及其e抗体(HBeAg、抗-HBe)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根据定值参比血清和样本的HBsAg荧光速率值/阴性对照荧光速率值之比值(S/N值),并结合中和试验结果,确定浓度在5μg/L以下的HBsAg阳性例数,并分析相关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模式。结果 共检出HBsAg阳性616例,HBsAg浓度在5μg/L以下的有189例,占总数的2.34%,占HBsAg阳性人群的23.16%。其中,HBsAg浓度在1μg/L以下的有84例(44.40%);1~2μg/L的有32例(17.5%);2~5μg/L的有72例(38.10%)。对上述低水平HBsAg人群的5项HBV血清标志物检测获得8种模式,以“HBsAg、抗-HBc、抗HBe阳性”,“HBeAg和抗-HBs阴性”模式为主(74.60%);累计HBsAg和抗-HBc同时阳性者占94.17%;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只出现在HBsAg 1μg/L以下人群中(6.45%)。结论 低水平血清HBsAg人群不容忽视,提高HBsAg检测灵敏度有重要意义;同时检测相关HBV血清标志物,对于确定上述人群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金标试纸法与ELISA法检测无偿献血者HBsAg结果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正常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一般为10%~15%,在流动无偿献血现场采血时如何快速筛查出HBsAg阳性者,对节省血液资源十分重要,我站实施无偿献血流动采集1年多来的经验是应用金标试纸现场检测,筛除HBsAg阳性者,并与ELISA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金标试纸法现场快速筛查HBsAg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特殊模式的类型及其特点。方法:应用ELISA法对3318例乙型肝炎血清标本进行乙肝5项血清标志物检测,并对其中60例血清标本进行HBV-DNA(PCR法)检测。结果:从3318例乙型肝炎血清中共检出特殊模式158例.阳性率为4.8%。特殊模式可分HBsAg阳性和HBsAg阴性两大类型.HBsAg阳性类型98例,占HBVM特殊模式62%.共7个模式;HBsAg阴性类型60例.占HBVM特殊模式38%.共3个特殊模式。60例HBsAg阴性特殊模式中,HBV-DNA均为阳性。结论: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特殊模式可分HBsAg阳性和HBsAg阴性两大类型,共10个特殊模式。HBsAg阳性的特殊模式主要表现为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或HBeAg与HBeAb同时为阳性;HBsAg阴性的特殊模式主要表现为HBsAg阴性与HBeAg阳性。了解HBVM特殊模式的类型及其特点对乙肝的诊断、治疗及流行病学调查,乙肝疫苗的研究及效果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宜春市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HBsAg的感染情况,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用RPHA法对7015名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测定HBsAg,其阳性者用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结果:HBsAg阳性808人,阳性率为11.52%,阳性率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显著,乙肝阳性高危人群为30岁以下年龄组。感染模式中,HBsAg、HBeAg、抗-HBc阳性模式占30.57%。结论:提示HBsAg阳性者中HBsAg、HBeAg、抗-HBe阳性感染模式较高,传染性强,重点加强30岁以下男性青年的HBV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中假阴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国内临床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多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一步法,该方法检测HBsAg时,当标本中的HBsAg浓度过高,可造成假阴性。针对此现象,笔者从常规844例乙肝五项指标检测血清中,收集其中10例HBeAg、HBcAb两项阳性,而HBsAg阴性的血清标本,对其稀释后分别进行ELISA一步法和两步法检测,解决因HBsAg浓度过高而产生的假阴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标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过程中,偶然发现已知的阴性HBsAg标本,当其前面连续有2个HBsAg阳性标本时,可使阴性HBsAg标本出现假阳性。排除操作中的干扰因素后,笔者怀疑是电解质检测过程中仪器吸样时造成的标本之间交叉污染所致。为了进一步明确原因,笔者进行了验证实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