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42岁。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心脏临时起搏治疗后入院。有强直性脊椎炎史。入院后第2天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中患者强迫采取半侧卧位。分别将心室和心房电极导线送入流出道和右心耳。术毕回病房后12导联心电图示电轴右偏,呈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的起搏图形,疑及起搏左室。心脏超声示房间隔中段见一较大的回声缺失约3.6 cm,二维超声可见起搏导线自右房经缺损处入左房,再经二尖瓣入左室,固定于左室后侧壁腱索水平。再次手术将电极导线移位至右室心尖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电极(主动/被动)导线对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心脏功能、QRS波宽度、起搏参数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两组,一组患者行主动电极导线右室间隔(RVS)起搏,一组行被动电极导线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分析两组心功能左室大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QRS波宽度、起搏参数变化。结果右室间隔起搏较心尖部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在术后1周及术后3月下降(P0.05),感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RS波宽度RVS、RVA分别为(130±20)ms、(160±30)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左室大小及LVEF术后3月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随访RVS及RVA组分别为:左室大小(47.30±1.97)mm及(49.01±2.4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值(62.70±2.15)%,及(59.46±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起搏完全依赖患者,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双室同步性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且1年随访对心功能影响也较后者小。  相似文献   

3.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右室除颤电极导线通常放置于右室心尖部,但近来研究显示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会导致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另外,当右室心尖部起搏阈值和/或除颤阈值较高时,需改变除颤电极导线的放置位置,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相对于右室心尖部而言,右室流出道放置除颤电极导线有一定的优势。现对右室流出道放置除颤电极导线的相关问题做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起搏导线放置在心尖部或流出道间隔部的难易程度.方法 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40例符合起搏器植入适应证合并重度三尖瓣反流的患者,按随机表将其随机分成A组(拟行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B组(拟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术前测定所有患者右心室体部与流出道短轴缩短分数.术中记录2组植入心室导线的曝光时间和术中脱位情况.比较术中及术后3个月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心尖部起搏的阈值,感知、阻抗等电极参数.结果 A、B两组各20例,A组术中曝光时间显著短于B组[(113.5±33.8)s对(156.3±58.1)s,P=0.007],A组仅1例(5.0%)发生术中脱位,B组6例(30.0%)发生术中脱位,并行导线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两组间术中及术后3个月起搏导线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受试者右心室体部短轴缩短分数(FS)显著大于流出道(33.7%±5.4%对27.1%±4.4%,P<0.01).结论 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将心室导线固定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比心尖部更为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使用Select Secure系统的3830导线及配套的C304或C315的递送装置完成选择性心室起搏的有效性和近期安全性。方法对122例符合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都使用了Select Secure系统包括3830导线和配套的递送装置行选择性心室起搏,首选希氏束部位起搏(HBP),如HBP失败改为间隔部或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术中观察指标包括:操作时间、记录心房及心室电极的起搏参数(即刻R波高度、阻抗、阈值)、术中脱位率等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内容:术后第1个月进行随访并记录心房及心室起搏参数、H-V传导性、导管脱位、心包积液等并发症。结果成功HBP 98例,右室间隔起搏20例,RVAP4例。HBP术后随访无一例电极因参数变化导致失用,1例于术后第8天导线脱位;1例出现心包积液;至今无一例死亡。术后1个月随访阈值和感知与术中无差异(P0.05),阻抗降低(P0.001)。24例右室间隔部和RVAP无并发症。结论 3830导线和配套的专用输送鞘在选择性心室起搏,特别用于HIS束起搏是目前操作较为简便且容易定位并固定安全、有效的器材。  相似文献   

6.
右室心尖部起搏改变心室正常激动顺序,造成室内不同步,最终引起心肌细胞组织学异常出现起搏诱导的心肌病(PICM),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导致心功能减退。右室心尖部起搏术后QRS波时限过宽,心室累积起搏百分数增加,存在基础心脏疾病及起搏器依赖患者PICM发生率较高。右室中位间隔起搏及His束起搏可减少PICM发生率,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可考虑行双室起搏。  相似文献   

7.
探讨普通电极导线经心脏静脉行左室起搏的可行性和牢固性。选用 10个新鲜猪心 ,用 3种形态的普通电极导线 (4翼、2翼和无翼 )分别插入右室心尖部、心大静脉、左室后静脉和心中静脉 ,测电极导线在心脏静脉的深度、阻抗和拔出力量。右室心尖部作为对照组 ,仅测阻抗和拔出力量。结果 :三种普通电极导线都能成功地送入心脏静脉。三种电极导线在同一心脏静脉进入深度之间无差异 (P >0 .0 5 ) ,在不同心脏静脉进入深度之间有显著差异(P <0 .0 5 )。电极导线在所有心脏静脉的拔出力量都大于右室心尖部 (P <0 .0 5 )。三种电极导线在同一心脏静脉拔出力量之间无差异 (P >0 .0 5 ) ;4翼、2翼电极导线在不同心脏静脉拔出力量之间也无差异 (P >0 .0 5 ) ,而无翼电极导线有差异 (P =0 .0 4)。电极导线进入心脏静脉深度与拔出力量之间存在正相关 (r=0 .48,P <0 .0 0 1)。电极导线在心脏静脉的阻抗为 6 35± 32 3Ω。结论 :三种普通心室电极导线都可以送入心脏静脉远端 ,都较牢固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研究主动电极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与被动电极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及对远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需要安置体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30例用螺旋电极行RVOTS起搏(主动电极组),32例用被动电极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被动电极组);记录两组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远期心功能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起搏器植入即刻参数比较:与被动电极组比较,主动电极组导线阻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动电极组植入时间和曝光时间较被动电极组偏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电极穿孔致心包压塞的并发症、电极导线脱位、囊袋感染和严重心脏事件。随访6个月两组各参数比较:与被动电极组比较,主动电极组QRS波时限、左心室重量均下降、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P0.01或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6min步行试验均增加(P0.01或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心脏事件。结论:使用主动(螺旋)电极行RVOTS起搏不但安全可靠,而且可改善患者远期心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右心室起搏导线位置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效果的影响.方法 71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CRT手术,53例左心室导线植入侧壁或侧后壁,18例植入前壁或下壁(非侧后壁);48例右心室导线植入心尖部,23例植入流出道间隔部.术前记录受试者心功能(NYHA分级)、QRS时限(QR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术后6个月对上述参数进行随访,比较不同右心室起搏部位对CRT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 术后6个月,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LVEF高于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0.44±0.07)对(0.40±0.07),P=0.048],余心功能、QRSd、LVEDD、LVESD等各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左心室起搏部位进一步分为侧壁或侧后壁与非侧后壁两组,就侧壁或侧后壁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较间隔部起搏可更好地提高心输出量LVEF[(0.45±0.07)对(0.40±0.08),P=0.027],改善心功能[(2.59±0.59)对(3.00±0.68),P=0.038],对于非侧后壁组,比较右心室心尖部与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各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若无视左心室起搏部位,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略优于流出道间隔部起搏;而对于左心室侧壁和/或侧后壁起搏者,应尽量将右心室导线置于心尖部,以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道2例心外膜电极导线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左室起搏中的应用及结果。方法2例均因心脏靶静脉解剖结构问题不能经心脏静脉途径置入左室电极,其中1例为右室双部位(心尖部+流出道间隔)起搏3个月后无效的患者。全麻后气管插管,在左第4肋间腋前线处切口,进胸后切开心包,用缝线将心外膜电极固定于左室侧后下壁,通过皮瓣下隧道把左室电极送入囊袋并与脉冲发生起搏器左室孔相联。结果2例手术顺利,无并发症。术后左室同步性明显好转,射血分数增加,心功能改善。结论心外膜导线在CRT左室起搏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术后短期随访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三尖瓣置换术后行永久心脏起搏治疗一例章隆泉黄国长用人工金属蝶瓣置换了毁损的三尖瓣后,行永久心脏起搏治疗,将面临如何安置起搏电极导线的棘手难题,现将我院经心外膜心肌穿透置入起搏电极导线行右室心内膜起搏成功的1例报道如下。患者男性,42岁,因进行性右心功...  相似文献   

12.
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为传统起搏方式,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术中导线植入较容易,易固定,在心内膜可获得长期稳定、可靠的起搏参数。该技术自用于临床以来挽救了无数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生命。但是,RVA起搏是一种非生理性起搏,许多临床试验证实,会改变正常心脏的激动收缩顺序,导致QRS时限增宽,改变心脏收缩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心室主动电极导线连接外置的心脏永久起搏器作为临时起搏的疗效和实用性。方法选取合并心动过缓的拟外科手术患者或预计植入后需观察时间较长,需行临时起搏的患者共53例,分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5)。观察组经锁骨下静脉植入心室主动电极导线,头端固定于右心室间隔或心尖部,连接外置的心脏永久起搏器,作为临时心脏起搏;对照组行传统的心脏临时起搏电极植入。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临时起搏过程。观察组无电极脱位、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3例电极脱位,1例血栓形成,2例继发肺部感染。结论心室主动电极导线可连接外置的心脏永久起搏器作为临时起搏应用,不增加患者的风险,增加患者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主动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疗效.方法 以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植入心脏起搏器的1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分为四组:单腔起搏器(VVI)右室心尖部起搏组(52例,A组)、VVI右室间隔部起搏组(31例,B组)、双腔起搏器(DDD)右室心尖部起搏组(33例,C组)和DDD右室间隔部起搏组(19例,D组).分析四组在术后即刻及术后1、6、12、24个月的起搏阈值、导线阻抗、QRS波时限和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四组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发生.B、D组术后即刻的起搏阈值较A、C组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的起搏感知及阻抗均无明显差异.随访1年后,A、B、C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较D组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更符合生理性起搏的特点,对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不良影响明显小于右室心尖部起搏.因此,DDD右室间隔部起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心脏起搏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术后12个月患者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我院100例病窦综合征并首次安装VVI起搏器患者,随机分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检测起搏器安置术前和术后12个月血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结果 两组起搏器安置术前、术后12个月血NT-proBNP水平,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无明显变化(P>0.05),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术后12个月血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术后心脏收缩功能影响小,接近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主动固定起搏导线导致心脏穿孔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置入主动固定起搏导线术后出现心脏穿孔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有关文献,对该并发症的发生机制、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进行论述。结果:主动固定起搏导线导致心脏穿孔临床表现多样化,B超和多排CT是诊断该并发症的主要方法,心包穿刺引流以及相关的主动固定起搏导线重新置入是处理该并发症的主要治疗。结论:心脏穿孔是主动固定起搏导线的严重并发症,及时和正确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心室起搏部位改变时,左、右心室导线间距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即刻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5例符合适应证患者行CRT手术,术中将左心室导线植入侧壁或侧后壁,先后将右心室导线植入右心室流出道和右心室心尖部,分别测得主动脉速度血流积分及心肌收缩达峰时间标准差,同时比较此2种不同部位左、右心室导线间距,包括直接、垂直和水平距离(分别由正位及左侧位投影时测得)的差异。结果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主动脉速度血流积分显著高于右心室流出道起搏[(15.76±2.29)cm对(14.71±2.12)cm,P〈0.001],QRS时限则显著较窄[(141.84±20.89)ms对(159.84±19.56)ms,P〈0.001]。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侧位投影下的导线间距(校正后)显著大于右心室流出道起搏[(161.23±44.58)mm对(121.34±55.91)mm,P〈0.001],其垂直距离(校正后)亦显著大于后者[(97.65±45.73)mm对(39.41±23.51)mm,P〈0.001]。结论CRT术中改变右心室起搏部位时,侧位投影下的左、右心室导线间距较大者CRT手术即刻反应较佳。  相似文献   

18.
右室心尖部起搏是目前最常用的永久起搏方式,但非生理性起搏方式。右室间隔部起搏可以实现近希氏束起搏,从而获得接近生理状态的心室激动顺序和双心室同步,这是一种近似生理性的起搏方式,但是需要借助主动固定电极导线,且其临床操作有一定难度。笔者探索临床应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室间隔部(包括流出道间隔部和流入道间隔部)起搏的操作技术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成功放置左室起搏电极对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CRT-D)至关重要。与传统起搏电极相比,四极电极具有以下优势:置入成功率较高、能克服膈神经刺激、避免左室高阈值、避免左室心尖部起搏以及导线脱位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为左上腔静脉永存合并右上腔静脉缺如患者植入起搏导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左上腔静脉永存合并右上腔静脉缺如患者的心室起搏导线植入方法作初步探讨,方法 为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例三度房室阻滞患者植入VVI起搏系统,导线经左上腔静脉、冠状静脉窦、右心房、三尖瓣口而固定于右心室心尖部(4例)或至心大静脉远段(1例),靠近心外膜左缘。结果 5例患者的导线均成功放置分别随访3个月-7年,起搏功能良好。结论 对左上腔静脉存伴右上腔静脉缺如患者植入心脏起搏系统,通过适当地操作,一般可将导线定侠于右心室心尖部;而经冠状静脉窦作左心室心外膜起搏亦是可以选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