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价"治神调髓"组穴针刺治疗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首次脑卒中后左侧偏瘫并确诊为右大脑半球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中风病的常规体针疗法,穴取患侧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观察组采用"治神调髓"组穴针刺治疗,穴取百会、风府、风池、悬钟、颞三针。两组均每日针刺1次,5次为一疗程,治疗4个疗程。于治疗前后对两组采用删除试验、数字消除试验、二分线试验、画钟试验、临摹画图试验评定患者单侧空间忽略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修订的巴氏指数(MBI)评定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删除试验、数字消除试验、二分线试验、画钟试验、临摹画图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各项单侧空间忽略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M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MBI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治神调髓"组穴可提高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患者对单侧空间忽略的认知,改善患侧忽略程度及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对改善认知障碍、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同时给予头皮针长时间留针和康复训练;对照组32例,仅予以康复训练。两组均治疗8周为1疗程,1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头皮针组Fugl-Meyer得分、Barthel指数、单侧空间忽略程度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单侧忽略空间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其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3.
谢辉  贺小飞  董伟娜  李永凯 《陕西中医》2023,(11):1623-1627
目的:探讨治神调髓法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脑卒中后US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治疗,观察组采用治神调髓法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的Fugl-Meyer肢体功能评分量表(FMA)凯瑟林波哥量表(CBS)、改良Barthel指数(MBI)、USN症状评分(8项检测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的FMA、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CBS、USN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8周后的FMA、MBI评分均高于治疗4周后(P<0.05),CBS、USN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4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的FMA、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CBS、USN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14%和54.29%,治疗8周后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62.86%,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视针刺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坤  郭家奎 《光明中医》2009,24(12):2313-2314
单侧空间忽视是脑损伤后对对侧空间刺激不能注意、报告、表征的临床综合征,多由大脑非优势侧顶叶病变,或颞-顶-枕交界处病变所致.笔者在实习期间随师治疗1例单侧空间忽视患者,现将其治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比较针刺与言语康复训练相结合治疗较之单一治疗之间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70例脑卒中构音障碍患者按1:1:1比例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3组:针刺结合言语康复训练组(A组,90例)、针刺组(B组,90例)、言语康复训练组(C组,90例)。B组采用针刺百会、舌三针、金津、玉液等穴位,C组采用言语训练方法,A组实施方案为针刺结合言语训练。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1个月。以改良的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量表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①A组愈显率为88.7%、总有效率为94.3%,B组愈显率为44.2%、总有效率为81.4%,C组愈显率为23.5%、总有效率为61.2%,A组愈显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治疗组(均P0.05);B组显愈率、总有效率高于C组(均P0.05);②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量表中舌功能恢复的疗效比较,舌-静止状态复常率A组为71.74%,B组为18.87%,C组为4.44%;舌-伸舌方面复常率A组为66.23%,B组为27.63%,C组为1.59%;舌-上下运动复常率A组为44.19%,B组为4.94%,C组为1.35%;舌-两侧运动复常率A组为40.24%,B组为7.59%,C组为0.00%;舌-交替运动复常率A组为29.07%,B组为7.14%,C组为1.23%;舌-言语方面复常率A组为29.07%,B组为5.88%,C组为1.22%。3组在舌-静止状态及舌-伸舌方面复常率优于舌-上下运动、舌-两侧运动、舌-交替运动及舌-言语方面(均P0.05)。结论:针刺结合言语康复训练的综合治疗方法,对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且针刺疗效优于言语康复训练治疗;在舌功能恢复方面,针刺及言语康复治疗对舌静止及伸舌运动疗效佳。  相似文献   

6.
单侧忽略(unilateral neglect)是脑损伤后立即出现的最常见的障碍之一,表现为患者不能对大脑损伤灶对侧身或空间呈现的刺激做出反应。单侧忽略是皮质感觉加工通路损伤所引起的一个注意一觉醒缺陷。患者表现为单侧空间忽略或单侧身体忽略。在临床上,脑损伤引起的单侧忽略多伴有同侧肢体瘫痪,常常因为存在单侧忽略,错过了肢体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观察组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单用康复训练。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对照组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吞咽障碍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 Fang)、维普数据(VIP)等。检索时间为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9月。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独立地进行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应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的评估,采用RevMan 5. 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纳入12项文献,共921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针康组在改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RR=3. 64,95%CI(2. 31,5. 73),P 0. 000 01]、饮水试验评分[MD=-0. 80,95%CI(-0. 88,-0. 72),P 0. 000 01]、藤岛摄食-吞咽功能等级评分[MD=2. 00,95%CI(1. 80,2. 20),P 0. 000 01]、SSA评分[MD=-5. 98,95%CI (-7. 04,-4. 91),P 0. 000 01]、SWAL-QOL评分[MD=14. 50,95%CI(8. 64,20. 36),P 0. 000 01]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及安全性可靠,可用于临床推广。但由于本次纳入的文献质量偏低,仍需要设计高质量、大样本、双盲、多中心的随机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效果。方法将72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还接受针灸及吞咽康复训练,B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及吞咽康复训练。2组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摄食-吞咽障碍等级"评分,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评分均有明显改善,A组评分改善情况优于B组。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病症,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病人的治愈率,使病人回归社会,所以提昌早期进行针灸治疗,对促进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康复训练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3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阳  李丹萍  徐杰 《河北中医》2004,26(2):130-130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约占脑卒中患者的29%-60%,极易造成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和吸入性肺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重症者一般采用胃管饮食,但其弊端及合并症显而易见。为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2001-05-2003-05,我科对32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结合针刺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吞咽障碍是指人体将食物或水从口腔运送到胃的正常功能发生障碍,脑卒中为常见的原因之一。吞咽障碍的危害性在于易导致吸人性肺炎、脱水和心理障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近几年来,笔者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30例,疗效确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针刺结合个体化作业治疗脑卒中单侧忽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16例脑卒中单侧忽略患者,对这16例患者实施针刺结合个体化作业治疗,分析患者经针刺结合个体化作业治疗的效果。结果:脑卒中单侧忽略患者经针刺联合个体化作业治疗,患者治疗后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精神状况、生活质量等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脑卒中单侧忽略患者接受针刺结合个体化作业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9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74例),治疗2组(75例),对照组(80例)。治疗1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2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评定3组患者中医吞咽障碍评价量表、洼田咽水试验量表以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疗效。结果针刺1组、针刺2组、对照组吞咽障碍中医评价量表总有效率分别为83.56%、74.67%、64.0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洼田咽水试验量表总有效率分别为83.56%、89.33%、66.67%,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治疗后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治疗1组和治疗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肯定,针刺方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将符合DSM-IV目前重性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43例脑卒中患者简单随机分入实验组(针刺+安慰剂)组和对照组(安慰针刺+氟西汀);依次于治疗前、第1、2、4、6周末双盲法用Hamilton抑郁量表、Asberg抗抑郁药副作用量表和自编针刺不良反应清单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第6周末,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3.9%(17/23)和80.0%(16/20),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222,P=0.637);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实验组的Asberg抗抑郁药副作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5.19,P=0.01);两组针刺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0%(3/23)和15.0%(3/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34,P=0.853)。结论: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与氟西汀相当,没有明显药物治疗引起的副作用。 【关键词】 针刺;氟西汀;脑卒中后抑郁;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比较针刺结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98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随机分为针康组、康复组,各49例,针康组采取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的方式,针刺穴取阳陵泉、足三里、光明、悬钟、三阴交等,康复训练进行胫前肌力量训练和小腿三头肌训练等;康复组仅采取与针康组相同的康复训练,两组均每周治疗6次,连续治疗6周。对比两组患者胫前肌肌力、小腿三头肌痉挛程度、足趾屈改善程度及胫骨前肌、腓肠肌外侧头的最大积分肌电值(iEMG),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胫前肌肌力、胫前肌iEMG、腓肠肌外侧头iEMG值、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小腿三头肌肌张力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针康组的胫前肌肌力、胫前肌iEMG值、腓肠肌外侧头iEMG值、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康复组(均P0.05),小腿三头肌肌张力显著低于康复组(P0.05);治疗后,针康组患者足趾屈改善程度优良率为87.76%(43/49),显著高于康复组的69.39%(34/49,P0.05);针康组显效率为48.98%(24/49),显著高于康复组的28.57%(14/49,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深刺廉泉、翳风为主配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上深刺廉泉、翳风穴,每日1次,每次30min,并配合康复吞咽训练,每日2次,每次20min;对照组予以单纯康复吞咽训练,两组均配合脑卒中常规治疗。6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连续3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VFSS(电视荧光吞咽检查)吞咽困难评价量表和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愈所需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F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洼田饮水试验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70.0%(21/30)和43.3%(13/30),总有效率分别为86.7%(26/30)和66.7%(20/30),组间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临床治愈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深刺廉泉、翳风穴为主配合康复吞咽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循经辨证针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13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循经辨证针刺,主穴为内关、水沟、三阴交、风池、廉泉、夹廉泉、金津、玉液等,根据不同证型予以配穴;对照组根据观察组取穴原则进行选穴,于穴位旁开5cm浅刺。两组均留针30min,每天1次,每周5次,连续6周。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3个月后随访观察两组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MBI)、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SWAL-QOL)情况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SSA、VFSS、MBI、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P0.05),且观察组SSA、VFSS、MBI、SWAL-QO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3个月后随访,两组患者SSA、MBI、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其中两组患者MBI评分较治疗6周后明显改善(均P0.05);观察组SSA、MBI、SWAL-QOL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1,P0.05)。观察组治疗6周后、随访3个月有效率分别为91.8%(56/61)、93.4%(57/61),优于对照组的80.0%(44/55)、85.5%(4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循经辨证针刺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神庭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PS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百会、神庭治疗,每天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积分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积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积分、MoCA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刺百会、神庭联合基础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且疗效优于基础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