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辨证针刺与普通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Excel软件随机数分组技术将70例FD患者分为辨证针刺组(34例)和普通针刺组(36例)。辨证针刺组取中脘、天枢、足三里为主穴,并根据患者症状辨证分型后选取不同的配穴进行治疗。普通针刺组仅选取与辨证针刺组相同的主穴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每天针刺1次,每次30 min,6天1个疗程,共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2个疗程后测定患者的空腹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水平,评估治疗前、2个疗程后及治疗后1个月受试者的生活质量评分(36-item Short-form Heath Survey,SF-36)及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epean Dyspepsia Index,NDI),NDI包括症状指数(Nepean Dyspepsia Symptom Index,NDSI)和生活质量指数(Nepean Dyspepsia Life Quality Index,NDLQI)。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GAS与MTL水平均增高(P0.05),且辨证针刺组优于普通针刺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2个疗程后及治疗后1个月SF-36及NDLQI评分均增高(P0.05),NDSI评分下降(P0.05);与普通针刺组比较,辨证针刺组2个疗程后及治疗后1个月SF-36及NDLQI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P0.01),治疗后1个月NDSI评分低于普通针刺组(P0.01)。结论辨证针刺能明显改善FD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针刺加耳穴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冯国湘  朱莹  蒋谷芬 《新中医》2004,36(1):48-49
目的:观察针刺加耳穴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65例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FD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足三里、中脘、内关、太冲加耳穴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吗丁啉治疗,疗程4周。结果:2组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评分、Zung自评量表分和HAMD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消化不良症状控制总有效率为91.43%,HAMD量表评分达常模有效率为8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和16.66%(P<0.05)。结论:针刺加耳穴疗法治疗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FD患者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辨证取穴针刺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南通瑞慈医院收治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人口特征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40例患者单纯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应用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40例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进行辨证取穴针刺法,比较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利兹消化不良症状评分(LDQ)、尼平消化不良指数症状评分(N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LDQ、ND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辨证取穴针刺法能够有效提升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提升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引气归元穴组为主穴,观察针刺与艾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PMI)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PMI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和艾灸组30例,治疗过程中针刺组剔除1例、艾灸组剔除2例。针刺组采用针刺引气归元穴组治疗,艾灸组采用麦粒灸引气归元穴组治疗,1次/d,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PMI患者睡眠质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和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总评分及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且艾灸组总评分、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催眠药物因子成分的评分较针刺组降低更明显(P0.05)。艾灸组总有效率为89.29%(25/28),明显高于针刺组的75.86%(22/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FSH和LH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E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且艾灸组FSH和E2的改善水平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与艾灸均可改善PMI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激素水平,且艾灸优于针刺。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揿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伴轻中度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4例FD伴轻中度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2例)。试验组予以口服莫沙必利联合揿针治疗,对照组予口服莫沙必利联合舍曲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利兹消化不良问卷调查表(LDQ)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8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DQ评分均优于同组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后LDQ评分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优于同组治疗前(P0.05),但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揿针联合莫沙必利可显著改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及抑郁情况,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辨证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评价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FD患者随机分为辨证针刺组、普通针刺组和非穴位针刺组,每组35例。辨证针刺组取中脘、天枢、足三里为主穴,辨证分型后,肝气郁结型配膻中、章门,脾胃气虚型配脾俞、胃俞,肝气犯胃型配期门、太冲,湿热滞胃型配阴陵泉、内庭;普通针刺组取穴同辨证针刺组主穴;非穴位针刺组取主穴旁开10mm处,均每日1次,6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治疗后1个月随访评价症候总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及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包括症状指数NDSI和生活质量指数NDLQI),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后辨证针刺组、普通针刺组、非穴位针刺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7.5%(28/32)、74.2%(23/31)、20.7%(6/29),辨证针刺组的有效率优于其他两组(P0.05,P0.01)。辨证针刺组、普通针刺组在SF-36、NDI、症候总分治疗后及随访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其中辨证针刺组改善较其他两组更明显(治疗后比较,SF-36评分:84.54±5.93vs 81.44±6.22,63.46±6.59;NDSI评分:18.94±9.30vs 21.23±8.39,43.93±11.26;NDLQI评分:71.42±7.23vs 63.11±7.06,54.87±6.00;症候总分:22.06±15.80vs 32.52±16.88,47.97±10.92,P0.01,P0.05),普通针刺组较非穴位针刺组改善明显(P0.01,P0.05),非穴位针刺组仅治疗后的NDSI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结论:辨证针刺治疗FD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治疗FD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一般饮食指导及定期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利兹消化不良调查问卷(LDQ)积分量表和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患者LDQ、ND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临床采用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艾灸疗法在改善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肽物质方面的作用,探讨艾灸治疗VD的部分机制.方法:875例VD患者随机分成艾灸组(43例)和西药组(44例).艾灸组隔附子片灸百会,悬灸神庭、大椎;西药组口服吡拉西坦素片,经4个疗程治疗后,比较治疗前后智能检查量表(HDS)、智能改变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变化,与学习记忆相关脑脊液中的活性物质生长抑素(SS)、精氨酸加压素(AVP)水平.结果:艾灸组总有效率为81.4%(35/43),优于西药组的63.6%(28/44)(P<0.01).两组治疗前后HDS、MMSE与ADL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P<0.01),艾灸组MMSE、ADL量表评分改善优于西药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脑脊液SS、AV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1),艾灸组治疗后SS、AVP水平与西药组比较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艾灸无论在改善临床症状积分还是在调控与学习记忆相关的神经肽物质方面均优于口服吡拉西坦素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关元、三阴交穴治疗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及其对痛经症状积分和视觉模拟评分的影响。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1例)、艾灸组(30例)、药物组(32例)。针刺组和艾灸组分别针刺、艾灸关元穴、三阴交穴(双侧),药物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月经来潮前3 d开始治疗,每日1次,至疼痛缓解,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治疗前后采用痛经症状积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来评定患者情况。结果:①针刺组总有效率73.33%,艾灸组总有效率70.00%,药物组总有效率46.67%,3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3组痛经症状积分、VAS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与药物组相比,针刺组和艾灸组痛经症状积分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针刺、艾灸关元穴、三阴交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自血穴位注射疗法与单纯艾灸疗法对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5例符合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灸配合自血穴位注射组(联合组,37例)和艾灸组(38例)。联合组采用艾灸与自血穴位注射相结合的方法,艾灸双侧迎香穴,自血穴位注射穴取双侧肺俞、脾俞和足三里;艾灸组穴取双侧迎香、肺俞、脾俞和足三里穴。自血穴位注射每周2次,艾灸每日1次,7d为一疗程,共观察4个疗程,半年后随访。采用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于治疗前、治疗后及半年后随访比较两组的评分情况,并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以及血清免疫学指标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免疫球蛋白E(IgE)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显效率为75.68%(28/37),高于艾灸组的52.63%(20/38,P0.05);随访时艾灸组显效率47.37%(18/38)优于联合组24.32%(9/37,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随访时鼻结膜炎生活质量各个方面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P0.05);治疗后联合组在日常生活、睡眠、非鼻/眼症状、行为问题方面改善优于艾灸组(均P0.05);随访时艾灸组在日常生活、睡眠、非鼻/眼症状、行为问题、眼部及鼻部症状以及情感反应方面改善优于联合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FN-γ、IgE、IL-4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联合组与艾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配合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能显著改善肺脾气虚型AR患者近期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纠正Th1和Th2免疫反应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1.
针刺经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经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fonfldyspepsia,F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针刺经穴中脘、天枢、内关、足三里,对照组针剌非经非穴,即相应穴位旁开1cm。2组均治疗5天为1疗程,共4疗程,疗程期间休息2天:分别记录治疗前、后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积分和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epeandyspepsiaind NDI)评分。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NDI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降低比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结论:针刺经穴能有效改善FD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艾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艾灸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僵硬、功能障碍等症状的疗效,评价艾灸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59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31例)和安慰艾灸组(28例),分别将治疗艾炷和安慰艾炷粘贴在内膝眼、犊鼻、阿是穴处给予艾灸治疗,每次每穴3壮,隔日1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6周,统计治疗3周、6周时的疗效,并于治疗结束后6周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46 m最快步行时间评价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使用UT-325数字温测仪记录膝关节疼痛最明显的治疗点艾灸前后温度变化.结果:艾灸组治疗3周、6周及随访时WOMAC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P<0.01,P<0.001);安慰艾灸组随访时僵硬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6周及随访时,艾灸组较安慰艾灸组疼痛、僵硬、功能障碍评分下降更明显(P<0.01,P<0.05).艾灸组治疗6周后46 m最快步行时间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1),而安慰艾灸组治疗后改善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艾灸后治疗点温度为(49.81±3.10)℃,安慰艾灸组为(40.98±1.67)℃,两组均较治疗前局部皮肤温度明显升高(P<0.001,P<0.01),艾灸组温度升高更明显(P<0.001).结论:艾灸可明显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僵硬、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阳升白颗粒联合艾灸改善癌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癌性疲乏患者58例分为艾灸组(对照组)28例及艾灸加中药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艾灸治疗,每日1次;治疗组予温阳升白颗粒,每日1剂,每日2次,冲服,同时加用艾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Piper疲乏量表评分、生活质量(KPS)评分、阳虚证候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Piper疲乏量表评分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艾灸加中药组与艾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艾灸组与艾灸加中药组KPS评分均升高,两组KPS评分差值比较,艾灸加中药组明显优于艾灸组(P0.05)。两组治疗阳虚证候疗效比较,艾灸加中药组症状改善率为86.7%(26/30),艾灸组为75.0%(21/28),明显优于艾灸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温阳益气法为指导的组方温阳升白颗粒联合艾灸治疗可以改善阳虚证为主的癌性疲乏,中药加艾灸组治疗效果更优,为中药联合外治法治疗癌症相关性疲乏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隔附子饼灸、艾灸以及针刺治疗肾虚髓亏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探索隔附子饼灸自行居家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隔附子饼灸组、艾灸组和针刺组,每组30例。各组均穴取患侧内膝眼、犊鼻,双侧血海、梁丘、鹤顶、肾俞、足三里,每天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3 d,共观察3个疗程。隔附子饼灸组前2个疗程在医院完成,后续则在主管医师的指导下居家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时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评分和生存质量(行走时疼痛、下蹲弯腰膝疼痛、上下楼梯膝部不适、日常生活不适)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后及随访时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P0.05),且隔附子饼灸组评分低于艾灸组和针刺组(均P0.01)。各组患者治疗后及随访时行走时疼痛、下蹲弯腰膝疼痛、上下楼梯膝部不适、日常生活不适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P0.05),且隔附子饼灸组行走时疼痛和日常生活不适评分均低于艾灸组和针刺组(P0.01,P0.05)。治疗后,隔附子饼灸组愈显率为63.3%(19/30),艾灸组为50.0%(15/30),针刺组为43.3%(13/30),隔附子饼灸组愈显率均优于艾灸组和针刺组(均P0.05)。随访时,隔附子饼灸组愈显率为56.7%(17/30),艾灸组为36.7%(11/30),针刺组为40.0%(12/30),隔附子饼灸组愈显率均优于其他两组(均P0.05)。结论:隔附子饼可以治疗肾虚髓亏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优于艾灸和针刺,可考虑居家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针刺、电针和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84例KOA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电针组和艾灸组,每组28例。针刺组予毫针针刺,取穴为患侧的内膝眼、犊鼻、鹤顶、血海、梁丘、足三里、阿是穴,每次30 min;电针组予电针治疗,取穴同针刺组,采用电针治疗,每次30 min;艾灸组予艾灸箱进行膝关节局部治疗,每次60 min;各组治疗均为每两天1次,连续4周,共14次。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观察3组患者疼痛数字评分(NRS)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并在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NRS评分、WOMAC疼痛评分、WOMAC僵硬评分、WOMAC功能评分及WOMAC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针刺组比较,电针组和艾灸组上述评分显著下降(P0.05);与电针组比较,艾灸组上述指标显著下降(P0.05)。针刺组、电针组和艾灸组有效率分别是39.29%(11/28)、60.71%(17/28)和78.57%(22/28),电针组和艾灸组显著高于针刺组,艾灸组显著高于电针组(P0.05)。结论:3种刺灸法均可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的症状,艾灸疗效优于电针,电针优于针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芒针、毫针、药物治疗中风后消化不良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中风后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芒针组、毫针组与药物组,每组20例。3组患者均予"醒脑开窍"针刺法及内科常规治疗。芒针组接受125 mm长芒针直刺深刺中脘、梁门、天枢穴;毫针组直刺中脘、梁门、天枢穴20~30 mm,每日1次,每周针刺6次,共4周;药物组口服多潘立酮(吗丁啉),10 mg/次,3次/日,共4周。使用消化不良中医症状积分、利兹消化不良问卷(LDQ)、尼平消化不良指数生活质量(NDLQI)、抑郁自评量表(SDS)、不良反应量表(TESS)作为评价指标,并比较各组消化不良症状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7、14、28 d消化不良中医症状积分、LDQ、SDS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P0.01),NDLQI积分明显增加(均P0.05)。治疗28 d,芒针组消化不良中医症状积分、LDQ积分低于毫针组和药物组(P0.05,P0.01);药物组SDS积分低于芒针组和毫针组(均P0.05),3组NDLQI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芒针组总有效率为90%(18/20),毫针组、药物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14/20)、75%(15/20),3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芒针深刺能改善中风后消化不良中医症状,疗效优于毫针组、西药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芒针针刺上髀关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芒针组和常规毫针组,各32例。芒针组取上髀关穴即髀关穴上2~3 cm,芒针向腹中线耻骨联合上方横刺110~175 mm,施均匀提插捻转手法;常规组取治疗FD最常用的8个腧穴,针刺深度25~40 mm,施均匀提插捻转手法。两组均隔日1次,12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主要症状的积分改善、主要症状总体疗效以及FD尼平消化指数NDI评分变化。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主要症状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症状积分改善与治疗前比较,芒针组与常规组均有改善(P 0. 05),芒针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主要症状总有效率芒针组为96. 87%(31/32),常规组为78. 12%(2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FD患者治疗前后FD尼平消化指数NDI评分变化,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 0. 01),且芒针组改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芒针针刺上髀关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常规毫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短刺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针刺疗法治疗,治疗组给予短刺针法治疗,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部残障指数量表(NDI)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VAS、N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VAS、ND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1个疗程结束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8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刺针法能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耳穴刺络法联合艾灸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CTTH)的临床疗效及对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28例CTT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针刺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耳穴刺络法治疗)、艾灸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艾灸治疗)、联合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耳穴刺络+艾灸治疗),每组32例。比较4组治疗前后头痛综合评分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阿森斯睡眠障碍评估量表(AIS)评分,并比较4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4组患者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头痛程度、伴随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下降(P0.05);且联合组低于针刺组及艾灸组,针刺组及艾灸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4组患者HAMA、HAMD及AIS评分均下降(P0.05);且联合组低于针刺组及艾灸组,针刺组及艾灸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耳穴刺络法联合艾灸可缓解CTTH患者头痛,改善精神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与艾灸对气虚证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及对心率变异性指标的不同影响。方法:招募30例气虚证患者及15例健康受试者,将30例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艾灸组,每组15例;15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针刺组与健康对照组接受针刺治疗,艾灸组接受艾灸治疗,所取穴位均为关元和足三里,隔日治疗1次,共10次。在患者治疗前、治疗4次及治疗结束后进行气虚证症状量化评分并检测受试者心率变异性。比较气虚证症状量化评分与心率变异性指标的相关性,比较治疗前、治疗4次及治疗结束后3组受试者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结果:针刺组与艾灸组气虚证症状量化评分在第4次治疗后和治疗结束后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治疗结束后艾灸组气虚证评分低于针刺组(P0.05);气虚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比健康对照组更低(均P0.05),且相关系数更高;治疗结束后,艾灸组的平均心率较治疗前下降(P0.05),心率变异性总功率、低频均较治疗前上升(均P0.05),健康对照组平均心率较治疗前上升(P0.05);针刺组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率变异性总功率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气虚证的严重程度,针刺与艾灸均能改善患者的气虚症状,艾灸作用更明显,原因可能与艾灸能够持续性地提高自主神经系统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