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5-2014年信阳市平桥区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了解流行动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平桥区户籍人口2005-2014年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累计报告乙类法定传染病16种30 33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50.45/10万;死亡265例,年平均死亡率为3.94/10万,病死率0.87%。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传播途径居首位的是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283.08/10万,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140.05/10万,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19.96/10万,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年均发病率7.29/10万,新生儿破伤风年均发病率0.07/10万。结论 2005-2014年平桥区乙类传染病疾病谱略有改变。艾滋病、肺结核等传统传染病持续高发,并呈现新的流行特点。建议分类管理,进一步加大艾滋病等性传播传染病、肺结核的防控力度,同时继续加强肠道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治,巩固其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04-2009年邳州市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邳州市2004-2009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等级相关趋势检验分析方法进行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结果邳州市2004-2009年累计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2种11 657例(全部为乙类,甲类无病例报告),年均发病率为116.97/10万。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75.17/10万,居首位;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21.49/10万,居第2位;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17.90/10万,居第3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2.39/10万,居第4位。6年来,传染病疾病谱排序不断发生变化,肺结核始终位居各种传染病构成位次之首;梅毒于2009年跃居到发病构成前5位;2006-2009年麻疹疫情出现回升;2009年出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结论 2004-2009年邳州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莆田市城厢区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4年城厢区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间传染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83.54/10万,年均死亡率为0.52/10万,年均病死率为0.08%,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01)。报告病例男女比为1.82∶1,农民、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学生分别占42.66%、25.82%、4.68%。血源及性、肠道传播分别占病例总数的53.58%、22.11%。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疾病、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值均0.001),呼吸道传染病、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较为稳定(P值均0.05)。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乙肝242.04/10万、手足口病156.95/10、肺结核66.67/10万、梅毒65.52/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32.43/10万。结论城厢区法定传染病疫情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监测和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法定传染病发病变化规律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泗洪县2005-2014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泗洪县2005-2014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6种26 743例,年均发病率为260.00/10万;发病率自2005年(156.36/10万)始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至2011年达到最高(453.42/10万)后开始下降。肠道传染病、血源性传染病和性传播传染病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自然疫源性疾病和虫媒传染病总体呈下降趋势,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虽有波动,但均处于较高发病水平。结论手足口病、肺结核、肝炎、梅毒、流行性腮腺炎等是泗洪县重点防控的传染病,同时还要加强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龙岩市2014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龙岩市2014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196.82/10万,死亡率0.35/10万.发病病种以乙肝(占39.31%)、梅毒(占20.22%)、肺结核(占19.25%)为主,累计占78.78%;死亡病种为艾滋病(6例)、肺结核(2例)、乙肝(1例);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发病率男女性别比为1.72∶1);职业以农民(54.76%)、家务及待业(11.83%)和不详(7.66%)为主;青壮年(20~59岁)是甲乙类传染病的主要发病人群(占73.41%).全市传染病构成已由上世纪90年代初以肠道传染病为主,转变为目前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呼吸道传染病为第二大类传染病,近年来呈逐年下降势头.肠道传染病趋于平稳.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构成比相对稳定在低水平状态.结论 应重点关注乙肝、肺结核、艾滋病等对我市居民健康有重大影响的传染病,认真落实艾滋病、肺结核等国家重点传染病防控方案;同时还应注意人禽流感、登革热、疟疾、布病等新发或传入的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危害,将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纳入我市当前传染病防控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6.
苏州市2007—2011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苏州市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苏州市2007—2011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1年苏州市甲乙类传染病平均发病率为147.16/10万,死亡率为0.32/10万。除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有波动外,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类传染病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目前排在前五位的传染病为梅毒、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痢疾。结论苏州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应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避免出现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楚雄市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楚雄市2005-2009年甲、乙类传染病的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5年间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5 29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97.15/10万,死亡42例,年均死亡率为1.6/10万;报告呼吸道传染病2 699例,血源及性传播疾病1 961例,肠道传染病583例,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54例;位于前5位的乙类传染病依次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梅毒和淋病,共计5 002例,占总发病数的94.4%;4~9月为发病高峰期。结论楚雄市乙类传染病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以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松江区2005 - 2015年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方法 根据2005 - 2015年松江区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对该期间乙类传染病的动态、发病顺位、主要传染病的三间分布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 - 2015年全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22 794例,死亡48例,年均发病率156.33/10 万,年均死亡率0.33/10 万。11年间乙类传染病主要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近年来肠道传染病有逐年减少的趋势,虫媒和自然疫源性疾病波动较小。发病数居前5位的乙类传染病依次为梅毒、肺结核、淋病、猩红热、病毒性肝炎,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发病地区主要集中在人口基数大和流动人口多的街道和乡镇。结论 2005 - 2015年松江区乙类传染病总体呈下降趋势,现阶段应根据梅毒、肺结核、猩红热、淋病、病毒性肝炎的不同流行特征采取监测和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周红星 《职业与健康》2013,(19):2515-2516
目的了解海门市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海门市2005--2012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2年海门市甲乙类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152.27/10万,死亡率为1.05/10万。除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有波动外,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类传染病发病率均呈现下降趋势。目前排在前5位的传染病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淋病、细菌性痢疾。结论海门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应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避免出现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襄阳市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襄阳市2007—2016年乙类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0年间报告乙类传染病18种104 944例,年均发病率为190.29/10万;死亡484例,年均死亡率为0.88/10万。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46 300例(44.12%),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45 921例(43.76%)、肠道传染病9 686例(9.23%)和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3 028例(2.89%);发病前5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痢疾和疟疾,共计99 265例,占总发病数的94.59%。结论 2007—2016年襄阳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今后要重点防治肺结核、乙肝、梅毒、痢疾和疟疾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黄冈市近10年来法定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掌握流行规律,为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4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4年全市报告法定传染病30种271 625例,年均发病率为374.77/10万;死亡13种524例,年均死亡率为0.72/10万;乙类传染病中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最多(53.63%),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38.99%)、肠道传染病(7.01%)及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0.16%),报告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居前四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和梅毒;手足口病位居所有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第3位;艾滋病、狂犬病、肺结核、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肝炎是该市传染病死亡率最高的前5位病种。结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手足口病、梅毒是黄冈市主要重点传染病;艾滋病、狂犬病、肺结核、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发传染病)是主要传染病死亡负担,需要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控制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08-2016河南省安阳市滑县法定传染病疫情特点,为制定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8-2016年期间滑县的法定传染病数据。结果 2008-2016年滑县传染病发病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甲类传染病发病率为零,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始终低于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始终居于前两位;男性与女性的发病率差距较大,且男性始终高于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是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位居第三,发病率最低的则是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结论基层公共卫生机构要加强疫情监测,传染病的防控应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烟台市2013 - 2019年18岁以下学生、托幼儿童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收集2013 - 2019年烟台市18岁以下学生、托幼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 - 2019年烟台市累计报告18岁以下儿童法定传染病18种17 695例,年报告发病率208.88/10万 - 417.53/10万,呈波动上升趋势(χ2趋势 = 537.139,P<0.001)。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累计报告13种3 884例,发病呈上升趋势(χ2趋势 = 259.621,P<0.001);丙类传染病累计报告5种13 811例,发病呈上升趋势(χ2趋势 = 312.310,P<0.001)。乙类传染病年发病率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为猩红热(52.47/10万)、痢疾(7.81/10万)、肺结核(4.28/10万);丙类传染病年发病率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为手足口病(159.69/10万)、其它感染性腹泻病(41.93/10万)、流行性腮腺炎(22.70/10万)。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年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分别为144.223和547.287,均P<0.001);分别占报告病例的67.47%和31.69%。手足口病、猩红热、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随年级升高呈下降趋势(χ2趋势分别为15 105.173,2 885.682,7.756,556.594,120.648,均P<0.05)。结论 烟台市托幼机构、中小学儿童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丙类传染病是重点防控传染病,尤其加强托幼机构和小学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7—2021年安徽省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措施实施期间法定传染病发病变化情况。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7—2021年安徽省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7—2021年安徽省法定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613.72/10万,年均死亡率为0.69/10万。乙类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231.10/10万,发病率呈波动上升趋势(χ2趋势=1 073.284,P<0.001);丙类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382.62/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χ2趋势=38 886.191,P<0.001)。2021年与2020年及2017—2019年均值比较,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数及发病率呈现大幅下降。2021年报告发病率较高的地市为黄山市、宣城市和马鞍山市,报告发病率较高的病种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乙型病毒性肝炎和手足口病。2020年暴发疫情报告事件以新冠肺炎为主,占45.61%,2017—2019及2021年暴发疫情以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盱眙县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3年盱眙县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盱眙县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4273例,死亡5例,年均发病率109.64/10万,年均死亡率为0.13/10万,病死率0.12%。发病顺位前5位的病种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淋病、痢疾。呼吸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年均发病率分别为53.42/10万、47.80/10万、6.95/10万、1.46/10万。结论盱眙县应注意加强肺结核、乙型肝炎、梅毒、淋病等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来宾市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方法收集来宾市2009—2013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应用Excel 2003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用Cochran 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发病率年度变化趋势。结果来宾市2009—2013年累计报告乙类传染病19种45 11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10.17/10万,年均死亡率为8.14/10万;发病率呈平稳态势,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数分别占总发病数的48.67%和47.08%。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肠道、血源及性传播、自然疫源及虫媒等传染病的发病率则呈下降趋势。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肺结核、梅毒、乙肝、AIDS/HIV、丙肝;肺结核、AIDS/HIV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梅毒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死亡率前4位的传染病依次是AIDS/HIV、狂犬病、肺结核、乙肝;AIDS/HIV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狂犬病、肺结核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2009—2013年来宾市乙类传染病防控取得了较好成效,当前威胁该市的乙类传染病主要是肺结核、梅毒、肝炎、AIDS/HIV、狂犬病等。  相似文献   

17.
1997-2006年广安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广安市1997-2006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安市1997-2006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安市1997-006年累计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9种(甲类1种,乙类18种)99740例,年均发病率为225.72/10万。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83.33/10万,居首位。血源及性接触传播疾病年均发病率为75.36/10万,居第2位。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60.16/10万,居第3位。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年均发病率为6.67/10万,居第4位。结论广安市10年间甲乙类传染病呈下降趋势,2004年后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市2020年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外的其他法定传染病(notifiable infectious diseases,NIDs)的疫情特点,为制订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5—2020年上海市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20年上海市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并与2015—2019年均值进行比较。【结果】除COVID⁃19外,2020年上海市共报告23种45574例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187.69/10万,较2015—2019年均值下降50.58%,乙类、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分别下降38.07%和57.47%(均P<0.001)。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流行性感冒(64.58/10万)、梅毒(39.09/10万)和肺结核(24.90/10万)。绝大部分传染病发病率均值较2015—2019年下降,其中麻疹(97.15%)、风疹(88.81%)、百日咳(87.43%)、手足口病(85.99%)和猩红热(79.84%)的降幅较大(均P<0.001)。综合来看,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中呼吸道传染病降幅最大、其次为肠道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2020年发病率较高的地区分别为奉贤区(310.23/10万)、徐汇区(271.93/10万)和虹口区(254.38/10万)。奉贤区呼吸道传染病、金山区肠道传染病、长宁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杨浦区虫媒及自然疫源传染病的发病率最高,上海市16个区传染病的发病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均P<0.001)。男性传染病发病率(209.44/10万)高于女性(164.89/10万)(χ^(2)=624.864,P<0.001);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在0~9岁的儿童中最高,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在70~79岁和20~29岁年龄组较高,虫媒及自然疫源传染病发病率在20~29岁年龄组最高;发病人群以学生(8327例,18.27%)、退休人员(6393例,14.03%)和家政及家务待业(5988例,13.14%)为主。【结论】COVID⁃19疫情防控政策下2020年上海市绝大部分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2008-2018年银川市乙类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描述银川市乙类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8-2018年银川市共发生乙类呼吸道传染病17 368例,年均发病率为80.21/10万,整体呈下降趋势。肺结核(43.96/10万)、猩红热(28.13/10万)、甲型H1N1(5.33/10万)位居前三位。5~6月份和10~12月份为乙类呼吸道传染病发病高峰。贺兰县发病率最高(91.98/10万),灵武市最低(43.74/10万)。男性发病高于女性(除百日咳)。肺结核多见于农民(占40.01%),以20岁及以上人群(93.50%)为主;猩红热在托幼儿童(54.53%)和学生(32.16%)中高发,主要为3~8岁儿童;甲型H1N1以10~25岁的学生(68.14%)为主;麻疹在0~1岁散居儿童(42.25%)中高发;百日咳以0~1岁的散居儿童(93.33%)为主。结论 2008~2018年银川市乙类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肺结核和猩红热为重点防控疾病,儿童、学生和农民为重点保护对象,提示应继续加强重点疾病和易感人群的防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010 - 2017年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法定传染病的发生水平、构成及流行特征,为制定更为有效的传染病预防控制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 - 2017年法定传染病数据进行整理统计。结果 2010 - 2017年法定传染病发病37种53 665 896例,年均发病率494.2617/10万,主要为乙类和丙类(共35种53 665 495例)。乙类中病毒性肝炎(主要为乙肝)和艾滋病具有血源性及性传播特点,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份下降(P = 0.037,P = 0.023),而艾滋病上升(P = 0.003,P = 0.002);肺结核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发病率随年份下降(P = 0.001),而人感染H7N9禽流感2017年发病率(≥1.75倍)和死亡率(≥1.90倍)均显著高于其他年份;狂犬病属于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份下降(P = 0.002,P = 0.002)。丙类中手足口病通过肠道传播,发病率(≥120.2142/10万)一直较高。结论 中国法定传染病以乙类和丙类流行为主,且主要集中在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狂犬病、艾滋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狂犬病的防治效果显著,但仍应重点防控,其余病种应根据其特点,改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