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下面简称《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方剂专著,它以丰富的资料向人们展示了先秦时期祖国医药学发展的盛况。在这部内容丰富的古医方书中,有关骨伤疾病的诊治方法记载较多,全书所记述的五十多种疾病中,有关骨伤的就有19种;在全书所用药物247种里,骨伤科用药就达133种,包括动,植、矿、金石四大类,所用剂型达十数种之多。从书中对骨伤科疾病的病名、分类及症状描述,特别是丰富多彩的疗法来看,先秦时期的骨伤诊疗技术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骨伤科疾病的命名及分类《病方》中疾病的命名主要是根据病因、症状  相似文献   

2.
清宫治疗眼疾熏洗方分析山东中医药大学(250014)徐雪兰主题词:眼病熏洗方清代宫庭分析清代宫廷医案、医方等资料中,外治医方占很大部分,仅《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一书中,外治医方即近200首,约占全书医方之半数。在清宫外治医方中,熏洗方占较大比例,熏洗方...  相似文献   

3.
<正> 1979年11月文物出版社出版了《五十二病方》单行本。这个单行本包括五种内容,计灸经两种、诊断两种、医方一种。医方中有五十二个病名,所以就用五十二病方作为全书的名称。每个病名下记有若干个方子。全书有283个方子(不包括未拼合的残片)。在这283个方子中,虽未以膏、丹、丸、散等剂型定为名称,但确有散剂、丸剂、汤剂等剂型存在。《五十二病方》中所记的剂型,有固体制剂、液体制剂、也有半固体制剂。各种制剂  相似文献   

4.
《五十二病方》治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十二病方》治则学初探王心东(河南省新野县中医院新野473500)《五十二病方》[1](以下简称《病方》)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最古的医方书,书中记载了十分宝贵的治则思想的运用与经验,鉴于迄今尚无对早于《内经》及先秦以前的中医治则思想进行专题研讨的文献...  相似文献   

5.
黄招明 《河北中医》2006,28(4):300-301
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是中医学中研究杂病辨证论治的一部重要医典,世称杂病之宗,医方之祖.《金匮要略》对杂病的诊断治疗方面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然调理脾胃疾病是仲景治疗杂病的最大特色之一.他不仅在理论上系统地描述了30余种脾胃病症,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著名论点,而且在辨证论治上把调理脾胃疾病融于全书字里行间,真谓极尽机变.现笔者分4个方面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经方是指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所记载的方剂。《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经方是相对于宋、元代以后出现的时方而言的,是医方之祖,古今中外的中医学家常以经方作为母方,根据辨证论治原则化裁出一系列方剂。经方短小精悍,药少力专,疗效显著,常为后世医家所沿用。经方具有"简、便、廉、效"的优点。笔者在临床中尝试应用经方治疗各种妇科疾病,常常效如  相似文献   

7.
《金匮要略方论》是东汉张机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治来病(含妇科病)的专书。其完善的辨证论治理论及几千年来均行之有效的医方,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全书共载方262首,除去重复及附录外,完整的有205首。这些完整的方中.在书里出现两次以上的为18首,也可以说“异病同治”所用的方剂仅此18首,本方拟从多用途之方,探讨该书方证相对的论治大法。1异病同治实为同证同方《金匮要略方论》中同一方在不同的病证中应用两次以上的有以下18首:十本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小…  相似文献   

8.
《醒世姻缘传》是一部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中心的世情小说,书中不乏一些医药的记载,如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以及中药方剂等。据整理统计,书中共记载18首复方和8首单方偏方。对上述医方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醒世姻缘传》中用方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流行时方,二是擅用单方偏方。这种用方特点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当时民间用方实际情况的反映。烂积丸是《醒世姻缘传》中唯一载有药物组成且有方名的医方,是目前所见文献中对该方的最早记载。  相似文献   

9.
《五十二病方》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我国现存,远早于《黄帝内经》的最古老的医方书,书中可见有活血化淤药的运用,为我们探索其运用的源流和早期的运用情况提供保贵资料。下面试就此做一初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敦煌医方辨治疾病用药配伍规律,为敦煌医方的传承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整理《敦煌学大辞典》《敦煌石窟秘方与针灸图》《敦煌中医药全书》收载的方剂,建立敦煌方药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集成的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敦煌医方治疗疾病用药配伍规律。结果整理敦煌医方300首,涉及中药297味,用药总频次1661次。高频药物有甘草、肉桂、生姜、人参、白芍等。数据挖掘得到药物组合31组,关联规则9条,演化出3味药核心组合Ⅰ和Ⅱ共28对,进一步聚类得到新处方28首。结论敦煌医方临证重视益气养阴、清热解毒、补血益气。挖掘得到核心药物是治疗天行病小阴旦汤的主要组成药物,其配伍规律及新处方可为敦煌医方的传承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已整理公布的《里耶秦简[壹]》中,共有19则医方简文,残损比较严重。其中四对医方残简可以相互缀合。里耶医药简的部分医方内容与马王堆《五十二病方》关系密切,但文字形式更加古朴,说明在《五十二病方》之前已有比较成熟的医方。  相似文献   

12.
汉代张仲景作《伤寒杂病论》一书,又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宋代林亿等人将此书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两部书。全书书名有要略二字,是说明书中论述了重要的治略思想。  相似文献   

13.
学界一般认为,古代医方名著《小品方》在北宋时业已亡佚。但经研究发现,明清时期众多本草、医方、针灸及临床各科医籍均曾多少不一地引录过《小品方》的佚文,有的甚至将《小品方》明列为参考引用书目。尽管有的《小品方》佚文转引自《外台秘要》、《新修本草》等书,但仍有为数可观的《小品方》佚文非转引自他书,而是另有所本。据此认为,《小品方》在明清时期尚存于世。  相似文献   

14.
《温病条辨》为清代医学家吴鞠通所著。全书共6卷。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论述了九种温病的证治。书中共载方204首,多为后世所沿用。笔者发现本书所载之方,多出自他人之作。据余分析,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 来自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15.
《内外伤辨惑论》(简称《辨惑论》)为李东垣所著的治疗内伤的医方书。此次将《辨惑论》与《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进行比较,对书中生药使用的频次进行考证。方法:作为数据库的底本为收载于《和刻汉籍医书集成/第6辑》东京(1989)的《内外伤辨惑论》。目录记载的方剂作为基本方剂,将反复记载的方剂与加减方计入“总计”方剂内。而未记载配伍生药,仅引用名称及适应症的方剂有20种(总计25种),不包含在“总计”内。整理全书中生药使用频次。数据的输入基准与整理法按以往报道的方法进行。结果:①方剂数:《辨惑论》基本方剂46个,…  相似文献   

16.
乔模  乔欣 《山西中医》2011,27(12):1-3
六经辨证是张仲景《伤寒论》的辨证论治方法,而脏腑经络辨证是杂病的基本辨证体系和方法。通过对《金匮要略》中辨证论治方法运用的比较研究,显示运用六经辨证方法对杂病进行辨证论治共涉及全书14种疾病,约占《金匮要略》一书所论疾病的35%,计有28证次。由此可见,张仲景早已把六经辨证广泛地运用于杂病的辨证论治,突显了张仲景的六经辨证是其原书《伤寒杂病论》的基本辨证论治方法,而脏腑经络辨证似是其辨治杂病的变通或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7.
《唐宋医方钩沉》一书裒集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王焘《外台秘要》,宋代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赵佶等《圣济总录》四大方书中,相关中风、时病、虚劳、咳喘等病证的重要医方数据,或不闻于今者,或隐晦其旨者,按类纂辑,立足今日临床实际,加以阐发。方虽是旧,弘之惟新,冀希恢复已被湮没了七、八百年之久唐宋医方的本来面貌,提供临床新的辨证思路和治疗方药,为中医学术发展寻辟蹊径。  相似文献   

18.
刘元宾是北宋著名医家,其所著《通真子伤寒括要》一书早已散佚,仅有数条保存于朝鲜金礼蒙等纂辑的大型医学类书《医方类聚》中。是书卷二十九与卷五十四分别引录《通真子伤寒括要诗》120首及《通真子伤寒括要》31方。现以此为基础,尝试对《通真子伤寒括要》的著述体例、成书时间与刘元宾伤寒学的理论及来源作一考察,并从《医方类聚》一书中辑出此书的佚文七条,以期对刘元宾伤寒理论的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刘渊彬  关彤 《河北中医》2014,(12):1872-1874
《伤寒杂病论》成书约在公元三世纪初,作者是被后世尊为医圣的张仲景。全书共十六卷,其中十卷论伤寒,六卷论杂病,后者即今之《金匮要略》。原书首制方剂205首,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当中许多方剂被后世广泛应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但其中也不乏救治急症的思路与方法。我们摘选其中常用10法,拟为经方治疗急症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东医宝鉴》是朝鲜·许浚等编著,成书于公元一六一二年(明·万历四十一年),系选集我国八十多种医籍,(其中有些书现在我国已经失传)以及朝鲜《医方类聚》、《乡药集成方》等数种医书分类编成。全书二十三卷、五篇。内景篇、外形篇、杂病篇是本书的重点,其中气功方面的内容也有所收集和阐述,且文字通俗易懂,功法简单扼要,这对我们学习和探讨气功功法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