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分析克罗恩病患者骨密度、骨代谢以及钙、镁、锌和磷水平特点。方法选取62例克罗恩病患者,按照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分为活动组和缓解组;检测患者血清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异构体5b(TRACP-5b)、人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和人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的水平;测定血清钙、磷、镁、锌和患者腰椎(L_(1~4))及左侧股骨密度。结果活动组患者的腰椎(L_(1~4))及左侧股骨骨密度较低,血清钙、磷、镁、锌以及成骨代谢指标BALP、BGP较低,破骨代谢指标TRACP-5b和CTX水平较高。两组患者上述各种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关注克罗恩病患者骨代谢和骨密度异常的问题上,也需要关注其电解质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 BALP)水平与老年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患者骨容积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73例老年OP患者,调查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其中男22例,女51例;年龄63~82岁,平均年龄(71.25±4.31)岁。检测患者血清骨代谢标志物[血钙、血磷、BALP、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 BGP)],影像学检查测量骨容积、骨密度,均接受钙剂和/或维生素D等药物治疗24周,比较治疗前、治疗24周血清骨代谢标志物、骨容积、骨密度变化,分析骨代谢与骨容积、骨密度的相关性,对比不同资料患者骨容积,重点分析BALP与骨容积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治疗24周,血钙、血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血清BAL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血清BGP水平、骨容积、骨密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钙、血清BALP水平与骨容积、骨密度呈负相关(r=-0.294、-0.776,P...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鲑鱼降钙素联合葡萄糖酸钙对老年性骨质疏松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105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鲑鱼降钙素组56例,给予鲑鱼降钙素和葡萄糖酸钙治疗;对照组49例,单纯给予葡萄糖酸钙治疗.治疗24周后比较治疗前后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ALP)、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及尿中钙/肌酐比值和骨密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24周后,鲑鱼降钙素组血清骨钙素和骨密度均明显升高(P<0.05),血B-ALP和尿钙/肌酐比值均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均无显著改变.两组血ALP、钙、磷浓度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 鲑鱼降钙素联合葡萄糖酸钙疗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改善骨代谢优于单纯葡萄糖酸钙疗法;联合治疗能改善老年性骨质疏松骨代谢异常,影响骨矿化,促进骨形成.  相似文献   

4.
金雀异黄酮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金雀异黄酮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bonemineral density,BMD)和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切除SD雌性大鼠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给予金雀异黄酮皮下注射,治疗8w后监测大鼠腰椎及股骨的骨密度,检测血清骨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钙(Ca)、血清磷(P)等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去势后的大鼠腰椎及股骨的骨密度降低;采用金雀异黄酮治疗后骨密度明显升高,与阴性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假手术组和金雀异黄酮组血清ALP活性低于阴性对照组。结论金雀异黄酮可调节骨代谢,显著提高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野葛叶总黄酮提取物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6月龄SD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己烯雌酚组、野葛叶总黄酮提取物低和高剂量组。观察各组胫骨抗弯力,右股骨和腰4椎体的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性能,血清中钙(Ca)、磷(P)和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结果野葛叶总黄酮高、低剂量组及己烯雌酚组大鼠胫骨抗弯力,股骨和腰椎的骨生物力学性能均高于模型组(P0.05);野葛叶总黄酮高剂量组及己烯雌酚组大鼠股骨和腰椎骨密度,ALP的变化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野葛叶总黄酮提取物通过提高大鼠胫骨抗弯力,增加股骨和腰椎的骨密度,改善股骨和腰椎的骨生物力学性能,提高血清ALP含量等因素防治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 PMOP)患者替勃龙治疗半年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B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P)的变化。方法绝经后女性按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结果分为PMOP组(骨松组, N=30例)及非骨松组( N=30例),30例育龄期骨密度正常女性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BALP、TRAP水平。骨松组服用替勃龙(2.5 mg/d)6个月,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3、6月骨密度( BMD),治疗前及治疗后1、3、6月血清TRAP、BALP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绝经后骨松组及非骨松组的血清TRAP、BAL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 P<0.01);骨松组血清TRAP、BALP水平较非骨松组进一步升高,差异有显著性( P <0.01)。骨松组应用替勃龙治疗3月后 BMD较治疗前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 P>0.05),治疗6月后BMD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增加( P<0.05);其血清TRAP、BALP水平在治疗1月后,与治疗前相比较均开始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3月后,骨代谢指标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6月后,其水平进一步下降( P<0.01)。结论骨代谢生化指标TRAP和BALP的检测,可以早期评价骨转换情况,联合BMD测定可以及时监测替勃龙的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 Gbe)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大鼠血清骨碱性磷酸酶、骨密度、胫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经过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后,将大鼠分为五组:骨质疏松组、Gbe-1组、Gbe-2组、阿仑膦酸钠组和对照组。经过4周和8周的治疗,将对照组与骨质疏松组的血清骨碱性磷酸酶、骨密度、胫骨生物力学改变进行比较(Student’s t检验),而骨质疏松组和其他治疗组通过ANOVA检验然后行Tukey/Dunnett’ T3(P0.05)进行分析。结果在骨质疏松组中,骨碱性磷酸酶、骨密度、骨刚度、最大负荷和弹性降低(P0.05)。Gbe-1和Gbe-2组骨碱性磷酸酶值增加。此外,Gbe-1,Gbe-2和阿仑膦酸钠组,骨密度增加(P0.05);与骨质疏松组相比,Gbe-1,Gbe-2和阿仑膦酸钠组显示出骨硬度、最大负荷和弹性值显著增加(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显著提高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大鼠的骨碱性磷酸酶、骨刚度、最大负荷和弹性及骨密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伊班膦酸钠联合阿司匹林对绝经期冠心病患者骨密度及骨生化和代谢的影响。方法 89例绝经后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n=44)、对照组(n=45)。治疗组给予伊班膦酸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期12个月。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测定治疗不同时间段患者,腰椎L1~ 4、左股骨颈、Ward三角骨密度及血清钙(Ca)、血磷(P)、1,25-(OH)2D3、甲状旁腺激素(PTH)、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都有不同程度提高,治疗组腰椎L1~4、左股骨颈、Ward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同时期对照组(P <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TX水平都有不同程度下降,BALP明显上升(P<0.05),而治疗组改变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血清钙(Ca)、血磷(P)、1,25-(OH)2D3、甲状旁腺激素(PTH)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伊班膦酸钠联合阿司匹林能提升绝经期冠心病患者骨密度,改善骨生化和代谢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唑来膦酸与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OP)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O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在钙尔奇D和骨化三醇胶丸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行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阿仑膦酸钠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骨密度(BMD)及血清相关骨代谢标志物,包括25-(OH)D、BGP、BALP。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25%,对照组为80.4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平均腰椎正位(L2-4)及右股骨颈BMD较治疗前均增大(P0.05),但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腰椎正位(L2-4)及右股骨颈BMD的增大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平均25-(OH)D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BGP、BALP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观察组患者BGP、BALP两指标的下降幅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唑来膦酸治疗OP的临床疗效较阿仑膦酸钠显著,能有效下调BALP、BGP水平,提高患者骨密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骨胶原肽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和血清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138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仑膦酸钠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骨胶原肽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治疗为期12个月。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腰椎正位(L1-L4)、左股骨颈的骨密度、血清血钙、血磷、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TRAP-5b)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腰椎正位、左股骨颈的骨密度患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BALP及血磷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清TRAP-5b及血钙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骨胶原肽联合阿仑膦酸钠能安全有效提高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改善骨代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老年高血压并骨质疏松患者口服金天格胶囊对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9月我院老年高血压并骨质疏松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n=72)和对照组(n=72)。治疗组患者口服金天格胶囊+钙剂,对照组口服钙剂。两组观察12个月,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的血清骨钙素(OC)、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肽(s-CTX)、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血清骨硬化蛋白(SCL)和骨密度值(腰椎正位、股骨颈、前臂、股骨粗隆)。结果两组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参数基线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后,两组OC、BAP及腰椎正位、股骨颈、前臂、股骨粗隆的BMD显著增大,且s-CTX、SCL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OC、BAP、sCTX、SCL及腰椎正位、股骨颈、前臂、股骨粗隆的BMD改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金天格胶囊可以通过改变骨代谢和抑制SCL表达而提高高血压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转染音猬因子的骨髓间充值干细胞移植对卵巢切除骨质疏松大鼠的治疗作用。 方法选取40只雌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骨髓间充值干细胞(BMSCs)移植组和音猬因子修饰的骨髓间充值干细胞(Shh-BMSCs)移植组,每组10只动物。假手术组手术中仅摘除卵巢附近的脂肪组织,但不摘除卵巢。其余的3组均进行双侧的卵巢切除手术,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在骨质疏松造模后的2个月,BMSCs移植组和Shh-BMSCs移植组分别通过大鼠的尾静脉注射BMSCs与Shh-BMSCs(第四代,约2*106个干细胞),模型组动物注射等量PBS液体。在干细胞移植2 w后,检测尾静脉中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水平,同时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大鼠的股骨、腰椎及全身骨密度,micro-CT扫描进行胫骨的形态计量学指标分析。 结果(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大鼠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和骨体积分数均明显减少,大鼠的骨密度、血清钙与碱性磷酸酶明显降低,而大鼠的血清磷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表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成功制备。(2)与模型组相比,BMSCs组的大鼠血清钙和和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而血清磷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BMSCs组相比,Shh-BMSCs组大鼠血清钙、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升高,而血清磷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同模型组的骨密度相比,BMSCs组大鼠的骨密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BMSCs组相比,Shh-BMSCs组大鼠的骨密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同模型组相比,BMSCs组的大鼠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和骨体积分数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和BMSCs组相比,Shh-BMSCs组的大鼠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和骨体积分数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hh-BMSCs细胞移植后能够治疗大鼠卵巢切除后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男性股骨颈骨折合并抑郁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探讨抑郁对骨质疏松骨代谢的影响。 方法选取于北京医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住院的老年男性股骨颈骨折患者102例。排除病理性骨折、认知功能障碍等患者。依据老年抑郁量表(GDS)将老年男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抑郁组和对照组。通过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骨密度(BMD)、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磷、25-羟基-维生素D[25(OH)D]、骨钙素(OC)、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血清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交联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分析抑郁严重程度(GDS评分)与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类变量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连续变量的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连续性变量的相关性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抑郁组患者BMD明显低于对照组(腰椎t =5.964、髋部t =2.845,P <0.05)。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组血清25(OH)D水平下降(t =3.077,P <0.05),抑郁组血清OC水平低于对照组(t =2.013,P <0.05),而血清β-CTX水平高于对照组(t =2.938,P <0.05),P1NP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684,P >0.05)。抑郁严重程度(GDS评分)与BMD(r=-0.456,P <0.05)、25(OH)D(r=-0.546,P <0.05)、OC(r=-0.215,P <0.05)呈负相关,与P1NP(r=-0.115,P>0.05)相关性不显著,与β-CTX(r=0.372,P<0.05)呈正相关。 结论抑郁症患者的骨形成标志物水平降低和骨吸收标志物水平升高,抑郁症是低骨密度和骨折的危险因素。应重视老年抑郁症患者骨代谢指标和25(OH)D的检测,及时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和有效的抗骨吸收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Summary Bone gla protein, the vitamin K-dependent protein synthesized by osteoblasts and measured in blood by radioimmunoassay, has been used as an index of the rate of bone turnover. The relationship of bone gla protein with other markers of bone mineral metabolism was determined in 31 untreated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the osteoporotic syndrome. In addition to serum osteocalcin (BGP) we measured parathyroid hormone (PTH) (carboxyl and mid-molecule fragments), 25(OH)D, alkaline phosphatase, estradiol (E2), estrone (E1), dietary calcium intake, 24 hour urinary calcium excretion,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by CT scan of the lumbar vertebrae. Significant osteopenia was present on CT in untreated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tic women (bone density in 18 out of 31 was below the critical value of 60 mg/cm3). Serum BGP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CT scan (r+0.647,P<0.001). CT and age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r−0.661,P<0.001) while CT and E2 show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r+0.554,P<0.01). Unexpectedly, BGP and age reveale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r−0.421,P<0.05). These findings suggest a state of low bone turnover in this group with untreated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与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骨矿物质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经实验室、影像学等检查确诊为CKD的患者105例作为CKD组,按照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分为1~5期;选择同期就诊于体检中心且性别、年龄相当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组。比较分析两组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血浆FGF-23、肾小球滤过率(GFR)情况及不同CKD分期患者间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CKD患者血浆FGF-23水平与血钙、血磷、ALP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CKD组的FGF-23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而Hb、GFR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并且存在钙磷代谢紊乱、低白蛋白血症。不同CKD分期患者间血磷及血清ALP水平随肾功能的下降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随GFR下降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PTH水平随CKD分期增高而增高,FGF-23水平随肾功能的降低而增加(P<0.05)。以FGF-23为因变量,以血钙、血磷、ALP、PTH为自变量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GF-23与血钙(r=-0.77,P<0.05)呈负相关,FGF-23与血磷(r=0.21,P<0.05)、ALP(r=0.85,P<0.01)、PTH(r=0.675,P<0.05)呈正相关。结论 CKD患者外周血FGF-23水平与骨矿物质代谢有一定的相关性。血清FGF-23与血清中钙、磷、PTH具有一定的关系。正常人的血液循环中有FGF-23表达不高,但在高磷饮食、使用活性维生素D过程中,患者血清FGF-23水平也明显升高。FGF-23的调控可能是维生素D、钙、磷、iPTH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早期检测血清中FGF-23与钙、磷、ALP的水平,可为患者赢取更多的治疗时间,为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6月于武警浙江总队杭州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LADA患者43例,作为LADA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血钙、血磷、24 h尿钙、24 h尿磷、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尿微量蛋白(microalbuminuria,MAU)水平,并检测腰椎2~4BMD及股骨颈BMD进行比较。同时研究L2~4BMD及股骨颈BMD与代谢指标水平之间的关系,并分析L2~4BMD及股骨颈BMD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受检者血磷、24 h尿磷、ALP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LADA组FPG、2hPBG、HbA1c、24h尿钙及MAU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ADA组血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ADA组L2~4、股骨颈B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2~4BMD与HbA1c、MAU呈负相关(r=-0.351、-0.242,P0.05),与血钙呈正相关(r=0.396,P0.05);股骨颈BMD与HbA1c、MAU呈负相关(r=-0.462、-0.118,P0.05),与血钙呈正相关(r=0.411,P0.05)。结论LADA患者的骨密度明显低于健康受试者,性别、血钙、MAU为L2~4BMD的影响因素,年龄、性别、血钙、MAU为股骨颈BMD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疆维族、汉族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骨密度变化及骨代谢的差异,为临床骨质疏松症的诊治工作提供进一步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2月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维吾尔族、汉族女性且已绝经2型糖尿病患者共405人,按族别分为两组,记录并分析患者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骨钙素、25羟维生素D3变化,并进行骨密度测定。结果维吾尔族组血清钙略低于汉族组,但无统计学差异,血清磷水平差异亦不显著;维吾尔族组血清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3水平均低于汉族组,P0.05,维吾尔族组血清骨钙素高于汉族组,P0.05;按绝经年限不同统计:维吾尔族女性骨量减低比例较高,发生骨质疏松的比例维吾尔族组亦高于汉族组,骨密度正常组汉族比例明显高于维吾尔族。两组股骨颈、股骨大转子、腰椎骨密度值比较,维吾尔族组骨密度值均低于汉族组,在维吾尔族股骨颈及腰椎骨密度下降更明显,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维吾尔族绝经后糖尿病患者骨代谢水平较汉族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对骨密度以及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女性37例为甲减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女性41例为甲亢组,健康体检女性人员40例为对照组。观察3组甲状腺功能指标血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激素(FT_4)和高敏感促甲状腺激素(TSH);骨代谢指标血Ca~(2+)、血P~(3+)、1,25-(OH)_2D_3、甲状旁腺激素(PTH)、碱性磷酸酶(ALP)、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吡啶并啉交联肽(ICTP)以及血清骨钙蛋白(BGP)以及左侧股骨颈、正位腰椎1-4(L_(1-4))的骨密度情况。结果甲亢组血清FT_3、FT_4、ALP、BGP、ICT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甲亢组血清T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甲减组血清T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FT_3、FT_4、ALP、BGP、ICT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甲亢及甲减组L1-4及左股骨颈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组受试者PTH、CT、Ca~(2+)、P~(3+)、1,25-(OH)_2D_3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及甲减都可以引起骨量丢失,骨密度降低;主要通过影响骨转化来实现的;应该重视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骨密度及骨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