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孕期采用2次超声法判断双胎绒毛膜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3例在我院产科检查及分娩的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孕5~10周(早孕早期)进行第1次超声检查,判断双胎绒毛膜囊、羊膜囊数目;孕11~13周(早孕晚期)进行第2次超声检查,并参考第1次超声结果判断双胎绒毛膜囊、羊膜囊数目。比较早孕早期单次超声法和早孕期2次超声法判断双胎绒毛膜性的准确率。结果:33例双胎妊娠孕妇分娩后经胎盘病理检查,证实双绒毛膜囊双羊膜囊双胎者为20例,单绒毛膜囊双羊膜囊双胎者为11例,单绒毛膜囊单羊膜囊双胎者为2例。早孕早期单次超声法判断双胎绒毛膜性的准确率为78.78%(26/33),早孕期2次超声法判断双胎绒毛膜性准确率为93.93%(31/33)(P<0.05)。结论:早孕期2次超声法可弥补早孕早期单次超声法判断双胎绒毛膜性的不足,且具有更高的判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孕早期和孕中晚期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孕早期18例,孕中晚期102例。所有孕妇均行产前超声检查,比较产前超声对不同孕期胎盘植入的诊断效能,分析超声特点。随访产妇预后并分析胎盘植入产妇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与孕中晚期胎盘植入相比,孕早期胎盘植入的超声检出率更低。孕早期胎盘植入的超声特征以妊娠囊位置低为主,其次为前壁肌层变薄,然后是胎盘内低回声区或透声区(类陷窝)、蜕膜-子宫/胎盘-子宫界面不规则。孕中晚期胎盘植入的超声特征以胎盘内漩涡形成为主,其次为胎盘与子宫肌层、宫颈组织界限不清且周围的血流信号丰富,胎盘后间隙消失,胎盘异常增厚。多因素分析显示,剖宫产史、产后出血、前置胎盘均是胎盘植入孕妇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而前壁胎盘、诊断者有经验则是保护性因素。结论 孕早期和孕中晚期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特征有较大差异,剖宫产史、胎盘附着位置、产后出血、前置胎盘及诊断者经验是影响胎盘植入孕妇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经阴道超声成像是对于早期妊娠孕妇最好的检查方法,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早期提示胚胎发育是否异常越来越重要。早孕期子宫的变化比较复杂,在临床工作中可以发现许多早孕期妇女有宫腔内出血的声像图表现,其发生机制尚未明确,病理学上是指绒毛膜板与底蜕膜分离出血,使血液积聚在绒毛膜板与底蜕膜之间。在上述出现宫腔内出血的孕妇中,其妊娠结局却并不相同。本研究应用经阴道超声技术观察胚胎停止发育患者与正常妊娠孕妇早孕期宫腔内出血的情况及发展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孕期绒毛膜隆起的超声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早孕期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孕妇33 691例,其中绒毛膜隆起60例,剔除失访病例,共38例纳入绒毛膜隆起组;绒毛膜下血肿2257例,随机抽取其中365例,剔除失访病例后,共220例纳入绒毛膜下血肿组;从余下正常孕妇中随机抽取365例,剔除失访病例后,共235例纳入正常早孕组;比较各组超声图像特点;追踪绒毛膜隆起和绒毛膜下血肿孕妇妊娠结局,分析绒毛膜隆起对妊娠预后的影响。结果绒毛膜隆起表现为妊娠早期由底蜕膜面绒毛膜向妊娠囊内的局部不规则凸起,内无血流信号。38例绒毛膜隆起组中,8例胚胎停育;220例绒毛膜下血肿组中,17例胚胎停育;235例正常早孕组中,21例胚胎停育;各组胚胎停育发生率分别为21.05%、7.72%及8.93%;绒毛膜隆起组胚胎停育发生率高于绒毛膜下血肿组及正常早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25);绒毛膜下血肿组胚胎停育发生率与正常早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1)。结论超声对早孕期诊断绒毛膜隆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早孕期绒毛膜隆起可影响胎儿发育,造成停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总结妊娠晚期剖宫产瘢痕部位胎盘植入的超声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择凌海市人民医院2013-09—2015-08收治的42例妊娠晚期剖宫产瘢痕部位胎盘植入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学诊断证实,且均采用超声进行检查,回顾性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42例妊娠晚期剖宫产瘢痕部位胎盘植入患者主要表现为三种超声类型,分别为Ⅰ型(8例):主要表现为胎盘后间隙消失或者被胎盘组织完全占据,子宫蜕膜强回声线消失,肌层变薄,厚度小于2 mm;Ⅱ型(24例):Ⅱ型患者兼具Ⅰ型表现,子宫肌层消失、胎盘中出现大小不一的静脉池,即"胎盘陷窝"征象,胎盘后间隙被扩张的血池及血管占据。彩色超声检查提示胎盘周围有丰富的旋涡样血流信号,通过加大检查帧数提示存在脉冲式、层流式血流表现;Ⅲ型(10例):兼具Ⅱ型表现,子宫浆膜层中断、膀胱后壁不平等,局部存在血管与实质性块突向膀胱、或有块影与膀胱粘连的征象;此外有孕囊型患者32例、混合回声包块患者10例。结论妊娠晚期剖宫产瘢痕部位胎盘植入有着非常明显的超声特征,其中胎盘植入部位的血管扩张和静脉池是最为常见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24例帆状胎盘超声诊断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例帆状胎盘的妊娠经过及分娩过程,评估超声诊断帆状胎盘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该批孕妇均在我院建档和分娩,包括4例双绒毛膜双羊毛膜双胎,20例单胎,均进行中孕期及晚孕期的超声系统检查.以分娩后肉眼观胎盘实物为准.结果:24例帆状胎盘中,超声诊断19例(79.2...  相似文献   

7.
胎盘植入为妊娠时胎盘绒毛侵入或穿透子宫肌层并植入子宫内,使分娩时胎盘难以剥离的产科疾病,其为蜕膜基底层发育不良或受损导致胎盘异常附着的产科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2%-0.9%。近年随着剖宫产、诊断性刮宫、人工流产、子宫肌瘤剔除等宫腔手术操作的增多,胎盘植入的发生率逐年增高。浙江省临海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共收治胎盘植入患者11例,现将11例胎盘植入患者产后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超声动态监测结果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早孕期预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特异的超声征象,探讨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21年12月于泰安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病例,可回溯至早孕期(孕13+6w前) 40例。随机选取40名正常早孕期孕妇(孕13+6w前)作为对照组。统计并比较各超声征象的诊断效果;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对比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模型及超声征象评分法诊断效果。结果:妊娠囊位置、胎盘内无回声数目、胎盘基底部血流紊乱对早孕期预测发生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回归方程模型及超声征象评分法所得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0、0.956 (P<0.001)。结论:在早孕期应用经阴道超声预测或诊断患者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祁志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590-6590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并发症及分娩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86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妊娠分娩资料.结果 286例瘢痕子宫中,再次剖宫产233例,经阴道试产63例,成功53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盘粘连、产后出血、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风险增加,并发症多,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率是改善母儿预后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0.
超声对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检查对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资料,分析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大小、位置、血流情况等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15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患者中6例肿瘤血流丰富者出现羊水过多、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另9例胎儿和血管瘤共存至分娩。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胎盘血管瘤首选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胎盘植入在妊娠早期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具有剖宫产史并再次妊娠孕妇876例,分别在妊娠11~13~(+6)周、20~24周行超声检查,对诊断为胎盘植入的患者对比2次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点。分别计算超声诊断胎盘植入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所有患者均经随访了解胎盘有无植入。结果 876例孕妇中,产后证实为胎盘植入共41例,超声在妊娠11~13~(+6)周诊断胎盘植入44例,漏诊5例,误诊8例,灵敏度87.8%、特异度99.0%、阳性预测值81.8%;妊娠20~24周诊断胎盘植入43例,漏诊3例,误诊5例,灵敏度92.7%、特异度99.4%、阳性预测值88.4%。胎盘植入超声征象是胎盘内漩涡形成、胎盘后间隙消失及子宫下端前壁肌层菲薄且与胎盘分界不清和胎盘后方彩色多普勒血流明显增多。结论产前超声检查能够在妊娠早期对胎盘植入进行有效诊断,为临床和患者选择治疗方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超声监测全程孕期瘢痕子宫切口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筛查监测全程孕期瘢痕子宫的妊娠结局。方法:应用超声对有剖宫产史的孕妇全程孕期监测早,中,晚期妊娠筛查。进行测量子宫下段肌壁的厚度,着床位置及子宫下段瘢痕缺陷的观察。结果:125例孕妇早期妊娠,4例形成异位着床,终止妊娠22例。经B超诊断存在子宫下段瘢痕缺陷,其中3例诊断子宫先兆破裂,手术证实。结论:应用B超可进行妊娠期子宫下段变化的动态观察。并预测先兆子宫破裂。  相似文献   

13.
【】 目的 研究通过超声检测分析妊娠早期绒毛膜下出血程度对与妊娠中期胎盘形态脐带附着部位的影响之间的相关性,提高对脐带附着异常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 以2017年25月-2018年117月经超声诊断妊娠早期绒毛膜下出血的7979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血肿和出血面积与孕囊面积的比值分为三四组:正常组、少量出血组、中等量出血组,大量出血组,同时收集早孕超声检查正常、无任何并发症的妊娠孕妇102例为对照组,超声随访记录胎儿结构筛查期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记录脐带附着部位,孕期严密随访至分娩,并于分娩或剖宫产后检查胎盘,观察是否存在胎盘、脐带异常妊娠中期胎盘厚度、胎盘附着面积大小、胎盘实质有无血池及有无脐带附着部位异常等观察指标,并进行χ2检验或Fisher’s 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 7979例妊娠早期绒毛膜下出血,结构筛查期妊娠中期胎盘增厚、胎盘附着面积局限,胎盘实质内血池,以及脐带异常附着的发生率分别为64.56% 、46.84% 、53.16%、13.92%,其结果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带附着胎盘形态异常的发生率随妊娠早期绒毛膜下出血程度的加重而增加,少量出血自行吸收快,对胎盘形态的影响脐带附着位置影响较小,胎盘增厚、胎盘附着面积局限,胎盘实质内血池,脐带异常附着发生率依次为30.30%、9.09%、27.27%、为3.03%,中等量出血发生率分别为:95.45%、72.73%、68.18%、13.64%,大量出血发生率分别为:83.33%、75.00%、75.00%、2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早期发生不同程度的绒毛膜下出血与,妊娠过程中脐带异常附着具有相关性,了解绒毛膜下出血对脐带附着位置的影响,进一步明确脐带附着异常的发病机制,胎盘形态更容易发生改变,超声监测妊娠早期血肿大小能间接反映胎盘功能,从而指导妊娠,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轮状胎盘是胎盘形状异常,应用超声检查快速、简便、无创,早期诊断有重要的意义。资料与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孕妇共24000例,诊断轮状胎盘10例,孕妇年龄24~38岁,平均31岁。检出孕周8~32周。使用仪器为GE公司Voluson730,腹部探头频率4~8MHz,多用于中晚期妊娠,Aloka阴道探头频率5MHz,多用于早期妊娠。在中晚孕期,对胎儿全面检查后,对胎盘360&#176;扫查。早孕期妊娠囊多切面扫查,观察其大小形态,卵黄囊大小,胎芽、羊膜及早期胎盘情况。结果24000例孕妇中共发现轮状胎盘10例,发生率为1/2400。其中早孕期2例,中孕期7例,晚孕期1例。10例均为部分性轮状胎盘,范围不超过胎盘边缘的二分之一,部分性轮状胎盘直到出生后随访,胎儿未见明显异常。经询问10例中有2例早期有少量出血史。讨论正常胎盘呈均质性回声,于孕8周可以辨认,孕10~12周边缘可清晰显示,随孕周增长而长大。胎盘的胎儿面有光滑的羊膜覆盖,母体面与子宫相接。轮状胎盘(图1)是指胎盘的胎儿面中心内凹,周围环状增厚的灰白色环,环是由双折的羊膜和绒毛膜构成的,其间有退化的蜕膜及纤维。在环内,胎儿面为常见外形,...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妊娠早期超声检查对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期间藤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6例瘢痕子宫胎盘植入孕妇为观察组,并将36例同期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且覆盖宫颈内口的孕妇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未出现胎盘植入,两组均实施妊娠早期超声检查,观察两组孕妇超声影像学特征,并比较妊娠早期检查诊断瘢痕子宫胎盘植入孕妇的价值,分析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用于胎盘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最后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孕妇中胎盘后方低回声率、子宫肌层变薄率、胎盘内多发腔隙率、胎盘后方的血流增多、呈动脉样频谱率、膀胱壁连续性中断率、三维能量多普勒显示不规则的胎盘血管率与对照组孕妇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对比,差异显著(P <0.05);超声对瘢痕子宫胎盘植入诊断的敏感度为80.56%(29/36)、准确率为80.56%(29/36);超声检查观察组穿透性胎盘检出率与病理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 <0.05),粘连性胎盘检出率和植入性胎盘检出率与病理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孕妇中接受子宫全切术或者次全切术治疗发生率、引产发生率、胎儿...  相似文献   

16.
前置胎盘是指胎盘非常接近宫颈内口或是部分地或完全地覆盖宫颈内口。胎盘植入是指胎盘非正常地附着于子宫即胎盘绒毛直接植入于缺乏蜕膜的子宫肌层。随着剖宫产术率的升高以及渐增的孕妇年龄,前置胎盘植入以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也在持续增多。灰度值的改进和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产前胎盘异常诊断的准确性,使多学科综合管理和提高母亲和胎儿的临床结局成为可能。前置胎盘常伴有胎盘植入易引起大出血,是围生期妇女切除子宫的重要原因。依据国内外现有的临床诊断和管理报道,本文主要从前置胎盘植入的流行病学、风险因素、超声诊断特征、处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旨在为产科医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越来越多,发生瘢痕妊娠、瘢痕部位胎盘植入以及子宫破裂的危险性也逐渐增加。本研究通过检测妊娠期子宫下段瘢痕厚度,结合其妊娠结局,探讨超声检测子宫下段瘢痕变化对临床预测子宫破裂及正确选择分娩方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153例前置胎盘患者,其中完全性前置胎盘52例,部分性前置胎盘13例,边缘性前置胎盘88例;19例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其中合并胎盘植入11例;19例合并胎盘植入;分析前置胎盘的诊断、妊娠结局以及导致产后出血、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前超声确诊前置胎盘92例,诊断率为60.1%,胎盘植入诊断准确率为42.1%(8/19);6例患者经会阴侧切分娩,147例以剖宫产终止妊娠(其中51例为未足月分娩),发生产后出血55例,其中11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者,10例发生产后出血,6例行子宫切除术;有胎盘植入者流产次数和剖宫产次数与无胎盘植入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植入与流产史(r=0.261,P=0.004)、剖宫产史(r=0.468,P=0.000)呈正相关,完全性前置胎盘(r=0.485,P=0.000)、合并胎盘植入(r=0.354,P=0.000)、有剖宫产史(r=0.247,P=0.002)与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呈正相关。结论产前超声检查有助于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诊断,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及有剖宫产史的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观察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中晚孕期孕妇子宫下段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中晚期孕妇123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医院进行检查的阴道分娩后再次妊娠中晚孕期孕妇98例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进行经腹和经会阴超声检查,分析不同超声检查方式的扫查结果及瘢痕位置确定情况,并比较两组子宫前壁下段厚度。结果经腹扫查较理想例数与经会阴扫查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孕周孕妇子宫下段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超声扫查能辨别瘢痕情况明显少于未能辨别瘢痕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观察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中晚期孕妇子宫下段具有一定的效果,特别是经腹超声扫查效果更为显著,超声检查能准确反映子宫下段情况,但无法预测阴道试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介入治疗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子宫动脉介入治疗的15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病例资料。结果:15例介入治疗均成功,其中8例化疗及明胶海绵栓塞后加用弹簧圈栓塞,术后阴道流血停止,孕囊明显缩小,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明显下降。术后清宫无大出血,病理检查示子宫瘢痕部位绒毛、蜕膜或胎盘组织,有变性、坏死。结论:经子宫动脉介入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出血,减小清宫危险,并保留子宫,是剖宫产瘢痕妊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