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2005-2009年度脉动真空蒸汽灭菌效果监测结果,初步探讨影响灭菌效果的因素,找出灭菌失败的原因,不断持续改进监测技术,提高灭菌效果。方法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脉动真空蒸汽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结果 2005-2007年度B-D试验合格率为97.8%,化学监测合格率为98.3%,生物监测合格率为99.7%,灭菌物品监测合格率为100%。引进标准测试包法,改进监测方法后,2008-2009年度B-D试验合格率为99.5%,化学监测合格率为99.4%,生物监测合格率为100%,灭菌物品监测合格率为100%。结论 3种监测方法监测过程及结果均未达到全部合格,B-D试验和化学监测受人为因素和设备因素影响较多,应加强管理,定期检修灭菌设备,严格操作规程,提高监测技术,确保物品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新安装调试后的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临床实用灭菌效果及其性能,进行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监测。采用的运行程序为脉动3次,灭菌温度132℃、灭菌时间10m in,内室压力为195~205 kPa。1方法1.1物理方法首先通过程序记录出灭菌过程中各灭菌状态的压力、温度和对应的时间值及设备的运转次数。将留点温度计放于灭菌包的中心位置,使用多个留点温度计测试各点的温度,灭菌后观察其显示温度值是否达到所需温度。1.2化学方法采用B-D试验标准包,将B-D试纸放于试验包中间,放置在灭菌室内排汽口处。设定脉动3次,灭菌温度134℃、灭菌时间4 m in、干…  相似文献   

3.
目的 找出影响脉动真空压力灭菌器灭菌效果的因素.方法 通过B-D试验检测脉动真空压力灭菌器的灭菌效果,分析影响灭菌效果的因素.结果 3台灭菌器连续检测1500次,不合格率为0.3%.结论 B-D试验结果 表明,设备因素和人员操作技术因素是影响脉动真空压力灭菌器灭菌效果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灭菌不彻底导致的医疗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保证灭菌质量,满足临床需要。方法利用脉动真空灭菌器对物品进行灭菌,并用生物指示剂、化学指示条、细菌培养作为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影响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的因素,提高灭菌质量。方法采用物理监测、化学指示剂和生物指示剂监测方法以及无菌检验技术进行了观察。结果经连续4年进行的监测,B-D试验平均合格率为98.8%,化学监测平均合格率为96.43%,生物监测平均合格率为98.6%,灭菌物品无菌检验合格率为99.1%。结论该医院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所采用的4种监测方法,监测结果均未达到全部合格,其中人为操作因素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保证机动门脉动真空灭菌器的灭菌质量。方法:采用B-D试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等方法进行灭菌效果质量监测。结果:四台灭菌器质量监测除B-D试验有31次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4%外,余三种监测结果均正常。结论:机动门脉动真空灭菌器必须通过严格的质量监测,以保障灭菌器使用的安全可靠,保证灭菌物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脉动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密封性对灭菌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经检测,随脉动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柜室密封程度下降,灭菌布巾包中心温度滞后于柜室温度的时间延长,灭菌合格率下降。  相似文献   

8.
对密封性较差的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将柜室压力抽至 - 0 0 92MPa ,输入蒸汽后的柜室压力增至 0 0 70MPa。经用热电偶和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检测 ,其布巾包中心维持 132℃时间 ,较抽负压至- 0 0 86MP、通蒸汽压至 0 0 50MPa者平均延长 0 8min ,但其灭菌合格率 (80 % )与后者 (70 % )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
10.
摘要 目的 调查基层某重症监护病房(ICU)一起耐碳青霉烯类黏质沙雷菌(CR SM)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方法 对某ICU发生的3例CR SM感染患者的环境进行采样以及ICU全部工作人员进行粪便筛查,同时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患者A和C为医院获得性感染,患者B无充足的证据表明为医院获得性感染。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后,连续追踪3个月,未再发生同类感染病例,可以排除医院感染暴发|但是3例患者病原菌的药敏结果几乎完全一致,时间、空间存在相关性,说明病原体在医院内已经发生传播。结论 基层医疗机构是医院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应加强相关部门的技术支持和行政支持,促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对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和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的效果进行监控.方法:采用化学指示剂和生物菌片及控制灭菌时的各种参数及机械状况,对灭菌效果进行全面监测.结果:通过强化管理工作,加强对消毒员的专业培训,灭菌质量全部合格.结论:加强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监测,可有效地保证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13.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湿包原因及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压力蒸汽灭菌器内湿包现象是影响灭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灭菌后包潮湿,使包内外形成一个连续液体通道,从而破坏包装材料阻挡微生物的屏障作用,使微生物浸入已灭菌物品内造成污染。我们2006年1~10月份用脉动真空压力灭菌器灭菌共发现55个湿包,现对每个包潮湿原因进行分析。1方法本院使用的脉动真空灭菌器,脉动次数3次,空气排出量>99%;汽源压力300~500kPa;灭菌温度132℃;工作压力210kPa;灭菌时间10min;干燥时间15min。使用蒸汽为外源蒸汽。湿包判断标准是灭菌处理后的物品包,含水量≤3%为干燥包;灭菌后包裹上有明显水渍,器械包的吸水巾潮…  相似文献   

14.
我院供应室于2003年7月,购买一台YXQG02型手提式电热压力蒸汽灭菌器。用于不适合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的物品的灭菌。为考核其灭菌性能,对其灭菌效果进行了监测。1方法按使用说明将待灭菌物品置于内桶搁架上,向器内加入3.5~4 L的蒸馏水,将盖上与放气阀相连的放气软管插入内桶的软管架内,旋紧器盖,按常规灭菌程序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效果监测是将嗜热脂肪杆菌(ATCC 7953)芽孢菌片,用纱布包裹放于通气贮物盒内,与待灭菌的物品同时,置于手提式电热压力蒸汽消毒器内中层,按上述程序进行灭菌处理。灭菌结束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出菌片连同…  相似文献   

15.
盂祥云 《现代护理》2002,8(5):373-373
目的 研究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柜的灭菌效果。方法 对新购调试阶段,正常使用中及维修后几个阶段灭菌效果进行监测,观察。结果 在新购调试阶段。维修后同一次消毒物品时用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监测的结果是不同的,在正常使用中3种方法监测都能达到规定指标。结论 使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柜,除按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进行常规监测外,在新购调试和维修后每次消毒都要用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监测,3种方法都达到标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纯环氧乙烷对医疗用品的灭菌效果及其使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化学指示剂和生物指示剂监测方法,进行了实际灭菌效果监测。结果所用环氧乙烷灭菌器的设定灭菌程序可清楚记录灭菌日期、温度、湿度和时间等参数,程序运行正常。灭菌器内输入纯环氧乙烷气体,以1000 mg/L用量进行灭菌处理,所有包外化学指示胶带变为橙色,包内化学指示卡均由玫瑰色变为绿色,达到合格标准色。连续进行18锅次27件灭菌后物品中生物指示剂全部无菌生长,达到灭菌要求。结论100%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效果可靠,操作简便,实用于贵重、精密、怕热怕湿物品的灭菌。  相似文献   

17.
B-D试验是用于测试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空气排除效果的试验,是反映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性能状况的硬指标。其监测结果不代表灭菌效果成败,而是表明在灭菌过程中物品包内有无形成空气团,从而了解灭菌器功能是否正常或所设计的灭菌操作常规有无不当之处。维修或新安装的预真空灭菌器除B-D试验合格外,同时生物监测、工艺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我院在连续3年中,对B-D试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是冬天冷凝水过重,而蒸汽运输管道又过长所致,经采取“冬季充分预热法”和相应的措施后B-D试验全部合格。  相似文献   

18.
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器是临床广泛使用的医疗灭菌器械。其优点是灭菌温度高,时间短,灭菌后物品干燥。我院使用的MG—1.2Ⅱ脉动真空蒸气灭菌器,对1998年10月~2004年10月1698锅(次)的灭菌过程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监测及灭菌后湿包锅次实施动态监测,保证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器的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19.
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力蒸汽灭菌是目前医院应用最广、灭菌效果最好的一种灭菌方法。80年代,新型灭菌设备已进入全国医疗市场,而被各级医院普遍采用。我院供应室为了提高压力灭菌技术水平,控制院内感染,于1990-1994年先后购置了二台各类型号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器。经几年的使用,它确具有省时、省力、灭菌物品干燥、灭菌彻底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灭菌设备。为确保灭菌物品的质量,我科按卫生部制定(消毒技术规范搜求,于lop年6月一12月对M台脉动真空灭菌器采用较先进的灭菌监测方法,用以评价灭菌设备、灭菌工艺及物品的灭菌效果。在灭菌监测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加强脉动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的方法,包括消毒员的培训,灭菌器的管理,拟灭菌包包装质量要求,灭菌包的正确摆放及灭菌效果的监测。认为供应室应严把质量关,有效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