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9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受试对象.94例患者均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并由医生进行准确指导应用方法,每日一次,每次每侧鼻孔200μg,共治疗4周.观察患者治疗第1周、第2周、第4周的治疗效果.结果94例患者在治疗第1周(5.62±0.74)、第2周(3.85±1.88)、第4周(2.67±1.24)的病情严重程度均低于治疗前(9.38±1.21),分别(P<0.05),患者睡眠质量(8.07±1.33)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AR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鼻腔冲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为9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鼻塞、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明显改善,鼻内镜下体征评分有所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腔冲洗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AR,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内舒拿)联合氯雷他定片(开瑞坦)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诊断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210例,随机分为3组各70例,糠酸莫米松组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每日每侧鼻孔1喷(每喷50ug),1日两次,早晨和晚上喷入;氯雷他定组使用氯雷他定片10mg,口服,1日1次;联合治疗组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和氯雷他定联合治疗,2周为1疗程。结果:3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97.14%高于糠酸莫米松组的78.57%(P<0.05)、氯雷他定组的81.43%(P<0.05),3组不良发应无显著差异(P>0.05),均无其他明显的不良反应,未退出治疗。结果: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和氯雷他定片治疗变应性鼻炎均有较好的疗效,两药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更佳,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糠酸莫米松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156例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分别给予糠酸莫米松(糠酸莫米松组)和生理盐水喷鼻剂(对照组)进行治疗及疗效对比.结果:糠酸莫米松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3%和19.44%,治疗组的鼻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与对照组相应值比较明显减或消失.结论:糠酸莫米松起效迅速,药力持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65例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疗程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分,观察不良反应,而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6.9%。治疗前平均总分为10.4±2.5分,治疗后为2.5±1.6分,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用糖皮质激素对变应性鼻炎和非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7年7月淇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10例非吸烟成人鼻炎患者,将10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纳入A组,102例非变应性鼻炎患者纳入B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连续治疗14 d。治疗后2周、1个月,采用鼻部症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鼻部症状,测定鼻腔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治疗后2周、1个月,两组患者鼻塞、鼻痒、喷嚏、鼻涕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周、1个月,两组患者NO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治疗变应性鼻炎和非变应性鼻炎后,患者症状得到改善,鼻腔NO水平回归正常。 相似文献
7.
《河南医学研究》2017,(2)
目的探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周口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单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窍鼻炎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体征和症状评分、治疗效果以及病情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体征和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0月接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40例,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试验组行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治疗,对照组行盐酸麻黄碱滴鼻液滴鼻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用药后睡眠质量评分为(8.09±1.0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4±1.07)分(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1%(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P<0.05).结论针对变应性鼻炎患者使用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轻药物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苍耳子鼻炎滴丸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患者炎症因子及黏蛋白分子-3(Tim-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84例AR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采用苍耳子鼻炎滴丸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鼻塞、鼻痒、喷嚏、流涕)评分、鼻腔生理功能指标(纤毛传输速率、鼻腔通气面积、鼻腔阻力)、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T细胞免疫球蛋白Tim-3mRNA表达水平、不良反应(鼻黏膜刺激、头晕、头痛、咽部不适)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鼻塞、鼻痒、喷嚏、流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纤毛传输速率、鼻腔通气面积大于对照组,鼻腔阻力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血清IL...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糠酸莫米松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变应性鼻炎患者86例,均分为2组。观察组每日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内舒拿)手交叉喷向鼻腔外侧壁,早晚喷鼻2次,每次每鼻孔2揿;对照组1%麻黄素滴鼻液滴鼻2次,每次每鼻孔滴2滴,同时口服扑尔敏8mg,每E13次,疗程均为2周。结果近期观察总有效率分别为93.1%和90.7%,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个月后观察,总有效率分别为95.4%和81.4%,2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对治疗变应性鼻炎有良好疗效,具有起效快.持续时间长,使用方便,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43例给予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43例给予苓桂术甘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血清炎症因子〔包括血清免疫球蛋白E(serum immunoglobulin E,lg E)、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以及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不良反应情况和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得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改变程度明显超过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Ig E、CRP以及IL-4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有效率为6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3例,主要表现为腹痛、头晕;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1例,主要表现为局部红斑、瘙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乏力等,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2.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且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的污染其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西医在此方面的治疗单一,且副作用较多,而中医在此病的治疗方面颇具优势,现将近几年中医对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With reference to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ols—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system approach and reasoning,this practice guideline has been drafted reflec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upuncture to improv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allergic rhinitis.This guideline includes outlining the acupunctur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inciples for allergic rhinitis,suggesting recommendations and related evidence for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and defining operating methods and precautions for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相似文献
14.
鼻内窥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过敏性鼻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鼻内窥镜下切断翼管神经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三种切断翼管神经方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副作用和可操作性。(1)经上颌窦途径切断翼管神经;(2)鼻内窥镜下切断翼管神经;(3)鼻内窥镜下切断翼管神经配合筛前神经电灼或下鼻甲或鼻中隔矫正术。结果:鼻内窥镜下切断翼管神经在术后反应、手术可操作性方面明显优于经上颌窦法,但疗效无明显差异。若配合筛前神经电灼并下鼻甲部分切除或鼻中隔矫正术,则手术效果有所提高。结论:鼻内窥镜下切断翼管神经较经上颌窦途径更简捷、准确,可同时配合下鼻甲、鼻中隔手术或筛前神经电灼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变应性鼻炎(AR)动物鼻黏膜中组胺含量的变化,探讨组胺在变应性鼻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影响组胺含量测定的2个因素温度和萃取时间分别进行2个水平考察,以回收率为指标,确定Shore荧光法测定条件;另采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滴鼻致敏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改进Shore荧光法测定豚鼠鼻黏膜组胺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在室温和萃取时间为45 min条件下的组胺回收率满足要求,利用该法测得自然对照组和变应性鼻炎组鼻黏膜组胺含量分别为(513.7±49.3)ng/g和(590.4±47.6)ng/g,变应性鼻炎组鼻黏膜中组胺含量显著高于自然对照组(P<0.01)。结论改进Shore荧光法测定鼻黏膜中组胺含量准确可靠,检测鼻黏膜中组胺含量的高低对诊断变应性鼻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颜面部激素耐药型过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血清IgE水平影响。方法:将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防风通圣散(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石膏、黄芩、桔梗、滑石、甘草、荆芥、白术、栀子)治疗。治疗后测定并记录两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IgE水平、炎症指标、生存质量、心理状况,同时比较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有效率为9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及IgE水平降低,治疗后血清IL-4、IL-13含量降低,血清IL-18及γ-IFN含量升高,治疗后生存质量及心理状况改善程度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颜面部激素耐药型过敏性皮炎效果显著,能降低血清IgE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糠酸莫米松吸入和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141例变应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4组,分别使用糠酸莫米松、孟鲁司特钠、糠酸莫米松和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统计有效率。结果:前3组比氯雷他定组评分改善,总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糠酸莫米松组和孟鲁司特组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比糠酸莫米松组和孟鲁司特组评分改善,总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糠酸莫米松吸入和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疗效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采用辣椒素为干预措施对成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症状和其他检测指标的意义,探索变应性鼻炎新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通过CBMdisc、MEDLINE等数据库全面检索国内外的相关文献.选择以辣椒素为干预措施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试验的测量指标包括鼻症状、鼻分泌物中白细胞和白蛋白、鼻对组织胺的反应性、鼻生活质量等.结果 较高质量治疗研究仅1篇,认为辣椒素可以降低鼻粘膜对组胺刺激的反应性.而低质量治疗研究3篇,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P<0.05).阿托品、秋水仙素、利多卡因有不同程度阻断辣椒素刺激神经的作用,随着辣椒素剂量增加,鼻症状、鼻分泌物中白细胞、溶菌酶、白蛋白增多.结论 辣椒素可降低鼻高反应性,对症状改善有待进一步研究;神经性炎症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述近6年来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机理研究进展。方法:检索近6年来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机理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现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降低IgE水平、调节Th1/Th2细胞失衡及相关细胞因子、调节炎症细胞及相关炎性介质、刺激神经节和调节神经递质、调节信号通路相关信息五个方面。结论: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理研究已从以上五个方面取得成果,但在信号传导方面的研究尚待更深入地开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