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生活饮用水中无机非金属指标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氟化物的检测能力,开展全国31家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的实验室间比对质量控制考核。采用各参数不同浓度水平双样设计,以稳健统计方法对实验室的检测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全部参数均获得满意结果的实验室25家,占80.6%;存在可疑结果的实验室4家,占12.9%;存在离群结果的实验室2家,占6.5%。结果提示,参加本次实验室间比对的大多数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均具有生活饮用水中无机非金属指标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氟化物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实验室间比对质量控制样品方法评价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活饮用水镉、锌、镍和硒的检测能力。方法将参加比对实验室分成2组,每组约16家,不同质量浓度水平双样设计,采用稳健统计方法对实验室检测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全国31家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了本次实验室间比对,测定参数获得满意结果的实验室20家,占64.5%;存在可疑结果的实验室6家,占19.4%;存在离群结果的实验室5家,占16.1%。结论参加本次实验室检测能力评价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多数具有生活饮用水中镉、锌、镍和硒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实验室间比对质量控制考核方法评价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活饮用水中金属指标铊的检测能力。方法将参加实验室分成2组,每组约16个实验室,不同浓度水平双样设计,采用稳健统计方法对实验室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全国27家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了本次实验室间比对,获得满意结果的实验室22家,占81.5%;有可疑结果的实验室2家,占7.4%;有离群结果的实验室3家,占11.1%。结论参加本次实验室间比对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多数具有生活饮用水中金属指标铊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实验室间比对质量控制考核方法评价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活饮用水中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溶解性总固体的检测能力。方法将参加实验室分成2组,每组约16个实验室,不同浓度水平双样设计,采用稳健统计方法对实验室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全国32家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了本次实验室间比对,获得满意结果的实验室30个,占93.8%;有可疑结果的实验室2个,占6.2%;无离群结果的实验室。结论参加本次实验室间比对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绝大多数具有生活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实验室间比对质量控制考核方法评价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活饮用水中有机物指标四氯化碳、苯、甲苯、二甲苯和农药指标p’p-DDT的检测能力。方法将参加实验室分成2组,每组约16个实验室,不同浓度水平双样设计,采用稳健统计方法对实验室检测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全国30家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了本次实验室间比对,全部参数均获得满意结果的实验室20个,占66.7%;存在可疑结果的实验室8个,占26.7%;存在离群结果的实验室2个,占6.7%。结论参加本次实验室间比对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多数具有生活饮用水中有机物指标四氯化碳、苯、甲苯、二甲苯和农药指标p’p-DDT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实验室间比对项目的实施,对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生活饮用水中铅的检测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 实验室间比对项目中使用的比对样品参考二级标准物质制备方法制备,分别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法(F检验法)、平均值一致性检验法(t检验法)对其进行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及模拟运输短期稳定性检验。在采用核密度图法检验实验室检测结果分布情况基础上,对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稳健统计算法A分析,采用Z值评定各参加实验室的检测能力。结果共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48家实验室参加该项实验室间比对项目,获得满意结果的实验室341家(76.1%),可疑结果有28家(6.3%),离群结果有79家(17.6%)。结论 448家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生活饮用水中铅检测能力总体较好,少部分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有待改进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实验室间比对项目的实施,对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生活饮用水中砷的检测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 实验室间比对项目中使用的比对样品参考二级标准物质制备方法制备,分别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法(F检验法)、线性拟合趋势分析法、平均值一致性检验法(t检验法)对其进行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及模拟运输短期稳定性检验。在采用核密度图法检验实验室检测结果分布情况基础上,采用配制值和方法精密度分别确定指定值和能力评定标准差,对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Z值评定各参加实验室的检测能力。结果 共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11家实验室参加该项实验室间比对项目,获得满意结果的实验室389家(94.6%),可疑结果有2家(0.5%),离群结果有20家(4.9%)。结论 411家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生活饮用水中砷检测能力总体较好,少部分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有待改进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甘肃省14个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能力,确保食源性致病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验室工作质量。方法制备考核样品,用辐照灭菌的奶粉添加食源性致病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普通大肠杆菌、阪崎肠杆菌、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经稳定性测试后对14个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质控考核。结果 14个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本次实验室间质量控制考核,均上报检测结果,其中获得满意结果实验室9个,占64.29%;不满意结果实验室5个,占35.71%。结论甘肃省14个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源性致病菌检测能力差距较大,部分实验室检测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样品方法,根据考核结果,分析云南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水质检测实验室的实际检测能力及存在问题。方法 考核样品为氯化物、氟、铅,分3~4个浓度阶梯,采用稳健统计方法对实验室检测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全省16个市级和90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了本次水质外部质控考核,氯化物考核满意率最高,为90.3%;氟其次,考核满意率为81.5%;铅考核满意率为57.7%。市级与县级考核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检测能力接近。结论 云南省参加本次实验室检测能力评价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多数具有生活饮用水中氯化物、氟和铅的检测能力。相比检测仪器等硬件而言,检测人员专业素质是保证农村水质检测能力的更为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重庆市农村饮用水水质实验室外部质控考核结果分析,了解全市39个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水质检测实验室实际检测能力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稳健统计方法对实验室检测能力进行评价:|Z|≤2为满意;2|Z|3,可疑;|Z|≥3,不满意。结果全市27个区级和12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了本次水质外部质控考核,氟化物考核满意率为97.4%,氯化物考核满意率为92.3%,铅考核满意率为84.8%。结论重庆市参加本次实验室检测能力评价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都具有水中氯化物、氟化物和铅的检测能力。检测仪器性能和检测人员专业素质是保证水质检测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疾控系统实验室血清中钙、镁、铁、铜、锌5种金属元素的检测能力和水平。方法面向全国48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实验室发放钙、镁、铁、铜、锌5种金属元素实验室间比对样品,要求各实验室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分析或自行选择测定方法进行检测。各实验室提交的比对结果进行稳健统计分析,采用Z值评价检测能力。结果共收到40家实验室上报的检测结果,8家实验室没有上报结果。其中29家检测结果满意,11家检测结果中有不满意结果或可疑结果。本次实验室间比对的实验室通过率为60. 4%。结论疾控系统实验室血清中钙、镁、铁、铜、锌5种金属元素的检测水平总体满意率尚可,但部分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实验室间比对质控样品的方法来评价我国省、市、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计156家)对生活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检测能力。方法 制备2种不同浓度的总大肠菌群质控样品,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法和t 检验法分别对其进行稳定性检验和均匀性检验。将各参与实验室提交的结果进行稳健统计分析,根据Z比分数评定各参与实验室的测试结果,并对该实验室提出相应建议。结果 总计151家实验室上报了此次实验室间比对的结果,上报率达到96.79%。其中有141家实验室的结果为满意值,总体满意率为93.38%。经典的多管发酵法仍为绝大多数实验室(108家,71.52%)的首选,且其结果较为稳定。结论 参与本次实验室间比对的CDC大多数具有生活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检测能力,基本能够满足全国生活饮用水监测任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供外部质量控制考核手段,评价获证实验室室内空气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检测能力。方法单个水平样品设计,采用稳健统计方法结合专家评议对实验室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北京地区48个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机构参加了本次比对,获得满意结果的有39家,占参加单位的81.2%,初测结果不合格的有9家,占参加单位的18.8%。结论北京地区获资质认定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机构,大多数具有TVOCs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更好的提高全省疾控中心实验室在饮用水方面的检测水平。方法:依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5/6-2006)对应方法对合成水样中硫酸盐和铜进行质控考核。用Z比分数统计评价检测结果,分为满意、可疑和不满意3种。结果:此次对全省18个地市和55个县市疾控中心共73个实验室进行水质检验质量控制考核,硫酸盐测定结果满意的57家,占78.1%;结果可疑的8家,占11.0%;结果不满意的8家,占11.0%。铜测定结果满意的64家,占87.7%;结果可疑的8家,占11.0%。结果不满意的1家,占1.3%。结论:全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硫酸盐、铜总体检测能力较高,少数实验室检测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促进水质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建设,提高全国饮用水卫生监测水平。方法 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 - 2006)方法对氟化物、氯化物和铅进行检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907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参与质控考核,采用稳健(Robust)统计技术和Z比分数评价考核结果。结果 本次参与饮用水氟化物、氯化物和铅质控考核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有1 898家,1 896家和1 255家。饮用水氟化物、氯化物和铅质控考核结果满意率分别为84.14%,81.49%和76.89%;考核结果在不同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不同检测方法测定氯化物和铅,其考核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检测方法测定氟化物,其考核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开展饮用水水质监测的县市级疾控中心实验室氟化物、氯化物和铅检测能力总体较强,但部分实验室检测水平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生活饮用水中铁、锰含量检测能力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水质检测实验室的铁、锰检测能力。方法 2008年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了生活饮用水中铁、锰检测能力验证工作。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180个实验室参加了本次能力验证,推荐的测试方法为《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中的方法。采用稳健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回180个实验室的两个浓度铁的180份测试结果,两个浓度锰的179份测试结果。获得满意结果的实验室127家,占参加单位的70.56%;获可疑结果的16家,占参加单位的8.88%;获不满意结果的37家,占参加单位的20.56%。对获满意结果的实验室,直接给予通过;可疑结果,提醒实验室注意随机误差,不进行复测;对37家不满意结果的实验室,重新发样复测,最终结果仍不满意的共5家。结论参加能力验证的绝大多数实验室可以准确检测生活饮用水中的铁、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加强消毒实验室质量控制,保证消毒检测质量。方法选用二氯异氰尿酸钠作为质控样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为试验菌株,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中细菌悬液定量杀灭试验的要求,通过随机分组对全国32家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实验室进行了比对质量控制考核,以稳健统计方法对实验室的检测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参加实验室32个,检测结果全部为满意的实验室22个,占68.75%。实验室检测数据共128个,结果满意的104个,占数据总数的81.25%。结论部分消毒检测实验室存在质量控制缺陷,需加强检测技术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8.
生活饮用水中铁锰检测实验室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外部质量控制考核方法评价各实验室铁、锰检测能力.方法 将全部实验室分成3组,每组约60个实验室,分割水平样品对设计,采用稳健统计方法结合专家评议对实验室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80个实验室参加了本次能力验证,获得满意结果的有127家,占70.56%,可疑结果的有16家,占8.88%,不满意结果的有37家,占20.56%;建委系统实验室满意率最高为83.3%;东中西部地区实验室满意率分别为71.75%、71.42%和66.67%.除水利系统实验室外,参加考核的6个行业实验室铁锰检测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东中西部参加能力验证的实验室铁锰检测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参加本次能力验证的实验室,大多数具有铁和锰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实施化妆品中致病指标菌检验能力验证,了解国内化妆品检测实验室的致病菌检测能力和水平,识别实验室间存在的差异,帮助实验室发现存在问题并进行相应改进,促进检测能力的持续提高。方法采用包括方案设计、样品制备[本计划共制作了5种样品,包括样品A(无菌样品,仅加入样品基质成份)、样品B(金黄色葡萄球菌)、样品C(铜绿假单胞菌)、样品D(表皮葡萄球菌)、样品E(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一致性和稳定性试验、结果评价等方法,对全国190家化妆品检测实验室致病菌检验结果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 190家实验室参加了本次能力验证计划并按要求反馈了检验结果,142家实验室检验结果被评为"满意",占74.7%;48家实验室检验结果被评为"不满意",占25.3%。样品A、B、C、D、E的误判率分别为16.3%、2.11%、8.95%、3.68%、2.63%。结论参加本次致病菌检验能力验证的大部分实验室能够准确检出样品中的致病菌;样品A误判率最高,说明相当一部分实验室的实验环境控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制活性炭管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能力验证样品,分析其用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实验室间比对的应用效果。方法制作3种质量浓度的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活性炭管能力验证样品,对其均匀性、稳定性进行检测,并核验其量值,合格后将其用于全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实验室间比对。结果所制作的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活性炭管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好。样品在常温下保存1年后的测定值与制备当天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良好。参加三氯甲烷实验室间比对的197家机构中满意结果占86.29%(170/197),有问题结果占7.11%(14/197),不满意结果占6.60%(13/197)。参加四氯化碳实验室间比对的195家机构中满意结果占89.74%(175/195),有问题结果占3.59%(7/195),不满意结果占6.67%(13/195)。结论成功制作均匀性、稳定性良好的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活性炭管能力验证样品,可用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实验室间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