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柳青 《中医学报》2016,(12):1928-1930
经络没有特殊的形态组织结构,是未知的特殊的功能系统,这个功能系统可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以大脑为主导的经络信息网络调控系统,主要表现在经脉循经感传导方面;第二个层面是以心血管为主导的脏腑谐波共振调控系统,主要表现在脉动和脉象两个方面。经络信息网络调控系统通过经气调控心血管脏腑的生理功能,心血管脏腑共振调控系统通过共振调控的方式,保障人脑及脏腑组织器官的血液供给,以维持人脑及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这两个功能系统来源于《黄帝内经》,并于后世进一步发展,是最具中医特色的理论,应当认真研究,加于提高。  相似文献   

2.
在对经络的实质及经络研究方法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和针刺麻醉机制研究比较,认为循经感传的研究无法揭示经络的实质,经络显示研究缺乏科学依据。目前还不具备进行经络显示研究的条件,经络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刺穴位是怎样作用于内脏器官以及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一书,作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是记载经络学说内容最多,而又最完备的典籍。它不仅收有经络学术的多家学说,而又象征着经络学术发展至成熟阶段,故经络学说对中医基础理论与针灸学术的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经脉由于《内经》中涉及经脉方面的内容,非常广泛和复杂,本文不可能全面论述,仅就《灵枢经》中论述较完整的几篇,如经脉篇、经别篇、经水篇、经筋篇、营气篇、卫气行篇等,聊作解析。1.1经脉篇本篇为现存古文献中论述经脉循行最完整的一篇。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本篇托名为雷公问黄帝,与经别篇及经水篇黄帝问岐…  相似文献   

4.
经络的有无及其实质是国内外学者目前最为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近年来由于“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扁鹊心书〉),再加上西药三大法宝(抗生素、激素、维生素)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及其造成的一些医源性疾病的增加,使人们发出了重新回到大自然中去的呼声.中国传统针灸学恰恰具有“能够治疗西医难以治疗的许多疾病.”(WHO官员中岛宏语)于是人们对针灸疗法的核心经络学说的研究日益重  相似文献   

5.
论《黄帝内经》脏腑的实体解剖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中医学人士往往根据传统中医理论中“肝生于左”的记载,认为中医学的人体解剖观不正确。我们认为,传统中医理论中的脏腑指的是某一种特定的功能系统,而并非现代医学所谓的只是一种实体解剖器官。因此,传统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对于脏器的概念不是完全相同的。通过研究《黄帝内经》,我们发现“肝生于左”实际上是指肝在中国传统文化卦象中的相对位置,而非人体脏腑的解剖学或形态学位置。脏腑的本义是指实体解剖器官,其解剖位置与现代医学的认识基本一致,其功能也与现代医学的认识有某种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黄帝内经》经络的解剖形态结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经络的解剖形态结构实质许志泉,李殿宁,陈晓天(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关键词《内经》,经络,解剖,形态结构经络实质的研究,思路纷繁多样,各种假说也不一而足,多达20余种.多数人不去全面研究经络的第一手文献《内经》,而只是抓住一点,或从...  相似文献   

7.
建国50年来我国经络研究的历史及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络是中医学基本理论的核心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它的理论体系与当代自然科学发展趋势是相符的。对经络实质的阐明不仅能促进中医理论的发展,而且还会引起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本文粗略地把建国50年来我国经络研究的历史分成3个时间段,然后分析每个时间段内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取得的主要成就。1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这一时间段从1956年经络实质的研究被列为全国自然科学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起,到文革期间经络曾一度被视为糟粕止。其主要的研究方向为:经络的形态学研究和皮肤电…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报》2017,(12):2390-2392
《黄帝内经》认为风、寒、热造成了气血的不通与不荣,导致腰痛的发生。因此,治疗应该通之荣之,根据腰痛的不同临床表现,施以脏腑辨证或经络辨证,明确主要病位,采用针刺和刺络,配合中药汤剂、火针、艾灸、导引等辅助手段,优化治疗方案,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从针刺麻醉机制的研究看当前经络实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经络的实质及经络研究方法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和针刺麻醉机制研究比较,认为循经感传的研究无法提示经络的实质,经络显示研究缺乏科学依据,目前还不具备进行经络显示研究的条件,经络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刺穴位是志祥作用于内脏器官以及作用途途径。  相似文献   

10.
灸法与经络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有关早期医学文献和现代研究整理分析,对比中国与其他古代传统文化与医学尤其是古希腊医学之间的异同,认为古代中国人是通过在四肢手足部施灸发现并认识经络的。这一重大发现同时受到中国特有的“气”的理论及实践和占卜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失眠与卫气营血失衡、五脏失调、阴阳跷脉失交有关。卫气为阳,营血为阴,五脏亦可分阴阳。卫气营血、五脏功能失调,阴阳跷脉不能交通,则阴阳升降失常,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引起失眠。临床治疗应在调和阴阳的基础上,具体的病症具体分析,灵活选用治法。  相似文献   

12.
刘向哲 《中医学报》2016,(10):1497-1499
《黄帝内经》将先进的哲学思想与医疗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中医理论的阴阳五行学说和天、地、人三才的整体医学模式,使其具备了鲜明的东方人文属性。在《黄帝内经》天、地、人医学模式当中,人位天地之中,是最根本的因素,贯穿于预防、诊断、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对当今的医疗实践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帝内经》从"气"的角度描述脾胃的生理特点和功能,通过分析"气"的失常以阐释脾胃病的病因、病机、证候、治疗等多方面内容,构成了中医脾胃学术思想的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梦象理论"是中医学象思维的一个代表。《黄帝内经》关于梦的理论以人体生理病理为基拙,开辟了人类对于梦的认识和研究的新途径,所确立的中医梦象理论,,在当代依然具有临证意义。笔者通过对《黄帝内经》梦象理论十数载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梦象辨治在中医神志疾病领域诊疗过程中释梦治病、辨梦辅治和判断疗效3个重要作用。相信随着实践的不断加深,可以得到更多的体会与感悟,梦象辨治的应用或将不局限于神志病范畴。  相似文献   

15.
《黄帝内经》认为,情志的生理基础为五脏,且受内、外因素的影响。情志病的发生与五脏气血阴阳紊乱、社会、自然、心理、生理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防治情志病主要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保持心神宁静;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3转移情志;4以情胜情。  相似文献   

16.
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对人体生命的起源、本质,生命的生长、繁殖、发育、运动形式、思维等生命现象发生的机理及其与自然环境变化的关系等,有着极为丰富的论述。本文对《黄帝内经》关于生命的论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从生命的分类、生命的起源、生命的现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发掘和阐述,尤其是对胎孕、男女性别、人体生长发育、人体寿命、人体感觉功能、人体精神思维、健康、体质等方面,作了客观而深入的论述。中医学理论就是在《黄帝内经》生命科学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黄帝内经》关于生命科学的理论反为中医学理论所掩盖,不为人们所注意。本文发掘《黄帝内经》生命科学理论,旨在光大《黄帝内经》的学术成就,对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亦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帝内经》中所传承的养生经典是现代养生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黄帝内经》把养生放在首要位置,强调防重于治。《黄帝内经》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为比喻,说明“病已成而后药之,不亦晚乎”的道理。养生不是一时,养生应贯穿从出生到老年的全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应分胎儿养生、小儿养生、青壮年养生及中老年养生等,从而分别研究其养生之道,以丰富和发展中医养生学。  相似文献   

18.
中医认为,脑髓、脊髓、骨髓、精髓均属于“髓”的范畴,诸髓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黄帝内经》的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及对髓的认知,完善了“泛髓”假说的理论体系,将中医“泛髓”与西医多系统建立对应关系。根据诸髓同源于肾精,同聚于髓海的生理特点,提出在髓病治疗上除补肾填精外,注重阴阳双补及从“液”论治的新思路,以期为多系统疾病的预防及联合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