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新华 《光明中医》2008,23(12):1999-2000
中医对糖尿病病机的研究认为其基本病理变化是阴虚燥热,间有肾阳亏虚,常伴血液瘀滞。据笔者多年临床所见及文献报道,本病尤以气阴两虚证最为多见,且常常兼有血液瘀滞的病理变化;如张云如等对430例糖尿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的探讨,其中气阴两虚型308例,占71.63%,徐鸿达等50例糖尿病的辨证分型中,兼有血液瘀滞者39例,占78%。至于糖尿病的临床辨证,著名老中医祝谌予教授在其《糖尿病的辨证论治》一文中的有关论述甚为详尽,从他的论著中亦可看出气阴两虚瘀证为糖尿病常见的证候类型。  相似文献   

2.
放射性肺炎辨证分型临床报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放射性肺炎中医病机及常见证型。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61篇文献共2256例放射性肺炎的中医辩证分型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其病机。结果:61篇文献中单证型者占27.0%,二证型者占53.3%,三证型者占19.7%。单证中多见的证型为气阴(津)两虚型占38.4%,热毒阴虚型占20.6%,肺燥津(阴)亏型占16.7%,热毒内蕴型占14.3%,肺络血瘀型及肺肾阴虚型较少见,均占0.05%。二证型中多见的证型依次为热毒血瘀、气阴两虚型占29.1%,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型占28.5%,热毒伤阴(津)、肺络瘀阻型占25.3%,少见的证型为肺脾气虚、湿阻血瘀型占0.09%,火热伤肺,脾肾亏虚型0.06%,气阴两虚,余毒未尽型0.02%。三证型以热(火)毒犯肺、气阴(津)两亏、痰瘀互结型为主。结论:热(火)毒犯肺、气阴(津)两亏、痰瘀互结为放射性肺炎的常见中医证型,其公认的病机为热毒(火)、肺燥、阴虚、气虚、津亏、血瘀、痰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糖脂代谢相关疾病文献的证候分布规律,归纳临床常见证型及证候要素,进一步阐释病因病机。方法:检索CNKI(中国知网) 2006—2016年糖脂代谢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脂代谢相关疾病构成的主要证型分别为气滞痰浊证、痰瘀互结证、肝郁脾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占所有证型比例的75. 33%;主要病性证素为气滞、湿、瘀、阴虚、热、气虚、阳虚,占病性证素比例的90. 1%;病位证素主要为肝、脾、肾,占病位证素比例的84%,其中与肝相关的证候最多,为30%。结论:糖脂代谢相关疾病证候类型以气滞痰浊证最多见,其次为痰瘀互结证、肝郁脾虚、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病性类证候要素虚实夹杂,主要以气滞、痰、湿、阴虚、热为主;主要病位依次为肝、脾、肾。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古代文献研究,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搜集COPD相关中医病证的古代文献,统计COPD稳定期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归纳总结出COPD稳定期的证型共17个,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10个证型为肺气亏虚证、肺阴亏虚证、气阴两虚证、痰浊阻肺证、肺肾两虚证、脾肺气虚证、寒饮伏肺证、阴虚火旺证、火郁伤肺证、肾阴亏虚证,累积频率达89.0%。结论:COPD稳定期中医证候以虚证为主,单纯虚证以肺气亏虚证、肺阴亏虚证、气阴两虚证最常见,标实证以痰浊阻肺证为主,虚实夹杂证主要为阴虚火旺证。  相似文献   

5.
1508例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调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高血压病的中医证类分布和证素分布规律。方法:对1508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Epidate3.0软件作为数据录入软件。统计分析软件采用SAS9.0进行。结果:高血压病的中医证类分布痰瘀互结900例,占59.68%;阴阳失调544例,占36.07%;瘀血阻络228例,占15.12%;气阴亏虚184例,占12.20%;肾阳亏虚131例,占8.69%。高血压病的中医证素分布血瘀76.13%,痰71.09%,阴虚69.30%,阳虚54.64%,气虚37.93%,内火7.56%。结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发生改变,痰瘀互结,阴阳失调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因病机,高血压病实证以痰瘀互结为主,虚证以肾阴阳失调为主,其病位在肾和心。  相似文献   

6.
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方法,对1994~2011年糖尿病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共收集合格文献304篇,其中中医治疗糖尿病140篇,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164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文献进行分析,中医治疗糖尿病出现频率较多的证型依次为血瘀证(44.29%)、气阴两虚证(39.29%)、阴虚燥热证(25.00%)、肾阴虚证(11.43%)、脾气虚弱证(11.43%)、阴阳两虚证(9.29%)、肾气亏虚证(7.86%)、阴虚火旺证(7.14%)、痰湿证(5.00%),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出现频率较多的证型依次是血瘀证(53.05%)、气阴两虚证(31.10%)、阴虚燥热证(17.07%)、阴阳两虚证(10.37%)、气虚证(8.54%)、脾肾两虚证(7.93%)、痰湿证(5.49%),初步总结出糖尿病证候分布情况,即血瘀证、气阴两虚证、阴虚燥热证为糖尿病的主要证型,治疗应益气养阴、清热润燥、活血化瘀为主。由于现代糖尿病血瘀证明显增多,在发病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其预防应注意调整身心状态、饮食清淡、保精养津。  相似文献   

7.
潘光明  邹旭  姚耿圳 《新中医》2018,50(8):43-45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收集广东省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3 3 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中医诊断、中医证型、合并症等的分布规律。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各项合并症所占比例,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糖尿病心脏瓣膜病高脂血症。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病性证素先后顺序为气虚血瘀痰浊阴虚阳虚水饮血虚气滞。慢性心力衰竭病位心脾=肺肾肝。中医证型最多为气虚痰瘀证,占19.82%,而后依次为气阴两虚痰瘀(占13.81%),气虚血瘀(占11.4 1%),气阴两虚血瘀(占10.21%),阳虚水泛兼瘀血阻络(8.11%),其他证候较为分散。证候虚实中,单纯性虚证占6.9 1%,单纯实证占6.3 1%,本虚标实证占86.7 9%。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性本虚以气虚、阴虚、阳虚为主,标实以瘀血、痰浊、水饮为主,本病病位主要涉及心、脾、肾,中医证型以气虚痰瘀、气阴两虚痰瘀、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证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的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108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中医基本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规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中医基本辨证要素中病性证素分布呈痰浊血瘀热盛气虚阳虚气滞阴虚血虚的趋势;病位证素分布呈神(脑)心脾肾大肠肝的趋势。证型分布中实证呈现痰热瘀滞证痰瘀互阻证热盛血瘀证里实热结证的趋势;虚实夹杂证呈痰热炽盛,气阴耗伤证气虚血瘀证气虚痰阻证的趋势;虚证呈阳气亏虚证血虚证、气阴两虚证的趋势。结论脑梗死急性期中医病性证素是痰浊、血瘀、热盛、气虚等;病位证素是神(脑)、心、脾、肾等;证候分布是痰热瘀滞证、痰瘀互阻证、热盛血瘀证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的证候分布规律,为建立证候宏观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以三家医院老年高血压病近10年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以中医证型和四诊信息为切入点,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探讨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的临床证候分布规律.结果 575份病历资料中单证占总数的15.7%,复合证型占84.3%;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了4个公因子,分别为肾虚、气虚+痰湿、瘀血和阴虚阳亢.结论 肾气亏虚证是老年高血压病临床常见中医证候类型,但是单证较少,在住院患者中大多以复合证候的形式出现,痰和瘀是肾气亏虚证最主要的兼夹证.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证候统计与病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证候特点、主要病机。方法:对245例患者,从症状、证候、证型几个层次进行分析归纳。结果:①虚证出现频率占57·22%,实证为4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气虚证出现频率为88·75%,占诸证之首;痰湿证次之,为本病的主要证型之一;③出现频率在10%以上合并证型为气阴两虚、阴虚内热、湿热内蕴、阴阳两虚、胆虚痰湿五型的合并证,占总例数的97·55%。结论:脾虚为本,痰(湿)瘀为标为本病的主要病机特点;气阴两虚、阴虚内热、湿热内蕴、阴阳两虚、脾虚痰湿为主证兼夹痰/瘀/(水)湿的证型为本病临床主要合并证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之间早期肾损害尿蛋白的差异性,为中医辨证分型及早期诊疗高血压肾损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观察研究病例资料的方法,在北京市延庆县井庄镇地区收集12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痰瘀阻络组、阴虚阳亢组及肾虚组3组。留取患者晨起尿液标本,检测早期肾损害指标β2-微球蛋白(β2-MG)、微量白蛋白(MALB)、转铁蛋白(TRF)。将各证型组早期肾损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占比例痰瘀阻络组为32%,阴虚阳亢组为36%,肾虚组为32%。3个证型中阴虚阳亢组所占比例稍大,但与另外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肾虚组尿MALB、TR F、β2-MG与痰瘀阻络组、阴虚阳亢组比较,水平均增高(P<0.05,P<0.01);痰瘀阻络组与阴虚阳亢组比较,3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不同证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均存在早期肾损害,但肾虚证患者的早期肾损害程度总体上要重于痰瘀阻络证及阴虚阳亢证患者。  相似文献   

12.
熊伟  李浩 《中医药研究》2011,(9):1025-102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血压负荷的差异。方法入选符合老年高血压1级、2级诊断标准的阴虚阳亢证、痰瘀阻络证及肾虚证的患者共133例,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方法,观察24h血压变化水平,比较分析三个不同中医证型间的血压均值与血压负荷。结果肾虚证组白天平均收缩压均值明显高于阴虚阳亢证组(P〈0.05),肾虚证组白天及夜间收缩压负荷较其他两组均显著增高(P〈0.05),肾虚证组夜间舒张压负荷较阴虚阳亢证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肾虚证组血压负荷明显高于痰瘀阻络、阴虚阳亢组,预示着老年高血压肾虚证血压波动更加明显,临床应重视老年肾虚证高血压的稳定性及其靶器官损害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证候分布和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90例,对患者四诊资料进行系统收集,以进行辨证分型,并对患者的体质进行初步判定,以探讨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证型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结果:90例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辨证分型为:肺脾气虚证42例(46.67%)、肝郁气滞证24例(26.67%)、气阴两虚证12例(13.33%)、肺肾两虚证12例(13.33%);体质分布为:气虚质64例(22.61%)、阳虚质64例(22.61%)、气郁质48例(16.96%)、阴虚质33例(11.66%)、痰湿质29例(10.25%),血瘀质13例(4.59%)、特禀质13例(4.59%)、湿热质10例(3.53%)、平和质9例(3.18%);体质类型与证型之间关系:气虚质与肺脾气虚证最为密切,阳虚质与肺肾两虚证、肺脾气虚证最为密切,阴虚体质与气阴两虚证密切,气郁质与肝郁气滞证密切,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中主要是肺脾气虚证、肝郁气滞证、气阴两虚证和肺肾两虚证,并分别与气虚体质、气郁体质、阴虚体质和阳虚体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肾阴虚证作为中医学的基本证型之一,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该文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以及组学应用的角度,总结整理关于肾阴虚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IgA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IgA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其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53例临床病例,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分为脾肾气虚、肝肾阴虚及气阴两虚三型,兼证外感风热、湿热内蕴、瘀血内阻。观察以上各证型与病理参数、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53例病人中脾肾气虚型、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三种证型比较,脾肾气虚型临床表现最轻,病理改变最轻,病理分级最低,气阴两虚型临床表现最重,病理改变最重,病理分级最高,P<0.05。结论:IgA肾病病性多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标实主要是外感、湿热、瘀血等。其病机演变规律多为气虚-阴虚-气阴两虚,且随病机演变,其临床表现、病理改变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6.
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证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证侯特点及病机特点.方法 观察103例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经两名主治中医师判断中医证侯及辨证分型,分析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侯特点.结果 103例患者的证型中脾虚湿热证21例(20.38%)、脾虚证21例(20.38%)、湿热内蕴证20(19.41%)、肝郁脾虚证14例(13.59%)、肝阴虚证9例(8.73%);103例患者证侯:脾虚49例(47.57%)、湿热45例(43.68%)、肝郁12例(11.65%)、肝阴虚11例(10.67%)、血瘀9例(8.73%)、肾阴虚4例(3.88%).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机为肝脾肾不足、湿热血瘀内蕴,病性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常见中医证侯为脾虚、湿热、肝郁、肝阴虚、血瘀.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syndrome and pathogenesis of patient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treated by Lamivudine. Methods By Observing cli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ese medical symptoms, physical signs,tongue and pulse, TCM syndrome of 103 patient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treated by Lamivudine were differentiated by two attending doctors and analyzed. Results Patten of 103 patients were: spleen deficiency and damp-heat (20.38%), spleen deficiency (20.38%), endoretention of damp-heat (19.41%), liver depression and spleen deficiency(13.59%), liver yin deficiency (8.73%); Syndrome of 103 patients were: spleen deficiency (47.57%), damp-heat (43.68%), liver depression (11.65%), liver yin deficiency (10.67%), blood stasis (8.73%), kidney yin deficiency (3.88%). Conclusion Pathogenesis of patient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treated by Lamivudine was spleen-liver-kidney deficiency, and endoretention of damp-heat; Nature of disease was deficiency in origin and excess in superficiality, and simultaneous deficiency and excess; Common syndromes were spleen deficiency, damp-heat, liver depression, liver yin deficiency, blood stasis, and kidney yin deficiency.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人群中CYP2C19*2基因多态性以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方法抽取11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外周血,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CYP2C19*2基因多态性以及中医证型分布的研究.结果 117例病人的中CYP2C19*2基因多态性分布:突变纯合子10例(8.5%),突变杂合子53例(45.3%),正常纯合子54例(46.2%),正常等位基因频率为0.688,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为0.312.中医证型分布:心血瘀阻证22例(18.8%),气虚血瘀证60例(51.3%),气滞血瘀证11例(9.4%),痰阻心脉证7例(6.0%),阴寒凝滞证3例(2.6%),气阴两虚证6例(5.1%),心肾阴虚证2例(1.7%),阳气虚衰证6例(5.1%).结论 11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氯吡格雷慢代谢型的发生率为31.2%;气虚血瘀证和心血瘀阻证为主要的证表现,且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中气虚血瘀证型显著高于其余证型;但各证型间基因分型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中医证素辨证体系探讨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中医证型分布,为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101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制定四诊信息采集表,建立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及中医证素辨证方法,进行中医证候研究。结果:通过因子分析共获得16个公因子,进一步结合中医理论及临床知识进行聚类,依据证素辨证的方法共获得6个病性及3个病位证素,分别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热、血热与心、脾、肝。结论:对分析得出的病性及病位证素进行组合,获得4种有效中医证型,分别为阴虚热盛证、脾阳不振证、心气亏虚证及肝肾阴虚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西药促排卵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为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80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所有患者予以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连续5 d,并对治疗后的排卵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各证型组患者治疗后排卵率及妊娠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肾阳亏虚型(85.00%,20.00%)、肾阴亏虚型(78.57%,14.29%)、痰湿内阻型(75.00%,12.50%)、肝气郁滞型(50.00%,11.11%)和瘀滞胞宫型(75.00%,8.33%),其中排卵率肾阳亏虚型、肾阴亏虚型优于痰湿内阻型、瘀滞胞宫型以及肝气郁滞型(P〈0.05)。结论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医各个证型的排卵率及妊娠率不同,提示各个证型患者生殖内分泌或代谢异常程度有所差异,对西药促排卵的效果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0.
历代对郁证的认识,详于实证,而略于虚证。王彦晖教授擅长中医肝胆病治疗,对虚证与郁证的关系有独到的理解,认为肝肾阴虚是郁证的基础病因。治疗上,根据伤阴的层面不同,分为阴液不足,阴血亏虚证与阴精匮乏3类,分别采用凉润养阴、温养阴血和填补肾精之法,在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