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磁共振(MRI)和延迟强化MRI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和心肌活性的价值。方法:2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于血运重建前行静息及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5~10μg.kg-1.min-1)心脏电影MRI和延迟强化心脏MRI,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MRI存活心肌的定义为:≥2个相邻的静息期无运动及反向运动的节段,负荷后节段心肌收缩≥2 mm;延迟强化透壁程度分为5个等级评分,分别为无强化(0分),0~25%(1分),25%~50%(2分),50%~75%(3分),75%~100%(4分),节段心肌评分≤2为预测心功能可恢复。结果:延迟强化透壁程度≤50%的心肌节段(评分0~2),89%多巴酚丁胺负荷阳性;延迟强化透壁程度≥75%的心肌节段(评分4),21%多巴酚丁胺负荷阳性(P0.05)。延迟强化透壁程度在50%~75%(评分3)之间时,54%多巴酚丁胺负荷阳性,46%多巴酚丁胺负荷阴性。结论:当延迟强化为心内膜下强化和透壁强化时,与多巴酚丁胺负荷一致性好。当延迟强化透壁程度在50%~75%(评分3)之间时,需要进一步进行多巴酚丁胺负荷以更好地预测心肌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梗死相关血管重建后存活心肌的功能恢复与左室重塑进程和左室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 将心肌梗死区异常室壁运动节段中存活心肌的节段数做为量化存活心肌的指标。筛选 4 8例初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心肌梗死后 (2 0± 12 )天成功的接受梗死相关血管的介入治疗术 ,术前 1~ 3天接受静息超声心动图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 ,术后 (5 4± 1 6 )个月复查静息超声心动图。依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检测出的梗死相关的异常室壁节段中存活心肌的节段数 ,将 4 8例患者分为 :Ⅰ组 ,大量存活心肌 (存活心肌节段≥ 6段 ) 11例 ,Ⅱ组 ,少量存活心肌 (2段≤存活心肌节段≤ 5段 ) 2 9例 ,Ⅲ组 ,无存活心肌 (存活心肌节段 <2段 ) 8例。分别测定术前和术后静息状态下的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室壁节段运动积分指数。结果 重建血管术后 (5 4± 1 6 )个月随访发现梗死相关动脉血管重建后 ,梗死相关血管的异常室壁运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Ⅰ组的左室收缩末容量由 (6 3± 8)ml降至 (4 7± 10 )ml(P <0 0 1) ;室壁运动积分指数由 1 4± 0 2降至 1 1± 0 1(P <0 0 1) ,左室射血分数由 (4 6± 9) %增至 (5 7± 10 ) % (P<0 0 1)。Ⅱ组的左室收缩末容量 (7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常见到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术后心功能持续而缓慢的改善,推测部分受损严重的存活心肌恢复有延迟效应.本文通过评价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检测梗死区存活心肌,连续随访半年探讨再血管化术后存活心肌功能恢复的时限.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结合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识别心肌梗死犬危险区的存活心肌。方法:于实验犬左冠状动脉(冠脉)前降支分出第1对角支后约1cm处结扎,建立心肌梗死犬模型。结扎3h后行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剂量组分别为0、5、10、20、30和40μg·kg-1·min-1,每个剂量组持续推注3min,分别采集心尖四腔、心尖两腔、心尖三腔切面图像。负荷试验结束后处死犬,游离心脏,行Evans Blue和TTC双染色。STI定量分析0μg·kg-1·min-1时危险区梗死心肌的节段数,同时结合心肌染色结果计算其中的存活心肌节段数,然后分析负荷试验不同剂量组条件下的心肌运动,判断其识别存活心肌的准确率。结果:120只犬成功建立心肌梗死模型。结扎3h后,0μg·kg-1·min-1时STI定量分析梗死心肌节段数61个,Evans Blue和TTC双染色显示其中的存活心肌节段数42个,其收缩期长轴应变率峰值(SrLP)为(0.48±0.24);40μg·kg-1·min-1条件下STI识别出存活心肌节段数39/42个,准确率92.9%,其SrLP明显改善(-0.65±0.45),与0μg·kg-1·min-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结合STI技术能准确识别危险区的存活心肌。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区域心肌的存活性。方法:3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入本研究,分别采用5μgkg-1/min和10μgkg-1/min的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体表超声心动图观察梗死区域心肌收缩心室壁运动和厚度的变化,以识别有无存活心肌。结果:对36例病人分析了576段心肌,基础状态时94段心肌运动消失;119段心肌运动减低;363段心肌为正常心肌。静脉滴注5μgkg-1/min多巴酚丁胺后,运动消失的94段心肌中,30段心肌心室壁运动及收缩心室壁增厚率得到了改善,其中23段心肌变为运动减弱心肌,7段心肌变为正常心肌,将多巴酚丁胺增量至10μgkg-1/min后,由第1次剂量无反应的运动消失的64段心肌中,有5段心肌心室壁运动和收缩心室壁增厚率得到改善。结论:采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的识别是安全的,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与核素心室造影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存活心肌的意义。方法:采用静态核素心室造影及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测定3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右心室射血分数及局部心室壁运动的变化。结果:静态核素心室造影示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9.9±16.5%,右心室射血分数为51.0±7.2%,心室壁运动异常节段87个(41.4%)。给予多巴酚丁胺后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7.9±19.2%(P<0.01),右心室射血分数为61.9±6.1%(P<0.05),静态核素心室造影时87个心室壁运动异常节段中有48个(55.2%)节段心室壁运动恢复正常或改善。结论:多巴酚丁胺核素心室造影是可供临床检测存活心肌安全、可靠的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7.
046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磁共振显像检测冠心病[vanRuggeEP等。JACC,1993,22:431(英文)]作者对45例有胸痛症状经过冠脉造影的患者进行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电影磁共振显像(cineMRI)以评价其对冠心病检测的临床价值。负荷试验所致...  相似文献   

8.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磁共振成像对存活心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导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的恢复则依赖于存活心肌的数量 ,存活心肌的检测方法很多 ,磁共振心肌成像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可重复的图像。而不依赖于检查者和患者的状况 ,与超声心动图相比 ,MRI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本文综述了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磁共振成像在检测存活心肌方面的诊断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和陈旧心肌梗死存活心肌的检测 ,以及和负荷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存活心肌方面对比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LDDSE)结合心肌背向散射积分(IBS)检测存活心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CON组)18例,冠状动脉定量造影术(QCA)正常,行二维超声(2DE)、LDDSE结合IBS检查。冠心病组(CAD组)22例,经QCA确诊为冠心病,并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前1周内行LDDSE[5μg/(kg·min)、10μg/(kg·min)]检查、静息及硝酸甘油(NTG)介入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灌注显像(SPECT)检查,于静息、DSE每级负荷5min采集全心尖切面(长轴、二腔、四腔)IBS图像,术后3个月复查二维超声。探索在LDDSE过程中,以CVIB最大变化值(K)>0.7定义为存活心肌,检测其识别存活心肌的准确性,并与LDDSE、SPECT进行比较。结果与LDDSE相比,LDDSE结合IBS技术检测存活心肌敏感性、准确性明显提高(91.1%vs 77.8%;90.4%vs 75.7%,P<0.05);与SPECT相比敏感性、准确性均明显提高(91.1%vs 80.0%;90.4%vs 76.5%,P<0.05)。结论 LDDSE结合IBS技术检测存活心肌准确性较SPECT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现在心脏病学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对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区心肌区心肌存活的评价。这个问题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传统紧急处理时尤为重要。存活心肌是特指那些因严重缺血而导致功能障碍的心肌 ,静态下难以同梗死心肌相鉴别[1 ] 。存活心肌的基本特性是 :①心肌代谢存在 ;②心肌细胞膜完整 ;③具有收缩功能储备。 1 978年Diamond首次提出“冬眠心肌”概念[2 ] 。根据血流灌注状态将存活心肌分为顿抑心肌和冬眠心肌。顿抑心肌是指冠脉急性完全闭塞后遭受严重缺血打击 ,左室功能急剧下降的心肌 ,在血流再灌注后 ,心肌功能数小时至数周后可自行恢复 ,临…  相似文献   

11.
朱佳  杨性安  杨志伟 《心电与循环》2021,(3):258-261,后插2
目的 探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LDDSE)联合心肌分层纵向应变(LS)评估陈旧性心肌梗死(PMI)患者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浙江省台州医院的PMI患者38例,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静息状态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状态下行超声心动图和心肌节段多层LS检查,并在术后1、3...  相似文献   

12.
多巴酚丁胺磁共振负荷实验与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实验诊断心肌缺血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 (LDDE)显示心肌梗死部位存活心肌的存在及介入治疗术后整体心脏收缩功能的变化 ,评价介入治疗对存活心肌的作用。方法 选择前降支(LAD)单支闭塞病变拟行介入治疗患者 2 5例 ,均在术前做LDDE ,然后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支架术 ,术后 2~ 4个月复查二维超声心动图 (2DE) ,LDDE及二维超声心动图 (2DE)均采用16阶段半定量分析法 ,将LDDE显示≥ 2个相邻室壁运动不良节段 (RWMA)收缩功能改善者定为多巴酚丁胺阳性 ,并与介入治疗术后室壁运动改善相对比。术后RWMA改善定为存活心肌 ,并进行心肌收缩功能改善的评价。结果 多巴酚丁胺试验阳性 (持续改善和双向反应 )对存活心肌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即在LDDE阳性的 118个室壁运动异常节段中有 10 3个节段介入治疗术后恢复 ,而LDDE阴性的 5 0个室壁运动异常节段仅有 11个节段恢复。此外 ,整体心功能的改善也与室壁运动异常的改善相一致 ,即术后射血分数 (EF)、心排血量 (CO)、心脏指数 (CI)等反映整体心脏功能的指标也有明显改善。结论 LDDE可以发现心肌梗塞部位存活心肌的存在 ,并可预测介入治疗后存活心肌的恢复和心脏整体收缩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CAD)存活心肌是指梗死区域的可逆性功能异常心肌,包括顿抑心肌、冬眠心肌和伤残心肌.识别存活心肌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伴有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选择和预后预测均有重要意义.我院自2002年3月至2005年8月对34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检测.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CAD)存活心肌是指梗死区域的可逆性功能异常心肌,包括顿抑心肌、冬眠心肌和伤残心肌。识别存活心肌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伴有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选择和预后预测均有重要意义。我院自2002年3月至2005年8月对  相似文献   

16.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对存活心肌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随着冠状动脉(冠脉)重建术的开展,术后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从而提出心肌梗死后区域内存在着存活心肌.20世纪80年代后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存活心肌是指那些因为严重缺血而导致功能障碍的心肌,静态下难以同坏死心肌相鉴别.根据血流灌注状态将其分为顿抑心肌和冬眠心肌[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 (DSE)试验评价冠脉成形术疗效的价值。方法 选择3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行小剂量DSE试验测定心肌催活性及射血分数 (EF)。小剂量DSE试验后均行PTCA和(或 )STENT术 ,于术后 3- 6个月再行小剂量DSE试验 ,测定目标血管区心肌催活性及射血分数 (EF)。结果 以心肌催活性≥ 110 %及射血分数增加 0 15为阳性衡量标准联合评价的准确性为 86 7%。结论 小剂量DSE试验可以评价冠心病PTCA和STENT术的疗效 ,判断血管通畅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试验评价冠脉成形术后血管再狭窄情况。方法 选择 32例陈旧性心肌梗塞病人 ,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测定心肌催活性及射血分数(EF)小剂量DSE试验 ,后均行PTCA和 /或STENT术 ,于术后3~ 6月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 ,测定目标血管区心肌催活性及射血分数 (EF)。结果 以心肌催活性≥ 110 %及射血分数增加≥ 15 %为阳性衡量标准联合评价的准确性为 86 7%。结论 小剂量DSE试验可以评价急性冠脉综合症行PTCA和 /或STENT术后血管…  相似文献   

19.
选择45例Q波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负荷同步试验。给予多巴酚下肢(5μg·kg-1/min和10μg·kg-1/min)静脉推注,观察ST-T改变与局部室壁运动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45例中25例心肌存活阳性。此25例于低剂量期及峰值剂量期ST段抬高及T波假正常化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20%、100%、28%、100%、44%、100%、64%、95%,其中9例(36%)既有ST段抬高又有T波假正常化,若结合ST段抬高及T波假正常化,则诊断心肌存活性的敏感性及特异做分别为72%和95%。表明:在小剂量多巴酚丁胶负荷试验中,ST段抬高及(或)T波假正常化是检测心肌存活性商便、特异、中度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目的应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研究急性心肌梗塞后梗塞区域心肌存活性。选择3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用5μg/kg·min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体表超声心动图于用药前后对比观察梗塞区域心肌室壁运动和收缩期增厚率(T%),识别心肌存活性。36例患者分为576段心肌,基础状态下94段心肌运动消失,T%为0。静注5μg/kg·min多巴酚丁胺后,94段心肌中30段心肌恢复或部分恢复运动,T%增加121~60.0%。结果提示94段运动消失的心肌中30段(31.9%)具有存活性。表明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塞后存活心肌的识别是安全、可靠的,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