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灸资生经》治疗脾胃病选穴规律。方法:整理《针灸资生经》所记载脾胃病的其症状、用穴及针灸治疗手段。运用数理统计及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究数据下隐藏的规律。结果:《针灸资生经》治疗脾胃病总共运用432频次153穴,分属最多的经络是膀胱经,其次是任脉和胃经。治疗手段方面,432频次穴位中63频次40个穴位明确提到了用艾灸作为治疗手段,频次占比14.6%。使用频次最高的是任脉的石门穴共提及10次。特定穴方面选用最多的是合穴,达8个。穴位搭配方面,存在固定组合如胃俞配膈俞、大肠俞配三焦俞等。结论:选穴范围遍及十四经及经外奇穴,范围广,但趋势集中,存在固定穴位搭配组合。广泛运用艾灸疗法,穴位选择灵活具体搭配方法多样。  相似文献   

2.
奇穴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奇穴的源流、奇穴与经络、奇穴与奇输、奇穴中的组合穴、针灸区域疗法与奇穴等五个方面对奇穴进行了探讨,认为最早将奇穴归纳成类者为《针灸资生经》;奇穴与经络系统有密切联系;《内经》中的奇输并非奇穴的本来名称;组合穴不应归属于奇穴之中;区域疗法之腧穴与传统奇穴差别很大,应另外归类。  相似文献   

3.
《针灸经外奇穴图谱》(修订版),经过近半个世纪终于2011年5月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郝金凯20世纪50年代在北京工作期间,开始从事经穴文献整理工作,后发现历代对经穴的研究十分系统,内容丰富。而奇穴却缺乏系统研究。奇穴源于《内经》,《灵枢·刺节其邪》篇有"尽刺诸阳之奇腧也",首开奇穴说,并记载了一些所谓的  相似文献   

4.
别具一格的彩色上海中医学院和上海中医研究所的有关针灸和解剖学专家,经多年精心摸索,编绘成了彩色的《针灸经穴图》,将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针灸经穴图》共有彩图七幅.其中六幅标志了分布在十四经脉循行经络上的腧穴361个,是十四经经脉之气直接注输出入的处所,它反映了我国历代传统穴位的结晶.为了对近年来针灸临床实践中发展的新穴有所反映,特专门绘制了一幅经外奇穴图,其中所列47穴基本上根据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针灸学》和《中国针灸学概要》选收,并经各地有关针灸专家、医师和教师反复讨论、精选后确定.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各家对经外奇穴见解各异,有的针灸文献认为“奇穴”就是“经外奇穴”的简称:有的认为不在十四经脉循行部位的穴位称“经外奇穴”:有的认为《内经》未载之穴称“奇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铜人》)未载之穴称“别穴”,而习惯上将《内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未载之穴均认为“经外奇穴”。此皆为不明“经外奇穴”由来之故。  相似文献   

6.
针灸临床十八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洪文学  杨纪鑫 《中国针灸》2000,20(12):750-751
腧穴统属经络 ,是针灸治疗的特定部位 ,归属于十四经系统内的穴名数共有 36 1个 ,此外 ,还有经外奇穴、阿是穴。周楣声教授曾指出 :穴不在多 ,贵在中的 ,乱矢加身 ,有害无益。从古到今 ,针灸家都从这36 1个穴中选取若干穴作为针灸临床要穴或常用穴。窦材所著《扁鹊心书》介绍各科百余种病症治疗处方 ,全书所用腧穴数仅仅二十多个。《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采用足三里、太冲等十二个穴位治疗各种疾病。蔺云桂在《针法灸法图解》一书中 ,详述了五十六穴的针法、手感、针感、灸法应用。祝总骧提出三一二经络锻炼法 ,确定合谷、内关、足三…  相似文献   

7.
郝金凯 ,男 ,1 92 7年生。研究员 ,陕西省实验经络针灸研究所所长。从事针灸临床与科研 50载 ,学验俱丰。针灸专著有《针灸图解手册》、《针灸经外奇穴图谱》、《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续集、《针灸经外奇穴挂图》、《赤脚医生针灸手册》、《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增订版。审阅《针灸大辞典》、《中医大辞典·针灸分册》。发表学术论文 30余篇。 1 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获奖 ,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教授 ,同时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 ,1 992年被授予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专家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 986年“中国经络学说客观…  相似文献   

8.
经外奇穴是指十四经穴以外 ,在治疗上具有奇效 ,且有固定部位的穴位而言 ,对于许多疾病的针灸治疗 ,经外奇穴具有特殊的功效。经外奇穴绝非与经络无关而独立存在的 ,有相当一部分奇穴与经络有密切的关系。作为针灸科或中医眼科工作者 ,了解眼部的奇穴与十四经脉的关系 ,运用十四经脉的阴阳和脏腑的属络关系来分析眼部奇穴的临床应用是必要的。1 眼部常用经外奇穴的位置1 .1 近内眦部位  内睛明 :位于眼内眦角泪阜上。仰卧眼睛向外侧斜视 ,在内眦角泪阜处取之。  脑静 :位于眼内眦斜上方 ,眼眶缘额骨与上颌骨额突之关节凹陷处。眼内眦…  相似文献   

9.
黄洁春  黄洁丽  熊苗  颜芳 《新中医》2023,55(10):197-201
<正>董氏奇穴是董景昌先生创立的独特针灸疗法,其所选用的穴位多与十四经腧穴不同,有“奇正相通”的特色。杨维杰根据《黄帝内经》《难经》《易经》及《针灸甲乙经》等中医古籍中的相关理论,结合大量的临床经验,研创出“太极全息定位理论”“动气针法”“倒马针法”等,丰富了董氏奇穴的理论基础,拓展了董氏奇穴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王娜  李瑞  谷世喆 《中国针灸》2006,26(3):231-232
经外奇穴是指未包括在十四经穴之中,具有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的一类穴位。同时,一些特殊的经穴组合成固定的配伍,亦称之为经外奇穴。经外奇穴在针灸临床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疗效卓越,是针灸腧穴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针灸研究者多注重经穴的研究,而对于经外奇穴缺乏深入探讨和系统整理。同时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将奇穴泛化,达到全身无处不穴的境地;一是一些权威的针灸著作对奇穴采取保守态度,以致奇穴的功效未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奇穴推广和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现在应该认真地从经外奇穴的源流及应用,进行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针灸大成》中关于中风病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选穴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针灸大成》中针灸治疗中风病的文献,对腧穴的使用频次、归经、种类、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针灸治疗中风病处方的文献共51条,共使用71个穴位,总频次为241次;十四经穴68个,总频次236次,占97.93%;三阳经腧穴所占比例为65.97%,三阴经腧穴所占比例为17.43%。结论针灸治疗中风病多选取四肢和头面穴位,以阳明经、少阳经、督脉穴位为主;特定穴为选穴主体,五腧穴及交会穴为常用腧穴。  相似文献   

12.
根据经络走行复杂、穴位多、难以记忆等特点,开发了比一般针灸模型效率高、易于使用和检索的电子线路针灸经穴人体模型。 方法:用市售的中型经穴模型,在各经穴钻孔  相似文献   

13.
“奇穴,……因其在十四经以外,又称经外奇穴”。推敲其义,谓穴在经之外。经穴,有的并不在十四经循行线上,如手太阴经的经穴列缺。奇穴,有的在十四经上,而又没有归属,如位督脉循行线上的印堂穴。临床针刺奇穴可以同样收到针刺经穴而具有调整十四经、脏腑的作用,达到治疗十四经、脏腑病变之目的。经络系统中经(主干)与络(分支)是不可割裂的有机统一整体。奇穴其实质应在经络之上。奇穴在经之外实与中医学脏腑——经络——腧穴(体表)整体统一相关理论相悖。笔者复习文献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 1982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了针灸穴名标准化工作组会议,并讨论通过了以汉语拼音穴名为基础的十四经穴名标准化方案(见《中国针灸》(4):47 1983)。其后,1984年5月和1985年7月,又先后于日本东京和香港召开了针灸穴名标准化工作会议,讨论制定了经外(奇)穴名和新穴名标准化方案。该方案收经外穴名36个,新穴名12个,共48个。它们都是符合新规定的选收的五条标准的。即:(1)1900年以前医籍文献中的十四经  相似文献   

15.
奇穴刍议     
奇穴,指十四经穴外,有穴名、有固定位置的经验效穴。长期以来,历代针灸研究多注重于经穴的研究,而对于数倍于经穴的奇穴却缺少深入的探讨和系统的整理。由于学术管理和监督不善,甚至达到全身无处不穴的境地。一些权威的针灸作对奇穴均采取极其谨慎的态度,以致奇穴的功效未能  相似文献   

16.
笔者对照前贤有关腧穴的论述,发现各种古籍中所记载的腧穴,其数量并不相同,例如:晋·皇甫著《针灸甲乙经》,称人体共有腧穴349处;而清·李学川著《逢缘》,则说全身共有361腧穴。究其原因,可能与如何理解经外奇穴的归经问题,有一定联系,个人认为基于以下三条理由,对奇穴归经,应予以高度重视。一、阿是穴→奇穴→经穴的认识过程符合客观规律: 经外奇穴,是指十四经灾之外的腧穴,是通过临床不断发现的一些新穴位。资料表明,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逐步提高,常常在原有的经穴之外,又发现了一些经验有效穴,或新的尚未精确定位和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7,(7):1476-1479
目的:探讨现代针灸临床治疗痤疮选穴规律。方法:检索各大中文数据库创库至今所有针灸治疗痤疮临床文献。运用数理统计及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究数据下隐藏的规律。结果:总共纳入117篇文献,共录得1083频次104穴,分属最多的经络是膀胱经,其次是胃经和大肠经。治疗手段方面共涉及到12种治疗手段,除普通针刺外使用频次最高的治疗方法是刺血疗法,频次占比13.77%。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是肺俞穴,共提及67频次。特定穴方面选用最多的是合穴,达108频次,且其中以足三里最常用,共63频次。穴位搭配方面,存在常用穴组,如膈俞-大椎-肺俞、肝俞-肺俞等。结论:选穴范围遍及十四经及经外奇穴,范围广,但趋势集中,存在固定穴位搭配组合。选穴有规律可循,且与本病病因病机相符合,为临床治疗本病选穴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八邪是位于上肢的常用经外奇穴,杨甲三《腧穴学》[1]记载取该穴时"微握拳,于手背第1~5指间的缝纹端取穴。左右共八穴",其后针灸论著多以"手背第1~5指间的缝纹端"为八邪穴之定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12346-2006)[2]公布了八邪的标准定位,即"在手  相似文献   

19.
从"腕顺一、二穴"、"上三黄穴"入手,粗浅阐述"董氏奇穴"之奥理,源于中医,发皇古义,去菀陈莝,推陈出新,浅悟"董氏奇穴"针刺疗法之独特妙处,既源于十四正经,其思维始终贯穿于董氏奇穴中,又有别于其,系统井然,穴位分布全身,比传统经络系统更为缜密,治疗风格独特,治疗病症范围极广,且汲取我国广大民众的经验方法,不断地进行临床验证、对比、修正,效果确切肯定,临床应用上极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0.
高贵  陈继勤 《辽宁中医杂志》1990,14(5):33-34,20
<正> 奇穴即经外穴。指十四经穴以外的经验效穴。经外穴在古医籍中已有记载。后世医家对奇穴又有不断发展,有少数穴位,后来补充到十四经穴中,如风市、膏盲俞等。简言之,奇穴即有穴名,又有明显位置。奇穴对某些病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又从“以痛为输”逐步发展到定位定名,与经络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