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例1患男,45岁。1996年5月因心悸、胸闷3天就诊。以往有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心电图示:心率65次/分,P—R间期0.1秒,QRS时间0.13秒,PRS波起始部见。波,ⅡⅣavF导联呈QS型,V1-V5导联呈R型。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电轴左偏14,A型预激综合征。例2例1之长女,19岁。因心悸一天就诊,以往有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R间期0.08秒,QRS时间0.12秒,起始部可见波,ⅡⅣavF导联呈R型。V1-V5呈R型。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A型预激综合征。例3例1之次女,12岁。1997年6月来我院健康查体,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33岁 ,因近期心慌发作频繁入院。既往有阵发性心慌 ,一过性晕厥史。体检 :T、P、R、BP正常 ,一般情况可 ,心肺无异常。常规心电图示 :P波在 、 、av F倒置 ,P- R间期 0 .0 8s,QRS波时间 0 .13s, 导联 r S型 , 、av F导联 QS型 ,V1 导联 q Rs型 ,V1 ~V6 主波向上。心电图诊断 :陈旧性下壁心梗 ,预激综合征 ,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明显差异。临床诊断 :预激综合征 (A型 )。2 讨论A型预激综合征心电图表现 :P- R间期缩短 ,QRS波增宽 ,在 QRS波起始部可见预激波 ,即“△”波。此外 ,由于 A型预激综合征主…  相似文献   

3.
分析经导管射频消融成功的 2 47例预激 (WPW )综合征 ,其中 2 3例心电图示房颤 (Af) ,显性房室旁道(AP)合并Af多于隐匿性AP(P <0 .0 0 5 ) ;WPW综合征合并Af时宽QRS波的最短R -R间期为 2 36± 31ms ,平均心室率为 178± 32次 /min ;Af发作时窄QRS波最短R -R间期为 32 4± 6 8ms ,平均心室率为 132± 2 7次 /min。前者比后者最短R -R间期短而心室率快 (P <0 .0 5 ) ,因而更易诱发急性左心衰竭或室颤等。左侧显性AP发生率明显多于右侧 (P <0 .0 1) ,且左侧显性AP合并Af多见。支持左侧显性AP心室激动发生得更早导致心房内压升高及电不稳定是WPW综合征发生Af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心电图疑似心肌梗死的预激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波  张琴 《广西医学》2005,27(5):695-696
目的分析心电图(ECG)疑似心肌梗死的预激综合征,提高对ECG疑似心肌梗死的预激综合征的认识和诊断水平,以免误诊。方法对25例ECG疑似心肌梗死的预激综合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行ECG分型。结果25例预激综合征患者ECG呈A型5例,B型20例,且均为窦性心律并呈心肌梗死的Q波(Q波时限>0.04S,振幅>14R波)及典型预激综合征特征:PR间期<0.12s;QRS时间>0.10s,QRS波群起始部有粗钝的心室预激波(δ波),PJ间期正常(≤0.26s)及相应的继发性STT改变。本组病例均为假性心肌梗死,即其ECG中的异常Q波实为非梗死性Q波。结论预激综合征的ECG可貌似心肌梗死图形。提示对ECG疑似心肌梗死的预激综合征患者,不能仅凭ECG中的异常Q波等改变而片面地做出心肌梗死的诊断,应紧密结合临床资料仔细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1 资料介绍 患者、男、71岁,因胸闷、心悸,气喘1个月来院就诊,心电图检查示:各导联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大小、频率不等的小f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心室率150次/min,QRS波群有3种形态:(1)qRs型,QRS时间0.16s,系心房波通过房室结下传心室。(2)M型,QRS时间0.13s,QRS起始部粗钝可见8波,系心房波通过旁道下传心室。(3)单向R型,ORS时间0.16s,系心室提前激动。心电图诊断:快速型心房纤颤,间歇性预激综合征,室性早搏。  相似文献   

6.
传统观点认为预激综合征包括三个类型 :1经典的预激综合征 ( W- P- W综合征 ) ;2短 PR正常QRS综合征 ( L- G- L综合征 ) ;3变异型预激综合征 ( Mahaim型预激综合征 )。应强调的是预激综合征如同其它综合征一样 ,是一个临床实体 ( clinicalentity) ,仅有心电图表现而不伴发阵发性心动过速不应该称为预激综合征 ,而应将心电图现象加以描述和报道 ,如短 PR间期、正常 QRS,心室预激现象等。近年来 ,由于心电生理学研究的进展和射频消融术用于阻断旁路折返引起的心动过速 ,对预激综合征的解剖生理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都取得很大的进步。1…  相似文献   

7.
袁琳 《广东医学》2003,24(7):710-710
患者 ,男 ,77岁。下肢乏力、复视、头晕 1月余来诊。体查 :心律不齐 ,左中下肺可闻湿音 ,左鼻唇沟略浅 ,口角轻右歪。临床诊断 :①脑梗死 ,②冠心病。心电图特征 :P -P间隔互差 >0 1 2 ,心率平均 70次 /min。PⅡ ,Ⅲ 直立、低平 ,电压 <0 0 2mV。PaVR 浅倒 ,P -R间期 0 1 6s。可见提早出现、呈右束支阻滞图形的QRS波 ,联律间期互差 >0 1 1s,且长R′ -R′为短R′ -R′的整数倍 ,心室率约为 4 3次 /min。在部分右束支阻滞图形的QRS波之后 0 2 0s内见一倒置P波 (如P1′) ,在此倒置P波 0 84~ 0 86s后 ,可见P2′-QRS -T波群…  相似文献   

8.
罕见C型预激综合征酷似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红柳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5):1966-1967
目的:分析罕见C型预激综合征酷似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提高对心电图疑似心肌梗死的预激综合征的认识和诊断水平,以免误诊。方法:用我院常规12导同步心电图记录分析C型预激综合征酷似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结果:C型预激综合征心电图中,Ⅱ、Ⅲ、AVF、V5、V6导联出现异常Q波,无ST-T动态改变,且P-R间期<0.12s,QRS时限>0.12s。QRS起始部有向下粗钝的心室预激波及相应的继发ST-T改变,V1、V2、V3、V4可见向上的预激波,易误诊下侧壁心肌梗死。结论:对心电图预激综合征疑似心肌梗死的患者,不能仅凭心电图中的异常Q波改变而片面地做出心肌梗死的诊断,应结合临床资料仔细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艳平  马华秀 《四川医学》2003,24(9):982-982
预激综合征是一种以异常房室传导途径 (房室旁路 )为病理基础 ,以异常心电生理表现和 /或易并发多种快速心率失常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本例预激综合征心电图表现较少见 ,现报告如下 :患者 ,男 ,4 5岁。因心悸、胸闷 2天 ,于 2 0 0 2年 12月 2 6日来院就诊 ,查体 ,心界不大 ,听诊心律不齐 ,无杂音 ,肺、腹无阳性体征 ,胸片、心脏彩色B超无异常 ,心电图表现每一个正常P QRS T ,继以一个P QRS T其P波为窦性 ,P R <0 12秒 ,可见“ ”波 ,QRS时间为 0 12秒 ,正常QRS时间为 0 0 9秒 ,P P等、R R心率为 115次。此病例为间歇性E型预激…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18岁,以偶有心悸半年就诊,体检心肺(-),所做心电图HR 50次/分,PR间期0.10s,QRS增宽0.16s,Ⅱ、ⅢaVF见向下的δ波跟随一个主波向下的QRS波群,其他导联可见明显向上的δ波,V1主波向上。诊断:①窦性心动过缓。②A型预激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廖丽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309-3309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71岁,因胸闷、心悸,气喘1个月来院就诊,心电图检查:各导联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大小、频率不等的小f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心室率150次/min,QRS波群有3种形态:qRs型,QRS时间0.16s,系心房波通过房室结下传心室;M型,QRS时间0.13s,QRS起始部粗钝可见δ波,系心房波通过旁道下传心室;单向R型,QRS时间0.16s,系心室提前激动。心电图诊断:快速型,心房纤颤,间歇性预激综合征,室性早搏。  相似文献   

12.
预激综合征(简称WPW)患者约11~39%合并房颤,本文分析我院28例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简称PE-Af)心电图如下: 28例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21~40岁,平均33.1岁,职业无特殊.心电图特征:(1)类型:按胸导联QRS主波方向划分:(A)型:V_(1-6)主波向上有21例,内有1例为用洋地黄治疗房颤时揭示潜在性预激综合征.(B)型:V_(1-3)主波向下有7例,内有成串快频率宽畸QRS波群间歇出现的间歇性PE-Af二例.(2)心室率:绝大多数心室率不规则,在130~214(180±3)次/min,其中16例A型室率≥180次/min(5.52%),内有9/21(42.8%)≥200次/min。7例B型室率均≥200次/min.(3)QRS波群:除1例洋地黄治疗房颤揭示WPW外,余27例中均见宽大畸形的QRS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预激综合征并束支阻滞、房室阻滞对PJ间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2例典型预激综合征并束支阻滞或房室阻滞患者有典型预激表现时和消除旁路传导(消融旁路10例,间歇性2例)后心电图:测量PR间期、QRS时间(形态)、PJ间期,分析旁路传导和旁路部位对PJ间期的影响.结果 (1)12例(并束支阻滞8例、一度房室阻滞4例),在消除旁路传导后PJ间期均延长(0.28~0.36 s).(2)旁路前传(典型预激)时,12例PJ间期均较消除旁路传导时有不同程度的缩短(缩短0.02~0.12 s);一度房室阻滞4例缩短后的PJ间期仍>0.26 s(0.28~0.30 s);并束支阻滞则与旁路位置有关:旁路位束支阻滞同侧(6例),PJ间期均缩至正常范围(0.22~0.25 s),位异侧1例缩为0.27 s,1例为0.25 s.结论 (1)预激综合征旁路前传可掩盖房室阻滞和束支阻滞的心电图表现,同时能不同程度的缩短延长的PJ间期:(2)预激综合征PJ间期延长提示并房室阻滞或束支阻滞,但PJ间期正常不能排除束支阻滞.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体表心电图对显性房室旁道定位的准确性及射频消融术的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3例B型顸激综合征经过手术证实为左后间隔房室旁道的体表12导联同步心电图特征,并与162例B型预激综合征经过手术证实为右后间隔房室旁道体表12导联同步心电图进行比较.12导联心电图均采用GE Marquette Cardiosoft V4.11心电图机进行采集.结果 B型预激综合征左后间隔与右后间隔房室旁道V1δ渡方向、P-R间期、胸导联的移行区、Ⅱ、Ⅲ、avF导联Q/R之比以及V1导联QRS波的形态存在显著差别,而Ⅱ、Ⅲ、avF导联δ波的方向相同.结论 在其他条件符合后间隔房室旁道的情况下,预激充分时V1导联QRS波呈Qr型,房室旁道为左后间隔,V1导联QRS波呈QS型时,房室旁道为右后间隔;预激不充分时V1导联呈rs或rs型时,V1导联P-R间期大于或等于110ms为左后间隔旁道,V1导联P-R间期小于或等于80ms右后间隔旁道.  相似文献   

15.
<正>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是临床上很常见的心律失常,但W-P-W综合征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在临床上却比较少见,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5岁,健康体检。查体:BP 120/75 mm Hg,心界不大,心率:83次/min,心律整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心率75次/min,P-R间期0.10 s,P-J间期0.27 s,各导联均可见预激波(delta波),QRS时间0.14 S,Q-T间期0.38 s,I、  相似文献   

16.
患者 ,女 ,61岁。患高血压、冠心病10余年。心电图示Ⅱ导 ,未见窦性P波。QRS呈“R”型 ,时间0.06s ,R1、3、5、7稍高于R2、4、6、8。R -R间期“短 -长”交替 ,成组出现。奇数R波前无P波 ,奇数T波后可见倒置型P波(P -),R -P -固定0.48s。P -波后继偶数R波 ,P --R间期不等 ,逐搏延长 ,依次为 -R0.20s, -R0.24s ,-R0.26s,-R0.36s。心电图诊断 :(1)窦性停搏或完全性窦房传导阻滞;(2)房室交界性逸搏(JB) -反复心搏二联律伴逆传 (室 -房 )和顺传 (房 -室 )双向性传导阻滞。讨论 :JB -P -间期通常<0 20s,本例达0 48s ,为一度逆传阻滞。…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心房纤颤合并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分析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3例心房纤颤合并预激综合征心电图的心室率f、波、RR间距的变化范围以及QRS波的表现。结果:13例心室率为160~230次/min,平均180次/min;当心室率>180次/min时,全导联见不到f波;RR间距的变化范围为0.18~0.76s;QRS绝大多数表现为完全性预激图形,少数为典型预激图形及正常QRS图形。结论:心房纤颤合并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是:极快的心室率,RR间距绝对不等,QRS波增宽呈δ波,QRS波表现为完全预激图形、典型预激图型及正常QRS的不同组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对预激综合征并宽QRS型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方法 :按首次用药不同 ,分为利多卡因组 (13例 ) ,普罗帕酮组 (11例 ) ,胺碘酮组 (10例 )。分别予静注和静滴。未能复律者测量其治疗前后平均心室率、最短R R间期的变化。结果 :利多卡因组复律 2例 (15 4 % ) ;普罗帕酮组复律 9例 (81 8% ) ;胺碘酮组复律 9例 (90 0 % )。普罗帕酮、胺碘酮的疗效明显优于利多卡因 (P <0 0 1) ;利多卡因复律效果差 ,且心房颤动未转复者 ,用此药后平均心室率较前明显增快 (P <0 0 1)。结论 :治疗预激综合征并宽QRS型心房颤动时应选用胺碘酮或普罗帕酮 ,慎用利多卡因 ;因其有潜在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Liu RG  Xu ZL  Zhang YJ  Sun K  Wang GP  Chen Q  Guo F  Lu Z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2):1547-1549
目的 探讨预激综合征旁路前传能否缩短PJ间期及预激综合征PJ间期延长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导管射频消融根治的显性单旁路预激综合征143例,按房室结前传经路(正路)有无房室和束支阻滞分为A,B两组.A组为正常组132例(按旁路部位进一步分10个亚组),B组为并I度房室阻滞或束支阻滞组11例.各组分别对照分析有无旁路传导心电图.结果 (1)A组右后和右后间隔亚组PJ间期较消融旁路后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26±18)ms vs(236±19)ms和(221±18)ms vs(238±31)ms 均P<0.05].(2)B组11例旁路前传均不同程度缩短正路阻滞引起延长的PJ间期:I度房室阻滞(4例),PJ间期虽缩短但仍大于正常范围;束支阻滞(7例),有4例PJ间期缩短到正常范围.结论 预激综合征在正路传导正常时,旁路前传不延长PJ间期,且可能缩短PJ间期;在正路传导异常时旁路前传能缩短延长的PJ间期;预激综合征PJ间期延长提示并房室或束支阻滞,但PJ间期正常不能排除并束支阻滞.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测不完全预激时δ波时间与PR间期、QRS时间变化的相关关系,得出显性预激综合征判断房室结传导时间的方法。方法:选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愈的显性预激综合征患者129例,据旁路部位分10组:左前壁(LA)、左侧壁(LL)、左后壁(LP)、左后间隔(LPS)、右前壁(RA)、右侧壁(RL)、右后壁(RP)、右前间隔(RAS)、右中间隔(RMS)、右后间隔(RPS);测定δ波时间,术前、术后PR间期及ORS时间,计算其变化值(ΔPR、ΔQRS);δ波时间与ΔPR、ΔQRS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δ波时间与ΔPR、ΔQRS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并用等效检验进行验证。结果:①10组显性预激综合征δ波时间与ΔPR均呈高度相关(P<0.01);②右后壁、右后间隔、左后间隔旁路δ波时间与ΔQRS无相关关系(分别为r=0.412,P>0.05和r=0.202,P>0.05,r=-0.125,P>0.05),其他各组均呈直线相关。③δ波时间分别与ΔPR比较各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④右后壁、右后间隔组δ波时间与ΔQRS比较差异显著(右后间隔P<0.05,右后侧P<0.01),其他部位旁路组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完全预激时,δ波时间与消融前后PR缩短值无明显差异,P波起始至δ波终点(δ波与QRS交点处)的时间等于术后PR间期,以此可判断显性不完全预激综合征经房室结通路下传激动到心室的时间,为临床射频消融术前体表心电图判断预激综合征房室结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