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功能性肠病便秘患者和腹泻患者以及肠癌患者的穴位敏化出现部位,并对敏化穴位的大小进行比较判断。方法:采用电子Von Fray测定了功能性肠病、肠癌以及健康受试者的与胃肠疾病相关的13个穴位及其周围1寸、2寸、同神经节段的参照点的压痛阈值,并和穴位异神经节段的参照点进行比较,获得穴位的相对压痛阈值,再和健康志愿者的相对压痛阈值进行比较,分析功能性肠病和肠癌患者体表相关穴位压痛阈的变化和敏化面积的变化。结果:3组患者的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曲池等穴位,其压痛阈值显著低于健康受试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穴位的敏化。其中以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三穴的敏化范围扩大,在旁开2寸处,仍出现显著痛敏,和健康受试者的痛阈值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池穴的穴位敏化范围主要集中在旁开1寸区域,和健康受试者比较痛阈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旁开2寸处压痛阈值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癌组的大肠俞,阴陵泉两穴出现显著的穴位敏化和敏化范围的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功能性肠病患者的此二穴痛阈值没有显著变化。结论:功能性肠病和肠癌患者在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出现穴位敏化和面积增大,此外肠癌患者在曲池,大肠俞及阴陵泉出现穴位压敏和面积扩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临床验证穴位在疾病状态下是否存在痛觉敏化及穴位面积的改变.方法:采用电子Von Fray测定了正常人、功能性肠病患者与胃肠疾病相关的13个穴位及其周围1寸、2寸、同神经节段的参照点的压痛阈值,并和穴位异神经节段的参照点做比较,求得其穴位的相对压痛阈值,和正常健康志愿者的相对压痛阈值进行比较,分析功能性肠病患者体表相关敏化穴位的分布和痛敏感度变化.结果:功能性肠病患者的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穴的压痛阈值显著下降(P〈0.05),其旁开1寸和2寸及其同神经节段非穴位点的压痛阈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阴陵泉穴位及其旁开1寸的压痛阈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下降(P〈0.05).功能性肠病便秘患者在疾病状态下,曲池及其同神经节的压痛阈值、大肠俞的压痛阈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处于痛敏感状态.结论:功能性肠病患者会出现某些穴位的痛敏和痛敏的范围增大,说明穴位处于敏化状态.敏化的穴位不只是一个点,而是一个相对敏感的功能区域,其在病理状态下反应更加敏感,反映疾病的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经穴对健康人胃电即时效应的影响,探讨经脉穴位与脏腑的相对特异性。方法:针刺30名健康人不同穴位,观察针刺前后胃电平均幅值、频率的变化,比较针刺不同穴位对胃电即时效应影响的差异。结果:胃电振幅均值针刺后足三里、上巨虚、阴陵泉、阳陵泉、太冲、天枢与针刺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足三里要优于其它9个穴位(P0.05,P0.01),上巨虚和天枢也优于阳陵泉、曲池、外关、内关(P0.05,P0.01);对于胃电振幅变化率,针刺足三里、上巨虚、阴陵泉、阳陵泉、太冲、天枢变化率明显,高于曲池、内关、合谷、外关(P0.05,P0.01),足三里要高于其它9个穴位(P0.05,P0.01),上巨虚和天枢也高于阳陵泉(P0.05,P0.01),其它穴位间未见明显差异;针刺前后对胃电频率无影响。结论:针刺不同穴位对胃电具有不同影响,不同穴位对健康人胃电的影响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慢性胃炎患者和健康者督脉背段T_4—T_9段棘突下最低压痛阈值点的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V)的差异。方法 3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胃炎组,20例健康者为健康组。通过电子压力测痛的方法,对胃炎组和健康组受试者督脉T_4—T_9段棘突下、相应旁开4寸的非经非穴点和L_3棘突下测定压痛值。选取两组督脉T_4—T_9段棘突下最低测痛值点为测试点,以自身测试点相应的旁开4寸及L_3棘突下作为对照点,以三通道激光多谱勒血流仪记录测试点和对照点的MBPV。比较两组测试点及对照点的测痛值、MBPV,并进行两组测痛值与相应MBPV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本组T_4—T_9段棘突下旁开4寸和L_3棘突下测痛值比较,胃炎组T_4—T_9段棘突下最低测痛值明显降低(P0.01),最低测痛阈值点MBPV明显升高(P0.01);与健康组比较,胃炎组T_4—T_9段棘突下最低测痛值及T_4—T_9段棘突下旁开4寸和L_3棘突下测痛值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胃炎组T_4—T_9段棘突下最低测痛值点及旁开4寸的MBPV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胃炎组T_4—T_9段棘突下最低测痛值点、T_4—T_9段棘突下最低测痛值点旁开4寸的MBPV与各自对应的测痛点均具有相关关系(P0.05或P0.01),而L_3棘突下不具有相关关系(P0.05);健康组各点的MBPV与其各自相应的测痛阈值均不具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督脉T_4—T_9段棘突下某些穴位或部位存在较低的压痛值和较高的MBPV特异性,且二者具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针刺曲池、上巨虚、天枢及大肠俞对空肠和远端结肠运动的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探索穴位间配伍的协同及拮抗效应,为临床腧穴配伍提供相关的实验依据.方法:20只SD大鼠,用水囊测压技术和多导电生理记录系统记录正常大鼠空肠和远端结肠的运动.单穴选取曲池、上巨虚、天枢、大肠俞,穴位配伍分别选取曲池+上巨虚、天枢+大肠俞、曲池+大肠俞、曲池+天枢、大肠俞+上巨虚、天枢+上巨虚.随机选取单穴或组穴,进行针刺操作,捻转行针1min,施平补平泻手法,频率约2Hz,记录针刺前后肠运动的改变.结果:1)针刺单穴对空肠运动的影响:针刺曲池、上巨虚增加了空肠的运动波幅(P=0.011,P=0.003);针刺天枢降低空肠的运动波幅(P=0.000);针刺大肠俞对空肠的运动波幅没有明显影响.针刺组穴对空肠运动的影响:针刺曲池+上巨虚使空肠的运动波幅增加(P=0.009),但并不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针刺天枢+曲池、天枢+上巨虚及天枢+大肠俞均使空肠的运动波幅降低(P=0.000~0.001),组穴之间并不表现出明显的拮抗作用,配穴中天枢对空肠的抑制具有同神经节段的优势调节作用.2)针刺单穴对远端结肠运动的影响:针刺曲池、上巨虚、天枢及大肠俞均增加了远端结肠的运动频率和波幅(P=0.000~0.039).针刺组穴对远端结肠运动的影响:针刺曲池+上巨虚、曲池+天枢增加了远端结肠的运动频率和运动波幅(P=0.050,0.000);针刺大肠俞+上巨虚、曲池+大肠俞远端结肠运动的波幅增加(P=0.002,0.07).只有曲池+上巨虚对结肠的运动表现为协同作用,其余穴位配伍均未出现明显的协同作用.结论:针刺曲池、上巨虚、天枢、大肠俞对空肠、远端结肠的调节作用不同,单元穴位为抑制效应,集元穴位为促进作用.穴位之间的组合作用不是单穴作用的简单相加.本研究中配穴对空肠没有明显的协同或拮抗效应,而对于远端结肠,集元配穴(曲池+上巨虚)有协同作用,与大肠俞有关的配穴对于运动频率调节有拮抗作用,在节段相近的配伍中,与天枢有关的配穴对于运动幅度调节有相互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6.
急性肠黏膜损伤导致躯体穴区敏化的电生理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肠黏膜损伤引起的体表敏化点-区的动态分布,测定其敏化程度的改变,总结穴位敏化的特征。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模型组(20只)和模型恢复组(10只)。模型组和模型恢复组采用2.5%芥子油直结肠灌注造成急性肠黏膜损伤模型,然后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EB),观察由急性肠黏膜损伤引起的体表EB渗出点-区的动态分布。在此基础上,分离坐骨神经,刺激EB渗出点-区(敏化态穴区),测定其引起坐骨神经C类纤维动作电位发放刺激的阈值,和模型组的非EB渗出区域(穴区非敏化态)、非穴位区域及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肠黏膜损伤导致的渗出点主要分布在"膝前""足三里-上巨虚"区域。刺激这些区域引起坐骨神经干C类纤维动作电位发放的阈值较非敏化部位以及对照同部位显著降低(P0.01,P0.05)。敏化的"膝前""足三里-上巨虚"接受2倍阈值刺激引发C类纤维动作电位发放个数多于敏化态的非穴位区域(P0.01,P0.05)。结论:穴位敏化后刺激阈值明显降低,敏化的穴位呈现小刺激大反应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人体下肢穴位与非穴位痛阈的差异,探讨穴位的相对特异性。方法:制定人体随机测量数据表和人体体表图。选无心理和生理疾病的66名成年人,用Von Frey测量小腿和足部感受器阈值,分析对比穴位与非穴位痛阈值的异同。结果:膀胱经承山、昆仑、京骨和束骨的痛阈显著低于非穴位,昆仑的痛阈值最低(P<0.05);足三里同一水平节段穴位足三里、阴陵泉和阳陵泉与同一水平节段的非穴位比较,穴位处的痛阈值明显低于非穴位(P<0.05);下巨虚同一水平节段的穴位下巨虚、外丘、阳交、飞扬、漏谷与同一水平节段的非穴位比较,穴位处的痛阈值明显低于非穴位(P<0.05);解溪同一水平节段的中封、商丘、解溪、申脉相比较,解溪穴的痛阈值最高(P<0.05);分布于趾间的荥穴之间比较,侠溪穴和大都穴的痛阈值较高(P<0.05);位于足少阴肾经的水泉、太溪、筑宾和足太阴脾经的漏谷之间比较,漏谷的痛阈值最高,水泉次之(P<0.05)。结论:穴位的痛阈值明显低于非穴位,且穴位之间的痛阈值也存在差异,表明穴位确实具有相对特异性,从而为临床选穴规范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慢性胃炎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督脉背段压痛反应和压痛阈的同步观察对比,探析慢性胃炎与督脉背段相关穴位或部位的特异性。方法:选取慢性胃炎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各30例,同步对比观察督脉背段T_1~L_3棘突下的经穴和经上非穴点的压痛反应和机械压力痛阈。结果:胃炎组与健康组督脉背段各棘突下压痛反应出现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炎组督脉背段T_1~L_3各棘突下的压痛阈均比健康组低,T_4~T_9、T_(12)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胃炎组在督脉背段各棘突下的压痛反应出现率和压痛阈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P0.01);健康组则呈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督脉T_4棘突下、神道(T_5)、灵台(T_6)3个穴位或部位为慢性胃炎与督脉背段相关的高度特异性穴位,可供针灸临床参考;高压痛反应出现率和低压痛阈值可能是慢性胃炎在督脉背段穴位特异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健康人与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相关经络穴位疼痛阈值的差异。方法:选择无心理和生理疾病的健康成年人34例为正常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为IBS组。采用疼痛测量仪分别测量正常组与IBS组大肠经、小肠经、胃经、脾经、胆经和治疗IBS的临床常用腧穴等经络穴位处的疼痛阈值,重复测量3次,穴位主要选取每条经络双侧的井穴、荥穴、输穴、经穴、合穴、募穴、下合穴、原穴、络穴及背俞穴,并比较两组临床常用穴位的疼痛阈值情况。结果:IBS组大肠经五输穴、络穴疼痛阈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5),原穴合谷、募穴天枢、下合穴上巨虚、背俞穴大肠俞穴降低更为明显(均P0.01);IBS组小肠经五输穴、募穴、原穴疼痛阈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5),络穴支正、下合穴下巨虚、背俞穴小肠俞降低更为明显(均P0.01);IBS组胃经合穴足三里、背俞穴胃俞疼痛阈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5);IBS组胆经合穴阳陵泉、背俞穴胆俞疼痛阈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5);IBS组脾经背俞穴脾俞疼痛阈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IBS组内关、太冲、太溪、三阴交、气海穴疼痛阈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5)。结论:IBS病变主要在胃经、大肠经、小肠经、膀胱经,但也与肝经、脾经、肾经部分穴位关系密切。当脏腑功能出现异常时,与脏腑相关的穴位出现疼痛阈值降低的现象,经络腧穴从相应的沉寂状态转向敏化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单穴之间、单穴与相应穴组之间、四单穴组方与相应穴组之间治疗便秘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便秘选穴组方筛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昆明小鼠190只,每组10只,分别就单穴组、单穴与相应穴组、四单穴组方与相应穴组的比较进行实验设计,均分别设有正常组和模型组做对照。采用灌胃给予复方地芬诺酯建立小鼠便秘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各治疗组分别选取"曲池""上巨虚""天枢"和"大肠俞"进行针刺。其中,单穴间比较选取4个穴位的单侧,单穴及相应穴组间比较选取4个穴位的双侧以及"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的单侧,四单穴组方与相应穴组间比较选取"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的双侧以及4个穴位的单侧同时针刺,留针20min,共针刺7次。以上均观察针刺对便秘模型小鼠首次排便时间、12h排便粒数和肠道推进率的影响。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3个模型组小鼠首次排便时间、12h排便粒数和肠道推进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模型组比较,各单穴(单侧)组小鼠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缩短(P0.05),12h排便粒数明显增多(P0.05),肠道推进率明显提高(P0.01)。3与模型组比较,各单穴(双侧)组及天枢+大肠俞组、曲池+上巨虚组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缩短(P0.05),12h排便粒数明显增加(P0.05),肠道推进率明显提高(P0.05),且天枢+大肠俞组与曲池+上巨虚组均优于相应的单穴(双侧)组(P0.05)。4与模型组比较,四单穴组方组及曲池+上巨虚组、天枢+大肠俞组小鼠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缩短(P0.05),12h排便粒数明显增加(P0.05),肠道推进率明显提高(P0.05),且四单穴组方组优于天枢+大肠俞组及曲池+上巨虚组(P0.05)。结论:1针刺各单穴均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具有明显改善作用;2针刺穴组的效应优于相应单穴双侧组,提示穴位间具有协同作用;3针刺四单穴组方的效应优于相应双穴组,提示针刺四单穴组方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力敏腧穴在功能性子宫出血(DUB)患者体表分布及其压痛阈,探讨DUB患者力敏腧穴分布情况及客观表征。方法:DUB组和健康组每组各70例,参照力敏腧穴探查方法配合手持测痛仪测量压痛阈值,记录力敏腧穴频次,选取健康组相应腧穴测量压痛阈值,比较两组力敏腧穴发生率及腧穴压痛阈,分析DUB组力敏腧穴在不同经脉与部位上的差异。结果:健康组力敏腧穴发生率为12.86%,DUB组为95.71%,DUB组力敏腧穴归经主要为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及任脉,所属神经节段主要在T2-T4,T8-T12,L2-L5及S2,其中属于生殖系统相关神经节段(T10-S2)的力敏化腧穴占比为74.93%;力敏腧穴区按照平均压痛阈值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风市、委中、承山、天枢、足三里、三阴交、环跳、中脘、阴陵泉、膻中、阴廉、血海,与健康组双侧对应穴区相比,DUB组腧穴压痛阈值的平均阈值显著偏低(P<0.01);DUB患者各所属经脉平均压痛阈值由高到低排序:督脉>足三阳经>任脉>足三阴经。DUB患者位于足三阴经上的力敏腧穴压痛阈值显著低于足三阳经与督脉(P<0.05),位于任脉上的力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单穴对健康人肠电即时效应的影响,探讨生理状态下针刺不同单穴与肠电即时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4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接受天枢、大肠俞、曲池和上巨虚穴针刺,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针刺前后肠电平均幅值、频率、节律紊乱率的变化,比较针刺不同单穴对肠电即时效应影响的差异。结果在对肠电平均幅值的影响上,上巨虚针刺前后比较对升结肠段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肠电平均频率的影响上,穴位间针刺前后差值比较,大肠俞与曲池、上巨虚在横结肠段和升结肠段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俞与曲池在直肠段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肠电节律紊乱的影响上,曲池穴针刺前后比较对降结肠段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间针刺前后差值比较,大肠俞与上巨虚在升结肠段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穴位针刺前后及穴位间针刺前后差值比较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对健康人肠电的即时效应的影响不明显,也不会造成机体"自稳态"的改变,针刺对机体状态平衡的健康人的调节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体表痛敏点数量、压痛阈的时空动态分布规律。方法 招募51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使用WAGNER压痛仪检测膝骨性关节炎相关穴位及最近痛敏点的压痛阈值。每名患者每周固定时间检测1次,共检测4次。观察患者痛敏点数量、敏化程度的变化,比较各穴位最近痛敏点4次痛阈值的变化,比较不同时间点不同经络痛敏点痛阈值的差异。结果 ①膝周痛敏点数量随时间点推移逐渐增加,痛敏点敏化程度呈上升趋势(P < 0.05)。患者鹤顶、血海、梁丘、内膝眼、犊鼻、阴陵泉、膝关、曲泉、足三里、阳陵泉、委中、委阳、阴谷最近痛敏点的压痛阈值随病程推移呈下降趋势(P < 0.05)。②足三阴经、胃经、胆经、膀胱经痛敏点压痛阈值随时间点推移呈下降趋势(P < 0.05),足三阴经、膀胱经痛敏点压痛阈值低于胃经、胆经(P < 0.05)。结论 患膝骨性关节炎病理状态下,随病程进展相关穴位附近痛敏点发生数量增加、压痛阈降低规律性动态“敏化”反应,这些痛敏点的动态变化可能与腧穴扩大效应有关。痛敏点压痛阈分布具有规律性,与经络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测量健康受试者膝关节相关腧穴的机械痛阈和压痛阈,分析生理状态下穴位的痛阈特征,为构建膝骨性关节炎的穴位痛敏化诊断界值提供正常参考范围。方法 采用Von Frey检测仪和WAGNER压痛仪对120例健康膝关节周围19个相关穴位进行痛阈检测,采集穴位的平均机械痛阈值和压痛阈值,分析膝关节相关穴位的痛阈表现特征。结果 健康人膝关节相关穴位的机械痛阈与压痛阈表现特征一致,总体机械痛阈参考范围为51.33 ~ 53.66 g,总体压痛阈参考范围为2374.24 ~ 2500.38 gf,腰背部穴区的痛阈最高,下肢偏低;三个穴区的压痛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下肢远端穴区与腰背部穴区、膝关节穴区的机械痛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腰背部穴区与膝关节穴区机械痛阈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 0.05);膝关节局部足三阴经痛阈明显低于足三阳经(P < 0.05)。结论 健康人膝关节相关腧穴的整体痛阈取值幅度小,痛阈呈现向心性升高的趋势,膝关节局部痛敏化现象呈现循经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经络“内连脏腑,外络枝节”,因此,脏腑疾病在体表会以不同形式表现其病理变化,其表现形式有温度变化、压痛阈变化、形态学变化等。压痛阈值变化为常见的变化之一。本研究以经络辨证为指导,分析KOA相关穴位压痛阈规律,探讨从脾肾论治膝骨关节炎策略。方法 运用《膝骨性关节炎穴位敏化信息提取表》采集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e,KOA)受试者的一般病情资料,用美国WAGNER公司生产的电子压痛仪测量足三里、阴陵泉、委阳、阴谷等腧穴的压痛阈值,由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采用Epidata3.1软件,根据病例报告表的项目建立本试验专用的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录入,运用SPSS 22.0软件对一般病情资料及压痛阈值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①老年人群的压痛阈值均高于中年人群。②中老年各腧穴压痛阈大小由高到低为:足三里 > 阴谷 > 委阳 > 阴陵泉。③中年人群:与肾相关腧穴压痛阈值与脾相关腧穴压痛阈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人群:与肾相关腧穴压痛阈 > 与脾相关腧穴压痛阈,P < 0.0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脾和肾在KOA发生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时间不同。治疗老年人的骨关节病变时应注重从肾论治,而治疗中年人的骨关节疾病则应注重脾肾同调,以从脾诊治为主。此研究结果可能对提高辨证论治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上巨虚出自《灵枢·本输》,是针灸临床常用穴位,其别名有巨虚、上廉、巨虚上廉。上巨虚属于足阳明胃经,为大肠的下合穴,其位置在小腿外侧,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6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处,具有通降肠腑、理气和胃之功。本论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上巨虚的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现报导如下,敬请读者指正。1临床研究临床上,下合穴常用来治疗腑病,上巨虚为大肠之下合穴,所以临床以治疗与大肠有关的疾病为主,如痢疾、便秘等。而且,上巨虚属于足阳明胃经,其经脉循行从头面经胸(过乳房)、腹、下肢前外侧至足,故临床上常以上巨虚与其他穴位配伍治疗面瘫、乳疾、胃等各种疾病。1.1痢疾王氏采用针刺下合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治疗慢性细菌性痢疾87例。方法:取双侧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近十年临床研究文献中艾灸治疗腹泻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 收集近十年国内外数据库中艾灸治疗腹泻的临床研究文献,运用Excel 2013、SPSS 25.0及Apriori算法对艾灸治疗腹泻的病种、治疗方法及穴位组方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300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艾灸以治疗慢性腹泻为主;隔药灸和温和灸较为常用;艾灸与中药结合治疗较为多见。所采用的艾灸穴位处方共涉及65个穴位,频次超过10次的穴位有天枢、神阙、关元、足三里、中脘、大肠俞、气海、上巨虚、脾俞、肾俞、命门、胃俞、三阴交、下巨虚和阴陵泉,其中天枢、神阙、关元、足三里四穴频率超过100次。从分布来看,以任脉和腹部的穴位居多。聚类分析发现核心穴位有天枢、上巨虚-肾俞-大肠俞-三阴交、中脘-脾俞-神阙-关元、足三里-胃俞-命门、气海-下巨虚-阴陵泉。穴位关联性分析发现天枢-关元为最常用穴对。结论 艾灸治疗腹泻以慢性腹泻为主,治疗方法多采用温和灸、隔物灸,穴位以天枢、神阙、关元、足三里的使用频率最高,以天枢-关元合用较为多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健康人与乳腺增生症患者相关穴位疼痛阈值的检测,观察乳腺增生症患者穴位痛敏化现象并总结痛敏化规律。方法 使用WAGNER手持压力测痛仪对32例乳腺增生症患者及32例健康受试者的膻中、乳根、屋翳、膺窗、合谷、天宗、肝俞、足三里、期门、太冲各穴分别进行痛阈检测,观察两组穴位疼痛阈值差异,并对不同病程及不同乳房肿块分级患者的疼痛阈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乳腺增生症患者各穴痛阈值明显低于健康受试者(P<0.01),其中天宗、膺窗、太冲、乳根、屋翳穴痛阈值变化率较高;不同病程的乳腺增生症患者太冲穴疼痛阈值无明显差异(P>0.05),病程>12个月患者其他经穴的痛阈值明显低于病程≤12个月患者(P<0.05),其中屋翳、膺窗、期门及天宗穴痛阈值平均变化率较高;乳房肿块分级BI-RADS 3类患者屋翳、膺窗、乳根、期门、合谷、天宗、肝俞等穴痛阈值明显低于BI-RADS 2类患者(P<0.05),其中天宗、乳根、屋翳、膺窗痛阈值平均变化率较高。结论 乳腺增生症存在明显的穴位痛敏化现象,患者相关穴位的疼痛阈值明显低于健康人;乳房局部及背部投影区穴位的痛敏化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针灸临床优势病种膝关节骨关节炎(KOA)探究穴位敏化现象的特征与规律。方法:结合文献和专家经验,筛选出治疗KOA使用频率最高的穴位,包括:鹤顶、梁丘、命门、内膝眼、曲泉、犊鼻等,对814例KOA患者和217例健康受试者的穴位温度、机械痛阈、压痛阈变化进行检测,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判别穴位是否发生敏化。结果:与健康受试者比较,KOA患者穴位温度升高、机械痛阈和压痛阈降低(P<0.05),且存在区分穴位是否发生敏化现象的界值。机器学习结果显示,穴位敏化预测准确率最高为86.7%(肾俞),最低为73.9%(鹤顶);对KOA患者临床3期预测准确率较高,最高为93.3%(曲泉)。结论:本研究证实了穴位敏化现象反映疾病的特征,且与疾病的病情存在关联,可为KOA辅助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现代临床文献报道,归纳上巨虚现代临床应用主治内容与常用配伍,并从中探析上巨虚、曲池二穴与大肠腑联系,理解“合治内府”的概念。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与人工筛选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自2000-2019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上巨虚、曲池的临床研究文章,按照病症系统分类,列表统计二穴主治的疾病谱及频数并单独分析上巨虚文献的治疗处方,统计上巨虚常见配伍与疾病谱。结果:共筛选纳入861篇文献,其中上巨虚297篇,曲池592篇,二穴重复文献28篇。上巨虚主要用于以消化系统为主的22种病症,曲池主要用于以神经系统为主的60种病症。结论:①上巨虚在治疗便秘及术后胃肠诸症最具优势,常见的配伍有足三里、天枢、大肠俞、中脘、下巨虚、合谷、支沟、关元、曲池、气海;②上巨虚与大肠腑联系紧密,曲池主治内容除了外经病症也涉及部分消化系统病症,但与大肠腑的联系远不如上巨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