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5E"学习环模式在护理基本技能情境模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级287名护理本科生作为试验组,在护理基本技能实验教学中采用"5E"学习环模式(包括参与、探究、解释、精制、评价5个环节);2015级223名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情境模拟教学。教学后,比较两组课程成绩,并调查试验组对该教学方法效果的评价。结果两组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实验课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改进的教学方法持肯定态度。结论将"5E"学习环模式应用于护理基本技能的情境模拟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核心胜任力,探讨将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和情景模拟教学法联合应用于成人护理学综合性课程的效果。方法在成人护理学教学中,对2008级31名本科学生运用PBL-情景模拟联合教学法进行教学。问卷调查本组学生对PBL教学和情景模拟教学的评价,并将其综合能力考试成绩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并经过1年临床实习的2007级学生的成绩比较。结果该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综合护理技能,2008级学生未进行临床实习时的综合能力考试得分与2007级经过1年临床实习的学生的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情景模拟教学法的联合应用为学校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护理能力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学习护理专业的情况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将2007~2009届护理专业专科学生中的60名文科学生与随机抽取的60名理科学生的理论成绩、临床实习成绩、心理素质评分、就业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邓小平理论、形势与政策、活动与休息3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文科学生的成绩好于理科学生。其他方面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科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完全能够适应护理专业的要求,可以实行文理兼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班杜拉"榜样理论"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班杜拉"榜样理论"为理论基础制作护理榜样专家微视频, 将其融入内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健康与社会关怀学院2019级护理高职二年级2个班级的学生81名为研究对象, 通过抽签法将学生分为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39)。研究组的学生接受内科护理榜样专家微视频案例教学, 对照组学生接受内科护理传统PPT教学。实施教学后, 采用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课程考核成绩评估课程实施效果。结果教学结束后, 研究组理论成绩为(68.36±10.35)分, 高于对照组的理论成绩(55.79±14.17)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教学结束后, 研究组的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总分和5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班杜拉"榜样理论"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高职护理学生课程成绩和职业认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感染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入科实习的30名护理专业学生为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带教基础上增加微信辅助教学指导。以2014年入科实习的30名护理专业学生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带教方法。比较两组实习结束后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及实习综合成绩之间的差异,并评价两组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学生各项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辅助带教模式可有效提高感染科护理专业学生的实习成绩,对改善带教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学模拟教学(SBME)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多媒体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和2014年10月在皖南医学院参加危重病医学学习的麻醉学专业五年制2010级和2011级本科学生各30名作为教学对象,分别将2010级、2011级学生设为对照组(多媒体教学)和试验组(多媒体教学结合SBME方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分别进行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临床综合处理能力考核及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效果。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平时专业理论成绩、理论考核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综合处理能力考核中,两组在体格检查、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史采集、医德医风、医患沟通、整体评价方面比较,试验组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学习兴趣方面比较,试验组能明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P<0.05),但没有明显促进课前预习(P>0.05);两组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主动思维的学习能力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团队协作方面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学模拟教学能够显著提高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多媒体教学中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团队协作和临床综合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在老年护理学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对护理专业本科生理论知识掌握、评判性思维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2009级27名本科生作为试验组,在老年护理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将2008级25名本科生作为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比较教学后两组期末考试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自我效能。结果试验组学生自我效能得分和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可以提高护理专业本科生的自我效能和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8.
大类招生背景下护理本科学生专业认同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类招生背景下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专业认同的情况。方法便利抽取380名1~3年级护理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专业认同的调查。结果护理本科学生专业认同总得分为(87.51±10.16)分;男生得分为(85.43±9.83)分,女生为(89.10±10.12)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级学生专业认同得分为(91.04±10.13)分,二年级为(91.01±9.53)分,三年级为(86.31±10.04)分,不同年级学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科生专业认同得分为(88.17±10.21)分,理科生为(90.78±10.1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类招生背景下,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度有待提高,学校应采取相应的专业教育和措施对护理本科学生进行相关干预,以提高其专业认同,防止护理专业人才流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学生的社区就业意向。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1 062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 062名护理专业学生中,愿意去社区就业的有714名(67.2%),女生、中专生、第一志愿是护理专业的、就读护理专业的最主要原因是喜欢的、入校和现在喜欢护理专业的、了解社区护理的、认为社区护理发展前景好的学生愿意去社区就业的比例高于其他人(P<0.05)。结论不同性别、学历、对护理专业的情感及对社区护理发展预期的护理专业学生的社区就业意向有一定差异,应根据国家需求和专业特点,从招生方式、课程设置、专业认同感培养几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和从业意愿。  相似文献   

10.
周秀梅  曾繁英 《全科护理》2020,18(9):1141-1144
[目的]探讨基于九型人格的个性化教育对泌尿外科护理带教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6月于医院泌尿外科实习的84名护理实习生,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人,对照组给予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给予基于九型人格的个性化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护理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劳动纪律、职业道德等各项考核成绩及综合成绩评分和护理实习生满意度。[结果]带教前两组各项考核成绩及综合成绩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后,两组各项考核成绩及综合成绩评分较带教前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考核成绩及综合成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实习生对观察组的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实习生对授课时间的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九型人格的个性化教育带教模式的应用可提高教学效果,改善护理实习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医护理技术课程“学校-医院-社区三方课堂”的教学效果。方法将湖南某中医院校护理学院2019级32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设为试验组,采用“学校-医院-社区三方课堂”协同育人模式;将2018级30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综合成绩和教学评价。结果试验组综合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对教师和自身学习效果评价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医护理技术课程采用“学校-医院-社区三方课堂”协同育人,拓展了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学生综合成绩,有利于学生辨证施护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视频录制考核在助产实践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选修本科助产模块课程的学生66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名,两组在实验课练习时均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考核时试验组采用视频录制的方式,对照组采用现场考核的方式,比较两种考核方式学生操作考核成绩的差异,并调查学生对考核方式的评价情况。结果试验组学生操作成绩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视频录制考核的方式得到更高的认可(P<0.01)。结论视频录制考核简便易行,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的自觉性、避免因心理因素导致的现场发挥不稳定等,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职护士多元化培训的方法及效果,为在职护士继续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护理查房、外出学习、能级管理等方式对在职护士人文素质、病情观察、护理流程3个方面进行了多元化培训,同时注重专科护理发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患者、护士长、医生3方面对护士的多元化培训效果的评价.结果 患者满意度、护理综合素质、医生满意度培训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升护理队伍的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有助于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高等学校护理本科生对综合情境教学法及演示实验教学法评价的差异。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福建省某高等院校护理学专业正在进行综合情境及演示实验学习的本科生287名,比较学生对两种教学法评价的差异。结果护理本科生对综合情境教学法的评价总分以及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综合测评方面的评价均高于演示实验教学法(P<0.01),在课程设置评价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院校教师应通过综合使用两种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设备,参与临床工作,提高学生参与度等手段,进一步提高护理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RL)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综合技能的影响。方法在护理本科生的内科护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中开展PBL与CBL结合的模式教学,将135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5名,采用PBL与CBL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70名,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分别于教学前后对两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综合技能的主观评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经过学习后,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高于试验课程前(P<0.05),各维度得分均高于试验课程前(P<0.05);对照组学生课程结束后,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课程结束后,试验组总体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各维度得分除寻求真理、系统化能力外,其余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整体评价尚好,在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技能、专业精神方面试验组学生大多持肯定态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BL与CBL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在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技能、专业精神方面的自我评价也有明显提高,而且新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认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院校联合办学在护理高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在高职教育的第2学年增设临床优质病房见习课程,每周7学时,共计增加174学时;筛选出护理专业技术综合训练中的20项实训项目,在病房进行实际操作完成考核。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带教教师对试验组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和人际沟通能力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院校联合办学可以充分发挥教学医院的临床资源,有助于高职护理人才的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在护理人际沟通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3级和2014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其中2014级共88名学生作为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教学;2013级学生共73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分析情境模拟大赛成绩及教师的课堂反馈情况,评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学生情境模拟大赛成绩进行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教师对学生的课上表现反馈良好。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凝聚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国高层次护理人才招生及培养情况,为推动护理教育及学科发展提供依据。方法查询2017年—2019年各护理学博士招生院校官网收集院校招生简章与目录,对考核方式、研究方向、招生人数和考试范围等进行汇编分析。结果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招收院校从2017年28所扩展到2019年30所,在职的博士招生院校为10所。博士入学考试方式中实行申请-考核制高校比例逐年上升,护理研究方向与入学考试科目种类逐渐增多。结论国内护理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类型单一,招生考核方式正在逐步多元化,研究方向逐渐增多。建议护理学博士招生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研究潜力,进一步细化研究方向,研究型与应用型护理人才同步培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2"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情绪智力水平及共情能力现状,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情绪智力量表以及杰弗逊共情量表-护理专业学生专用版对321名"3+2"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2"护理高职生情绪智力条目均分为(3.83±0.81)分,处于较好水平;是否为学生干部在情绪智力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共情能力得分为(113.34±19.86)分,处于中等水平。相关分析显示情绪智力越高,共情能力越强(P<0.05)。结论护理教育者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进一步提高"3+2"护理高职生情绪智力水平,以提高其综合素养使其更加适应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从2012级护理专业本科生中随机抽取2个班,1个班为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另1个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比较2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及自主学习能力。结果两组期末考试成绩总分和理解记忆型题型得分比较无差异(P>0.05);试验组的案例分析型题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翻转课堂能有效提高学生案例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