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效果。方法:将传统的2人组2班制(早班、白班)调配为3人组2班制,并重建白班工作流程。结果:白班时间利用率提高8.32%,各班实际工作时间最大差距由3.2h缩短为1.0h,患者用药开始及结束时间均提前20min。结论:人力资源调配后,各班护士在班时间及工作量差距明显减少,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水平层流台和生物安全柜台面擦拭消毒的实用性方法。方法将12台使用中的配置台面随机平均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医用消毒湿巾和传统75%乙醇喷洒后专用清洁布巾对台面进行擦拭消毒。采用棉拭涂抹采样和细菌培养计数检测细菌菌落数,评价两种擦拭方法消毒效果。同时调查两组方法实施人员消毒执行率和满意度。结果医用消毒湿巾和传统75%乙醇喷洒后,静脉用药配置台面的细菌数分别为0.60±0.36 cfu/cm2、0.52±0.24 cfu/cm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达到国家卫生部净化标准规范的消毒要求。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配置人员消毒执行率和满意度较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医用消毒湿巾消毒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台面,操作简便,可减轻配置人员职业损害,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值得医疗机构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有效减少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IVAS)的差错数,保证患者临床用药安全、及时。方法通过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发生的差错进行统计,期间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共发生差错52例,发生率为0.095‰,主要发生在处方审核、摆药核对、输液调配等环节。结果通过对PIVAS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分析,分别从加强人员培训、完善制度、提高信息系统功能等方面提出了防范措施。结论通过各类防范措施的执行,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发生差错概率明显降低,极大的提高了成品输液的质量,对促进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避免医疗差错的发生产生了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4.
白彩凤 《全科护理》2013,(27):2570-2571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将原来分散在各个病区配置的静脉滴注药物转为在药学监护下在洁净的环境中(万级洁净区,局部百级)集中调配、混合、检查、分发的管理模式,可为临床提供全面、有效的静脉药物治疗服务[1]。护理安全风险是静脉药物调配质量的基础,是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护理纠纷的重要环节。通过2011年8月我院启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以来,积极总结经验,现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安全风险发生的因素及防范管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总结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设立短时配置班的实践体会。根据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特点,采用固定护士与短时护士结合运作模式完成静脉用药配置工作。通过对短时配置护士建立准入制度、完善岗前培训、加强配置环节质量监控等手段,既保证了每日静脉用药配置量的按时完成,又保证了静脉用药配置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风险管理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的32名工作人员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的32名工作人员为研究组,给予风险管理.比较两组调配差错发生率、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成绩、操作成绩.结果:研究组调配差错发生率(3.13%)明显低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人员44名为研究对象,依据体检统计报告,统计发生过职业危害的护理人员12名,未发生职业危害的32名。分析护理人员相关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长期接触化疗药物、抗菌药物、化学消毒剂,长期处于噪音环境、锐器伤及长期处于固定姿势等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种因素导致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人员发生职业危害,依据独立因素进行针对性相关知识培训,完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职业危害的管理制度,加强个人对职业危害的预防干预,以保证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调查临床护士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服务的满意度,分析可能影响满意度的因素,为进一步制定改进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某三级甲等医院PIVAS服务科室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对PIVAS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3.99±1.05)分,其中服务范围、工作流程、服务效果3个项目满意度得分较低;不同学历、护龄、职称的护士满意度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科室护士对PIVAS的满意度可能与PIVAS服务范围、工作流程、服务效果有关,护士的学历、护龄、职称也可能会影响满意度的高低。  相似文献   

10.
张萍  蒋小昇 《护理与康复》2011,10(5):420-421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调配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必须加强安全管理.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健全制度,优化工作细节,加强院感质量控制监测,对护士加强业务培训,重视科室沟通,对实现安全、准确、高效的静脉药物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信息管理系统,防范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的发生,防止药品浪费,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方法:将2011年9 ~12月配置液体总量232 752袋设为对照组;2012年2~5月配置液体总量350 865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信息管理系统,观察组在分析信息管理系统配置输液总量及发生的差错量基础上增加功能模块.观察两组差错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差错发生率为0.089%,观察组差错发生率为0.0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合理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可降低工作中差错发生率,防止药品浪费,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风险因素的评估,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以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06年7-12月和2007年1-6月的配制输液总量、差错量进行统计分析,列出各工作环节的风险因素,并对风险因素进行讨论、分析,制定防范措施。结果运用风险管理防范措施后,差错明显下降,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风险因素的评估及预防,保证了静脉输液配置质量,提高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陈磊 《天津护理》2019,27(1):90-92
目的:探讨责任制分组管理在提升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至12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2017年1至12月,实施分组管理模式,比较责任制管理模式实施前后调剂差错发生率、护理人员业务考核达标率、临床科室医护人员、药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实施责任制管理模式后,调剂差错发生率降低(P<0.05),护理人员业务考核达标率提高(P<0.05),临床科室医护人员、药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提高(P<0.05)。结论:责任制分组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12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记录的静脉药物配置情况及相关护理管理资料,其中2018年1~6月为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2018年7~12月为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对比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事件发生率和护士考核情...  相似文献   

15.
邓妍 《当代护士》2021,28(11):136-138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管理方法,严格环境消毒净化,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优化工作流程,减少非必须工作接触,为全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输液质量及用药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方法,以全面提升中心质量,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用药成品。方法运用前馈控制理论和方法,建立管理组织、实现网络程序畅通、进行专业化培训、建立健全制度、流程和规范等。结果各项质量指标、理论和操作考核及临床科室的满意度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前馈控制十分必要,但应注意与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赵贵荣 《当代护士》2018,(8):177-179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样本资料来源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6年1月-2017年12月记录的静脉药物配置情况及护理管理资料,其中2016年1月-2016年12月为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2017年1月-2017年12月为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研究对象为在此期间在岗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士,比较PDCA循环管理前后的差错事件发生率及护士考核合格情况。结果 PDCA循环管理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事件的发生率由PDCA循环管理前的0.37‰降为0.18‰;PDCA循环管理后,19名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及实际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PDCA循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时引进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护士的药学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水平,降低配置时差错率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