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摘要 目的 了解宁波市市六区托幼机构卫生消毒状况。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和微生物检测的方法,对托幼机构室内空气、教职员工手、环境物体表面的细菌菌落总数以及餐具的大肠菌群数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2016年共监测托幼机构62家,其中公办机构43家,民办机构19家。采集1 208份,合格927份,总合格率为76.74%。公办机构监测合格率为73.32%,民办机构合格率为8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民办机构空气、教职员工手、环境物体表面合格率均高于公办机构。结论 宁波市市六区托幼机构的卫生消毒状况需进一步提升,教职员工手卫生的消毒意识较薄弱。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了解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状况,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 方法 对丽水市莲都区内365所托幼机构室内空气、手和物体表面的细菌采样,以及紫外灯辐照强度等项目进行采样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 5年间共检测2 679份,总消毒合格率为80.89%。其中2001年合格率最低,2005年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800,P<0.001);公立托幼机构检测平均合格率为85.46%,私立托幼机构为84.50%。结论 丽水市莲都区托幼机构消毒合格水平总体仍较低,消毒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HT5"SS〗了解3M petrifilm纸片法是否适用于医务人员手卫生和医院现场环境消毒后监测。方法 采用3M纸片和平板计数2种方法分别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医院物体表面以及自制医疗用水进行细菌菌落总数的检测。结果 2种方法对洗手前手卫生菌落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洗手后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方法对医院各种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监测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3种医疗自制用水的菌落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M纸片法对医院消毒灭菌后的效果监测与平板法等效,省时省力,可替代平板计数法在医院感染监测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了解杭州市主城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现状,为提高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杭州市主城区38家托幼机构,采用现场采样与实验室检测方法,对室内空气、工作人员手、餐饮具、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 2015-2017年共采样1140份,1 090份合格,合格率为95.61%。不同项目3年监测总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297,P<0.05)。室内空气、工作人员手、餐饮具、物体表面消毒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9.12%、90.79%、93.42%、96.78%。结论 杭州市主城区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总体状况较好,但餐饮具、工作人员手合格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了解广州市黄埔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现场抽检方法,分别对托幼机构进行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玩具、教师与幼儿手、消毒液和紫外线灯进行监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采样1 180份,合格877份,合格率74.32%。各项检测项目中,以紫外线灯、教师与幼儿手合格率最低,分别为51.13%和58.85%;消毒剂、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玩具的合格率依次为100%、98.43%、82.74%和82.24%;各项合格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923,P<0.01),不同规模(χ2=3.867,P>0.05)、不同性质(χ2=2.331,P>0.05)托幼机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黄埔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有下降趋势,紫外线灯和教师与幼儿手是消毒卫生主要问题,必须采取措施改进。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比较托幼机构不同消毒方法对餐饮具的消毒效果,为托幼机构餐饮具消毒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大肠菌群(纸片法)和细菌菌落总数检测法检测3种不同消毒方法对餐饮具的实际消毒效果。结果 碗柜消毒柜比煮沸消毒法和流通蒸汽消毒法效果好。市区公立托幼机构餐饮具的消毒合格率为98.6%,明显高于餐饮具消毒合格率为87.3%的乡镇私立托幼机构(P<0.0083)。结论 3种餐饮具消毒方法中,碗柜消毒柜效果最好,部分托幼机构消毒管理存在明显薄弱环节,不同性质托幼机构存在差异,应进一步加强对消毒工作的监管和保健人员的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和评价微酸性次氯酸水对托幼机构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原则,选取办园条件相近的3家托幼机构做为研究对象,一家为含氯消毒片组,另两家为微酸性次氯酸水组,同时3家均设置清水擦拭组。检测消毒前和消毒0.5 h、2 h后及清水擦拭0.5 h后的细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比较不同消毒剂的消毒效果。结果 100 mg/L微酸性次氯酸水和250 mg/L含氯消毒剂对物体表面擦拭消毒0.5 h后的检测样品合格率均为100.00%。消毒2 h后,大肠菌群均未检出,细菌菌落总数平均杀灭率分别为99.96%和99.72%(P>0.05)|只用清水擦拭各物体表面后的细菌菌落总数平均杀灭率为96.49%,大肠菌群平均检出率为5.88%,样品平均合格率72.06%,均低于2种消毒剂消毒后结果(P<0.05)。结论 微酸性次氯酸水与含氯消毒剂具有相似的消毒效果,可适用于托幼机构物体表面的预防性消毒。  相似文献   

8.
〖HT5”H〗摘要 目的 了解浦东新区托幼机构消毒工作开展情况,为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3-2017年抽取浦东新区托幼机构进行消毒质量监测,对室内空气、环境物体表面、餐饮具表面和工作人员手进行细菌菌落总数检测;同时对环境物体表面、餐饮具和工作人员手进行大肠菌群检测。结果 5年共监测样品4 359件,合格4 219件,总合格率为96.79%。其中室内空气合格率最高,为99.31%;工作人员手合格率最低,为92.31%。结论 浦东新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整体良好,工作人员手卫生是消毒薄弱环节,应加强培训和监督,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了解东城区托幼机构的消毒和卫生状况,为预防和控制儿童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6-2018年东城区134家次托幼机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餐具、教师和儿童手消毒质量进行监测。结果 共采样2 372份,合格2 028份,总合格率85.50%。2016-2018年合格率分别为85.84%、83.33%和87.60%,3年合格率无显着差异(χ2=5.774,P>0.05)。空气、物体表面和餐具合格率分别为57.29%、93.72%和91.02%,教师和儿童合格率分别为85.61%和64.3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东城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普遍较好,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应加强手卫生的消毒水平,尤其是对幼儿洗手的教育和监督。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托幼机构消毒状况,为卫生监督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GB 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托幼机构工作人员手、空气、桌面和玩具的表面菌落总数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2013-2014年共检测托幼机构样品1 802份,合格率82.46%;2014年消毒合格率(79.02%)低于201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3,P<0.05);两年监测项目中,工作人员手消毒合格率最低(69.51%);私立托幼机构消毒合格率(79.31%)低于公立托幼机构(94.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22,P<0.05)。结论 针对托幼机构消毒效果状况,要重点加强私立托幼机构的消毒监督监测,完善托幼机构消毒设施,重视工作人员手的消毒技术培训,逐步提高托幼机构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湖南省霍乱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监测人群中霍乱病例和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体及食物,以便尽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 全省范围开展腹泻患者及外环境、食品监测,选择重点地区开展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专项监测.结果 2006年湖南省共登记腹泻患者111 526例,检测霍乱弧菌89 661例,检测率为80.39%,检出阳性4例,均为0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检测环境和食品样44 533份,其中水体35 113份,全部为阴性,水产品5377份,阳性16份,阳性率为0.30%,阳性标本为甲鱼和牛蛙,其他食品4043份,均为阴性;甲鱼专项监测2323份,检出阳性33份,阳性率为1.42%;霍乱毒素基因检测34株菌,20株为产毒株,占58.80%;药敏试验28株菌,均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100%敏感,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92.86%.结论 甲鱼、牛蛙等水产品是湖南省发生霍乱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水产品的监测和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抚触技术在产科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我科住院正常分娩和剖宫产的健康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抚触组100例,观察新生几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和产妇满意度。结果抚触组新生儿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及产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抚触既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又能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简单易行效果好的新型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16.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