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留置导管长期血液透析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长期留置血液透析(下称血透)导管的置入方法、透析效果以及并发症。方法 采取带皮下隧道长期留置导管置入术建立血透通路15例,观察其透析效果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5根长期留置血透导管共使用2820d,平均每根留置时间188d,其透析效果优于人造血管和临时性血透导管,但不及动静脉内瘘。长期留置血透导管常见的并发症为血流不畅和感染。经干预均可控制。结论 长期留置血透导管对于老年人、心功能不全或造瘘困难者是较好的选择,其透析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随着透析装置及技术的进步,血液透析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治疗常用的血管通路,该导管的通畅往往是保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安全、有效的重要前提之一,但透析导管常因为栓塞、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而丧失功能终至拔管.近一半的透析导管会在置管1年内丧失功能[1-2],而其中约2/3的原因就是因为导管栓塞[3].有研究提出定期对永久性中心静脉导管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4-5],我院对永久性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透析的患者应用尿激酶稀释液封管,分别作导管功能和透析充分性的评价,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间歇性尿激酶封管对长期留置导管透析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血液透析通路是保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安全、有效的重要前提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常有老年、糖尿病、长期血透患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中层钙化、营养不良等因素给自身动静脉内瘘的建立带来困难,具有涤纶环的深静脉长期透析导管已成为建立长期血管通路极好的补充形式,但该导管长期放置的并发症也较多,导管功能不良是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最主要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达到9%~30%不等。为预防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发生,我科自2006年1月起,积极探索最佳的封管方法,以延长导管透析功能,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观察46.7%枸橼酸钠溶液对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封管的效果。 方法 选择尿毒症维持透析长期留置导管患者41例,随机分为枸橼酸试验组21例,肝素对照组20例。每次透析结束后试验组以46.7%枸橼酸钠溶液封管,对照组以肝素钠溶液封管,均连续使用6个月。记录用药前6个月及用药6个月导管功能及导管相关感染情况。在用药前和用药2、4及6个月末,抽取动、静脉端封管液进行细菌培养。测定患者用药前、用药后2周及6个月后透前血电解质。结果 试验组用药后导管功能不良率和导管感染率(1.6%、0.05次/人)均显著低于用药前(8.3%、0.035次/人)及对照组(7.5%、0.25次/人)(P均 < 0.05)。用药前后两组血电解质均无显著变化。试验组用药后2个月血细菌培养阳性率即开始下降,4个月后全部阴性。试验组28例次(1.93%)用药后出现口唇麻木症状,8例次给予钙剂静脉推注后缓解,余自行缓解。结论 46.7%枸橼酸钠溶液用于血透长期留置导管封管能提高导管通畅率和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率,其不良反应少,操作方便,适合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应用、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评价长期留置双腔导管的优缺点,2002年10月至2007年10月,我院血液透析中心应用颈内静脉双腔留置导管行血液透析病人共28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长期留置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与随访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建立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血透)的基本保证。临时性中心静脉插管简便、易于掌握,但保留时间短、并发症较多,对于需要长久留置导管的患者就不适应,因此,具有涤纶套的双腔留置导管就应运而生。文献检索国内至今仅见个别报道[1,2]。我们报告近2年多使用长期留置导管27例及随访情况。 一、资料和方法 1.病例:我科从1998年12月~2001年1月,行永久性带涤纶套导管留置术27例,男13例,女14例,年龄30~81l岁(58±19);这些患者大都做过多次内疹术、腹膜透析或人造血管搭桥,无法…  相似文献   

9.
自1987年以来,我院应用双腔留置导管建立血液通路,对43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269次血液透析,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43例中,男36例,女7例;年龄21~65岁.共进行269次血液透析.1.2 透析方法局麻下,在腹股沟韧带下2cm处紧贴股动脉内侧以45°角进针.穿刺成功后即可抽到暗红色静脉  相似文献   

10.
46.7%枸橼酸钠用于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封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46.7%枸橼酸钠溶液应用于长期留置导管行血液透析患者封管的效果.方法 尿毒症维持透析长期留置导管患者61例,随机分为枸橼酸钠组(31例)和肝素组(30例).枸橼酸钠组每次透析结束后以46.7%枸橼酸钠溶液接管腔容量封管,肝素组以肝素钠溶液(2 mg/ml)封管,均连续使用6个月,比较两组导管功能、导管相关感染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枸橼酸钠组导管功能不良和导管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肝素组(P<0.05,P<0.01).枸橼酸钠组28例次(1.79%)用药后出现口唇麻木症状,8例次给予钙荆后缓解,余自行缓解.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应用46.7%枸橼酸钠溶液封管能提高导管通畅率、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率,不良反应轻微,适合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的尿激酶溶栓方式治疗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临床方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1日于我院使用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曾发生功能不良(≥1次/周,且2次以上)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规律透析3次/周,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共三组,每组10例。另选取10例导管功能良好者,收集一般资料。A组采取尿激酶10万单位(wu)入生理盐水10 ml以1 ml/h分别用2个微量泵从导管的动脉和静脉端持续尿激酶泵入,余量2 ml静推入导管,每周1次,于透析前1日进行;B组尿激酶10 wu入生理盐水100 ml连接2个输液器,分别从导管的动脉和静脉端静滴,调整滴速以20 min输注完毕,每周1次,可于透析当日进行;C组尿激酶10 wu入生理盐水4 ml中分别连接导管动脉和静脉端封管式溶栓,20 min后抽吸,每周1次,可于透析当日进行。1个月后观察透析过程中各组血流量及压力值变化以及有无出血事件。 结果经溶栓治疗后三组导管功能均有改善,A组较B组和C组血流量更高(P<0.01),且该组动静脉压力符合临床需求。 结论微量尿激酶持续泵入治疗导管功能不良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与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的透析充分性及并发症,探讨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徐州市中心医院肾脏内科新建立长期留置导管患者24例(导管组),新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30例(内瘘组),随访36-40个月,比较2组患者年龄、最大血流量及观察终点前1个月内射血分数(EF)、尿素清除指数(Kt/V)以及观察期间2组感染、血栓、死亡发生情况。结果导管组使用时间(30.2±7.0)个月,内瘘组使用时间(37.9±2.4)个月;导管组最大血流量、通路使用时间、Kt/V值均低于内瘘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组年龄、EF值高于内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组感染率、血栓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内瘘组(P〈0.05)。结论导管组与内瘘组均可达到充分透析,虽然导管组感染率和血栓发生率较高,深静脉长期导管仍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良好替代。  相似文献   

13.
Thrombosis-related malfunction of tunneled-cuff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TCC) for hemodialysis (HD) currently leads to a high rate of untimely catheter removal. Urokinase (UK) therapy is used for TCC thrombosis/malfunction, but no consensus exists on the adequate dose to obtain thrombolysis. We selected 72 HD patients with TCC and a mean age and HD vintage of 74 years (range 65-87) and 36 months (range 12-61), respectively. All patients received warfarin therapy with a target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 of 1.8-2.5. Coagulative assessment of the patients was obtained by checking the INR,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fibrinogen, hemoglobin, and platelets. Sixty-five thrombotic events were recorded during a 3-year follow-up (median 0.3 events/patient/year). The patients selected 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a different thrombolytic therapy. Group A comprised 29 thrombotic events in 32 patients who received UK 25,000 IU in both arterial and venous lines of the TCC for each event. UK restored an adequate blood flow rate (BFR) for HD (≥ 250 mL/min) in 4/29 events (13.7%), whereas addition of 50,000 IU to both arterial and venous lines was required in 25/29 events (86.3%). For the same 25 events in the second HD session, a further 75,000 IU of UK was needed for each TCC lumen. Group B comprised 36 thrombotic events in 40 patients who received 100 000 IU of UK in the arterial and venous lumen of the TCC for each event. An adequate BFR was recovered in all events. In 12/36 events (33.3%), 100,000 IU UK for both lumens were needed in the second HD. In conclusion, group B patients obtained (i) a significantly better TCC patency than group A patients; (ii) a low UK administration in the following HD sessions; and (iii) no bleeding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4.
380例次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临床应用的生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对长期静脉留职导管的置管、使用、护理的认识,延长其使用寿命。方法随访本院血液净化中心患者380例次深静脉置管并长期留置的情况和并发症,记录导管使用终点。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导管使用寿命的生存曲线,计算中位生存时间。log-rank检验比较导管使用寿命的差异。分析评价置管方法、感染发生率、导管退出原因及透析充分性。结果导管静脉入路途径包括颈内、颈外、锁骨下及股静脉。3种静脉入路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颈内(31.0±2.8)月,颈外(30.0±4.0)月,锁骨下(19.0±2.9)月。log-rank生存曲线检验结果显示,颈内与锁骨下进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使用终点113例次,其中患者死亡60例(53.1%),感染14例(12.4%),导管功能不良13例(11.5%),肾移植13例(11.5%),内瘘2例(1.8%),导管意外拉脱7例(6.2%),导管破损4例(3.5%)。导管内感染61例次,隧道感染2例次。结论长期留置导管首选颈内静脉入路,其次为颈外静脉入路。导管终点以患者死亡、感染及导管功能不良占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5.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置管出血性并发症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临时中心静脉置管出血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71例接受临时中心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资料,分析置管位置(颈内、锁骨下、股静脉)、置管后透析时机(即刻或隔日)、透析中抗凝方式(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和无肝素)与出血并发症的关系。结果①置管后即刻透析患者发生出血并发症的风险较隔日透析高(16.4% vs 4.2%,P〈0.01);②低分子量肝素抗凝较普通肝素抗凝出血少(5.2% vs 13.8%,P〈0.01)。结论恰当的安排透析时机、选用合适的抗凝技术以可有效减少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切开置入带涤纶套中央静脉导管在特殊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评估其安全性.方法 将42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DK)5期并欲行带涤纶套中央静脉导管置入术的患者设为A组,以颈外静脉切开方法置管;同期选取36例已行右颈内静脉置入术的患者设为B组,置管方法为经皮穿刺右颈内静脉经撕脱鞘置入带涤纶套中央静脉导.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记录透析前后血肌酐、尿素氮变化以及透析中血流量、回血静脉压指标,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值并比较.A组42例患者行颈外静脉切开置管患者根据原发病:糖尿病肾脏疾病、Ⅱ型心肾综合征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慢性肾小球肾炎、强直性脊柱炎肾损害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疾病、急性肾损伤,比较导管留存时间、导管中位留存时间.结果 2组患者Kt/V值均达标,血流量、回血静脉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透析前后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变化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组手术后未出现出血、血流量不佳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并发症.A组中心肾综合征及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导管留存时间与糖尿病肾脏疾病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尽管带涤纶套中央静脉导管置入方法推荐首选经典撕脱鞘置管,该方法安全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但是经颈外静脉切开置入带涤纶套中央静脉导管术式在特殊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中手术安全,能够保证透析充分性,并发症少,临床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带涤纶套长期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留置时间、并发症及其处理,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方法观察11例留置带涤纶套的双腔导管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情况,总结护理办法。结果 11例患者透析时血流量均能保证透析充分。结论良好的护理是延长导管使用寿命和防治并发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相关感染的发病率和高危因素.方法 以历史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感染率为18.83/1 000导管日.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使用非隧道导管(non-tenneled catheter,NTC)导致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及中性粒细胞计数;NTC外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糖尿病、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清白蛋白水平,而导管留置部位和时间都不是外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相关分析表明,使用NTC的患者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使用NTC的患者外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结论 应控制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血液透析患者维持血透使用的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以下简称长期导管)在建立及应用过程中常出现血栓形成、导管感染、纤维鞘、导管打折及位置异常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置管寿命。正确的护理操作是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关键,早期防治并发症对于维持并延长长期导管功能、提高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观察中心静脉长期、临时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使用状况,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改善血液透析患者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 000例使用中心静脉长期、临时置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0例为长期双腔导管,1 500例为临时双腔导管,分析中心静脉导管的相关并发症与处理效果.结果 置管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有:误穿动脉11例(0.55%)、皮下血肿6例(0.3%).导管留置并发症有:血流量不足24例(1.2%),导管相关感染23例(1.15%),穿刺部位渗血15例(0.75%),导管意外脱落3例(0.15%).以上并发症均在给予相应的处理后痊愈,未留下相关后遗症.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重视,提高置管技术,加强导管使用维护,及时处理是防范导管失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