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手术室耗材闭环供应链配送方案,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手术室团队中1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构建手术室耗材闭环供应链配送方案,比较实施前后应用效果。结果:实施后手术室物品准备时间、每日退回无菌耗材室的耗材件数、耗材供应时间、连台手术衔接时间均少于实施前(P0.05),巡回护士在位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构建手术室耗材闭环供应链配送方案,并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郭洪明 《护理与康复》2019,18(12):81-83
目的探讨在原有二级库管理模式基础上建立三级库耗材管理模式,并应用于手术室专科耗材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根据以往二级库管理经验,成立专科耗材三级库,予专人管理,制定并完善规章制度,加强耗材管理并制定每日工作流程。结果设定专科三级库后,在耗材供应异常情况的发生频次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手术室每日存放的每种泌尿外科耗材库存数量由平均(23.3±10.2)件下降到平均(13.2±2.6)件,手术室护理人员每台手术用物准备的准确率由(73.2±13.5)%上升到(92.7±3.5)%,每台手术用物准备的时间由(5.3±2.6)min下降至(3.2±0.8)min。结论成立专科耗材三级库有利于减少材料的库存量和材料供应异常情况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手术用物准备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曹红  刘风霞  杨岩岩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7):1579-1581
目的 改进手术室一次性无菌耗材的管理流程,使其更趋向于合理化,更好地为手术患者服务.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和统计资料的方法,对医院手术室一次性无菌耗材管理流程再造前、后进行比较.结果 流程再造后漏收费件数、退回产品件数、丢失产品件数、医生满意率明显高于流程再造前,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医院一次性无菌耗材管理流程再造后,一次性耗材采集更加准确,减少了产品积压和不足的发生率,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流程优化对神经外科手术室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手术室现有资源的合理运用,关键时间点的确立,成立手术供应保障团队,人力资源优化重组,建立手术医生喜好卡等流程优化的实施,评价其对手术室效率的影响。结果优化流程后(2012年1—6月)第1台手术切皮时间准时率由45.3%提高到86.5%;连台手术衔接时间缩短了8~11 min,护士人均手术量由100.05台增加到114.29台;每日人均配合手术时间由615.5 min减少到585.5 min;医生满意度由88.3%提高到98.5%,患者满意度由85.5%提高到97.6%。结论流程优化过程中合理利用有效资源,重视时间管理,成立手术保障团队,优化重组人力资源,建立手术医生喜好卡等,可提高神经外科手术室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标准化管理的手术运行管理对手术室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建立手术分级管理标准、手术预约管理标准、手术部位标识管理标准、手术安全核查标准、手术病例质量管理标准、手术医生入室管理标准、手术取消率管理标准、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的行为标准、手术安全管理标准,并对标准的执行及落实采取一系列管理策略,评价其对手术室工作效率的影响及手术运行中各流程的规范情况。[结果]实施标准化管理后首台手术切皮时间准时率由55.0%提高到90.5%,连台手术衔接时间由20.5min±3.5min缩短到10.5min±4.5min,护士人均手术量增加的同时每日人均手术时间由618.5min±25.5min缩短到575.5min±25.5min标准经管理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运行中的未达标数目明显降低,在手术管理规范的同时,也缓解了手术持续时间长、手术周转慢的矛盾,病人和医生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手术运行管理标准的建立及各项管理策略的实施可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同时使手术运行流畅、规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专案缩短手术室连台手术间隔时间效果。方法成立护理专案小组,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手术室连台手术间隔时间过长进行整改,并将改善前后状况进行对比。结果手术室平均连台手术间隔时间由(68±4.3)min缩短到改善后的(42±1.7)min,改善后显著降低(P<0.05)。工作人员的满意度由48.6%提升至9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专案用于手术室,可明显缩短手术室连台手术间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秦德华  杨琪翔  杨政威 《全科护理》2023,(7):970-972+1007
目的:探讨手术高值耗材自助管理系统在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于2019年1月由手术室提出需求,联合耗材管理科、运营管理部、信息科等设计手术高值耗材自助管理系统并应用,比较2020年1月—2020年3月系统正式运行前(实施前)和2021年3月—2021年5月系统运行稳定后(实施后)的订单确认时间、订单送达时间、出入库准确率、耗材供应及时率、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订单确认时间由实施前的(23.94±2.28)h缩短至实施后的(0.20±0.03)h、订单送达时间由实施前的(35.97±3.40)h缩短至实施后的(12.06±0.95)h,出入库准确率由实施前的86.7%提升至实施后的99.3%,耗材供应及时率由实施前的40.6%提升至实施后的92.7%,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室护士对高值耗材管理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2.6%提高至实施后的98.2%(χ2=30.458,P<0.001);手术室医生对高值耗材管理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0.3%提高至实施后的97.4%(χ2=51.942,P<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本院手术室无菌物品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个月时间。对照组的无菌物品应用现有常规管理方法管理手术室无菌物品;实验组的无菌物品应用综合管理模式管理手术室无菌物品。比较两组无菌物品过期数量、返消毒成本、一次性使用耗材成本及护理人员检查无菌物品所消耗的时间。结果实验组返消毒器械包、布类包数量,返消毒成本、护理人员检查无菌物品的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过期一次性使用耗材数量、一次性使用耗材成本、护理人员检查耗材的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量身定制包装、量身定制数量、分层管理及目视管理、五常法的应用"4种管理方法形成综合管理模式对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无菌物品返消毒的发生率、减少消毒成本、一次性使用耗材成本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联合层级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6月30日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的32名护士作为对照组,随机抽取300件无菌物品进行调查;将2017年7月1日~12月31日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联合层级管理模式的32名护士作为实验组,随机抽取300件无菌物品进行调查。比较两组物品回收、清洗、灭菌、包装、发放达标率,无菌物品配送时间,供应室去污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和检查包装区域达标情况。结果:实验组无菌物品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无菌物品配送时间为(50.24±4.06)min,对照组为(70.35±5.14)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供应室去污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和检查包装区域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联合层级管理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可有效降低护理人员操作失误发生率,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效率和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医护协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在胸外科手术计价耗材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6月胸外科手术计价耗材的管理开始实施医护协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2021年3月-2021年5月为实施前,2021年6月-2021年8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首台开台延迟率、巡回护士术中在位率等。结果:实施基于医护合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后,首台开台延迟率明显降低,植入物耗材临时配送率明显降低,巡回护士术中在位率显著提高(P< 0.05)。结论:基于医护合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胸外科手术计价耗材管理的效率,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手术室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运用电子信息化技术,将收集到的各手术专科的术前物品资料制作成电子书,并应用于实际手术中。与启用备物电子书前比较,使用电子书备物后护士的备物准确率有所提高,术前备物时间有所缩短,巡回护士往返添置术中物品的次数减少,术中医疗耗材的损失件数减少,护士满意度较前有提升(P0.05);医生的满意度提高(P0.05),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程亚娜  厉小丽  杨再平   《护理与康复》2017,16(5):481-482
总结个性化手术物资箱在特殊急诊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选用厚塑料材质的储物箱,箱体外注明相应手术的专用箱名称,箱内放置相应手术耗材、用物清单和手术配合流程表;个性化手术物资箱由固定的人员领取并签名,并由二级库护士及时补充、添加箱内物品。使用个性化手术物资箱后护理人员在准备特殊急诊手术使用物品中消耗的时间由原来(30±5.8)min缩短为(8±2.5)min,物品准备准确率也较前提高。  相似文献   

13.
陈云芳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4):111-113
目的:探讨"9S"管理在手术室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10月及2011年1~10月手术患者、手术医师等,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实施"9S"管理前后,取用物品时间、手术间在位率、护理服务满意度等第三方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室物品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减少了巡回护士的走动和进出手术间的频次,提高了手术间在位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探讨采用标准化供应、配套机器人小车智能配送的智能型术式套包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通过改进前后两种管理模式在耗材管理上的耗时和临时取用增补耗材频次比较,以及在单病种临床路径耗材管理实行前后的费用对比,发现智能型术式套包管理模式在耗材使用过程中巡回护士的无效劳动时间有效减少,手术室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实现了手术室耗材管理的标准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842-1843
收集并分析小儿日间手术每一次接台手术周转周期中各环节所占时间比例及影响小儿日间手术连台衔接效率的因素。采用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提出整改措施及监控整改流程。整改3个月后,通过与整改前的对比,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整改前小儿日间手术平均接台时间为50.4±8.1min,流程能力指数为0.90±0.26;改进后平均手术接台时间为32.5±5.4min,流程能力指数1.37±0.38。手术台日均手术量增加,手术周转时间缩短。在确保小儿日间手术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流程的稳定性,充分利用日间手术室资源,可实现小儿日间手术室高效、安全运转。  相似文献   

16.
手术室“中心岛”的设计思想创立于美国70年代,它是一个无菌物品供应走道,由专门护士将无菌物品分配、存放在走道的储存柜中。储存柜一侧通手术间,另一侧通净电梯供给,是最洁净的流线,这样杜绝了无菌物品(器械和敷料)受任何干扰或污染的可能性。我院是一所以神经外科为主的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有16个洁净手术间,面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胸外科、骨科、妇产科、耳鼻喉科等6个科室,每天完成30~40例手术,在“中心岛”即洁净走廊,我手术室设立了满足手术需要物品的提供者,称为供应护士。供应护士是由手术室主管护师或工作10年以上的手术室护师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影响眼科手术室护理时间利用的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对我院手术室995例眼科手术的流程及各时间段的用时进行了记录,分析各手术时间段的用时,连台手术之间的衔接等因素对手术室护理时间利用的影响。结果眼科手术非手术时间为(45.83±24.93)min,约占总时间的62%,其中入室到手术开始的等候时间较长,为(39.47±24.32)min;不同的麻醉方式各手术时间段的用时不同,首台手术与接台手术各时间段用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台手术入室到手术开始的等候时间明显比首台手术长。结论麻醉方式的不同,手术等候时间过长等均可影响手术室护理时间的利用,加强沟通,完善各项术前准备,优化手术流程可以提高手术室使用效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高龄经产妇急产院内急救流程再造的应用效果,为高龄经产妇急产救治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成立高龄经产妇急产多学科救治小组,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对改造前流程关键环节进行分析改进,制定并实施改造后管理方案。结果 :实施流程优化方案后,预检分诊时间由(4.45±0.40)min缩短至(4.20±0.29)min(P0.05);高龄经产妇到院至产科医师接诊时间由(8.72±0.80)min缩短至(5.56±0.66)min(P0.01),到院至用药时间由(15.62±0.64)min缩短至(11.36±1.00)min(P0.01),从到院至超声检查时间由(15.58±0.71)min缩短至(11.47±0.95)min(P0.01),从到院至化验结果判读时间由(34.94±0.65)min缩短至(30.95±1.29)min(P0.01),从到院至产房/手术室时间由(25.75±1.02)min缩短至(18.92±1.29)min(P0.01),发生难产时从产房转运至手术间/产房手术间时间由(4.97±0.47)min缩短至(1.75±0.67)min(P0.01);高龄经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由13.7%降低至1.9%(P0.05),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由11.8%降低至1.9%(P0.05)。结论 :优化后的高龄经产妇急产院内急救流程有效缩短院内救治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物流机器人配送方法在手术室二级库房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物流机器人进行临床应用实验,评价指标包括单点配送实验时,物流机器人平均时间/趟、运送物品差错率、替代配送员工作量/台、漏账发生率、避开人百分率、避开障碍物百分率、迷失路线次数、操作反应速度;与人工对比实验时,比较取货时间、送货时间、核查时间之间的差异。结果物流机器人单点配送实验422次运行记录数据显示:每趟平均时间为1.75 min,每台可替代3~4名配送员的工作量;420次避开人;414次避开障碍物;13次迷失路线;419次操作反应在正常速度;与人工对比结果显示,取货时间,P0.05;送货时间和核对时间,P0.01,机器人配送时间优于人工配送。结论应用物流机器人配送手术室高值耗材能有效缩短耗材申领时间且配送精准、信息准确。  相似文献   

20.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1 -2 ].在手术室内,根据手术需求,会准备一定基数的无菌物品.手术室内无菌物品存在种类繁杂、数量多、耗材大等特点,但存放空间有限,若无法予以有效管理,可能出现无菌物品过期、破损等情况,甚至对手术质量、患者安全构成严重影响[3 -4 ].目前多数医院采用传统盒子存取、放置无菌物品,存在取用无序、易重叠、易遗漏等特点.本研究设计了一款手术室二分格物品存取器(专利号:Z L 201720248488 .9 ) ,可规范管理手术室内无菌物品的取用,节省了护士工作时间,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