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腰脊神经后支与腰腿痛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一些腰腿痛患者进行局部封闭治疗观察,发现腰脊神经后支与腰腿痛密切相关。复习腰脊神经后支的解剖特点认为,由于腰脊神经后支内侧支、后外侧支在其各自的行程中,分别通过骨纤维孔、骨纤维管或腰背筋膜裂隙,尤其是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在骨纤维管内呈特殊的“S”形行程。所以,当构成上述孔道的肌腱或筋膜长期受到反复牵拉或扭挫引起损伤时,就可导致临床腰腿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3.
4.
王钢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2,10(1):33-35
本文通过对腰脊神经后内侧支的行程和分布特点及腰椎间盘的变化与腰后关节紊乱症关系的分析 ,对该症的发病机理和牵引及手法治疗原理进行了一些探索。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急性组共 46例 ,其中男 2 8例 ,女 1 8例 ,平均年龄 3 9.1岁 ;慢性组共 2 7例 ,其中男 1 4例 ,女 1 3例 ,平均年龄 5 5 .2岁。从年龄分布情况看 ,急性者多见于青中年 ;慢性者多见于中老年。病程最短者 1小时 ;最长者 6年 ,发病部位L3~ 4 之间 1 0例 ,L4~ 5之间 3 5例 ,L5~ S1之间 2 8例。1 .2 诊断要点1 .2 .1 急性期 多有腰扭伤史 ,如突然扭转、弯腰拾物… 相似文献
5.
自 1997~ 2 0 0 0年 ,我们采用脊神经后支阻滞法治疗下腰痛 498例 ,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98例 ,男 2 86例 ,女 2 12例。年龄 18~ 71岁 ,平均42岁 ,病程 2天~ 18年 ,平均 2年 3个月。单纯下腰部疼痛者2 33例 ,腰及臀部疼痛者 12 7例 ,腰臀及大腿后侧疼痛者 10 8例 ,合并腹股沟疼痛不适者 6 3例。2 治疗方法患者俯卧位 ,下腹垫枕 ,根据疼痛的部位在其上方 2~ 3个节段用等比腰椎正位片测量出棘突至横突根部之间的距离 ,在小关节突与横突根部之间确定进针点。然后常规消毒 ,垂直进针 ,沿小关节突外侧缓慢刺入 ,当触… 相似文献
6.
腰痛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一部分可以找到明确的病因,如: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肿瘤等,而另一部分的腰痛均无明显的病因。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这类腰痛来源于脊神经后支,我们对586例脊神经后支性腰痛采用了冷冻治疗,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腰痛586例,男... 相似文献
7.
浅谈华佗夹脊穴与脊神经节段性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佗夹脊穴又名夹脊穴其部位于脊椎两旁0.5至1寸处,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头、颈、胸腹、背、上、下肢部的痛证、痿证和痹证,而且从多项的临床报告得知确实能达到一定的效果。目前认为其临床治疗作用与脊神经节段性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针刀松解术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腰痛发病率高,多数患者辅助检查无阳性发现,其发病机理不清,治疗效果差,被公认是一棘手的问题。最近有人对脊神经后支的行径和分布进行了解剖分析,发现这类患者腰痛部位和脊神经后支有密切联系,认为非特异性腰痛与脊神经后支主干受机械刺激有关,应称之为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根据这一理论对脊神经后支所采取的冷冻、射频损伤等治疗措施均取得了良好疗效。自1998年以来我们对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病人进行脊神经后支针刀松解术,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1急慢性腰痛,可伴臀部和大腿部痛,但腿痛不超过膝关节。2无下… 相似文献
9.
慢性下腰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传统的阻滞治疗方法多采用腰段硬膜外阻滞[1].自2003年3月,作者采用腰脊神经后支阻滞的方法治疗慢性下腰痛50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芒针深刺针法与常规针刺针法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芒针深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0例。芒针深刺组采用芒针深、透刺治疗,穴取邵氏点、肾俞、气海俞、大肠俞、腰宜、秩边;常规针刺组采用平补平泻针法常规针刺,取穴与芒针深刺组相同。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部活动度和压痛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腰部活动度及压痛恢复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P<0.01),且芒针深刺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针刺组(均P<0.01)。芒针深刺组、常规针刺组显效以上率分别为93.33%、73.33%,两组综合临床疗效比较,芒针深刺组优于常规针刺组(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芒针深刺针法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12.
陈亿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3):73-73
2000年1月-2003年10月,笔者采用局封和电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104例均为本院诊治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48例,年龄17~52岁,病程2d~23个月。1.2方法1.2.1局封患者俯卧位,取华佗夹脊 相似文献
13.
王立祚敖传西华贤章杨威朱滨骆渊城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6,(2):67-68
目的:探讨腰椎术中毁损脊神经后支对减轻术后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2月本科收治的74例伴有腰痛的腰椎疾病患者,术中对脊神经后支予以毁损,分析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JOA评分。结果:术前JOA评分为(8.1±2.9)分,术后6个月为(24.7±2.8)分,术后12个月为(27.3±2.4)分,术前术后JOA评分行t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术中毁损脊神经后支可以有效减轻术后腰痛,近期疗效肯定,没有发生由神经毁损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采用隔姜灸患侧夹脊穴治疗脊神经后支性腰痛60例,总有效率96.7%。提示本法具有祛寒湿,调气血,消除脊神经后支无菌性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较电针正脊法、穴位注射法治疗慢性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针正组采用电针加正脊治疗,穴注组在针正组基础上加用邵氏点穴位注射复方青藤碱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电针正脊法治疗慢性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比较,加用邵氏点穴位注射复方青藤碱注射液治疗有较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治疗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以针刀、神经阻滞、中药熏蒸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以单纯神经阻滞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优良率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三联疗法治疗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具有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针刀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DSA引导针刀组,24例)和对照组(传统针刀组,24例),2组均每周治疗1次,2次为一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2 h、1周、4周的VAS评分、ODI评分及总体疗效情况.结果 ... 相似文献
18.
针刀配合局部封闭治疗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6月~2003年12月,笔者采用小针刀松解配合局部封闭治疗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