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研究一种内镜专用过氧乙酸消毒剂对管腔生物膜清除效果,探讨内镜生物膜洗消方法。方法 通过细菌定量检测方法,评价某内镜专用过氧乙酸消毒剂对模拟内镜管腔生物膜清除效果。结果 经结晶紫染色证明,本研究人工建立生物膜获得成功,回收菌数满足要求。人工生物膜模拟内镜管腔经内镜专用过氧乙酸消毒剂8个循环清洗消毒后,可完全清除生物膜,无存活菌检出;戊二醛在相同条件下则不能完全清除掉管腔内生物膜。临床使用后的内镜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上用该过氧乙酸消毒剂完成清洗消毒后,均未检出存活菌;而在相同条件下,戊二醛则只能使80%的内镜消毒合格。结论 内镜专用过氧乙酸的消毒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戊二醛消毒方式,可有效清除内镜管腔内生物膜。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清洗剂对消化内镜生物膜的清除效果。方法 采用细菌定量检测法和残留蛋白检测法,对不同清洗剂清除模拟内镜管腔人工生物膜的效果进行观察与评价。结果 用全效多酶清洗剂、无酶清洗剂和生物膜清洗剂等3组清洗剂清洗后,用细菌培养法检测生物膜清除率依次分别为93.54%、96.01%和99.29%;用残留蛋白检测法检测清除率分别为83.72%、90.35%和95.74%;3组清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3组清洗剂对模拟内镜管腔人工生物膜清除效果,以生物膜专用清洗剂清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方法清除软式内镜生物膜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内镜再处理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人工生物膜方式和细菌定量检测法,观察不同清洗消毒方法清除生物膜的效果。结果 采用手工清洗刷刷洗1、3和5 min,对软式内镜人工生物膜清除率分别为87.11%、93.60%和95.90%。分别采用甲、乙2种国产内镜专用多酶清洗剂对生物膜模型进行处理,其最终生物膜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8.97%和66.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和复方含氯消毒剂对生物膜模型进行处理,其生物膜清除率分别为86.90%、96.51%和90.06%,且其清除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软式内镜再处理过程中不同因素对生物膜清除效果,在保证试验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分别以手工刷洗5 min、甲内镜专用多酶清洗液、过氧乙酸对生物膜清除效果较好,但综合考虑清洗时间成本与清洗最终效果,在手工刷洗上选择手工刷洗3 min为最优。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比较3种化学消毒剂对消化内镜的消毒效果,为内镜消毒剂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一元过氧乙酸、邻苯二甲醛和某含氯消毒剂消毒使用后消化内镜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连续监测6个周期,每个周期随机抽取30条消毒后的内镜检测各组消毒合格率,并记录各组每天消毒内镜数及每周期消毒内镜总数。结果 一元过氧乙酸、邻苯二甲醛和含氯消毒剂对消化内镜消毒效果的合格率依次分别为96.11%、92.78%和90.00%,均未检测出致病性微生物。过氧乙酸和邻苯二甲醛连续使用稳定性优于含氯消毒剂。结论 本研究3种化学消毒液中,以一元过氧乙酸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观察3种高效消毒剂实验室杀菌效果和消化内镜模拟现场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内镜模拟现场消毒试验方法,观察戊二醛、邻苯二甲醛和过氧乙酸实验室杀菌效果和内镜模拟现场消毒效果。结果 浓度为17.6 g/L戊二醛、4.4 g/L邻苯二甲醛和1.5 g/L过氧乙酸消毒液作用0.5 min,对悬液内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等杀灭对数值均>5.0;上述戊二醛作用40 min、邻苯二甲醛作用10 min、过氧乙酸作用2.5 min,对悬液内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杀灭对数值均>5.0;戊二醛和邻苯二甲醛作用5 min和过氧乙酸作用2.5 min,对悬液内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对数值>5.0;戊二醛作用120 min、邻苯二甲醛作用420 min和过氧乙酸作用1 min,对悬液内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对数值>5.0。上述浓度的戊二醛、邻苯二甲醛和过氧乙酸消毒剂按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循环全消毒周期,消化内镜模拟现场消毒和现场消毒效果均可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的指标。结论 3种高效消毒剂均可有效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病毒和细菌芽胞,均可在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上有效消毒消化内镜达到消毒要求,杀菌速度过氧乙酸最快,邻苯二甲醛次之,戊二醛最慢。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JP2〗观察一种复方过氧乙酸消毒液对消化内镜的现场消毒效果。方法 通过现场消毒试验观察方法,比较一种复方过氧乙酸消毒液与邻苯二甲醛消毒液对消化内镜的消毒效果。结果 采用手工清洗消毒程序,在消毒环节使用浓度2 000~3 300 mg/L该复方过氧乙酸消毒液对胃镜浸泡消毒5 min,消毒效果合格率为100%|对肠镜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0%。用浓度为5 000 mg/L邻苯二甲醛消毒液,对胃镜浸泡消毒5 min,消毒效果为100%|对肠镜浸泡消毒5 min,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0%。将浸泡消毒时间延长至10 min,两组消毒剂对肠镜的消毒效果合格率均达到100%。结论 该复方过氧乙酸消毒液对胃镜和肠镜均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但对肠镜消毒需要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医用清洗剂对人工模拟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去除效果,为建立软式内镜生物膜清除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人工生物膜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不同清洗剂清除生物膜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连续培养6 d的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黏附稳定性最好,膜中细菌浓度可达107 cfu/cm2。采取蠕动泵清洗法,使用水洗、普通清洗剂、单酶清洗剂和多酶清洗剂进行清洗,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清除对数值依次为0.91、1.30、1.32和1.41。采用软式内镜手工清洗槽自动灌流泵清洗法,上述4种清洗介质清除生物膜中细菌对数值依次为0.89、1.99、2.25和2.99。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在聚四氟乙烯管管腔模拟培养6 d可形成成熟的生物膜,对生物膜的清除效果最好者为多酶清洗剂。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研究内蒙古地区24家医院软式内镜生物膜现状与影响生物膜形成的因素。方法 以细菌定量检测方法与调查问卷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医院软式内镜管道生物膜形成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共检测96条消毒后软式内镜活检管道,消毒效果合格率为81.25%。在消毒不合格的18条内镜中,检测出11条内镜活检管道存在生物膜,生物膜形成占调查内镜总数的11.46%。影响内镜管道生物膜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自来水、过滤水、非含酶清洗剂、含酶清洗剂。调查发现,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总耗时不足20 min者,消毒效果合格率偏低。结论 软式内镜管道清洗消毒不彻底易促使生物膜形成,应采用全管道灌洗,严格执行规范清洗消毒流程,以提高消毒合格率。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观察3种消毒剂对消化内镜的消毒效果,为科学选择内镜消毒剂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邻苯二甲醛、戊二醛和酸性氧化电位水3种消毒剂消毒内镜的效果进行现场试验观察。结果 采用手工清洗+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的清洗消毒方法,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消毒后,邻苯二甲醛、戊二醛和酸性氧化电位水对胃镜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9.5%、97.4%和94.4%,对肠镜消毒效果合格率分别为96.9%、96.3%和96.0%。结论 此3种消毒剂对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相似,但邻苯二甲醛性价比更好。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研究3种过氧乙酸对消化内镜的消毒效果,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3种品牌过氧乙酸消毒消化内镜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所有品牌过氧乙酸按其厂家设定的使用浓度和作用时间进行试验,A品牌过氧乙酸手工和消毒机程序消毒、灭菌效果合格率分别为95.24%、90.00%、33.33%、35.00%。B品牌过氧乙酸手工和消毒机程序消毒、灭菌合格率分别为90.48%、95.00%、66.67%、50.00%。C品牌过氧乙酸消毒机程序消毒、灭菌合格率分别为94.52%和41.10%。结论 3种品牌过氧乙酸不同处理方式高效消毒效果合格率均可达到90%以上,灭菌效果合格率波动在33%~66%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