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活血通督汤对大鼠脊髓损伤后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和Ⅳ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Ⅳ)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对脊髓损伤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模型组(n=12)及活血通督汤组(n=12)。假手术组行椎板切除术,不损伤脊髓,模型组和活血通督汤组采用NYU脊髓损伤打击器复制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活血通督汤组给予活血通督汤灌胃,给药剂量为12.6mL/(kg·d),术后第1,3,5和7天行BBB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ollagenⅠ和CollagenⅣ蛋白表达量,尼氏染色法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脊髓组织中CollagenⅠ和CollagenⅣ定位表达。结果:1)术后第3天开始,活血通督汤组BBB评分高于模型组(P0.05);2)尼氏染色显示活血通督汤组神经元的结构形态优于模型组,神经元受损状况得到改善;3)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活血通督汤组可见较多CollagenⅠ和CollagenⅣ表达(P0.05),但模型组CollagenⅠ表达比活血通督汤组少,模型组CollagenⅣ表达多于活血通督汤组(P0.05)。结论:活血通督汤促进脊髓损伤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CollagenⅠ的表达且抑制CollagenⅣ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的行为学评分、脊髓组织病理分析以及血-脊髓屏障(BSCB)功能的评测,观察活血通督汤对大鼠SCI后BSCB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活血通督汤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仅咬除椎板不损伤脊髓,模型组和活血通督汤组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SCI模型。分别于第1、3、5、7天行BBB评分,7 d后取材。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脊髓组织受损程度,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透射电镜观察BSCB紧密连接超微结构,EB染色检测BSCB通透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活血通督汤组相同时点BBB评分显著降低(P<0.01),在干预第7天时,活血通督汤组大鼠BBB评分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活血通督汤组炎症细胞浸润有所减少,神经细胞形态结构较完整且数量增多,但仍存在脊髓空洞样病变;尼氏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活血通督汤组神经细胞形态较好且数量增多,尼氏体数量较多,空泡样改变减少,瘀血面积较小或消失;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活血通督汤组大鼠脊髓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较完整,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活血通督汤对大鼠脊髓损伤后NLRP3,IL-1β及IL-18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对脊髓损伤后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活血通督汤组(各8只)。假手术组行椎板切除术(不损伤脊髓),模型组和活血通督汤组采用NYU脊髓损伤打击器复制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活血通督汤组给予活血通督汤灌胃,给药剂量为12.6 mL/(kg·d),术后第3天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LRP3炎症体的表达,尼氏染色法观察神经细胞形态,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IL-1β和IL-18的表达。结果:尼氏染色显示活血通督汤组大鼠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优于模型组。免疫组化法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NLRP3炎症体表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活血通督汤组NLRP3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血清中IL-1β和IL-18表达较假手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血通督汤组IL-1β和IL-18低于模型组。结论:活血通督汤能抑制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LRP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活血通督汤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损伤性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6只SD大鼠切断双侧坐骨神经后,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和活血通督汤组(8只)。活血通督汤组给予活血通督汤治疗,连续4周,2次/d;模型组灌服等量0.9%NaCl溶液,2次/d.4周后取出大鼠脊髓固定、包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软件检测表达量。结果:活血通督汤组BDNF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GFAP的表达明显高于活血通督汤组(P0.01)。结论:活血通督汤保护脊髓损伤性反应的作用在于促进BDNF的产生,也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活血通督汤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活血通督汤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活血通督汤改善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66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活血通督汤组。模型组、活血通督汤组采用夹闭腰动脉法制作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不夹闭腰动脉,其它步骤同模型组。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水平。结果:(1)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假手术组脊髓神经细胞形态基本正常;模型组和活血通督汤组各时间点可见脊髓神经细胞核固缩、深染、结构模糊,间质可见出血点;活血通督汤组各时间点脊髓神经细胞形态优于模型组。(2)TUNEL染色显示:假手术组神经细胞凋亡较少;模型组和活血通督汤组各时间点神经细胞凋亡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再灌注24h神经细胞凋亡最多;活血通督汤组各时间点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少于模型组。结论:活血通督汤可通过减少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脊髓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活血通督汤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关键因子核因子-κB(NF-κB)、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活血通督汤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方法:将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32只)和活血通督汤组(32只)。3组术前7d均予连续灌胃,活血通督汤组灌服活血通督汤,每日2次,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予灌服0.9%氯化钠溶液,每日2次。假手术组分离出L3-6动脉但不予夹闭,其余2组分离并夹闭L3-6动脉,制成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组分别于术后0.5、1、4、8h取出家兔脊髓,采用免疫组化法和ELISA法检测脊髓组织中的NF-κB、VCAM-1的含量。结果:NF-κB在同一时点表达,假手术组最少,模型组最高;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余2组各时点NF-κB都明显升高(P<0.01);但活血通督汤组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VCAM-1在同一时点,假手术组表达最少,模型组表达最高;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余2组各时点VCAM-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血管表达率情况观察:假手术组始终无阳性血管表达,0.5h时3组皆无阳性血管表达,1、4、8h模型组阳性血管表达率明显高于活血通督汤组(P<0.05,P<0.01)。结论:活血通督汤能有效改抑制NF-κB、VCAM-1的表达,从而减轻炎性反应,以期达到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夹脊穴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成年大鼠胸髓第10节段造成脊髓横断损伤,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夹脊穴组和电针夹脊穴联合中药组,各组分别给予在脊髓损伤区夹脊穴电针及中药灌胃;在造模后3、7、14 d观察各组大鼠肢体运动功能,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损伤区的Nestin(巢蛋白)、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阳性表达。结果:模型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BBB)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脊髓损伤区的Nestin、GFAP阳性表达明显增强(P0.05);电针夹脊穴组及电针夹脊穴联合中药组BBB评分较模型组明显提高(P0.05),脊髓损伤区的Nestin、GFAP阳性表达较模型组增强(P0.05);电针夹脊穴联合中药组以上指标改善较电针组明显(P0.05)。结论:夹脊穴电针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干细胞增殖,联合中药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Allen重物打击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将大鼠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脊髓损伤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各10只。造模干预1、3、5周后,巴索-比蒂-布雷斯纳汉(Basso-Beattie-Bresnahan, BBB)评分和斜板试验,评价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波潜伏期,检测大鼠脊髓神经传导功能。于术后5周,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的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脊髓损伤区域中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数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脊髓组织中GFAP蛋白表达。结果 在造模干预1、3、5周后,模型组BBB评分及斜板试验倾斜角度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波潜伏期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补阳还五汤组BBB评分及斜板试验倾斜角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波潜伏期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在造模干预5周后,HE染色见补阳还五汤组脊髓组织结构较清晰,白质及灰质中坏死区减小,胶质疤痕减少,细胞及组织结构接近假手术组。在造模干预5周后,模型组大鼠脊髓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肾养髓方对脊髓慢性压迫大鼠脊髓(C5~C7)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mRNA 表达量及GFAP 蛋白表达和分布的影响,以探讨益肾养髓方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大鼠脊髓中星形胶质细胞过度增殖和胶质瘢痕形成的作用。方法将56 只健康 雌性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益肾养髓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 只。 模型组、益肾养髓方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采用吸水膨胀材料压迫脊髓建立脊髓型颈椎病大鼠模型,假手 术组仅手术暴露脊髓。手术后2 周,益肾养髓方不同剂量组采用中药水煎剂灌胃,阳性对照组采用单唾液酸四 己糖神经节甘脂钠肌注,其余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 次,连续4 周。于给药后第1、3、7、14、21、 28 天进行大鼠运动功能评价(BBB 评分)。术后6 周时HE 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结构,RT-qPCR 法检测大鼠脊髓 GFAP 的mRNA 表达,免疫荧光观察GFAP 蛋白表达。结果灌胃后益肾养髓方各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BBB 评分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益肾养髓方对改善脊髓型颈椎病大鼠脊髓功能有 一定疗效。HE 染色益肾养髓方各组及阳性对照组可见脊髓组织中瘢痕、空洞变少,胞浆逐渐增多,神经细胞 形态接近假手术组。RT-qPCR 及免疫荧光结果提示模型组GFAP mRNA 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益肾养髓 方各组及阳性对照组可降低其表达,与模型组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养髓方可降低脊 髓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脊髓中GFAP 的表达,从而减少胶质瘢痕的形成,促进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大鼠脊髓损伤(SCI)的分子机制。方法:4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各15只)。采用改良的Allen's法建立SCI模型。电针组采用夹脊电针分别治疗3、7和14 d,频率为2 Hz等幅波,电流为2~6 mA,每日电针1次。应用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评分观察大鼠后肢运动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损伤段脊髓灰质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胶质酸性纤维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行为学实验观察到,电针组大鼠术后1周BBB评分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但仍低于假手术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①模型组术后3 d,损伤段脊髓灰质中EGFR阳性细胞表达显著增多,7 d后开始减少;电针组EGFR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模型组(P<0.01)。②损伤后GFAP的表达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相应时间点电针组GFAP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夹脊电针治疗可通过抑制损伤部位EGFR的表达,减少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从而有利于损伤后的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柔肝通络汤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Longa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堵塞(MCAO型)所致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模型;将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蒸馏水灌胃)和柔肝通络汤组(柔肝通络汤灌胃),其中按照缺血2 h再灌注6 h、1 d、3 d、7 d、14 d各分为5个亚组,每组6只。动态观察各时间点大鼠神经功能学评分;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脑组织内增殖细胞,分别采用BrdU/NeuN神经元核抗原(Neu N)、BrdU/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标记大脑皮质缺血区域新生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并计算阳性细胞数目。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柔肝通络汤组术后3、7、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 0.05);柔肝通络汤组BrdU、BrdU/NeuN的阳性细胞数目均明显升高(P 0.05),BrdU阳性细胞数在第7日达到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BrdU/NeuN在第3~7日增加迅速,第7日后增加缓慢;给药后BrdU/GFAP的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减少(P 0.05)。结论柔肝通络汤可以促进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成熟神经元,同时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过度增殖,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灰质中BDNF、NGF和NT3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术,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脊髓打击器制备脊髓损伤模型。术后电针组给予电针干预,其余各组给予同等条件抓取。术后每日对大鼠进行BBB评分。术后7 d取材。采用尼氏染色法观察神经元形态,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灰质中BDNF、NGF和NT3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DNF蛋白、NGF蛋白和NT3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BDNF mRNA、NGF mRNA和NT3 mRNA的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电针组BBB评分显著下降(P0.05),模型组和电针组灰质中BDNF、NGF和NT3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和电针组BDNF蛋白、NGF蛋白和NT3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模型组和电针组BDNF mRNA、NGF mRNA和NT3 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BBB评分于干预后5 d起显著提高(P0.05),电针组神经元形态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电针组灰质中BDNF、NGF和NT3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升高(P0.05),电针组BDNF蛋白、NGF蛋白和NT3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电针组BDNF mRNA、NGF mRNA和NT3 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电针能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灰质中BDNF、NGF和NT3表达,从而有利于神经元修复和大鼠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鞘内注射大鼠间充质干细胞(rMSCs)对大鼠脊髓损伤(SCI)的修复作用。方法:将6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假手术组、PBS对照组(简称对照组)、补阳还五汤组(简称中药组)、鞘内注射rMSCs组(简称移植组)和补阳还五汤联合鞘内注射rMSCs组(简称联合组)。造模后3天,对照组鞘内注射PBS液,中药组予以补阳还五汤灌胃30天,移植组鞘内注射rMSCs,联合组鞘内注射rMSCs同时给予补阳还五汤灌胃30天。治疗后第7、14、21、28天分别行BBB分级法检测神经功能恢复情况,HE染色法观察脊髓损伤病理改变和修复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rdU标记的rMSCs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制作了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移植组和联合组BBB分级法检测平均得分较模型组、对照组和中药组有显著提高(P0.05),联合组在不同时间点的BBB平均得分都高于移植组。脊髓组织病理切片显示联合组较移植组组织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更明显,胶质细胞增生更加活跃。双标免疫组化显示移植的rMSCs可迁移到宿主脊髓损伤处并存活,从第7天开始即有NSE和GFAP表达。联合组中GFAP、NSE阳性细胞数目均较移植组多(P0.05)。结论:鞘内注射移植rMSCs对大鼠脊髓损伤具有修复作用,联合应用补阳还五汤有协同增效的效果,有利于大鼠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探究其与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再生的关系。方法:选用72只体重在200~220 g之间的雄性SD大鼠。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药物组,每组分术后1 d、7 d、14 d等时间点,每个时间点有6只。采用改良的Allen法建立大鼠T9~T10段脊髓急性中度损伤模型,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Brd U/nestin阳性细胞的共表达,用BBB评分反映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结果:治疗结束后,模型组、电针组和药物组BBB评分和Brd U/nestin阳性细胞数呈逐级增高趋势,其中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Brd U/nestin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BBB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夹脊电针干预后,Brd U/nestin表达增多,BBB评分提高,促进了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和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长强"穴对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NGF)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长强穴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只采用椎板摘除暴露脊髓但不予打击,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改良Allen’s法制备急性脊髓损伤模型。电针组在造模成功后采用电针"长强"穴治疗,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7 d;假手术组、模型组每天均抓取1次,不予其他任何干预。术后第1、3、5、7天对各组大鼠进行BBB(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评分直至取材,术后7 d取材,灌注固定、石蜡包埋。采用尼氏染色法观察脊髓及神经元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脊髓中NGF和BDNF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第3、5、7天,电针组BBB评分均高于模型组(P0.05,P0.01)。尼氏染色显示,假手术组脊髓灰质呈蝴蝶状,结构完整,灰白质界限清楚;模型组脊髓灰质结构不完整,局部可见体积大、颜色较深的瘀血斑块等;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瘀血面积较小,神经元水肿较轻,神经元形态较好,未见空泡样改变。免疫荧光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电针组NGF和BDNF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NGF、BDNF表达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电针"长强"穴能促进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NGF、BDNF的表达,提高模型大鼠BBB评分,有利于急性脊髓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脊髓损伤大鼠铁死亡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 探讨其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相关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川芎嗪组, 每组12只。假手术组大鼠行椎板切除术, 不损伤脊髓, 其余2组制备脊髓损伤大鼠模型, 川芎嗪组大鼠术后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80 mg/kg, 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 1次/d, 连续干预28 d。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3、5、7、14、21、28 d采用BBB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评价大鼠肢体运动功能。采用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 采用普鲁士染色观察铁沉积, 采用试剂盒检测脊髓组织MDA、活性氧(ROS)含量, 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谷氨酸-半胱氨酸反转运系统轻链(xC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和长链脂酰辅酶A(ACSL4)蛋白表达, 采用qPCR法检测脊髓组织xCT、GPX4、ACSL4 mRNA水平。结果术后第14、21、28天, 与模型组比较, 川芎嗪组BBB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升高(P<0.01);川芎嗪可显著改善神经元形态结构, 降低脊髓组织中铁含量;与模型组比较, 川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治疗组,天麻素治疗组,每组25只。用Nissl染色检测神经元的活性,检测动物术后BBB运动评分。结果天麻素治疗组较生理盐水治疗组,神经元的尼氏体的含量较多,差异具有显著性;天麻素治疗组的BBB运动评分明显优于生理盐水治疗组。结论天麻素能够改善脊髓损伤区域的微环境,促进神经元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温肾通督方对脊髓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36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温肾通督方组,每组12只。模型组、温肾通督方组小鼠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小鼠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进行脊髓暴露。温肾通督方组从术后第1天按50 g/(kg·d)给予温肾通督方溶液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20 ml/(kg·d)灌胃,各组均连续灌胃14天。在术前及术后第1、7、14天,利用斜板试验及后肢运动功能(BMS)评分对小鼠运动功能进行评估;术后第3天通过肌电图及运动诱发电位检测小鼠神经电生理,测量各组小鼠脾脏长度,利用磁珠分选脾脏中的B细胞,通过蛋白组学技术分析蛋白差异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B细胞中线粒体外膜转运孔蛋白20 (Tom20)及下游剪切化半胱氨酸蛋白酶3 (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术后第14天采用核磁共振观察小鼠脊髓恢复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同时间比较,模型组在术后1、7、14天BMS主评分、副评分及斜板试验角度均降低,术后3天小鼠肌电图和运动诱发电位峰峰值降低、脾脏长度减少,脾脏B细胞中Tom20...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对脊髓损伤后小胶质细胞活化介导炎症的作用,探讨电针抑制脊髓损伤后炎症的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术,模型组和电针组均采用NYU脊髓打击器制备脊髓损伤模型。自术后第1天开始,电针组给予电针干预,其余各组给予同等条件抓取。干预后3 d取材,采用尼氏染色光镜观察神经元尼氏体形态,Elisa检测大鼠静脉血中IL-1?和IL-18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IBA-1/ED-1双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1(p20)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尼氏染色提示电针可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形态。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血清IL-1?和IL-18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IBA-1/ED-1双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Caspase1(p20)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通过抑制脊髓损伤后小胶质细胞活化,降低Caspase1(p20)的表达而抑制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  相似文献   

20.
《中成药》2018,(11)
目的观察养阴通脑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90 min后再灌注。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养阴通脑颗粒组(1. 65 g/kg),再灌注后24 h灌胃给药。给药后第1、7、14天,Longa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同时各组随机选择6只大鼠处死,免疫荧光检测缺血侧室管膜下区(SVZ)、颗粒下层区(SGZ) Brd U、Brd U/Nestin、Brd U/Neu N、Brd U/GFAP阳性细胞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第7、14天养阴通脑颗粒组Longa评分显著降低(P 0. 05,P 0. 01),Brd U/Nestin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 0. 01);第1、7、14天Brd U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 0. 01),Brd U/GFAP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 0. 01);第14天Brd U/Neu N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 0. 05)。结论养阴通脑颗粒可通过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来促进其增殖,并分化为成熟的神经元,同时能减轻神经胶质细胞过度增殖,促进神经发生,减轻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