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晓英  李培 《中华护理杂志》2016,51(8):1023-1024
报告 1 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 护理重点包括:经皮内镜下胃 / 空肠造口管的护理,评估相应的并发症并积极预防;肠内营养护理,通过进行间接能量测定和人体组成分析来制订适合患者的营养治疗方案,并给予合适卧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通过规范合理的胃液回输来改善患者电解质紊乱和营养状况;心理护理着重于药物和心理干预联合应用,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正>正常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平均角度为38~56°[1],其间由脂肪组织填充。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属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2-3],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性致病因素引起此夹角过小,而最终导致肠系膜上动脉将十二指肠水平段和上升段压迫于腰椎体或腹主动上而造成肠腔狭窄或梗阻[4]。本病临床较少见,发病率为0.013%~0.3%[5]。本科收治1例青少年肠系膜  相似文献   

3.
2004年9月8日收治一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儿,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4年9月8日收治一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儿,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历介绍患儿,男,13岁,因纳差、吞咽困难、进行性消瘦5个月入院。患儿面色苍白、消瘦,体重27kg,腹壁皮下脂肪消失,食欲差,进食时口水多,食物难以下咽,常有上腹痛,进食后更明显。入院后胃肠钡餐造影示十二指肠淤滞症。入院后予以静脉营养及口服百普素粉肠内营养,于9月17日在全麻下行十二指肠屈氏韧带松解+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术后予以积极抗炎,静脉营养及肠内营养治疗以及护理,于9月30日痊愈出院。出院时,患儿已能每餐进食75g稀饭,进…  相似文献   

5.
耿燕 《齐鲁护理杂志》2002,8(4):297-297
小儿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临床较少见 ,我科收治 1例 ,现结合病例对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探讨。1 病例简介患儿女 ,9岁。 6年前无明显诱因上腹部疼痛 ,呈阵发性 ,伴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胆汁 ,呕吐及改变体位后疼痛减轻 ,每月发作 1~ 2次。查体见患儿营养差 ,贫血貌  相似文献   

6.
2004年9月8日收治-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儿.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9岁,因顽固性呕吐2月,药物治疗无缓解入院检查。腹痛以夜间和进食后加剧,呕吐后腹痛缓解。呕吐每天2~3次,呕吐物中含有胆汁。腹部检查发现上腹饱满,下腹呈舟状。彩色多普勒超声腹部检查发现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为100(图1)。胃潴留多,十二指肠球部、降部及横部扩张,呈双泡征(图2)。超声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X线消化道钡餐提示:十二指肠水平部远端见一压迹,近端肠管扩张,但钡剂通过受压远端较少(图3),考虑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由于药物治疗呕吐症状未减轻,而行手…  相似文献   

8.
1病历摘要 男,5岁。1a内仅复发病10余次,每次均以恶心、呕吐为主诉住院,前几次均按急性胃炎治疗后好转出院。本次人院查体:营养不良外貌,心肺正常,全腹软,剑突下有轻微压痛,肠鸣音正常。给予补液等治疗后好转,并给予X线钡餐检查,确定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 SMAS)临床并不多见,它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十二指肠水平部被压迫于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脊柱之间,引起十二指肠近端梗阻的一种疾病,故临床又称十二指肠瘀滞症[1]。本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发病年龄为14~57岁,平均31岁,其中女性SMAS发病率仅为0.013%[2]。此病应先行保守治疗,无效再行手术治疗[3]。2014年6月21日,本科室收治1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症婴儿,现将保守治疗期间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21岁。因肠梗阻3次剖腹探查手术后仍呕吐频繁、不能进食33天并发吻合口瘘9天,于1983年9月18转来我院.入院时情况:病人呈失水状态,极度消瘦,频繁呕吐绿色液体,不能进食。上腹部从伤口中有大量胆汁样液体涌出,且有肠粘膜外翻。脐左方另一伤口可见成形粪便外溢,亦可见肠粘膜翻出.入院后首先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调,补充蛋白质,争取全身情况有所好转创造条件再作一次手术.按以上方案治疗10天,胃管引流物24小时500~800ml:吻合口瘘出物也有所减少,呕吐次数亦减少,并可饮少量水.第19天拔出胃管,能进少量流汁.在腹部换药时,对吻合口瘘以凡士林纱条填塞瘘口,每天换药2次,漏出物亦逐渐减少;入院后第37天吻合口瘘全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病因、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1-01/2008-01收治的11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保守治疗6例,其中5例腹痛缓解,呕吐消失好转出院,1例症状反复行手术治疗后治愈;手术治疗5例,痊愈4例,好转1例,其中1例术后复发经再手术而痊愈。结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除典型临床表现外,主要通过X线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来诊断。明确诊断后首先采取保守治疗,对于保守治疗失败的病例,必须采取针对性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本科收治1例青年、女性患者、临床诊断SMAS,通过腹腔镜治疗,采用Treitz韧带游离、松解、切断;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顺利经过60min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术后恢复快,随访至今1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Treitz韧带切断治疗肠系膜上动脉雎迫综合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儿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31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SMAS)的病因、诊断、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收集 1992 - 0 8~2 0 0 2 - 0 8我院门诊及住院经 X线钡餐检查确诊为 SMAS儿童 16例结合外院确诊为 SMAS儿童 15例。结果 :首先全部经保守治疗 ,好转 2 1例 ,痊愈 9例 ,1例因仍反复腹痛、呕吐而行手术治疗。结论 :诊断 SMAS除具有上腹胀痛、呕吐等典型症状外 ,主要确诊依据为 X线钡餐检查。首先采用保守治疗无效者再行手术。  相似文献   

15.
15例肠内营养支持的家庭护理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林梅 《护理研究》2003,17(17):1049-1050
营养的重要性早为人们所熟知。但由于各种疾病导致病人吞咽困难 ,不能进食 ,机体处于一种组织蛋白质分解增强、能量消耗增加的高代谢状态。采取肠内营养支持 ,有助于维护肠黏膜屏障 ,明显减少肠源性感染的发生 ;能刺激消化液和胃肠道激素的分泌 ,促进胆囊收缩、胃肠蠕动 ,使代谢更符合生理过程 ,维持机体正常代谢[1] ;具有费用低、使用安全、管理容易等优点。近年来 ,一些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晚期肿瘤、大手术后等病人住院期间已经实施肠内营养 ,并有良好效果 ,考虑住院费用较高及家人照顾不便及要求回家继续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病人逐渐…  相似文献   

16.
<正>1842年,Rokitansky首次报道了十二指肠水平部可被肠系膜上动脉压迫而引起十二指肠梗阻的症状。1927年,Wilkie首次详细阐述了75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此后,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引起临床重视。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又称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十二指肠血管压迫综合征、Wilkie综合征,成人、儿童均可发病。小儿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发病率为  相似文献   

17.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目前常见的导致急性弛缓性、对称性肢体瘫痪和腱反射消失的疾病  相似文献   

18.
我科自1992年3月至2000年7月共收治重度烧伤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病人6例,现就其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 又称十二指肠淤滞症,因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与腹主动脉(abdomial aorta,AO)间夹角变小,压迫十二指肠水平段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容易被误诊、误治。为提高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症的认识,现将本院近期诊治的2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可以导致小肠广泛缺血坏死,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死亡率极高的特点[1]。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口径较大,与肺主动脉呈倾斜夹角,栓子易于进入,故临床上本病较多见,约占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的40%~50%,栓子一般来自心脏的附壁血栓,故多见风心病、冠心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及近期心梗患者。此外,栓子可来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偶见的细菌栓子,这些栓子自发或在导管检查时脱落。本病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