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中心2016年3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37例采用ECMO治疗的A...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时房间隔造口术的监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接受ECMO治疗并行房间隔造口术的患者16例。应用超声心动图监测房间隔造口术中及术后每日造口内径大小、房水平分流方向、三尖瓣反流程度及估测肺动脉压力的变化。结果:16例患者造口内径每...  相似文献   

3.
体外膜式氧合治疗严重低氧血症5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院2001—2004年应用体外膜式氧合(ECMO)治愈机械通气效果不佳的严重低氧血症患者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心源性休克(CS)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患者症状改善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总结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东莞康华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接受ECMO支持治疗的6例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应用ECMO前患者状态,分析应用时机、置管方法、药物使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成人心源性休克患者发生的相关并发症及其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采用动脉-静脉(A-V)模式进行ECMO治疗的成人心源性休克患者116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116例患者中,成功脱机79例(68.1%),其中56例脱机后康复出院,总救治成功率为48.3%,23例脱机后院内死亡;与ECMO治疗相关的并发症依次是:出血41例(35.3%)、肾功能不全38例(32.8%)、肺部感染34例(29.3%)、肝功能损害22例(19.0%)、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9例(16.4%)、肢体远端缺血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各17例(14.7%)、脓毒血症14例(12.1%)、神经系统并发症6例(5.2%)、溶血3例(2.6%)。结论:对ECMO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应注重监测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出凝血时间,各器官功能指标等,做到预见性护理,以减少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已发生的并发症做好相关的护理操作,提高护理水平,尽可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在成人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中的临床救治经验,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因药物和(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无效而行ECMO辅助的CS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合并严重颅脑损伤、晚期恶性肿瘤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排除在外,据出院时的预后将其分为康复出院组与院内死亡组,先通过组间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预后的可能危险因素,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辅助时间(41.56±43.07)h,31例成功脱机,22例康复出院,与预后有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ECMO前血乳酸水平、ECMO前心脏射血分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P<0.05).结论 ECMO患者心功能的可逆性及其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是决定预后的主要因素,尽早识别及防治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乳酸及乳酸清除率对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治疗心源性休克(CS)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20年3月浙江大学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CS患者60例,收集VA-ECMO病例及临床资料,记录VA-ECMO上机前和上机后6 h、24 h、48 h、72 h患者血乳酸水平,根据28 d预后存活分组,分析确定与28 d病死率的相关变量。进一步按乳酸清除率水平高低分组,比较各时间点乳酸清除率在VA-ECMO治疗CS患者的预后评估中的效能。结果 60例CS患者经VA-ECMO治疗后48 h乳酸水平降至正常,其中48例(80%)成功脱离体外膜肺氧合(ECMO),43例(71.7%)在ECMO治疗后28 d仍存活,48 h血乳酸水平高于1.35 mmol/L是28 d全因病死率的最佳单项预测指标(P=0.014),RCO曲线下面积(AUC)为0.704。在ECMO支持后6 h、48 h和72 h测得的乳酸清除率表明,高乳酸清除率(≥10%)组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更长(P<0.05)。结论 及早恢复患者的乳酸水平可改善预后,乳酸及...  相似文献   

10.
背景:体外膜肺氧合的核心部分膜肺采用了肝素涂层氧合器,是在人工材料表面与肝素一端的黏多糖进行共价键结合,使人工材料部分模拟人体血管内皮功能,减少乳酸的产生,增加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避免血栓的形成及减轻术后炎症反应。目的:探讨应用了肝素涂层氧合器的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后,患者血乳酸浓度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设计:按年龄及存活预后分组,自身对照临床实验。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体外循环科。对象:选择2004-12/2006-09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40例进行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的患者,入组条件为脱离体外循环困难的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扩张性心肌病发生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冠心病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按年龄和存活预后分为4组:成人存活组、成人死亡组、儿童存活组、儿童死亡组。方法:所有患者采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灌注系统支持治疗,体外膜肺氧合灌注系统由离心泵、变温水箱、肝素涂层氧合器(JorstraNovalung,德国)及配套管道(BiolineCoating,德国,批号是:SFDA(I)20063450801)等组成。主要观察指标:抽取各组患者体外膜肺氧合建立时、运转6h、运转中间时点、停机前6h、停机时患者的血乳酸浓度。结果:①成人组26例,20例脱机,16例生存,10例死亡,脱机率76.9%,生存率61.5%;儿童组14例,7例脱机,5例生存,9例死亡,脱机率50.0%,生存率35.7%。②2个存活组的乳酸浓度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或0.001)。组内比较,中间时点、停止前6h、停止时的乳酸浓度低于体外膜肺氧合建立时(P〈0.01),血乳酸浓度逐渐降低。结论:①经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患者血乳酸浓度明显下降。②撤机时血乳酸仍高的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体外膜式氧合支持治疗患者血乳酸浓度的变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体外膜肺氧合的核心部分膜肺采用了肝素涂层氧合器,是在人工材料表面与肝素一端的黏多糖进行共价键结合,使人工材料部分模拟人体血管内皮功能,减少乳酸的产生,增加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避免血栓的形成及减轻术后炎症反应.目的:探讨应用了肝素涂层氧合器的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后,患者血乳酸浓度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设计:按年龄及存活预后分组,自身对照临床实验.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体外循环科.对象:选择2004-12/2006-09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40例进行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的患者,入组条件为脱离体外循环困难的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扩张性心肌病发生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冠心病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按年龄和存活预后分为4组:成人存活组、成人死亡组、儿童存活组、儿童死亡组.方法:所有患者采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灌注系统支持治疗,体外膜肺氧合灌注系统由离心泵、变温水箱、肝素涂层氧合器(Jorstra Novalung,德国)及配套管道(Bioline Coating,德国,批号是:SFDA(I)20063450801)等组成.主要观察指标:抽取各组患者体外膜肺氧合建立时、运转6 h、运转中间时点、停机前6 h、停机时患者的血乳酸浓度.结果:①成人组26例,20例脱机,16例生存,10例死亡,脱机率76.9%,生存率61.5%;儿童组14例,7例脱机,5例生存,9例死亡,脱机率50.0%,生存率35.7%.②2个存活组的乳酸浓度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或0.001).组内比较,中间时点、停止前6h、停止时的乳酸浓度低于体外膜肺氧合建立时(P<0.01),血乳酸浓度逐渐降低.结论:①经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患者血乳酸浓度明显下降.②撤机时血乳酸仍高的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王文静 《天津护理》2010,18(6):322-323
总结10例体外膜式氧合器氧合支持的患者抗凝治疗的护理,遵医嘱做好与出凝血相关的各种监测,为调整抗凝治疗提供准确依据.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出血的量及性质的变化;对于体外膜式氧和器管路妥善固定,置管侧肢体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既制动又要注意观察血运情况,防止血栓形成是危重患者成功渡过危险期脱离体外膜式氧和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源性休克患者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 ECMO)脱机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观察37例接受V-A ECMO辅助心源性休克患者,根据是否耐受脱机试验分为可耐受组及不耐受组;再据最终是否成功脱机将可耐受组患者分为成功脱机亚组(脱机且30天内存活)及脱机失败亚组,比较2亚组患者相关资料,以及脱机试验过程中最低流量水平下2亚组超声测得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37例中,32例可耐受脱机试验(可耐受组),5例无法耐受(不耐受组)。可耐受组患者年龄(P=0.04)及ECMO辅助中出血率(P<0.01)均低于不耐受组,2组患者性别、原发疾病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可耐受组32例中,22例成功脱机,7例脱机失败,3例死亡。脱机试验中最低流量水平下,脱机成功亚组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左心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LVOT-VT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环侧壁收缩期运动速度(Sa)均高于脱机失败亚组(P均<0.05)。结论 SvO2、LVOT-VTI、LVEF及Sa均为V-A ECMO辅助心源性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使用VA-ECMO治疗的严重心源性休克患者早期容量特点,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回顾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中心接受VA-ECMO治疗的患者,筛选出VA-ECMO运行≥72 h的心源性休克患者。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分析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的前72 h容量平衡情况。根据患者前72 h容量平衡结果分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预后、CRRT上机率、IABP上机率、有创机械通气上机率,并计算与预后的相对危险度,比较预后是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入选77例重症心源性休克患者。共存活41例,总存活率53.2%。48~72 h容量平衡和前72 h总容量平衡在不同预后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72 h总容量负平衡组患者,与正平衡组比较,较少联合CRRT或有创机械通气。前72 h负平衡组患者存活的相对危险度为1.81,95%可信区间(1.101~2.985),有更好的存活率。但根据每24 h容量平衡情况比较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接受VA-ECMO治疗的严重心源性休克患者,前72 h总容量平衡呈负平衡的患者存活的可能性更大,且较少需要CRRT或有创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使用VA-ECMO治疗的严重心源性休克患者早期容量特点,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回顾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中心接受VA-ECMO治疗的患者,筛选出VA-ECMO运行≥72 h的心源性休克患者。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分析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的前72 h容量平衡情况。根据患者前72 h容量平衡结果分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预后、CRRT上机率、IABP上机率、有创机械通气上机率,并计算与预后的相对危险度,比较预后是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入选77例重症心源性休克患者。共存活41例,总存活率53.2%。48~72 h容量平衡和前72 h总容量平衡在不同预后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72 h总容量负平衡组患者,与正平衡组比较,较少联合CRRT或有创机械通气。前72 h负平衡组患者存活的相对危险度为1.81,95%可信区间(1.101~2.985),有更好的存活率。但根据每24 h容量平衡情况比较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接受VA-ECMO治疗的严重心源性休克患者,前72 h总容量平衡呈负平衡的患者存活的可能性更大,且较少需要CRRT或有创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16.
尽管冠状动脉(冠脉)血运重建治疗可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生存率,但30 d病死率仍高达50% ~ 70%,其主要原因是不可逆的泵衰竭和重要器官灌注不足[1].现报告本院2011年6月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成功抢救心源性休克1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使用VA-ECMO治疗的严重心源性休克患者早期容量特点,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回顾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中心接受VA-ECMO治疗的患者,筛选出VA-ECMO运行≥72 h的心源性休克患者。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分析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的前72 h容量平衡情况。根据患者前72 h容量平衡结果分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预后、CRRT上机率、IABP上机率、有创机械通气上机率,并计算与预后的相对危险度,比较预后是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入选77例重症心源性休克患者。共存活41例,总存活率53.2%。48~72 h容量平衡和前72 h总容量平衡在不同预后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72 h总容量负平衡组患者,与正平衡组比较,较少联合CRRT或有创机械通气。前72 h负平衡组患者存活的相对危险度为1.81,95%可信区间(1.101~2.985),有更好的存活率。但根据每24 h容量平衡情况比较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接受VA-ECMO治疗的严重心源性休克患者,前72 h总容量平衡呈负平衡的患者存活的可能性更大,且较少需要CRRT或有创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18.
19.
20.
急性大面积MI易并发CHF、心源性休克.按常规处理,急性期病死率颇高.1990年8月~1991年8月,我们预先设计对中心静脉压增高,动脉氧分压减低,并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经常规处理效果不佳病情继续恶化者采取高频高压喷射吸氧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