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与增强MRI对高分化肝细胞癌和肝异型增生结节(DN)的诊断能力。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同期行超声造影和增强MRI检查并获病理学证实的39例患者的39个高分化肝细胞癌病灶和7例患者的8个DN病灶,分析其超声造影和增强MRI表现特征。采用χ2检验,计算Kappa值,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一致性;绘制不同检查方法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 结果2种诊断方法中,69.2%(27/39)的高分化肝细胞癌的动脉期表现一致(Kappa=0.482),53.8%(21/39)的高分化肝细胞癌的延迟期表现一致(Kappa=0.168)。DN病灶在超声造影的主要表现呈“等增强-等增强”模式(87.5%,7/8),增强MRI主要表现为“高信号-低信号”模式(62.5%,5/8),所有DN病灶在超声造影延迟期均未出现廓清。超声造影、增强MRI、超声造影联合增强MRI(同时满足或只满足一种)4种检查方法中,超声造影联合增强MRI(只满足一种)诊断高分化肝细胞癌的敏感度(66.7%)和准确性(61.7%)最高,而超声造影诊断高分化肝细胞癌的特异度(100%)和ROC曲线下面积(0.658,95%CI:0.482~0.834)最高。 结论超声造影联合增强MRI有助于高分化肝细胞癌和肝DN的鉴别诊断,而超声造影具有更高的诊断特异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实时超声造影与增强螺旋CT对≤2 cm肝细胞癌的诊断能力,探讨实时超声造影诊断小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17例经手术或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2 cm肝细胞癌[病灶大小 0.5~2.0 cm,平均(1.43±0.34)cm],术前分别进行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MI《0.19,反向脉冲谐波模式,造影剂为SonoVue)及增强螺旋CT检查,将两种检查的术前诊断与病理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超声造影未显病灶11例,增强螺旋CT未显示病灶27例,检出率分别为 90.6%(106/117)和 76.9%(90/117)(P《0.01).以病灶动脉相整体高增强,门脉相或延迟相消退为低增强为诊断标准,超声造影诊断≤2 cm肝细胞癌的准确性为 80.2%(85/106),增强螺旋CT为 65.6%(59/90)(P《0.05).结论 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对≤2 cm肝细胞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高于增强螺旋CT,提高了对小肝癌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对细胞学不能明确诊断的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对140例患者共151个细胞学不能明确诊断的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 4)类结节,按结节最大径分成A组(≤1.0 cm)和B组(>1.0 cm),行超声造影(CEUS)及弹性成像评估,最后与手术结果对比,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通过四格表分别计算超声弹性、CEUS及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CEUS、弹性成像以及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比较,采用多组间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的采用两两比较,A组与B组间三种诊断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比较采用两两比较的χ2检验。 结果A组中CEUS与弹性成像联合诊断的敏感度为98.0%、特异度为89.0%、准确性为93.7%。B组中CEUS、弹性成像联合诊断的敏感度为96.8%、特异度为88.0%、准确性为92.9%。A组中敏感度及准确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344、16.315,P均<0.001)。两两比较,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性高于CEU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344、16.173,P均<0.001),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性均高于弹性成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111、5.141,P均<0.05)。B组中敏感度及准确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123、15.485,P均<0.01)。两两比较,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性高于CEU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67、3.903,P均<0.05),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性也高于弹性成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862、14.882,P均<0.001)。CEUS的准确性高于弹性成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5,P=0.036)。弹性成像在A组的敏感度及准确性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943、8.127,P均<0.01)。 结论CEUS与弹性成像联合应用可以更准确评估细胞学未定性的甲状腺结节的性质,为该类结节的诊疗提供一定依据。且弹性成像在结节最大径≤1.0 cm中的诊断价值高于>1.0 cm。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性分析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行甲状腺超声造影的110例患者共132个甲状腺结节。所有结节均经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病理证实,其中113个经手术病理证实。对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特征进行评分。采用χ~2检验比较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造影特征差异。绘制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评分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操作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本组甲状腺良性结节56个,甲状腺恶性结节76个。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造影增强水平、增强方式、增强均匀性、环状增强、增强后结节形状、增强后结节边界、增强后结节大小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85,P0.001;χ~2=7.43,P=0.04;χ~2=34.54,P0.001;χ~2=25.7,P0.001;χ~2=53.10,P0.001;χ~2=22.78,P0.001;χ~2=30.90,P0.001);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造影增强是否完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恶性结节典型超声造影征象为低增强(71.1%)、向心性增强(79.5%)、不均匀增强(89.0%)、增强后结节边界不清晰(64.4%)、增强后结节形状不规则(79.5%)、增强后结节增大(63.0%);甲状腺良性结节典型超声造影征象为环状高增强(34.7%)。ROC曲线显示,超声造影评分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最佳阈值为3.5分,超声造影评分3.5分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0.8%、79.6%、80.3%,曲线下面积为0.862(95%可信区间0.797~0.927)。结论超声造影定性分析有助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融合成像在初次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初次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术前1周均行磁共振检查(MRI)且MRI发现阳性可疑前列腺癌病灶,但相同部位超声无阳性发现。所有患者均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采用图像融合技术,首先对MRI可疑前列腺癌病灶进行穿刺,然后行超声引导下10针法系统性前列腺穿刺。采用行×列表资料的χ~2检验比较系统性穿刺、融合成像穿刺及两者联合穿刺诊断阳性率;采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比较融合成像穿刺与系统性穿刺对前列腺癌的漏检率;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融合成像穿刺与系统性穿刺对Gleason评分≥7分前列腺癌的检出率。结果本组40例行前列腺穿刺的患者中,系统性穿刺诊断14例(35.0%),融合成像穿刺诊断19例(47.5%),两者联合穿刺诊断22例(55.0%),诊断阳性率联合穿刺融合成像穿刺系统性穿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成像穿刺漏检前列腺癌3例(13.6%,3/22),系统性穿刺漏检前列腺癌8例(36.4%,8/22),系统性穿刺对前列腺癌的漏检率高于融合成像穿刺,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38,P=0.005)。融合成像穿刺诊断的19例前列腺癌中,15例(78.9%,15/22)Gleason评分≥7分;系统性穿刺诊断的14例前列腺癌中,6例(42.9%,6/14)Gleason评分≥7分。融合成像穿刺对Gleason评分≥7分前列腺癌的检出率要高于系统性穿刺,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Fisher确切概率法)。结论融合成像穿刺能减少前列腺癌的漏检率,提高高级别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联合应用对乳腺髓样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手术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髓样癌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表现特征,比较常规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应用对乳腺髓样癌的诊断符合率。结果乳腺髓样癌超声造影低增强、等增强、高增强的发生率(19.5%、36.6%、43.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内部以均匀性增强为主,病灶边缘多无放射状增强,造影后病灶的径线无扩大;弹性成像评分≤3分19例(46.3%),评分≥4分22例(53.7%);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弹性成像以及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对乳腺髓样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5.8%、68.3%、53.7%和73.2%,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对乳腺髓样癌的诊断价值均较低;了解乳腺髓样癌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特征可减少误诊,必要时可行超声引导下组织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性分析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行甲状腺超声造影的110例患者共132个甲状腺结节。所有结节均经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病理证实,其中113个经手术病理证实。对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特征进行评分。采用χ~2检验比较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造影特征差异。绘制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评分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操作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本组甲状腺良性结节56个,甲状腺恶性结节76个。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造影增强水平、增强方式、增强均匀性、环状增强、增强后结节形状、增强后结节边界、增强后结节大小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85,P<0.001;χ~2=7.43,P=0.04;χ~2=34.54,P<0.001;χ~2=25.7,P<0.001;χ~2=53.10,P<0.001;χ~2=22.78,P<0.001;χ~2=30.90,P<0.001);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造影增强是否完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恶性结节典型超声造影征象为低增强(71.1%)、向心性增强(79.5%)、不均匀增强(89.0%)、增强后结节边界不清晰(64.4%)、增强后结节形状不规则(79.5%)、增强后结节增大(63.0%);甲状腺良性结节典型超声造影征象为环状高增强(34.7%)。ROC曲线显示,超声造影评分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最佳阈值为3.5分,超声造影评分>3.5分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0.8%、79.6%、80.3%,曲线下面积为0.862(95%可信区间0.797~0.927)。结论超声造影定性分析有助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经皮超声造影检测兔 VX2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超声造影在实验兔VX2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8只实验兔以肿瘤接种方法建立VX2乳腺癌转移淋巴结动物模型.实验方法:(1)注射肿瘤细胞悬液4~5周后采集实验动物腋窝淋巴结二维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能量多普勒超声及血流流速曲线图像;(2)在实验动物肿瘤周围皮下注射造影剂SonoVue,采集淋巴结造影灌注图像;(3)肿瘤周围皮下注射亚甲蓝注射液示踪SLN;(4)取检实验动物腋窝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光镜下观察转移和非转移淋巴结病理形态.结果18只实验动物中15只接种肿瘤细胞成功,病理检查证实15只实验动物腋窝转移性淋巴结30枚,非转移性淋巴结9枚.(1)二维灰阶超声检出实验动物腋窝转移性淋巴结23枚(病理证实转移性淋巴结22枚,非转移性淋巴结1枚),非转移性淋巴结12枚(病理证实转移性淋巴结7枚,非转移性淋巴结5枚).转移性淋巴结超声声像图表现:淋巴结纵横比<2、边缘不清晰、淋巴门缺失或移位、内部回声不均匀、内部有钙化或坏死、淋巴结皮质偏心性宽阔、呈混合型或边缘型血流.(2)经皮超声造影检出转移SLN 33枚(病理证实转移性淋巴结28枚,非转移性淋巴结5枚),非转移性淋巴结SLN 2枚(病理证实转移性淋巴结1枚,非转移性淋巴结1枚),造影显示淋巴管从注射部位发出的节段线性高回声及从肿瘤至淋巴管流注到SLN的全过程.(3)亚甲蓝染色法检出SLN 32枚,未染色非SLN 7枚.经皮超声造影SLN检出率高于亚甲蓝染色SLN检出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7%(35/39) vs 82.1%(32/39),χ2=0.95,P>0.05].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二维灰阶超声检测转移性淋巴结的准确性为77.1%(27/35)、敏感度为75.9%(22/29)、特异度为83.3%(5/6);经皮超声造影检测转移性淋巴结的准确性为82.9%(29/35)、敏感度为96.6%(28/29)、特异度为16.7%(1/6).经皮超声造影检测转移性淋巴结的准确性和敏感度均高于二维灰阶超声,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6,P>0.05;Fisher 确切概率法,P=0.05);经皮超声造影检测转移性淋巴结的特异度低于二维灰阶超声,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Fisher 确切概率法,P=0.08).结论经皮超声造影可实时观察淋巴管与淋巴结灌流情况,无创定位SLN,可判定淋巴结内有无转移灶;经皮超声造影SLN检出率与亚甲蓝染色法相似,有望成为一种诊断SLN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对桥本甲状腺炎(HT)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07例HT患者111个甲状腺微小结节的超声表现特征,包括结节的纵横比、形态、边界、边缘、声晕、内部结构、回声水平、微钙化、后方声衰减、血管模式及血供程度以及甲状腺实质回声。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HT合并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与HT合并PTMC患者甲状腺微小结节超声特征差异。以手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诊断HT合并PTMC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107例HT患者111个甲状腺微小结节术后病理证实75个为PTMC,36个为良性。111个甲状腺微小结节均表现为实性低回声。PTMC与甲状腺微小良性结节边缘、微钙化、血管模式及血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P=0.02;χ2=9.08,P=0.00;χ2=9.40,P=0.00;χ2=6.12, P=0.02);纵横比、形态、边界、声晕、后方声衰减、甲状腺实质回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超声诊断HT合并PTMC的敏感度为93.33%(70/75),特异度为36.11%(13/36),准确性为74.77%(83/111),阳性预测值为75.27%(70/93),阴性预测值为72.22%(13/18)。结论 HT患者PTMC的部分典型恶性特征不明显,超声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弹性成像单独及二者联合对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4类结节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6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常规超声检查,且分类为TI-RADS 4类的13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59个结节,分别行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建立超声造影及二者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超声造影、弹性成像及二者联合的诊断价值。得出超声造影、弹性成像及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漏诊率。 结果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的超声造影特征多表现为:低增强、不均匀性增强、不完全或无环状增强及达峰时间晚于周边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378、69.194、29.434、7.375,P均<0.01)。联合诊断时,增强均匀度、有无环状增强及弹性评分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是诊断结节的独立指标。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0.921±0.023),大于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单独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0.029、0.80±0.038)。联合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及较低的漏诊率(分别为92.1%、86.2%、84.6%与7.9%)。 结论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可显著提高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在早期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乳腺病灶切除术患者113例(140个乳腺肿块)分别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结果为对照,比较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140个病灶中,恶性90例(病灶98个),良性23例(病灶42个)。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诊断早期乳腺癌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3.47%、80.95%、75.71%与77.55%、85.71%、8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0.44、0.34、0.74,P均>0.05);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84%、90.47%、91.43%,灵敏度和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单纯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或超声造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7.71、11.52、7.46、12.59,P均<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在早期乳腺癌中具有良好诊断效果与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自动容积成像(ABVS)汇聚征与常规超声(US)边界不规整对≤2cm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6例患者共140个≤2cm乳腺结节术前进行US及ABVS检查,对比分析US边界不规整与ABVS汇聚征诊断价值。结果 140个≤2cm乳腺结节,经术后病理证实,恶性72个,良性68个,US边界不规整诊断乳腺癌敏感度为80.6%、特异度为66.2%、准确度为73.6%、阳性预测值为71.6%、阴性预测值为76.3%;ABVS汇聚征诊断乳腺癌敏感度为61.1%、特异度为97.1%、准确度为78.6%、阳性预测值为95.7%、阴性预测值为70.2%,边界不规整诊断敏感度高于汇聚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P=0.030.05),汇聚征诊断特异度高于边界不规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5,P=0.000.05)。结论 ABVS汇聚征对诊断乳腺癌具有较高特异度,ABVS可作为US的补充方法用于乳腺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CT和DCE-MRI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CT与DCE-MRI对乳腺癌腋窝淋有无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结果:82例乳腺癌患者经病理确诊52例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CT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特异度为60.00%、敏感度为92.31%、准确性为80.49%;DCE-MRI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特异度为76.67%、敏感度为94.23%、准确性为87.80%;CT和DCE-MRI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Kappa值分别为0.554(P=0.000,95%CI为0.343~0.765),0.730(P=0.000,95%CI为0.514~0.945),DCE-MRI与病理诊断的结果一致性大于CT。结论:在乳腺癌患者腋窝有无淋巴转移的诊断中,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和CT均可提供较准确的淋巴结情况,但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14.
实时超声造影对不超过2cm肝细胞癌定性诊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估实时超声造影对≤2cm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实时超声造影检查104个直径≤2.0cm的肝局灶性病变,造影剂为声诺维,成像技术采用对比脉冲序列。评估超声造影对其中49个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并与普通超声比较。结果49个肝细胞癌病灶超声造影动脉期43(87.8%)个高增强,5个(10.2%)等增强,1个(2.0%)低增强。39(79.6%)个在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增强消退为低增强。普通超声和超声造影定性诊断≤2cm肝细胞癌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28.6%(14/49)vs79.6%(39/49),P〈0.001;59.8%(52/87)vs90.7%(39/43),P=0.002;63.5%(66/104)vs86.5%(90/104),P〈0.001。结论实时超声造影比普通超声显著提高了对≤2cm肝细胞癌的诊断能力,但假阴性率偏高,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积分法、超声弹性成像及二者联合积分法对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3~4类乳腺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常规超声检查,并依据BI-RADS分类,将定为3~4类的58例乳腺肿物患者(共60个病灶)行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依据相关观察指标给予评分,最终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评估超声造影积分法、超声弹性成像及二者联合成像积分法对BI-RADS 3~4类乳腺肿物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 60个乳腺病灶,病理结果显示良性29个,恶性31个。联合诊断积分法ROC曲线下面积为0.971,大于超声造影积分法及超声弹性成像单独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6及0.908)。联合诊断积分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为87.1%、96.6%及92.0%;超声造影积分法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为77.4%、93.1%及85.0%;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为74.2%、93.1%及83.3%。结论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积分法能进一步提高BI-RADS 3~4类乳腺肿物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积分法、超声弹性成像及二者联合积分法对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3~4类乳腺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常规超声检查,并依据BI-RADS分类,将定为3~4类的58例乳腺肿物患者(共60个病灶)行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依据相关观察指标给予评分,最终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评估超声造影积分法、超声弹性成像及二者联合成像积分法对BI-RADS 3~4类乳腺肿物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 60个乳腺病灶,病理结果显示良性29个,恶性31个。联合诊断积分法ROC曲线下面积为0.971,大于超声造影积分法及超声弹性成像单独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6及0.908)。联合诊断积分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为87.1%、96.6%及92.0%;超声造影积分法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为77.4%、93.1%及85.0%;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为74.2%、93.1%及83.3%。结论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积分法能进一步提高BI-RADS 3~4类乳腺肿物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肾癌囊性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05年7月—2017年4月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和增强CT检查的102例经病理证实为囊性肾癌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应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分析。结果:102例肾癌囊性变均经外科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包括92例透明细胞癌、6例嫌色细胞癌和4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02例肾占位性病变彩超检查的血流显示率为82.35%(84/102),超声造影血供显示率为98.04%(100/102),增强CT血供显示率为95.10%(97/102)。超声造影误诊4例为复杂囊肿,诊断准确率为96.08%(98/102)。增强CT误诊8例为复杂囊肿,3例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未发现病灶,诊断准确率为87.25%(89/102)。超声造影Bosniak分级:Ⅱ级2例,ⅡF级2例,Ⅲ级18例,Ⅳ级80例;增强CT Bosniak分级:Ⅱ级3例,ⅡF级5例,Ⅲ级17例,Ⅳ级75例。Fisher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超声造影与增强CT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0)。结论:超声造影与增强CT均可使用Bosniak分级诊断肾癌囊性变,超声造影诊断效果不亚于增强CT,可为临床决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直径≤2 cm肝细胞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6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2 cm肝细胞癌[病灶大小0.5~2.0 cm,平均(1.39±0.33)cm]术前进行低机械指数(MI)实时超声造影(MI<0.19,反向脉冲谐波造影模式,造影剂为SonoVue),并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评估诊断性能.结果 106例≤2 cm小肝癌中病灶周边显示声晕22例(20.8%),病灶内显示结中结征25例(23.6%),病灶内部检测到动脉血流信号45例(42.5%).超声造影95例动脉相病灶呈整体高增强(89.6%),门脉相及延迟相85例病灶消退为低增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2 cm小肝癌的准确性为34.9%,假阴性率为65.1%.实时超声造影诊断≤2 cm小肝癌的准确性为80.2%(P<0.01),假阴性率为19.8%(P<0.01).结论 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实时超声造影明显提高了对≤2 cm肝细胞癌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超微血管成像(SMI)的多模态超声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9例PTMC患者,术前均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和SMI检查。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分为颈部淋巴结未转移组60例和转移组39例。观察并记录PTMC常规超声、超声造影、SMI及临床相关特征。应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2组患者多模态超声和临床特征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组比较,颈部淋巴结未转移组患者年龄大[(47.50±11.48)岁 vs(39.67±9.95)岁],癌灶最大径小[(0.66±0.02)cm vs(0.77±0.02)cm],单发癌灶最大径或多发癌灶最大径之和>1.0 cm占比低(13/60 vs 17/39)、微钙化数量少(无、有且≤5个、>5个:23、23、14 vs 10、10、19)、超声造影呈等或高增强比例低(9/60 vs 13/39)、增强早期病灶周围被膜连续性中断的比例较低(14/60 vs 17/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91、P=0.001;t=3.376、P=0.001;χ2=5.379、P=0.020;χ2=6.854、P=0.032;χ2=4.596、P=0.032;χ2=4.509、P=0.034)。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越小(OR=0.933,P=0.004)、癌灶最大径越大(OR=30.567,P=0.046),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越高;增强早期PTMC临近被膜连续性中断将增加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OR=0.296,P=0.032)。 结论患者年龄较小、PTMC较大及增强早期癌灶周边被膜连续性中断是预测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多模态超声检查特征对于PTMC患者是否发生CLNM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结合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太原市急救中心2018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疑似PTMC患者66例(共79个结节)为研究样本,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超声造影、弹性成像以及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联合诊断,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参照标准,对比单独诊断和联合诊断对PTMC的诊断效能。结果:超声造影检出PTMC结节26个、弹性成像检出PTMC结节25个,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共检出PTMC结节32个;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检测PTMC的敏感度(94.12%)、准确性(94.14%)高于超声造影(敏感度76.47%、准确性81.01%)、弹性成像(敏感度73.53%、准确性77.22%)单项检测,且联合检测漏诊率5.88%低于单项检测(超声造影23.53%,弹性成像26.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诊断能提高PTMC病灶的检出率,且敏感度、准确性较高,可减少单项技术诊断容易产生的漏诊问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